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129部分

霸蜀-第129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笑容很灿烂,可是关中的人却被他笑得寒气森森。夏侯懋就在长安城里,他却有信心说夏侯懋会举城投降,而且看他的意思,似乎夏侯懋不降,他就要当着他们的面前强攻长安,以示威慑。这个年轻人是疯了吗?他以为他是神,可以在短时间内攻下长安城?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觉得魏霸在吹牛,可是他们又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如果魏霸真有这么强悍的攻城能力,那他们的坞堡就没那么安全了,毕竟没有一家的坞堡有长安城这么高大,也没有一家坞堡里有数千真正的精锐。
    “那我倒要拭目以待了。”马安不阴不阳的接上了话头。
    “我也希望你能如愿。”魏霸微笑着点头致意:“好了,诸位对我也没什么信心,我暂时也没什么和你们好谈的。我的要求也不高,只是希望你们能卖些粮食给我,如果能支援我一点兵力,那就更好不过,十个不嫌少,一千不嫌多,就当是我向诸位借的。兵可有可无,不过粮食必须要有,你们也知道,如果当兵的没有粮,那会变成强盗的,到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
    魏霸挥挥手:“好了,具体的数目,赵主簿马上会通知诸位,价钱嘛,你们也可以和他谈。军务繁重,希望诸位不要介意我的怠慢,等打败了曹魏援军,再向关中俊杰请益。”
    旁边有亲卫上前,将那些惊疑不定的关中人请了出去。关中人虽然一肚子的问题,却没什么机会问魏霸,只好被武士们半请半推的推了出去。
    赵素有些担心:“参军,这些人都是好面子的,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妥?”
    魏霸摇摇头:“这时候给他们再多面子,他们也不会支持我,反而弱了自己的气势。我这里强势一点,你和他们谈判的时候,阻力才会少一些。”
    赵素笑笑:“这倒也是个道理,不过这样一来,得人心的可就是我了,参军不担心?”
    “你说呢?”魏霸反问道。
    赵素尴尬的笑了两声,捏捏鼻子,灰溜溜的走了。张温见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参军,公朴向来散漫,便是看到他祖父,也是难得正经的,不料到了参军面前,却是收敛了许多。”
    “有吗?”魏霸看着那些关中人都出去了,殿里只剩下汉中人,便换上一副笑容,和蔼了许多。他笑眯眯的说道:“孟玉,能否向我介绍一下诸君?”
    张温笑道:“荣幸之至。参军,这些都是我天师道中的中坚力量,蛰伏关中多年,今天终于能正大光明的露面了。”
    “这才刚刚开始,将来天师道也许会有道行天下的那一天的。”魏霸很客气的冲着那些天师道徒一一点首致意。
    “如果有参军这样的人才加盟,那天师道也许会有道行天下的一天。”张温脸上挂着从容的笑容,眼神中却有些紧张:“参军,我天师道上下,都对参军的大河图敬佩之至,不知道参军参否升坛开讲,为我等指点迷津,答疑解惑?”
    魏霸心中一动:“孟玉,你的意思是?”
    张温向几个围过来的天师道徒使了个眼色,几个人同时躬身行礼:“天师道关中教区十万弟子,敢请参军屈就天师道关中治治头大祭酒。”
    (未完待续)


第161章 兵工厂
    “治头大祭酒?”魏霸愣了片刻,顿时明白了。张温是天师系传人,在系师张鲁被软禁在洛阳的时候,他不敢抛头露面,以免给洛阳的家人带来危险。那么要发动天师道众,就需要另外一个领袖,张温把治头大祭酒这个职务交给他,他就有了名份。同时,他接受了这个职务,也就被纳入了天师道的体系,将来张温出任天师,是天下所有天师道众的精神领袖,在教内的身份自然就高于他这个关中区治头大祭酒,可以对他发号施令,至少可以施加影响,不可谓地位不尊崇。
    这就是天师道开出的条件,也是张温的条件。
    魏霸不由得想起了委员长。委员长刚刚出道的时候,也拜在一位大亨的手下做小弟,后来他君临天下,那位大亨却不敢真把他当徒子徒孙。张温狮子大开口,居然想玩这种伎俩,他也不想想,中国虽说君权神授,可是神权何尝能真正控制君权的。
    他笑得更真诚:“我出任治头大祭酒,怕是不够资格吧?”
    “参军对道术的理解超乎常人,大河图更是高深莫测,参军如果不够资格,我们这些人岂不是更要羞愧而死?”张温也笑了起来。他知道魏霸现在不可能拒绝这个条件。魏霸要想守住关中,天师道十万弟子的帮助,他是无法拒绝的,否则就凭赵云和魏延的两万人马,他根本无法立足。他凑到魏霸面前,用看似耳语,其实旁边每一个人都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参军,不瞒你说,这是已经得到系师默许的条件,只是出于安全考虑,我们没有落到纸上。不过,这颗道印,现在就可以交给你。”
    张温从怀里掏出一颗玉印,双手奉到魏霸的面前,目光炯炯的看着魏霸。魏霸打量着那颗玉印,知道自己只要接下这颗印,就是关中区的治头大祭酒,马上就可以指挥十万天师道信众,可是这样一来,张温这个天师传人,就是他精神上的领导了。
    至少张温是这么认为的。
    魏霸向后退了一步,双手接过那颗玉印,向东拜了一拜,笑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张温松了一口气,点点头:“正当如此。能有参军这样的大才加入,是我等之幸,是道门之幸。”
    魏霸笑了笑:“孟玉言重了。我虽然就任治头大祭酒,可是对道门的事务不熟,还要孟玉与诸位道友大力襄助才是。”
    “这是自然。”张温和旁边的几个人交换了一个满意的眼神,慨然道:“大祭酒军务繁忙,有什么事,交给我们就行。”
    魏霸点点头:“既然都是一家人了,我就不客气了。我需要你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召集尽可能多的信众,特别要挑出会各种手艺的信众,我需要在渭水旁建立一个大型的粮食、军械加工作坊。此外,我还要组织一支战车营,将装备我发明改进过的各种新型装备。”他看着张温等人,语重心长的说道:“这些都是利器,我只能交给最信得过的人。”
    张温等人大喜,连忙躬身领命:“谨遵治头大祭酒法旨。”
    魏霸直想笑,老子这就算是走马上任了?张温这小子还真是乖巧,虽然他已经内定了下一任天师,眼下却还是以普通弟子自居,对他这位治头大祭酒很恭敬。
    ……有了十万天师道众的帮助,魏霸心里的大石头落下了一半,不过他还是不敢松劲。赵素和那些关中人谈判的时候,他又赶到辎重营查看。到目前为止,应张温等人号召赶到长安附近的天师道众以及关中百姓已经达到了三万余人,魏霸从中挑出了四千多会各种手艺的人,把他们充实到辎重营,按照现代工业的流程管理,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工种,按照他规定的图纸,开始加工各种零部件。按工种分类,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效率,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密,他将在辎重营加工的这些武器都是这个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武器,也是他将来独霸关中,建功立业的倚仗,不管怎么小心,都是值得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第一批工匠已经习惯了这种新式的工作方法,配合也变得默契起来,各种基础设施也建设完备。魏霸在渭水河边建起了一个大的工坊,先架起了数十座水磨和水轮机。水磨是为了解决这几万人吃饭的问题,几万人聚焦在一起,每天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吓人的数字,为了给这些人准备饮食,仅磨面就需要几百人,而现在有了这些水磨机,只要十来个人看着,就可以轻松的完成任务。
    而水轮机则是魏霸为接下来的工坊生产准备的动力。利用取之不尽的水力,他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规模庞大的军械加工作坊,以供应接下来的关中攻防战。几万大军征战,最重要的两项基础就是粮食和军械,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军械,就算有再精锐的士卒也没有意义,士卒们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也不可能空着手和曹魏大军对抗。粮食和军械,是保证持久作战的物质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比征召更多的兵力还要重要。
    魏霸跟着老爹魏延、师父赵云学过兵法,也学过如何指挥作战,但是他现在的重心却不在这些,他相信有最谨慎的师父赵云为正,有最敢冒险的老爹魏延为奇,就算曹魏的大军赶到,也未必能轻易的打开关中缺口。可是如果没有充足的粮食和军械供应,就算再征召五万大军,也未必能守得住关中。
    事有轻急缓重,对他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把这个基地建立起来。为此,他每天都在绞尽脑汁的改进现有的军械,找到更好的设计,然后还要画成图纸,分解成零件图,交给工坊的匠师们进行制作,装备,试验,再改进。这年头的工匠大部分都不识字,很多事情,他都必须自己去盯着,不能有任何疏忽,否则出来的零件就无法装配。
    好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他和这些工匠们已经有了一些默契,不再像开始那么无法沟通了。
    站在渭水边,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作坊,魏霸感到非常欣慰。他相信,眼前这个以水力为基本动力的作坊建成之后,完全可能是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兵工厂,无数威力强大的武器,将从这里走向关中的各个城防,进而走向全天下。
    他前世是个工程师,手下有几个小兵就心满意足了,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从无到有的建立一个如此庞大的作坊。四千多人啊,如果是后世,这将是一个年产值达十亿以上的中型企业,而在现在,更是一个一流的大型企业,建成之后,足以让天下人为之瞩目。魏霸相信,或许还有人数更多的作坊,可是要论技术的先进和生产能力的强大,这个作坊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基础建设完成之后,魏霸的事情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他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新产品的开发上,投放到人才的培养上,转到真正的军事领域。要想在这个乱世立足,兵权才是最根本的东西。师父和老爹虽然值得信任,可是他们毕竟会老的,而且他们的想法和他的也未必就完全一致。在这方面,也许生姓谨慎的赵云比一心只关注战场的老爹更能理解他一些。
    背后传来一阵马蹄声,打断了魏霸的思绪,魏霸转过头,见赵云骑着一匹白马,带着几个亲卫飞驰而来。他连忙迎了上去,笑道:“师父,今天的训练完成了?”
    “完成了。”赵云跳下马,将马缰扔给身边的亲卫,大步走了过来,看着沿河而建的作坊,抚着花白的胡须笑了起来:“大战就要开始了,你的作坊能开始提供军械了吗?”
    “再有三五天,第一批改进过的连弩车就可以装配完毕了。”
    “那可太好了。”赵云松了一口气:“曹真的大军已经赶到蒲坂津了,我还担心你这边赶不上呢。”
    魏霸吃了一惊:“多少人?”
    “两万多人。”赵云顿了顿,又道:“不过,既然曹睿敢将留守京城的禁军都调了出来,想必是东南的战事已经结束了,用不了多少,曹魏大军就会齐集潼关、武关。潼关准备充足,易守难攻,问题不大,可是武关和蒲坂津却是重中之重。武关尚有城可守,蒲坂津却连个城都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