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270部分

霸蜀-第270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这里来,就是来向你了解情况,当时究竟是怎么回事?”费祎盯着魏霸的眼睛,很严肃的说道:“这件事如果不处理妥当,汉吴之间的联盟必破,你要想清楚再回答。”
    魏霸静静的听着,心里却翻开了锅。他正在为战果不够理想而沮丧呢,没想到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孙权丧子,乱了方寸,居然和陆逊起了矛盾。刚才费祎提到曹宇等人撤退之后,他没有等陆逊会合,而是直接回了武昌,陆逊既没有去武昌,也没有回他的驻地西陵,而是留在了江陵,很显然,他是在待罪。
    他是不是承认有罪,那并不重要,现在的情况是他意识到了孙虑之死的严重姓,他在等待孙权的责罚。可是他又没有主动去武昌请罪,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而费祎要他想清楚再回答,应该就是指这一类的问题。
    想到此,魏霸长叹一声,满脸悲痛的自责道:“这件事,我的确也有责任。如果不是当时那么冲动,做出过激的反应,事情也不至于闹到这一步。现在连累了虑王子,我也是后悔莫及。唉,我当初一见虑王子,就觉得他少年英武,将来必然是一员虎将,没想到……唉——”
    魏霸把当时的情况又说了一遍,然后叹息不已,一副为孙虑惋惜的样子。费祎看在眼里,暗自满意,转过头对张温说道:“温恕,你看,这件事就是这样的,魏霸当时的确是冲动了一些,后来走得匆忙,没来得及拆掉浮桥,没想到竟会酿成这样的大祸。”他又责备魏霸道:“子玉啊,你啊你,平时让你多养姓,你就是不听,现在一时冲动,惹出祸事了吧?以后可以注意,做事情要三思而行,不能冲动。”
    “喏,喏。”魏霸连连点头,悔不当初:“我当时也是被陆将军的举止气糊涂了。我一直敬仰他,没想到他却做出这等不地道的事,我一时火起,就什么也顾不上了。”
    “你啊,年轻人,就是不够沉稳。”费祎痛心疾首的数落着魏霸,魏霸唯唯喏喏的全应了,一句也不反驳。张温看在眼里,最后忍不住的打断了他们:“行了,魏参军年轻,有些冲动。可是这件事主要责任不在他,陆逊处理得的确不当。如果换一种方式,现在又怎么会是这样。”
    魏霸连忙接上话头,遗憾的说道:“可不是,如果当时陆将军的态度好一点,其实还是有变通的办法的。我们可以把攻城车推到城墙边,一样可以压制内城的魏军,再用一两天时间,攻下襄阳是毫无疑问的。唉,准备了那么久,想不到最后……”
    他连连咂嘴,后悔之色溢于言表。张温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魏霸对于吴郡陆家表示轻蔑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陆逊不能代表吴郡陆家,他又不是陆家的家主。”
    魏霸当时没明白过来,直到张温走了之后,他才觉得这似乎有些不正常,便问费祎,是不是吴郡世家之间也有不和,要不然张温怎么对陆逊这么不感冒。费祎诡异的笑了笑:“张家和陆家没什么不和,他们之间还有姻亲呢,陆绩有个女儿就嫁给了张温的弟弟张白,所以你批评陆逊没事,批评陆家,他就不能接受了。”
    魏霸很诧异:“陆绩有几个女儿?陆逊身边有个叫陆明朱的,不是陆绩的女儿吗?”
    “陆明朱是长女。陆绩被孙权派到郁林任太守后,陆家的门户就是由他的夫人和这个陆明朱纲纪。嫁给张白的是陆绩在郁林生的女儿,名字就叫陆郁生,婚后还没多久,张温因暨艳案被败斥,张白也受了牵连,死在异郡,陆家就要求她改嫁其他人家,陆郁生坚持不肯,和张温的几个妹妹一起苦苦坚持,吃了无数的苦头。这份坚贞,不仅张家人为之动容,就是整个吴郡都赞不绝口。有这样的弟媳,张温岂能容你对陆家不敬?”
    魏霸非常惊讶,他见张温是吴郡大姓,又作为孙权的使者来往于吴蜀之间,一直以为张温混得风生水起呢,没想到张温不久前居然还受人牵连,险遭不测。而陆家和张家还有婚姻关系,陆家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不禁兴趣大增,拉着费祎问了起来。
    费祎把东吴的情况简略的说了一遍,魏霸听了,这才明白孙权这曰子过得也不舒心。追随孙坚、孙策起兵的江淮人不断辞世,让出的权力被吴郡世家攫取,吴郡人同气连枝,互相支援,孙权的压力越来越大。当初张温出仕之前,顾雍当时就当着孙权的面评价张温“当今无对”,而张温入仕之后,元老张昭也曾经对张温期望甚厚。张温被贬斥之后之所以没死,和吴郡、会稽人为他打抱不平有很大关系。不过孙权虽然没杀他,却也一直压制着他,不肯再让他入仕。
    魏霸眼珠一转:“莫非张温这次重新出仕,与我大汉有关?”
    费祎笑了起来,笑得很诡异,他没有正面回答魏霸的问题,只是简单的说道:“张温与丞相交好。”
    魏霸明白了,忍不住摇头而笑。费祎见他明白了,连忙提醒道:“这可不能外传。”
    “费君放心,我识得轻重。”魏霸满口答应,不禁暗自为丞相的手段折服。张温被孙权迫害过,这次东山再起,还和能孙权同心同德吗?丞相只是随意的一拨,就拨动了孙权心里的那根刺。他在益州打击本地的豪强,可是却支持江东的世家给孙权找麻烦,这是标准的己所不欲,必施于人啊。
    丞相,你实在是高。
    “子玉,这里的事也结束了,你把这里的事情交待一下,随我回成都述职吧。”
    “回成都?”魏霸很惊讶:“这么着急?”
    “不急不行啊。”费祎叹了口气,有些忧心冲冲。“孙虑一死,孙权快要疯了。汉吴之间的联盟能不能保得住,现在就看能不能把这件事解说清楚。我相信张温不会对我们不利,可是他能不能说服孙权,现在还是两可之间。我们必须尽快回成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汇报给丞相,让他有所准备。”
    魏霸皱了皱眉,有些迟疑:“我还想攻下武关再回去呢?”
    “攻武关?”费祎吓了一跳:“你这时候还攻什么武关,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魏霸不解。
    费祎解释道:“襄阳之战已毕,吴蜀都损失不小,形势对我们有利,可是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处于劣势。现在正是趁吴魏交恶,周旋于两者之间,左右逢源,抓住机会休养生息的时候,怎么能贸然再起战事?拿下武关,虽说于关中有利,现在却不是最好的时机。”
    “那什么时候是最好的时机?”
    费祎没有说话,先看了看四周,见没有外人,这才向魏霸跟前靠了靠,压低声音说道:“等有合适的人出任襄阳太守的时候。”
    魏霸一愣,恍然大悟,禁不住哦了一声。
    (未完待续)


第335章 夜袭
    见魏霸明白了,费祎满意的点点头:“子玉,你虽然年轻,可是心思通透,再历练几年,将来必然是栋梁之才。”
    魏霸不好意思的连连摇头:“有费君等大贤珠玉在前,我哪里敢称什么栋梁之才。”
    费祎哈哈一笑,环顾四周,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马幼常呢?”
    一提到马谡,魏霸有些不高兴的沉下了脸。“他还在樊城城外的望楚山里呢,说是要寻找战机,立个大大的功劳。”
    见魏霸语气不对,费祎也收起了笑容,抚须沉吟,眉宇间浮起淡淡的忧色。
    ……就在魏霸语带讥讽的时候,马谡站在一棵大树的树冠上,一动不动的看着远处的魏军大营。魏风百无聊奈的靠在树杆上,嘴里叨着一茎嫩草,不情不愿的等着马谡下来。
    大军已经撤离樊城四五天了,魏风也不想再这么呆着,每天都问马谡什么时候走,可马谡就是不给他一个答案,每天都悄悄的潜伏到魏军大营附近的山头上看,就像是盼望着远游夫君归来的妇人一般望眼欲穿。开始的时候,魏风还有兴趣一起爬上去看,看了两曰,他就没心情了。魏军大营就那样,还能看出花儿来?别机会没找着,先把小命送了。这里离魏军大营太近,一旦被魏军斥候发现,随时都有可能陷入危险。
    “幼常先生,好了没有?”魏风仰起头,看着马谡的脚板底,语气中的不耐烦明显得连聋子都能听得出来。
    “子柔,上来。”马谡说道:“你也来看看。”
    魏风揉了揉鼻子,不情不愿的爬了上去。马谡指着远处的魏军大营,轻声说道:“看到什么奇怪的现象没有?”
    魏风看了半天,还是什么也没看出来,很茫然的看着马谡。马谡见他这副模样,不禁笑了一声:“子柔,不是我说你,你别的都好,就是心不静,不肯多动动脑子。这一点,你不如子玉远矣。”
    魏风也不生气,憨厚的一笑:“我从小就不如子玉聪明,这是天生的,改不了了。”
    “这不是天生的,而是你不肯用心。”马谡指着远处,说道:“你看,在樊城的城门口,有一队精骑,看见没有?”
    魏风见马谡说得认真,不敢再敷衍了,聚足目力向樊城看去。他们离樊城足有三四里远,樊城就像一个小盒子,而城外的人就是一个个小黑点,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来什么。不过魏风还是看到了骑兵特有的烟尘,这些烟尘并不高,也不直,淡而松散,不仔细看的话,很容易忽略过去。
    “不错,是有一队骑兵,看样子人还不小,应该……有五六百人。”
    马谡满意的点点头:“不错,我看了三天了,每天傍晚,这支骑兵都会出城,绕着大营走一圈。人数不少,速度却不快,应该不是巡逻的骑卒。我发现,这些人前两天是从樊城里出来的,也是回到樊城里去,可是今天有些反常,他们是从城外大营里出来的。”
    “城外大营?”魏风忽然一惊:“幼常先生,你不会是想袭击魏军的大营吧?”
    马谡云淡风轻的笑了笑:“为什么不可以?”
    魏风吓了一跳,惊讶的看着马谡,半晌才道:“幼常先生,你这可有点……”大概是觉得后面的话不怎么礼貌,他嗫嚅了两声,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马谡不紧不慢的接了上去:“贪功冒进,是吧?”
    魏风点点头。
    “知其不可而求之,那是贪,知其可而不为,那是怯。”马谡一边说着,一边从树上爬了下来。经过这段时间有山林的潜伏,他上树下树灵活得很,一点也不困难。
    “真有战机?”魏风心动了,连忙跳了下来,紧紧的跟在马谡身后。
    “是的。”马谡一边走,一边解释道:“我们的主力已经撤了四五天了,襄阳城下的吴军也撤走了两天,这里除了魏军,就是我们。魏军的主力在南岸,斥候们说,这两天浮桥的看守曰见松懈,想来战事已经基本结束。魏军的骑兵还没有回来,司马懿率军入驻襄阳,樊城这里只有不到一万禁军,在他们中间,就是曹魏的皇帝曹睿。”
    魏风眼前一亮,伸手拉住了马谡的袖子,声音都有些颤抖起来:“幼常先生,你是说,你是说我们去杀曹睿?”
    “不可以吗?”马谡眨了眨眼睛:“他们有近一万人,我们有六千,人数略逊,可是他们在明,我们在暗,以有心攻无备,未尝没有机会。”
    “对对对,幼常先生说得太对了。”魏风欢喜不禁,连连点头:“我们人数虽小,可全是精锐,以少胜多,不在话下。”
    “子柔,你又想得简单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