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834部分

毒清-第834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猛敢如此进军,也是有所依仗的,他的依仗就是如今的兵器水平,步枪、火炮,如今的世界虽说大多数国家都普及了火器,但冷热兵器的交换,仍旧在继续,没有速射炮、机枪、飞机、坦克,这些现代兵器,单靠步枪与前装火炮,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军队的人数,才是胜败的关键。

    进入叶卡捷琳堡以西的三百万军队,蒙古的人马占了百万之数,西亚的人马占了百万之数,真正属于大清的青壮,不过六十余万,这还是历次增兵的结果。

    与真正的西北军相比,蒙古军与西亚军队的年龄层次,要复杂的多,但无论老少,这些人都是经过军事训练的,都是可以开枪射击的。纸壳德莱赛。虽说不是世界最先进的步枪。但与沙俄的制式武器相比,优越性还是极大的。

    不说以骑兵为主的蒙古军团,单单是杂牌的西亚军团,两倍的数量,就能挡住沙俄的精锐军团,军队的人数太少或是太多,都不好使用什么战术的,面对汹汹百万人的大军。一切战术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沙俄想要应对步步为营的几百万的大军,短期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

    没有英法等欧洲国家的支持,沙俄想要组织一支,可以对抗侵略的军队,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若是沙俄不想亡国,如今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军力,后撤。一旦与杨猛的百万大军对上,沙俄的灾难就要真正降临了。

    打消耗战。第一个打不起的怕就是沙俄了!

    进入东欧平原的大军,以几十万西亚步兵为先锋,几十万蒙古骑兵为后盾,以势不可挡之势,扑入沙俄的腹地。

    迎面而来的几支沙俄军队,根本挡不住这样的攻势,除了溃败就是全军覆没,依靠着缴获的沙俄地图,真正的屠杀,以城市为点辐射乡村,在沙俄的土地上掀起了浓厚的血浪。

    沙俄早大清一步,进入了冷热兵器交换的时代,热兵器的引入,也在改变着城市的布局,与大清的城市不同,沙俄的城市,多半是没有城池的,城市无坚可守,面对数量庞大的军队,就只有被屠戮的份儿。

    城市失守之后,下面的小镇、乡村更是不堪一击,大军夺得几个城市之后,就会回头慢慢的屠杀沙俄的百姓,以步兵为封锁线,以骑兵为屠杀主力,这样的作战方式,手无寸铁的百姓,根本没有能力阻挡。

    一个月的时间,左季高尚在回京的路上,鬼子六的大军刚刚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曾涤生这边却已经攻陷了近二十座城市,千余里方圆的地盘,已经到手,屠杀只是战争的第一步,对于沙俄腹地,杨猛并没有占领的意思,这里的土地,即使占领了将来也是蒙古诸王的地盘,他在乎的是如今这些土地上的财富。

    千里为官只为财,千里征战也是为财,西伯利亚足够满足杨猛的胃口了,东欧不是杨猛的盘中餐,东欧的财富才是。

    沙俄是强国,即使失去了西伯利亚地区,沙俄依旧是强国,灭掉沙俄,如今的大清有一定的条件,但也只是有一定的条件而已,真要这么做了,只怕沙俄灭不了,四分五裂的却是杨猛身后的国家,欧洲世界是不会允许沙俄被灭掉的,一旦挑起了大清与欧洲世界的冲突,以如今的条件,只能是大清被四分五裂。

    面对整个欧洲,海上没有任何的优势,陆战人多的优势也会被整个欧洲的军队吞没,几百万上千万陆军,沙俄拿不出来,但欧洲拿的出来,整体的军事水平,大清依旧落后于欧洲世界,死磕,最终死的只能是大清。

    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沙俄,欧洲世界,无论是英法奥德,都是喜闻乐见的,只要杨猛这边不过分的占领沙俄的领土,只要沙俄还有喘息的能力,欧洲世界,就不会直接参与到战争中来,见好就收,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国家级的劫掠,本该修一条铁路的,但时间上不允许,好在叶卡捷琳堡距离哈萨克不远,陆路运输也算是能支撑大规模劫掠物资的运送,哈萨克的人口也不少,而且他们对沙俄并不待见,付出一定的劫掠物资,完全可以动员起绝大多数的哈萨克百姓来参与物资的运输。

    哈萨克多游牧族群,无论是牛马都能参与物资的运输,只要组织得当,再多的斩获,都可以运出沙俄境内。

    近三百万大军,一个月之中,创造了第一个千里无人区,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或许军队还有再战的气力,但身在京师的杨猛,却下了停战,收拢物资的命令,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乌拉尔山脉以西的地盘,占得再多也不是自己的,还是能实际到手的物资更重要一些。

    曾左突破叶卡捷琳堡的时机很不错,正是沙俄的农作物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意味着,几个月之后,大军还可以在沙俄境内进行一次秋收,东欧平原是沙俄的主要产粮区,只要在入冬之前,毁掉或是占据东欧平原绝大多数的粮食产区,今冬的沙俄就要含泪过年了。

    人都是有劣根性的,杀戮与劫掠,尤其能引发人的劣根性,杀人多了也就顺手了,劫掠多了,也就不再想着生产了,杀人与劫掠,杨猛一直让蒙古人马充当主力,将来蒙古诸王建立的新国,必然要与沙俄结下死仇、连年征伐,趁现在拉一拉仇恨,也是好的。

    大军停住杀戮脚步之后,主要从事劫掠,一城一城的物资被送到叶卡捷琳堡,然后经哈萨克民夫之手,转入哈萨克国内,到了哈萨克之后,分流一批,再由哈萨克转入国内,贵重的物品自然是大清的,零碎的东西,是哈萨克转运物资的酬劳,而剩余的不好搬运的物资,杨猛这边也不浪费,在叶卡捷琳堡以西,筑造一座长城,需要的物料也不少,这是将来蒙古诸王抵御沙俄反攻的基础,至于建在哪里,就不是杨猛需要谋划的事情了,这要看蒙古诸王的野心,若是他们的野心足够,即使将这座长城建在莫斯科郊外,杨猛也是没有意见的,这东西取决于蒙古诸王的眼光。

    与前线大军的进退有序相比,沙俄那边就混乱多了,沙俄上下,至今仍想不明白,清国怎么会有这样的作战能力,沙俄的防御方向,一直是欧洲诸国,清国在沙俄上下的眼中,根本就是没有任何威胁的,战争打到如今的地步,许多人依旧想不明白其中的关窍。

    以沙俄众人的看法,清国此次进攻沙俄,纯粹只是虚张声势而已,所谓的冬战也打的似是而非,谁能想到,清**队,在开春不久就能突破叶卡捷琳堡呢?

    数百万人的战争规模,如今的沙俄支撑不起啊!慌神,全国上下的都慌神了,挡不住、丢不掉,面对东欧平原上的尴尬场面,沙皇在等,以欧洲均势来看,英法德奥是不会坐看沙俄被清国灭掉的,与其求助不如等待英法德奥四国主动,政治也是场很无奈的游戏呐!

    迄今为止沙俄国内的战报,还是停留在叶卡捷琳堡失守的那一日,之后的战报,或是因为慌乱,或是因为清军的大屠杀,一直都没有传到沙俄的高层这里,但任何屠杀都会有幸存者或是逃亡者的,当东边的幸存者和逃亡者,将消息带到莫斯科的时候,整个沙俄高层都被震动了。

    十几座城市被攻陷,各地都在上演杀戮大戏,清国的动作,是要灭掉沙俄啊!

    等待,已经成了过去式,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沙俄上下也忙了起来,四处求援,但求援也是需要时间的,无论是英法德奥哪一国,沙俄想要得到实质性的援助,最快也得半年的时间。

    半年,沙俄是等不起的,备战,面对几百万数目不清的清军,沙俄军方也极度为难,自克里米亚战争之后,沙俄已经无力再组织数百万规模的军队了,如今的季节也极为糟糕,沙俄上下的存粮也不多了,一旦大战开启,东欧平原的产粮区受到波及,全国上下大规模缺粮,影响的可不是最近这一两年,一旦没了人口优势,沙俄想要崛起,就困难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三个月的时间,左骡子从叶卡捷琳堡赶回了京师,此时沙俄那边的军队,已经开始制造第二个千里无人区了,大量的战争缴获,也已经在路上了,沙俄军队的几次阻击,虽然让前线付出了近二十万人的死伤,但沙俄一方的阻击力量也被大军击溃了,第二个千里无人区,一个月之内,怕是又要出现在沙俄的领土上了。

    “门下左季高求见三爷,烦请通禀一下。”

    左季高是昨夜回到京师的,夜里去拜会杨国公,左季高不敢也不能,只能在一早带着急切的心情求见了。

    如今的杨老三,虽说依然挂着兵部尚书的官衔,但曾左二人知道,这大清的宰执是杨老三,为了能顺利见到杨老三,左骡子也用起了当年在武汉三镇认下的关系。

    岂料这一番做作,完全是抛给了瞎子,不等左骡子递上银子,杨府的门房就笑呵呵的来到了他的面前。

    “原来是左先生大驾,三爷早有吩咐,左先生来了,只管入府便是!”

    “老哥,不知三爷在府中何处呐?”

    见门房谦让,左骡子的心里也落了一落,看来这杨老三还是念旧情的,索性直接去面见吧!

    “小人可当不得左先生一声‘老哥’,三爷说了,左先生是自家人,不许称呼官职,左先生勿怪,若是要找三爷,直接去往签押房就好。

    只是这几日,芷晴夫人在签押房中,左先生去的时候。还是要招呼一声的。免得……”

    门房满面春风的招呼着左骡子。躬身其后,一步步引着左骡子向签押房走去,到了小院的外面,门房点了一下,就匆匆的离去了。

    “门下左季高,求见三爷。”

    站在小院之外,左骡子按着门房的指点,自个儿通禀了一下。这才慢慢的走进小院。

    “左先生来了,快请快请……”

    随着签押房的门扇开启,徐子渭的人未到语先至,这位的来意,三爷可是说的明白,杨家三爷最大,虽说徐子渭不怎么在乎左骡子,但礼数还是要有的。

    “计长先生,三爷……”

    “哦……正在议事,左先生可以入内等候。随我来。”

    进了签押房,杨老三正在与岑毓英交接事务。身旁的另一位倒是有些眼熟,搭眼一瞧,左骡子也是有些惊讶,这不是发逆李秀成吗?

    “左骡子,你来的好晚,老子多等了你一个月,你若是在河套乘船,这一个月的时间就能省出来了,等以后铺上了铁路,从沙俄到京师,也就一个月的光景,国势大好呐!

    这是最近的战报,这些是国内政务的纲要,知道你要说什么,但说之前,还是要了解一下国内外局势的,这些东西,朝野那一干腐儒极不重视,你要多看一看,我与颜卿、秀成交代完了事情,再听听你的意思。”

    杨猛不让左骡子说话,既有打压他气势的意思,更重要的却是这些天委实很忙,国内有征俄税与数不清的工程要筹谋,国外除了战事之外,还要关注战利品的运输,千头万绪,真是忙的不可开交。

    见杨老三还有几分诚意,左骡子也压住了心中的迫切,接过杨老三手中的公文便看了起来,起初,他还能听一听杨老三的行政方略,但随着手里公文的转换,他也慢慢的沉浸在公文之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