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219部分

霸蜀-第219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霸无奈的摇摇头,最后收下了一次酒席的用度,用来请傅兴他们几个一起来为冯进庆功,其他的全部退了回去。他很清楚,像冯进这样只有爵位的人过得很艰辛。背井离乡,没有大片的土地,就凭爵位的那点租赋收入和逢年过节的一点赏赐,要想养那么一大家子人是非常不容易的。魏家之所以能撑得住,就是因为魏延在汉中有庄园,能够有补贴,否则也不可能养得起上万的附从。
    请客吃饭的事,魏霸现在只要吩咐一声,自有夏侯徽去艹办。处理这些家庭事务,夏侯徽得心应手,很快就担负起贤内助的重任。冯进显然是过来人,一看夏侯徽的眉眼和她与魏霸对视时的眼神,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他拱拱手,坏笑道:“贺喜子玉。”
    “唉,有什么好贺喜的。”魏霸忝着脸笑道:“不过说到这事,文举你可不能小器。夏侯姑娘可是张侯的表妹,你不给我面子没关系,这张侯的面子,你总得关照一下。”
    冯进眼珠一转,喜上眉梢:“认过亲了?”
    “认过了。”魏霸嘿嘿笑道。
    冯进大喜,拍着胸脯说道:“子玉,你看你说得,这么大的事,我能不表示表示吗?放心,我现在身边没有配得上夏侯姑娘的物事,等回了成都,一定奉上。”
    魏霸满意的连连点头。夏侯徽却不好意思的避了出去。她很清楚魏霸不是贪图冯家什么东西,否则他刚才不会把那么一大笔钱还给冯进,他这是要向所有人声明,她夏侯徽是张侯母亲夏侯夫人的族人,是正儿八经的女人,不是从俘虏营随便拉来的一个侍寢的奴婢。而冯进也不会吝惜这一点钱财,能和张绍拉进关系,对冯家来说也有莫大的好处。
    晚上,傅兴等人纷纷赶来,张绍和关兴也联袂而至。有了夏侯徽这层关系,他们和魏霸的交情迅速拉近。按说在军中不能无故聚饮,不过这帮年轻人的身份特殊,再加上吴懿这个主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然没人敢说什么闲话。
    在酒席上,冯进眉飞色舞的讲述了混水摸鱼的过程,每次提到战船的强悍,他都忍不住的想笑。众人听了,也是感慨不已。一艘战船就能搅出这么大的事来,将来如果数十上百艘这样的战船顺江而下,区区吴国又怎么能抵挡?
    灭吴,指曰可待。
    在座的大多长辈都是死于与吴国的战事中,他们对吴国的仇恨远非普通人可比。冯进把吴国给欺负了,他们觉得分外解气。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提起魏霸改造战船最开始是为了对付魏国,而是为了收拾吴国专门打造的。酒到酣处,有人便起身手舞足蹈,又跳又唱。刹那之间,魏霸仿佛回到了当年同学聚会。
    半夜,曲终人散。张绍已经喝得大醉,连眼睛对焦都对不准了。他拍着铃铛的肩膀,口齿不清的说道:“妹妹,不是做兄长的托大,你啊……有福气,找到……天下底最好的……男人,要珍惜,听懂没有?要不然,我……”他拍着自己的胸脯:“我这个……做兄长的,也不能原谅你。”
    夏侯徽哭笑不得,张绍还真是有他父亲张飞的遗传,别看平时一本正经的,一喝酒就不像人了,也不知道自己的手脚重。亏得铃铛身体结实,要不然被他一巴掌就能拍得坐在地上。她把张绍送到营外,交给张绍的亲兵,看着他上了马,摇摇晃晃的去了,这才回营。
    “听见没,你表兄都说了,你要珍惜我。”魏霸也喝得不少,舌头有点大,拉着夏侯徽的手不停的摸着,嘀嘀咕咕的说个不停。
    “是,夫君,我会珍惜你的。”夏侯徽一边应着,一边把魏霸扶到榻上,很自然的蹲了下来,为魏霸除了鞋袜,脱了冬衣,把他塞到被子里。
    “那个……我跟你说啊。”魏霸还不肯罢休,又从床上坐了起来,手在空中乱指:“光是……嘴上说,是不行的,还得有……行动。”
    “要什么行动啊?”夏侯徽一边收拾帐内,一边说道。
    “要……有实际行动。”
    “要有什么实际行动啊?”
    “这个……这个……”魏霸翻了半天白眼,还是没说出来什么实际行动。他苦恼的挠着头。夏侯徽收拾完了大帐,见他还坐在那里苦思冥想,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把魏霸推倒,亲了他一口。
    “这行了吧?”
    “哈哈哈……”魏霸忽然醒悟过来,傻乎乎的笑着:“对,这就是实际行动。”他用力的搂住夏侯徽:“夫人,我们行动吧。”
    “这可不行。”夏侯徽坚决的推开他,面不改色的柔声劝道:“酒后行房,对身体不好。你还是先睡吧,等明天酒醒了,我再侍候你,好不好?”
    “好……不好?”魏霸愣了一下,听话的松开了手,躺在床上,咂吧着嘴,闭上了眼睛。夏侯徽帮他掖好被角,这才起身吹灭了灯,摸着黑,脱了外衣,钻进被子,从背后搂住了魏霸的腰,将脸贴在魏霸背上,轻轻的闭上了眼睛。魏霸的心跳声有力而浑厚,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催眠效果,夏侯徽听了片刻,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角渐渐的翘了起来,露出恬静的笑。
    ……费祎和张温刚刚赶到永安,便见到了诸葛亮。张温上下打量了一下诸葛亮,爽朗的笑了:“丞相,你辛苦了,要注意保重身体啊。”
    诸葛亮同样抱以微笑,挽着张温的手臂往堂上走去,一边走,一边笑道:“惠恕,你还是和上次来一模一样啊。”
    张温得意的点了点头,刚准备说话,诸葛亮又说道:“连官职都一样,江东的人才,就多到这种地步了吗?”
    张温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停住了脚步,转过头,似笑非笑的看着诸葛亮:“丞相,你这是在笑话我吗?”
    “唉——”诸葛亮摆摆手:“惠恕说到哪里去了,我只是奇怪,像惠恕这样的人才,怎么到现在还是个辅义中郎将,这才发言一问。惠恕又何必多心。既然如此,那我就不说了,不说了,还是说说吴王的建议吧。”
    张温哭笑不得,凝眉沉思了片刻,很郑重的对诸葛亮说道:“丞相,我是没变,你却好象有些变化。”
    诸葛亮抚须而笑:“是吗?我都是快知天命之年了,还能有什么变化?”
    张温却没有笑,他一本正经的说道:“丞相……像是杀过人的剑,少了几分明锐,却多了几分杀气。”
    诸葛亮思索片刻,点了点头:“也许吧,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嘛。以前,的确是书生气太多了些。”
    (未完待续)


第272章 唇枪舌剑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张温吟哦了片刻,慨然长叹:“丞相果然又精进了。这两句虽然粗鄙不文,却也发人深醒。我等书生,多多少少都有些自恃清高,却不知道人心不古,非三代可比。又或者妄谈复古,拘泥不化,是以举步维艰。丞相有今曰这般地位尚能自省,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深,我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只能瞠目结舌了。”
    诸葛亮含笑不语,等张温夸赞完了,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惠恕,你这些话,我可当不得啊。”
    张温笑笑,连声说道:“丞相当不得,还有谁能当得?”
    诸葛亮有意无意的瞟了费祎一眼,费祎心领神会的笑了,微微点头,表示记下了。双方见面,互相赞扬两句,拉近感情,为接下来的争吵做个准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张温显然没有注意到,他说的这些话一旦传到孙权的耳朵里,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感觉。
    诸葛亮拉着张温上了堂,分宾主落座,马谡、姜维侍立两旁,霍弋手持书版,等着记录他们的谈话内容。诸葛亮这才笑道:“惠恕,我说当不得,是因为这句话不是我说的。”
    张温很诧异:“是吗,那是谁说的?”
    “是我丞相府最年轻的参军魏霸所说。”诸葛亮不紧不慢的说道:“关于读书,他还说了另外一句,却与孟子异曲同工。”诸葛亮说了一半,没有再说下去,静静的等待着。
    张温应声答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诸葛亮摇摇头,一字一句的说道:“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张温愕然,随即又抚掌大笑:“妙,妙,果然是一言中的,比孟子的话还要入骨三分。”他随即又用不加掩饰的仰慕目光看着诸葛亮:“丞相,能对一个年轻参军的话如此重视,见贤如不及,你的胸怀之广非常人可及。佩服佩服!”
    诸葛亮笑了起来:“惠恕,再说下去,我只怕要以为你是个巧言佞色之人了。来来来,我们还是谈点正事吧。吴王现在如何?”
    见诸葛亮切入正题,张温也收起了笑容,严肃的说道:“我奉大王之命,来见丞相,自然是想重申盟好。丞相征伐西北,捷报频传,我家大王也是为丞相欣喜不已。只是丞相刚刚用兵西北,曹魏余逆尚未清除干净,便又增兵房陵,加强了安桥塞的守备,更有斥候细作出入荆州,这着实让我不解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诸葛亮平静的说道:“增兵房陵,不过是围魏救赵之计,更是想与吴王会猎荆襄,同破曹魏,为汉家除残去秽。汉吴本是联盟,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我军北伐,攻取关中,虽说天命在汉,出师大捷,可是也力有不逮。若能汉吴联手,攻取襄樊,长驱直入,径向宛洛,吴王再遣水师入江淮,三路并进,曹魏可灭,汉室可兴,岂不比我军独自出师更善?此万全之计也,何以吴王不解,惠恕亦不解?”
    张温一时语塞。他一上来指责蜀汉增兵房陵,又着重指出加强了安桥塞的防备,是对盟友的不尊重。可是诸葛亮反过来说,是你们太敏感了,我这是想和你们一起伐魏,攻取襄阳、樊城啊。大家都清楚对方说的是假话,可是在这个场合,既然大家都知道不能破盟,这个联盟还要继续下去,就看谁能自圆其说,把自己之前的举动解释得能够合乎逻辑,至少找不出明显的漏洞。
    第一个回合,张温就被诸葛亮堵死了,落了下风。他岂甘示弱,眼珠一转,又笑道:“丞相三路并进之计,果然高明。不过,丞相刚刚在西北大战,虽说告捷,亦有损失,还能再战否?”
    他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你名义是北伐大捷,可是你的主力出陇右,结果陇右还在曹魏的手里,实际上就是败了,损失肯定不会小,现在还能打吗?别说与吴国并力伐魏的漂亮话,你是想借我吴国的力来解关中的围吧?
    诸葛亮面不改色:“北伐的确有所损失,不过与所得比起来,那就微不足道了。且不说仅从关中我就得精兵四万。就算是北伐的士卒,经此大战,也是精进不少,数量上也许略有减损,战力却是大有提升。惠恕若是不信,待到战事开启,自然知我所言不虚。”
    张温脸色一变。诸葛亮这句话可带了不少威胁。战事开启,是与曹魏的战事,还是与东吴的战事?
    两人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交锋,张温虽然聪明过人,可是在诸葛亮的面前还是占不到一点便宜。再加上因为鬼船事件,吴国现在面临着丧失水战优势的危险,根本不敢和蜀汉翻脸。有求于人,张温已经先失一着,诸葛亮却是胸有成竹,稳如泰山,将张温的试探一一反驳,时不时的予以反击,让张温无话可说。
    说到最后,张温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装出一副看似无奈,实则威胁的模样说道:“不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