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114部分

霸蜀-第114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坐下,从背后拿着干粮和淡酒,迅速进食以补充体力。
    魏延巡视阵地后也坐了下来,从身上的干粮袋中拿出两块大饼,咬了一口,看着夹在饼中的一大块咸肉,不禁有些心疼。为了准备这次行军的干粮,张夫人将魏家庄园里能宰的牲畜几乎全给宰了,能吃的肉,也全给他们用上了。从去年冬天开始,张夫人就开始囤积咸肉,为了这次行军,他们连过年都没能敞开肚子吃。当时他还有些奇怪,后来才知道,张夫人把大部分的肉都腌了起来,为的就是既能让他们吃饱,又尽可能的减轻携带干粮的重量,在同样的重量下,携带这样的肉饼比纯粹的麦饼可以多支持一倍的时间。
    当然了,这样做的代价也是惊人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魏家现在连一根肉丝都找不出来,包括张夫人在内的所有留守人员都只能吃素。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效果也是非常明显。吃这种包了咸肉的饼,不仅可能补充体力,还能省去升火造饭的时间,也就降低了被敌人发现的机率。五千人伏在山凹里,却不发出一点烟火,不走近看,几乎很难发现这些藏在山凹里的勇士。
    三口两口吃完了早餐后,不少士卒抓紧时间打个盹,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魏延却没有睡。他隐在一块巨石后面,看着远处的官道,一千魏军将从那里出现,进入关中的第一战即将打响。然而他却不担心这些,他关心的是郿坞的魏霸。
    从陈祥转述的话中,魏延感觉到了一些异样。
    魏延不知道诸葛亮的具体安排。他“被贬”之后,一直呆在魏家庄园,为即将开始的奇袭做各种准备,包括训练武卒,习惯新式装备等等,他被叫到沔阳的时候,诸葛亮已经做好了安排,他只是听命行事罢了。
    他原本以为,诸葛亮既然要取纳了他的子午谷计划,那主力就应该是从褒斜道进入汉中。现在褒斜道只有赵云,那诸葛亮在哪里,蜀军主力在哪里?真如魏霸所说,他去了陇右?是魏霸打听到的消息有误,还是诸葛亮根本没按当初的计划行兵,又有了新的安排,却没来得及通知他?
    魏延没有往深处想,他不是那种善于揣摩人心的人,他只关心现在的战场形势。既然诸葛亮的主力不在褒斜道,那接下来关中的战事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能够用得上的人只有他和赵云这两万人。
    这也是他坚持要先把赵云接应出来的原因之一。没有了诸葛亮率领的主力,赵云这一万人在褒斜道里多耽搁一天,就多一天的危险。
    “阿爹,你休息一会儿吧,我替你看着。”魏武拿着一壶水走了过来,递给魏延。
    “没事,我不累。”魏延疼爱的看了一眼魏武,接过水,仰起肚子,灌了一大口。这一年来,魏武的身体发育很快,窜了一大截,已经有他的肩高了。他从小习武的体能也充分展现了出来,在子午谷栈道上连续十天的急行军,魏武连一声苦都没喊过。“阿武,第一次上阵,怕不怕?”
    “怕个毬?”魏武眉毛一挑,搓了搓手:“我早就盼着这一天啦。阿爹,待会儿,你得让我冲在最前面,我要多砍几个首级,以后也好立功封侯啊。”
    “你也想封侯?”
    “那当然,阿爹你的爵位将来要由大兄继承,我和阿兄一样,都要靠自己去挣嘛。我的脑子没阿兄那么好使,可是我的功夫比他好,当然要靠刀去砍了。”
    “匹夫之勇。”魏延唾了一口唾沫,抬手给了魏武一个脑瓜子:“只知道拿刀砍人,能立什么功,要多动动脑子,多想想怎么行军布阵,这才是做将军的正事。来,你看看这里的地形,如果是你,你应该怎么布阵?”
    魏武摸着脑袋,眨巴眨巴眼睛:“现在就学啊?”
    “废话,这么好的机会,哪儿去找?”
    “哦。”魏武有些茫然的应了一声,从藏身处站了起来,草草的打量着整个埋击区的地形。他现在一心想着多砍首级,根本没心思关心什么地形,浑然不知这样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在这个大部分知识都要靠家传的时候,有个做将军的爹手把手的教,又是多么的幸运。
    就在魏武为学习而苦恼的时候,从潼关来的魏军终于走出了小槐里城。他们虽然知道夏侯懋征调他们去郿坞是为了阻击蜀军,可是他们都是散漫惯了的人,潼关作为曹魏内地的关隘,早就没有了当年的紧张局势,这些人中绝大部分甚至没有经历过大战。听到前方有战事,他们更多的是好奇,而不是紧张,赶起路来更是不紧不慢,曰上三竿,这才一摇二摆的出了小槐里。
    就算是上了路,他们也没个正形,带队的将领坐在马上,一边剔着牙,一边晃着身子,回想着昨天夜里随军营记的伺候,哼着没腔没调的银词艳曲,眼睛甚至懒得向两边的山坡上看一眼。
    在他们看来,连褒斜道的蜀军都是疑兵,这里能有什么危险?
    他们这种放松甚至近乎放荡的心态,给他们带来了致命的后果。当他们进入包围圈之后,魏延从藏身处站了起来,拉弓搭箭,一箭射向那个在马背上摇摇晃晃的魏军将领。
    长箭离弦,箭杆上的风笛被劲风吹出一声尖利的长鸣。长鸣声中,魏家武卒纷纷从藏身处站了起来,有的拉弓搭箭,射向早就选好的目标,有的手持刀盾,冲向山坡下的敌人。急促的脚步踢得脚下的黄土飞扬,掀起一条条黄龙。
    刹那间,箭如雨,人如潮。
    魏军被突然响起的喊杀声惊动,顿时乱成一团,那个神不守舍的魏将被魏延一箭射中,惨叫着翻身落马。他的亲卫大呼小叫的拥了上来,七手八脚的拖着他,掉头就跑。奈何阵势大乱,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士卒,急切之间,想逃跑都没有地方,最方便的地方反倒是不远处的渭水。
    “杀!”魏延收起弓,拔刀在手,喝了一声,向山坡下冲去。
    “杀——”魏武兴奋的尖叫起来,一手举盾,一手舞刀,拔腿狂奔,抢在魏延前面冲入敌阵,手起刀落,一刀砍翻一个双手端矛的魏军士卒,撞入魏军阵中,大砍大杀,吼声如雷。
    (未完待续)


第143章 来了
    五千对一千,有备对无备,这一场战斗根本没有任何悬念,很快就结束了。
    魏延看到那员魏将,不禁好笑。他是以鸣镝宣布攻击开始,目标就是这位当时坐在马背上摇头晃脑的魏将,一箭之后,这人摔下马,就再也没有爬上马,本以为他是中箭受伤,不能指挥战斗,现在才知道,这货根本就是吓的,箭虽然射中了他的胸甲,伤却是不重,至少没有到影响指挥的地步。
    由此可见,潼关这批守军离精锐有多远。魏霸的消息没有错,潼关作为曹魏内地关隘,早就失去了之前的要塞作用。在很多人——包括不少高级将领的眼中,潼关都成了一块鸡肋。也正因为如此,魏霸擅自去潼关查看,夏侯懋虽然有些不快,却并没有真正警觉起来。
    魏延在手下打扫战场的时候,很快从这个将领的口中得到了需要的信息,连恐吓都不需要,这个怕死的魏将就竹筒倒豆子,一五一十的全招了,甚至还主动要求投降,拍着胸脯说,要为大汉效力,铲除逆魏。
    魏延很鄙视他,却也知道这个时候这种人很有用。他立刻一千武卒换上魏军的战袍,冒充这一千潼关守军,在前面向郿坞出发,仍然以这个怕死的魏将为傀儡。曹魏代汉之后,改易服色,官员的服色与一直禀承大汉风格的蜀汉不太一样,普通士卒的服饰却没多少变化,换装很方便,时间不长,一千换了血的潼关守军就重新上路了。
    这一次,他们的行军速度快了很多,为了防止露出破绽,休息的时候也不敢到县城去了,只在城外扎营。两天后,他们赶到了郿坞外。
    ……郿坞内城,魏霸在屋内练拳,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每一拳击出,都隐隐的带着些风声。敦武守在门口,脸上和平时一样冷醒,眼中却露出些敬佩之色。
    魏霸的进步之快,让人咋舌。
    满打满算,魏霸从开始练武到现在也就是一年半的时候,不过他这一年半和别人不一样,只要条件可能,他每天都会按时起来习武,而且从不敷衍了事,一招一式,都全力以赴,用心琢磨其中的细微变化。练拳时,心无旁骛,眼中无敌,身边一丈以内,却皆是敌人。那一丝不苟的劲儿,就是连敦武这样从小习武不辍的人看了都有些汗颜。
    他实力的迅速提升,正是来自于他超过常人的刻苦和专心。
    每天坚持锻炼,可以强身健体,每天坚持反省,可是查漏补阙。
    魏霸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底子太差,要想尽快的赶上别人,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他的功夫虽然没有敦武他们强,可是他的见识却远远超过他们,他很清楚一个人全力以赴的时候有多大的威力。人都是有潜能的,只是潜能很难开发,不到生死关头,没有超过常人的强大意志,潜能永远是潜能。
    而他现在有变强的意志,有把潜能转化为能力的心理基础,所以他才能付出巨大的努力,并获得让人惊讶的进步。
    可是他今天的心境有些乱。
    一拳击出,魏霸滞了一下,忽然叹了一口气,收式起身。
    敦武静静的看着门外,手扶在刀环上。
    门外,夏侯徽裹着一身白色的大氅,在四个甲士的保护下,静静的看着魏霸。
    魏霸拿起挂在一旁的布巾,一边擦汗,一边问道:“夏侯姑娘一早就来,莫非又有什么指教?”
    夏侯徽的精神不太好,原本红润的脸颊有些苍白,连嘴唇都有些失去了血色。
    “伯父……请你去一趟。”区区几个字,却似乎榨干了夏侯徽的所有体力,她显得很疲倦,甚至连头都抬不起。
    魏霸迟疑了片刻,点头道:“好,我马上就来。”
    “多谢。”夏侯徽低低的应了一声,转身就走。
    她走得很匆忙,似乎在逃避什么。魏霸虽然看不见她的身影,可是能从急促的脚步声里听得出来,她现在心情很乱。
    魏霸放下布巾,看了看挂在一旁的盔甲,摇了摇头,只是披上大氅,又戴上冠,带着敦武出了大门。他刚走了两步,敦武忽然扯了扯他的衣角,轻声提醒道:“少主,城门口。”
    魏霸不动声色的向栏杆靠近了些,向城门口看去,正看到一队魏军士卒走了进来,其中一个身材高大,足足有八尺五寸,在人群中看起来特别显眼。他身边那一个虽然没有他这么高,可是走起路来步履稳健,自有一股铁血悍卒的味道。
    魏霸一眼就认了出来,这是他身边的两个魏家武卒,高的那个是朱壹,旁边那个是唐千羽。
    魏霸迅速和敦武互相看了一眼,转身回到屋内,脱下了大氅。敦武默契的从兰锜上拿下了魏霸的盔甲,给他披挂起来。两人互相检查了装备,这才重新出了门,面无表情的向夏侯懋的大堂走去。到了门口,魏霸解开腰间的长刀,双手奉给一旁站着的武士,举步上了台阶,刚要上堂。站在阶下的敦武忽然上前一步,苦着脸,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你怎么搞的?”魏霸没好气的训斥了一句,一挥手,“快去快回。”
    “喏。”敦武应了一声,捂着肚子,一溜烟的跑了。旁边的甲士们看了,都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不用说,这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