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807部分

毒清-第807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土地的问题没有显现,是以为规模庞大的战争与遍及全国基建工程,随着这些工程的停歇,越来越多的人口会没有生计的,如今发展这些,也可以说是正当时。

    与沙俄之间的战争,杨猛估计应该持续的时间不短,三五年应该是最短的,战争占用一部分人口,基建占用一部分人口,移民占用一部分人口,三五年之内,杨猛是没有什么危机可言的。

    但三五年之后就不一样了,大规模的战争一停,受影响的可不只是前线的士兵,中途的运输补给人员,后方的军工产业等等,恐怕都要大规模的畏缩,退下来的壮劳力数量将是成百上千万的,如今杨猛发展的这些手工业,就是将来这些人的归处。

    将来的宏大,都在如今的指掌之间,做好了以后就是坦途,做不好,问题多多啊!

    处理这些事儿,对杨猛来说也是轻松的,借着肚子里的东西,杨猛规划起这些产业,轻松的很,看着一位位匠师、技工仰望的眼神,杨猛觉得心情很是舒畅。

    “三爷,西北军务!”

    就在杨猛享受这种舒畅的时候,睚眦的传令兵,带来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消息,西北的军务传到了津口,恐怕京师徐子渭那边遇到了大麻烦。

    “什么问题?”

    “粮食!”

    “回京!”

    西北的粮食问题可不是小事儿,西北不像江南河流众多,西北的修渠工程,几年之内很难取得成效,如今的西北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杨猛如果记得不错的话,前几年西北的旱灾就一直没有停歇过,前线都缺粮了,后方的情势怕是更加的糟糕。

    回京的路上,杨猛也在一直想着如何解决西北的粮食问题,再有几个月的时间,黄河又要封河了,西北将是对战沙俄的主战场,往北就是沙俄的人口密集区,一旦粮食不济,这问题也就大得离谱了。

    河套那边的粮食,自给西北怕是也困难,为今之计,从西南调集大批的粮食,是唯一的救急之法,几十万大军的粮草,对于云南和驳船来说并不是很困难,若是接下来一段时间,着力于往西北运粮,保证大军的补给,同时兼顾西北的百姓,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云南与江南的存粮,恐怕就要被大批的消耗了。

    动用库存的粮食,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成的,如今这时候,应该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了,西北战事,事关大局。绝不能因为粮食而终结。实在不成就用最狠的法子。让军队吃人肉!

    到了签押房之后,看了看徐子渭三人的神色,只是有些忧虑,并不是太过焦急,看来西北的粮食问题还不是那么严重的。

    “计长,西北军中的粮食缺口是多少?西北的百姓又需要多少粮食,理出一个数目来,让五大商埠与云南。接下来一段时间,着力于西北的粮食问题。”

    解决办法杨猛想了很多,但许多都是无法近期实行的,最好的法子,就是从江南往西北运粮,虽说这样的法子勉强了一些,但无奈!许多事儿不是一两年能够解决的,比如说在西北修建灌渠。

    “军中?百姓?三爷,这次的粮食问题不是出在西北,西北那边前两年咱们建了不少粮仓。军粮是充足的,老百姓也可以保证他们饿不死。这次的事儿出在了浩罕汗国!

    西北境内的叛军,已经被左季高屠杀殆尽,如今浩罕汗国半数的地盘也在西北军的掌控之下,涉事者已经诛绝了大半,浩罕那边的收获,除了一小批粮食之外,军饷也足够了,入账的财物折银在八百万两左右,还有一大批的牲畜。”

    “西北没有粮食问题,为什么要玩津口发急报?莫不是你们闲着没事儿,在逗弄老子?”

    不等徐子渭说完,杨猛的眉头就立了起来,既然西北不缺粮,那就是没事儿,虽说浩罕那边的收益不多,但总归还是有些盈余的,扫灭中亚四汗国之后,或许西北军的军械费用,也会有了着落。

    在杨猛看来,这就是徐子渭等人诓骗自己回京的手段,理由他之前都给徐子渭这活猴儿说明白了,自己在津口虽说有些懈怠,但也是在做大事儿的。

    “三爷,关键是浩罕的百姓啊!他们对于咱们的军队,还是欢迎的,一些未曾涉事的贵族,也支持大清的军队进入浩罕,只是……

    只是浩罕这些年的粮食歉收,大部分百姓都吃不饱饭,这次左季高的军队扫灭了浩罕大半的大贵族,浩罕的百姓想从咱们身上弄粮食啊!

    左季高在浩罕打听了一下,除了哈萨克汗国有沙俄的粮食之外,其余的希瓦汗国、布哈尔汗国甚至阿富汗那边都严重的缺粮,咱们的人进去了,为彰显宗主国的威严与恩惠,势必要接济这几国的百姓,打中亚四国,咱们就等于多了半个西北的人口,西北的粮食自顾尚且不暇,再加上这些拖油瓶,只怕……”

    听了徐子渭的意思,杨猛也明白了,合着中亚四国都他妈是穷鬼,不过想想也是,中亚那边的气候与西北边疆差不许多,西北连年干旱,那边也强不了多少。

    而且这次的目标之一阿富汗,是英吉利自印度之后新开辟的烟土种植区,粮食产量本就不高,再被烟土占去许多的良田,这粮食不足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有沙俄粮食补给的哈萨克汗国也是个颇具争议的地方,这哈萨克汗国已经在几十年前被沙俄给灭了,这哈萨克汗国本就不是什么强国,边境的墙头草而已,哪个强他就靠近哪一个,看来自己的中亚政策也该放缓一些,给沙俄一个出手的机会。

    “操!这么说,老子在西北忙活了几个月,最后就是打劫了一票穷鬼?

    这些个王八蛋,在巴巴的等着老子去打劫,然后这些个王八蛋回头就吃定老子这个大户了!”

    中亚的事情办的有些晦气,找这个样子,恐怕浩罕周边的其余两个汗国也要倒向大清了,这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巴巴的靠上来,总不能一刀给杀了吧?

    这个时候宗主国也要有宗主国的气度,该施舍的时候,就得施舍!

    “嗯!差不多就是三爷说的这个样子,我和颜卿、秀成商量的结果就是占了浩罕之后,直接对哈萨克动手,不管希瓦、布哈尔和阿富汗,直接与沙俄开战!”

    浩罕、希瓦、布哈尔都是小汗国加起来也没有一个省的地盘大,中亚本就是人烟稀少的国度,这三国入不入伙倒无所谓,最主要的是阿富汗,西北军要是打阿富汗的话,不仅要与英军开战,还要接济阿富汗庞大的人口,得不偿失啊!

    “不!先不动哈萨克,让左季高直接扫灭浩罕剩余的不合作贵族,然后对希瓦、布哈尔下手,照着浩罕来,将这三国变成咱们西北的国土,直接并入伊犁将军治下,告诉左季高,若是周边的小国也与这三国一样,直接扫灭他们的贵族,按着大清的疆域处理。

    处理完了这些小国,直接对阿富汗动手,亲近英吉利的贵族一律诛绝,阿富汗的英吉利人,让阿富汗人动手灭掉。

    如今西北军有多少人了?”

    浩罕这样的边境小国,政权更迭频繁,所谓的兴灭继绝在这里没用,西疆的属国,阿富汗这样的才算,小小不然的国家,直接吞并就好。

    说白了,杨猛还是个买卖人,平白的给中亚的百姓提供粮食也是不可能的,无非将来是要移民的,先整理一下也未尝不可。

    “新军与楚勇架构起了三十万西北军,杜文秀与马青虎那边聚集了十万左右的人手,如今西北的人马四十万左右,若是扩军,两个月,百万之数还是可以的只是这训练……”

    “扩军之事,在中亚进行,咱们出粮,他们卖命,天下间没有白吃的饭,让杜文秀、马青虎,带着兵马与粮食在中亚传教,不入教的弄死,入教的给粮食!”(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九章 重开丝路

    “三爷,这阿富汗……是不是先不取?”

    相对于阿富汗,徐子渭等人更看好哈萨克,与阿富汗相比,无论是战力还是人口的数量,哈萨克都是个不错的民族,这个时候将地广人多且穷的阿富汗弄到手,就是西北的一个大累赘,单单粮食的消耗,就足以拖垮西北的战事了。

    “怎么说?人多?还是别的原因?”

    对于中亚,杨猛也大多停留在自己的印象之中,那边的矿产是有的,相对于以后,占地盘比放弃地盘要好的多。

    “没有产出!阿富汗那边干旱少雨,耕作的手段还不如大清,也没什么特别值钱的特产,若是如今进了阿富汗,咱们付出的远比得到的要多得多,单单一个粮食供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拖累西北的战事。”

    依旧是粮食问题,西北不同于江南,如今的农作物是一年一季的,比江南多三到五倍的土地才能养活一家人,若是没有天灾,西北也能自给自足,但西北这地方除了为数不多的好田,其余大部分田地十年九旱,土地的产出实在是有些令人咋舌啊!

    “哦……这么个道理,那就权当雪中送炭吧!这时机也有利于杜文秀等人传教,属国体系还是要建立的,如今老子心目的属国就是东南半岛上的国家、朝鲜、阿富汗、印度,至于这哈萨克,视战事的进展再说吧!其他的那些小国,在两可之间,阿富汗是咱们必须要扶植的属国之一。很重要!

    西北那边。试试打井取水。江南不是有许多闲置的蒸汽水泵吗?西北多煤,若是广州或黄鄂有时间,多生产一批蒸汽水泵,这样一来许多土地的产出就有了。

    修渠工程,也要在西北大力开展,辅以蒸汽水泵,当年就建功也不是不成,既然有了中亚的兵源。西北的征兵,就暂且停一停,让西北的百姓,全力修渠!

    有些干旱地方的百姓,让他们别种地了,种些核桃、大枣之类的果树,将来对于治理黄河也有很大的作用!”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重要,有些矿产也是很有价值的,杨猛之后的打算,就是尽量不在国内开矿。将矿产需求推到国外,近期以米利坚和英吉利的殖民地为主。接下来就是大清的各个属国了。

    至于在西北种核桃与大枣,这事儿也是杨猛前世听说的,当年为了打掉金三角的烟土种植业,许多国家可是不遗余力的,换种作物,就是手段之一。

    因为淘汰传统作物而致富的西北是个不错的案列,所以杨猛也就听说过一些,而这个法子,不仅对西北有用,西南的一些山林也是适用的,之前杨猛在云南推行的是竹林,之后还有许多的措施,如今占了西北,杨猛就得拿着西北当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儿来呵护。

    这样一来,能够引水的地方修建灌渠改进耕作方式,水源缺乏的地方种植果树,不仅可以提高西北的粮食产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西北的水土流失,驯服黄河,是后世也不曾完成的任务,开辟黄河航道,恐怕是几代人的功夫,提前开始做,后世也少些麻烦不是?

    “三爷,中亚这几个汗国也要如此吗?”

    在修渠引水一事上,徐子渭也是支持的,云贵川三省试点的不错,有了灌溉用水,粮食的产量就有了保障。

    这灌渠,绝对是杨家最大的惠民政策,甚至要高过土地的分配,无论是云南还是江南,多半的土地都要靠天吃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