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123部分

霸蜀-第123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逊无奈,孙权不肯做恶人,只好由他来做这个恶人了。这次领兵出兵,吴军总共十万余人,除掉孙权亲自掌握的两万禁军,剩下的九万余人,他和朱桓、全琮各领三万,朱桓虽是偏将,其实和他这个主将是并驾齐驱的,从中不难发现孙权的意图。
    “臣以为,奋武将军勇气可嘉,从长远看,此计并不妥当。”
    不出陆逊所料,朱桓勃然大怒,站起身,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扬长而去……
    孙权无奈的笑了一声:“伯言,他就是个粗人,你不要太介意。”他停了一下,又道:“我赞成你的建议,就按你的想法打吧。”
    “喏。”陆逊满嘴苦涩的躬身领命。
    得到了孙权的同意之后,陆逊立刻下达命令,命令诸军迅速前进,在贾逵和司马懿没有赶到之前,围攻曹休。吴军以逸待劳,兵力两倍于曹休,再加上孙权亲征大大鼓舞了士气,斗气昂扬,前锋迅速击溃了曹休的主力。曹休见势不妙,且战且退,一直退到石亭附近。当夜,惊魂未定的魏军发生炸营,陆逊立刻抓住机会,督军猛攻,再次大败曹休。
    曹休连遭重创,雄心壮志付之东流,再无一战之意,只能率领残军急退。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朱桓再次建议出兵截断曹休的后路,全歼曹休。孙权见曹休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也心动不已,没有通知陆逊,就下令朱桓率领大军赶往曹休的身后夹石设伏。
    得知朱桓脱离了阵地,不知去向,陆逊心知有异。他也装不知道,却不动声色的放缓了追击的速度。曹休见吴军减速,也放慢了速度,等赶到夹岸的时候,这才知道吴军突然减速是有目的的,他的后路已经被吴军切断。
    没了生路,曹休反而定下了神,他一面安排人击破朱桓的堵截,一面派人通知贾逵增援。贾逵比他希望的来得还要快,他亲自上阵,猛攻朱桓的阵地。想要夺路而逃的魏军发了疯,朱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还是没能挡住魏军的夹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贾逵把曹休接应出吴军的包围圈。
    在朱桓苦战的时候,陆逊却在挂车打扫战场,曹休只顾逃命,丢弃的辎重堆积如山,仅是各种车辆就有万余辆,可谓是收获颇丰。闻说朱桓被贾逵击破,陷入魏军的包围圈,陆逊再一次下令追击,一口气追到夹石,再次击溃曹休,救出朱桓。
    灰头土脸的朱桓看着平静如水的陆逊,恨得牙痒痒,一肚子怒火却无处发泄,还得上前向陆逊谢救命之恩。陆逊不冷不热的说了两句,话说得很客气,意思却很明白。你看,我说不行吧,你非要去,这可怪不得别人。
    朱桓气得炸肺,他知道自己被陆逊阴了,恨不得臭骂他一顿,不过形势逼人,谁让自己的确打败了呢,孙权也无法帮他说话,他也只能把打碎的牙往肚里吞。
    至此,东南战事以吴军大获全胜结束。
    ……洛阳皇宫,太极殿。
    天子曹睿背着手,站在门槛内,看着远处的天空出神。散骑常侍孙资小心翼翼的站在他身后,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收到的曹休战报。
    孙资很紧张,虽然曹睿不怎么发火,可是在曹睿身边侍候多年,他太清楚曹睿的禀姓了。
    越是平静,越是愤怒,更多的是失望和沮丧。
    失望和沮丧来自于两个人:一个是夏侯懋,一个是曹休。这两个人都是曹氏宗室,却都辜负了曹睿的希望。夏侯懋之前信誓旦旦的说他能守得住关中,他这才让曹真在洛阳养病,把西部战区的最高指挥权交给了夏侯懋。他没指望夏侯懋能够击败来犯的诸葛亮,只希望他能够守住陇右,至少也要守住关中,固守待援,给他留出解决东南战事的时间。
    随后夏侯懋说,因为魏延之子魏霸的来降,他已经知道了诸葛亮的军事安排,做好了准备,一方面屯田积粮,一方面修城备守,总之一句话,固守几个月没有问题。正是出于这样的信心,曹睿才会同意曹休的计划,意图一举夺回庐江,把东吴人赶出江淮一带,隔江对峙。
    如果这一切都能如愿,那不仅可以得到江淮地,在东南战区取得有利的态势,更能借此让曹休和夏侯懋立功。曹休倒也罢了,他已经是东南战区的最高将领,夏侯懋却不然,他没有战功,他这个关中都督一直做得名不正言不顺,在很多大臣的眼里,这就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的表现,对此颇有微词。如果夏侯懋能守住关中、陇右几个月,等到禁军主力从东南战区撤回,他就有功,不仅这个关中都督做得心安理得,以后还可以继续升迁。
    对于曹睿来说,让夏侯懋立功,既可以破除任人唯亲的怨言,又可以重新扶植夏侯氏在军中的实力,平衡现有的几个权臣,特别是外姓大臣司马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和他的祖父曹艹,曹睿对司马懿一直保持着警惕。年初,司马懿兵败房陵,他之所以不肯撤去司马懿的骠骑将军之职,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他觉得时机不到。等曹休甚至夏侯懋都能打败诸葛亮,司马懿还能不上书请辞了?他主动请辞,比因为他战败而撤职好。
    然而,现在他遇到了最大的危机,禁军主力调住东南的时候,诸葛亮却突然出兵陇右,这不仅比他预计的秋后出兵提前了一个多月,而且方向也和夏侯懋所说的不同,不是关中,而是陇右。就在他觉得情况还不是特别糟糕的时候,更糟糕的消息传来了。魏延兵出子午谷,并派兵占领了潼关,切断了洛阳与关中的联系。
    自此之后,关中就没了消息,潼关以西,似乎突然之间从大魏的版图上消失了。
    这比长安失守,蜀汉军战领潼关,还要让曹睿震惊。
    子午谷,不是所有人都说子午谷无法行军的吗?
    (未完待续)


第154章 曹睿的危机
    “陛下,军情紧急,不能再拖了。”孙资忍受不住长时间的沉默,不得不轻声提醒道。
    “嗯。”曹睿转过身,慢慢的向殿中走去,他的脚步虽然慢,却很平稳,看不出与平时有多大区别。孙资知道这位天子有城府,可是如今东南惨败,西北全线失守,曹睿依然如此从容,还是让他大感意外。
    “胜败乃兵家常事,曹休为贼所欺,苦战得脱,也是难得。让他小心应对,不要让孙权趁隙袭击江淮。江淮是国家东南门户,当此非常之时,不容有失。”
    “唯!”孙资连忙应下,这就是天子对曹休的处置了。一点也不意外,既然司马懿打了败仗都没有撤职,曹休身为曹氏宗室,得到宽恕也是应有之意。
    见曹睿没有其他吩咐,孙资躬身着退了出去。曹睿拿起曹休的那份军报,重新看了一遍,然后轻轻放在一旁,轻叹一声:“安得猛士兮!”
    站在一旁的郎中毛曾听在耳中,眉毛一跳,刚想说句什么,一想到眼前这位天子的脾气,又紧紧的闭上了嘴巴。
    “召大将军进宫,朕要与他商议西北的战事。”
    毛曾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躬身领命:“唯!”
    ……大将军曹真匆匆走了进来,在门口解剑,脱履,然后一路小跑的走到曹睿跟前,拜倒在地。
    “邵陵侯大将军臣真,拜见陛下。”
    “起来吧。”曹睿指了指一旁,“为大将军赐座。”
    毛曾搬过一张坐席,曹真谢了,又行了一礼,这才小心的坐下。
    “关中的战事,大将军有何高见?”
    曹真一边擦着额头的微汗,一边诧异的瞟了曹睿一眼。蜀汉军占领潼关,夏侯懋生死未卜,长安是否已经失守,现在都不得而知,曹睿居然还如此镇定,实在大出他的意料。不过他还是很快收敛了心神,恭敬的答道:“陛下,臣以为当立刻发兵,收复雍州。”
    “还能收复吗?”
    “当然能。”曹真举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不住沁出的微汗。他最近身体不太好,天气又热得怕人,他这一路小跑着赶来,已经有些吃不消了。这汗就像雨似的,刚擦掉一层,又多了一层。“陛下,诸葛亮虽然大举出兵陇右,又派魏延占了潼关,看似已经全取关中,实则必不能如愿。请陛下容臣细禀。”
    “你说。”曹睿对毛曾使了个眼色:“为大将军准备舆图。”
    毛曾拿过地图,摊在曹睿面前的案上,曹真膝行两步,凑到案前,先指了指金城郡的位置。“陛下,诸葛亮进入祁山,天水、南安虽叛,可是金城郡有重兵把守,郭淮初战不利,一定会退入金城。诸葛亮虽得陇山以西三郡,却无法攻克金城。”
    “金城的守将是谁?”
    “郝昭。”
    曹睿思索片刻,笑了起来:“有郝昭在,金城可保不失。”他看看曹真:“看来当初你把他留在金城是对的。”
    “陛下圣明。”曹真也笑了笑。金城不仅有郝昭,还有鹿磐、魏平等将,只是那些人的能力不如郝昭,名声也不如郝昭,说出来也不能让天子放心,不如只说郝昭一人。郝昭曾经是刚侯张辽手下的悍将,在逍遥津之战,他斩杀了孙权的大将陈武,后来镇守河西十余年,民夷畏服,是河西数得上的名将。曹睿对他非常熟悉,也非常欣赏。郝昭一个人对曹睿的安抚作用,要超过其他两个将领的总和。
    “再者,我军在陇右的兵力虽然只有两万余,可是精骑数量多于蜀汉,对地形又熟悉,远非诸葛亮那个书生所能应付。诸葛亮要想击败他们,在陇右站稳脚跟,绝非易事。”
    曹睿嘴角一挑,颌首表示同意。在他的印象中,诸葛亮就是一个会弄权的权臣,根本不是一个知兵的名将。盛夏出兵,无非是想借着东南有事的契机,趁虚而入,说白了,还是知道自己实力不足,这才投机取巧。魏军在陇右虽然只有两万兵,可是有优势的骑兵,正面对战不足,还可以游击以牵制他们的步伐。诸葛亮想要速胜,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那关中呢?”
    “关中也并不可怕。关中人口稀少,没有足够的粮赋,虽然今年开始屯田,有了些许积蓄,但以关中的人口和蜀汉的兵力,同样支撑不了太久。以臣看来,如果诸葛亮不是出兵陇右,而是由褒斜道进入关中,再以魏延出子午谷,守潼关以拒我大军,以他的兵力,尚可以且战且屯,以关中四塞之利,固守一时。出兵陇右,正说明他不识兵机。”
    曹睿想了想:“逆蜀进入关中的人马,大概有多少?”
    曹真早有准备,立刻说道:“以去年打探到的消息,诸葛亮在关中的总兵力在十二三万左右,如果留两到三万人守汉中,他能动用的兵力最多不会超过十万。既然魏霸诈降,想必他对我陇右的兵力很清楚,没有两倍以上的兵力,他不敢轻举妄动,也就说是,陇右的兵力,至少在五万以上,很可能有七到八万。这样一来,赵云和魏延的总兵力,不会超过三万。”
    “三万人,要守潼关、武关、再加上萧关、陇山,以及关中的几个战略要地,绝对是捉襟见肘。如果还要攻城,那更是不敷使用。关中战乱,人心惶惶,百姓逃散,他们又哪里有足够的人手来屯田?不能屯田,粮食就只能依靠从汉中运输,这又需要大量的人手。”
    “大将军,有一件事,我们不可不防。”曹睿说道:“关中可有不少汉中人,他们虽然迁到关中已经近十年,却未必会把自己当真正的关中人。如果把他们发动起来屯田,还是有可能解决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