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824部分

毒清-第824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蓄积国力很重要,但工业方面还是要向战争靠拢的,想要以少胜多想要以弱胜强,庞大的工业基础才是后盾。

    前线火器的数量算是足够了,但是,想要占领沙俄的北方疆土,交通也是必需的,靠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大清连蒙古和西北都控制不好,铁路、电报这些东西,都是如今必需的。

    给徐子渭等人,大致的划分了一下以后行政的范围,杨猛又把重点放在了征俄之事上。

    “三爷,无论是西北、蒙古还是东三省,进军沙俄的道路,都是崇山峻岭,开路所需的火。药数量极为庞大,如今后方的药厂已经有些吃力了。”

    “老子在东三省说过,开路所需火。药以土药为主,你们莫不是将心思打在了兵工厂的药厂?”

    土药威力虽小,但制作简单,洋药的成本是土药的数倍之多,用于开路太过浪费了,只要数量足够,土药洋药的威力也是差不多的,这些事儿杨猛之前说过,心中还有印象,一听徐子渭的说法,杨猛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呃……下面没有回报!”

    盘子太大,有些事儿难免会有失误,见徐子渭有些难堪,杨猛也没有深究此事,万事妥帖,那只是想法而已。

    “行了,这次就算了,以后开山修路,还是用土药吧!近期,我再与诺贝尔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弄出新药,你们这段时间还是要关注粮食的,有了数据尽快上报,蒙古那边的军械也大半运抵了,开战迫在眉睫,这次冬战,恐怕会打沙俄一个措手不及吧?”

    若说专精,杨猛在化学上倒是个半吊子,后世的半吊子到了这边也是专家级的,云烟这东西,杨猛都能炼制,有些玩意儿,杨猛心里还是有配方的,只是不想太早弄出来而已。

    西北大军在步步为营的前进,面对六十万大军的攻势,沙俄一方无奈的放弃了哈萨克这片领土,清国的战法太过谨慎了,想在哈萨克击败几十万清军,显然是不可能的,在沙俄本土,已经聚集了几十万大军,虽说面对清军有些无奈,但沙俄上下知道,再有几个月战争就要陷入停滞了,一个冬天,足够沙俄做出有效的部署了。

    而杨猛这边,在粮食产量上却是捷报频频,三倍于去年的粮食产量,依着这样的数量,大清的粮食自给有余,接下来,就是该将这些粮食转化为实际利益的时候了,如今粮食能带来的利益,可是几百万平方公里,或是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啊!这绝对是暴利的大买卖。

    “好!给西北、蒙古、东三省下旨,半月之后同时开拔,三路并进征战沙俄!

    西北那边要摆开了阵线,蒙古和东三省的军队要以占地盘为主。

    开拔之后,不遇极恶劣天气,任何一路大军,不得随意停下攻势,如有违背者,杀!

    屡次不听凋零者,断粮!”

    粮食有了保证,杨猛的双眼也迸发出了血光,这就是个人吃人的时代,沙俄与大清的仇恨不大,与英法的仇恨最大,但与英法相比,对俄开战,杨猛这边的利益才是最大的,而且沙俄的国力与工业水平,也远不如欧洲的强国英法,雷公打豆腐专拣软的捏,错过了这次开疆拓土的机会,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五十八章 杀不得

    由夏入秋由秋入冬,时间过得匆匆,而大清的北征之事,却做得极为顺利,如今西北的大军已经拿下了哈萨克,兵锋已至沙俄的伊希姆草原,接下来就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了,若是沙俄做不出有效的应对,明年开春,杨猛就要遏制一下西北军的进军步伐了,控制西西伯利亚以东的地区,才是杨猛的战略目的。

    虽说西北军的伤亡已经过了十万数,但有了中亚几国数千万人口的支撑,这点死伤,无论是对杨猛还是西北军来说,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中亚缺钱粮,只要有了钱粮,愿意参军的人多的是。

    西北那边最近也新招了二十万大军,五万云南直属的新军已经到了西北,二十五万或是三十万精锐,大半年之后,也能投入战场了,这批军队装备的都是铜壳单发德莱赛,随着世界战争脚步的行进,大军的换装,怕是半年之后,也要开始了。

    米利坚那边的内战苗头越来越盛,柯尔特与壬雷斯分布于米利坚南北的兵工厂,也不再做出口生意了,但两人的兵工厂产量有限,远没有杨猛建立的兵工厂那么畸形与离谱,十几二十万支枪械,就是他们的年产量,未来的国际军火市场,杨猛这边绝对是最大的卖主!

    与西北的步步为营不同,蒙古与东三省的军队,才刚刚抵达沙俄境内不久,正在做必要的休整,几十万大军穿山越岭抵达沙俄境内,两个多月的时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极北的酷寒。才是这两支大军最大也是最恐怖的敌人。

    冬季一到,北方的风雪也来了,临时铺就的电报线路时断时续,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维护信息通畅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三大军团之中,唯有东三省军团那边轻松一些,过了海兰泡,就是沙俄境内了。这边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广人稀,莫说五十万大军,就是五千人马过去了,也能横扫一片很大的区域。

    如今那边已经入冬了,谁也想不到大清敢在冬季用兵,若是说冬战的进展,恐怕鬼子六那边优势最大吧?

    与杨猛的想法不同,中路蒙古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他皱起了眉头,中路的蒙古兵已经到了贝加尔湖区。那边的人口不少,但杀戮的节奏。却是没有的。

    “这么说来,贝加尔湖区就是沙俄的佛教中心了?那边的许多族群,与蒙古同源?”

    贝加尔湖区的情况与蒙古草原差不多,当蒙古的先头部队,抵达湖区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战斗,而是当地族群的欢迎,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那边的族群无论是在肤色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没有多大的差别,归顺可能是那边族群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

    西伯利亚地区,也是沙俄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若是这么看的话,未来的蒙古兵,怕是进军速度最快了。但是这些与杨猛的谋划有些冲突,若是由着蒙古兵这么发展的话,未来的藩属国很可能会倒向沙俄呐!

    “蒙古那边的战报与影子的情报是一样的,这批人可以招徕!三爷,再造一支不用咱们出力的西北军,岂不是更好?”

    西北那边,杨家与朝廷出的钱粮不多,若是用新军或是民团,西北那边的钱粮用度,起码要翻上两三倍的,中亚的雇佣兵不给抚恤,最多战死之后,多发几个月的饷钱,若是蒙古那边也一样,杨家这边也是省时省力呐!

    “好个屁!让蒙古兼并了沙俄的少数民族,蒙古岂不是要坐大?到时候,蒙古王公占了伊希姆草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之后,还不回头再占蒙古?

    到时候,咱们就为他们做了嫁衣裳,蒙古之事不能用中亚那边的手段来做,粮草有限,这批人还得杀啊!”

    所谓世易势移,让蒙古诸王坐大是杨猛不想看到的,一旦蒙古诸王坐大,对于蒙古草原,他们必然是不会放弃的,养虎为患,尤其是养门里虎的事儿,杨猛是不会去做的。

    “三爷,杀不得啊!一旦杀了,难保蒙古诸王不物伤其类,一旦蒙古军团反扑,对西北军极为不利呐!”

    对于杨猛的想法,徐子渭直接就否定了,杀戮同族,怕是蒙古诸王不会去干,一旦强令他们,势必要遭到反扑的。

    “反扑?也是啊!妈的!早知道就多了解一些沙俄北方的情报!

    但事已至此,总要有一个解决办法的,让贝加尔湖区的人西进吧!

    韦驼子那边加快一些,来自蒙古的人马训练之后,配合着移民,快速占据蒙古的地盘,热河的两法王,匀出一个去贝加尔湖区,移民的脚步不要停,将沙俄的土著,往西撵!

    在军粮上限制一下蒙古兵,西北军那边,放缓进军的步伐,调派二十万人,到贝加尔湖区,协助蒙古诸王迁移当地的部族。

    冬战暂缓,先以平复贝加尔周边的沙俄少数民族为主,峨罗斯、白峨罗斯、乌克兰三族的人,不许蒙古诸王收留,贝加尔湖区的部族,若是不尊号令,让蒙古兵与西北军联手抹除!”

    为了既得利益,杨猛是不在乎杀人的,如今蒙古的隐患比沙俄要大得多,事到临头,杨猛几乎是推翻了整个征俄计划,全力在遏制蒙古势力的壮大。

    “三爷,即便如此,只恐蒙古诸王那边不予配合啊!

    再者沙俄也不会坐视不理的,如果他们东进,咱们这边再惹得沙俄当地部族反抗,只怕两线作战,西北军与蒙古兵要一同吃败仗的!”

    杨猛的计划虽好,但可行性不大,弄不好北征的大军就要落入两面受敌的局面之中,这沙俄当地的部族,还真是杀不得啊!

    “两面受敌就两面受敌,相对于沙俄,如今蒙古的威胁更大,只要国内的大部分人不出乱子,西北军、蒙古兵、新八旗,全军覆没又如何?

    知会黄鄂的兵工厂,加紧生产连发德莱赛,再扩大一下产能,实在不成,就只能动用西南的老本儿了。”

    外蒙草原是个资源丰富的地方,这地界杨猛是断然不会割出去的,即使不要沙俄的土地,杨猛也不会坐视蒙古诸王壮大,一旦有了实力,眼光也就不同了,到时候大清制不住蒙古,也在预想之中。

    “三爷,此事不妥啊!咱们如今要协力针对沙俄,制衡蒙古之事,待沙俄战败之后也不迟啊!”

    徐子渭虽说是个败类,但有些事儿是不能做的,杨三爷如今的做事态度,太过偏激了,这不是要便宜沙俄吗?

    “时间太短,征俄之事我做的仓促了,但蒙古是决不允许他们坐大的,这次许诺蒙古在沙俄的疆域内建国,怕是一记败笔,但事情已经做了,由不得咱们回头!

    蒙古必须要遏制,双线作战,咱们未必不能胜,知会西北的大军,稳守防线就好,若是西北军能与蒙古兵合力收服贝加尔湖区的沙俄少数民族,明年开春就让蒙古铁骑在西进之中打头阵!

    将来蒙古诸王建国,咱们不妨许诺的土地再多一些,但蒙古咱们是绝不能出手的,让影子查一查蒙古诸王之中的激进之辈,太过激进的,今冬在收服沙俄少数民族的时候,策动叛乱做掉!

    不太激进的,来年西进之时坑杀,同时让影子注意一下东三省军团的动向,那边不要有任何怜悯之心,无论是不是蒙古部族,远东的沙俄人口必须要清空!”

    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即使杨猛有先见之明,也很无奈,有些事儿不仅要靠谋划,还需要运气,这次杨猛的谋划不是很详尽,过于急躁了,而蒙古诸王又走了好运,这一来一去,杨猛这边的动作就有些被动了。

    “三爷的意思是,未来蒙古建国,咱们可以支持,但蒙古新国度,必须要依仗大清或是咱们新国度来站住脚跟,这蒙古新国,名义上是域外之国,实则还是咱们的附庸之国。

    咱们占了沙俄的土地,沙俄必然不会善罢甘休,这个所谓的蒙古新国,只是咱们的藩篱,迎接沙俄怒火的工具而已!

    徐先生,国争之时无信义也无善恶,征俄之策,还是按着三爷的意思来吧!”

    平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