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652部分

毒清-第652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唉……出生牛犊不畏虎呐!看来我真是老了!”

    望着野心勃勃的爱婿,对于这门当初半强迫的亲事,潘仕成也觉得极端的庆幸,好在当初没有对上自己这位爱婿,不然潘氏造就绝灭了吧?

    “到了办正事儿的时候了,老泰山,您可要拿出一省巡抚的傲气出来,不然这些犊子怎么会麻痹大意呢?”

    海船顿了几下。杨猛知道到地方了,披荆斩棘,才刚刚开始呐!

    下船、上岸,在大湾码头上等待杨猛的不是别人,正是港督宝灵与公使巴夏礼。

    “哟……你们两位不请自来,可是不合礼数啊!老子之前的话已经撂下了,你们是耳聋了,没听到?还是脑子不好使,记不住呢?”

    扫了扫江面,并无英吉利的战船。只有一艘不大的轮船,看来这两位为了表示诚意。还是做了不少文章的。

    英吉利的婉约,这些天商业调查团那边也从港岛送来了消息,问题还真是出在了英吉利的内阁上,对外强势的巴麦尊为了谋求连任,不得不在一些事情上做出让步。

    上一任期之内,英吉利不止是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印度的战争也在其中,长时间的穷兵黩武,国内必然有反对的声音。

    几十年前,最初打印度、打缅甸,英军都付出了庞大的军费和不小的伤亡,如今的印度失而未得,虽说英军在印度进展顺利,但是这个时候,主动与亚洲最大的国家清国开战,巴麦尊内阁还是不敢的。

    巴麦尊不敢主动挑起战端,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在华利益,大清是个巨大的市场,由大清挑起战端,对巴麦尊连任还是极有好处的,毕竟是巴麦尊内阁主导了克里米亚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与大清开战,巴麦尊的连任也就成了必然。

    前期宝灵态度坚决,也是出于对这个政策的精准解读,但英吉利商人给他的压力太大,能在大清这边经商的大商家,在英吉利国内的势力也是恐怖的,主导巴麦尊内阁,这些人的后台不是不能办到的。

    就大湾船厂一事,宝灵可以确认,这位新上任的清国南洋大臣,即使放在欧美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绝对是一个极难战胜的敌人。

    在军力与国力上,清国与大英帝国有相当的差距,而这位杨部堂却用商业手段,在平衡这种差距,如果他长时间的任职南洋大臣,对英吉利来说就是一个灾难了。

    面对语言放肆、态度傲慢的杨部堂,宝灵心里虽说有怒火,却被他强行的压了下去,这只是表象,一旦,英商入股大湾船厂的事情,因为他这个港督的缘故遭到拒绝,倒霉的可不是他一个人,弄不好国内的首相,都要跟着倒台,这样的灾难,既然预见了,宝灵就不想让他发生。

    给了巴夏礼一个眼色,这位港督又接茬给了杨猛一个极端勉强的笑容,和一个极为别扭的鞠躬。

    “杨部堂,这次我们是来道歉的,当日会面之时,我与总督大人喝多了,说话放肆了一些,还请部堂大人谅解。”

    当着众多欧美商人、清国官员,无奈的给杨猛鞠躬道歉,这两位也是使足了气力的。

    “你们两位,一个是中国通,一个会说粤语,这华夏的问话博大精深,别只学着说人话不做人事儿,有些时候,跟着我们学学怎么做人还是很有必要的。

    利益优先,鉴于英商的踊跃态度,你们俩的事情,老子大气一些就不与你们计较了,但是这改变不了,老子对你们的坏印象,一起来吧!”

    杨猛的高姿态,差点气歪了两人的鼻子,但谈判场就是这样,得势的人怎么侮辱失势的都不过分,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呐!

    几十个主要人物,在码头聚齐之后,又登上了开放式的驳船,贴着河岸沿着大湾岛转了半圈,包括各国公使在内的人员,都相信了杨猛之前斥资千万两的说法。

    正在挖掘的船坞雏形,可不是杨猛最初所说的一百座,有些有心人仔细的数了数,沿着河岸已经挖好的深坑足有两百多,正在挖掘的也有两百多,这些都是大型的船坞,建成之后,在这些船坞之中,要建造、维修什么样的船舶,自然有随行的专业人员给洋商和公使们解释。

    大湾岛附近还有一个名为沙仔的小岛,杨猛也在这准备了一场大戏,数十艘外侧漆黑的大小船只,在驳船到达的时候,被缓缓的沉入江中,一个时辰不到,一个水坝的雏形就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沉船截江的速度很快,只要船只足够,装上土石之后,截江的水坝几天之内就能有个大概,将近十天的时间,在广州这个水陆码头,丁泰辰收拢几百上千艘民船,还是轻而易举的。

    这河坝的作用,杨猛并没有解说,看完了这场大戏之后,驳船在杨猛的指挥下,又驶向了大湾岛的另一侧,这边的水坝已经成型了,接近十余里的支流入海的一侧,已经被水坝截住了,东西两条珠江的支流被截断,整个大湾船厂的雏形也就有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国船厂(七)

    江面上的大戏看完了,驳船回到码头,众人改乘马车,沿着早先修好的道路,开始在岛上巡视,大湾岛在地图与海图上的面积,只有一点点,到了实地方圆数十里的大湾岛,面积还是不小的。

    一群群的大清百姓,正在平整土地,看完了这一幕幕,杨猛在众洋商的心里,也留下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印象。

    杨猛上任的时间不过一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就是他谋划大湾船厂的时间,虽说大湾岛之前就有个不大不小的船厂,但这个船厂造的全部都是木制的帆船,而且还是清国的木制帆船,这样的造船厂有多大的技术含量,大伙心里都有数。

    杨猛新布局的大湾船厂,即使在洋商们带来的造船专家眼中,也是相当专业的一个船厂雏形,或许洋商们难以理解那两道水坝的作用,但这些欧美的造船专家很清楚。

    这两道水坝,只是一个开始,最难的工程是另外两侧的水坝,四道水坝建好之后,就该是河道的清淤、加深了,完工之后,这个大湾船厂,就是一个可以躲避风浪的优良船厂,虽说基础的部分,工程量大了一些,但岛上数量庞大的民夫,却可以在一年之内完成这样的工程,或许时间还会更短一些。

    有了船坞和水道,建好了蒸汽烘干房,只要从海上运来木料,这个船厂就可以制造大型的海船了,最长一年时间,大湾船厂就可以开工造船。这样的投产速度无疑是很快的。

    带着一行人来到了一个清理过的木制工棚之中。杨猛伸手示意众人就坐。看着一张张稍带急躁的脸庞,他清了清嗓就开始钓鱼了。

    “诸位,你们身边想必是带着造船专家的,我先说一句话,大湾船厂主要的目标就是建造铁壳船舶,木制船舶的建造数量不会太多,诸位先交流一下吧!”

    杨猛的话经蒂凡尼翻译之后,一个个大小团伙变出现在了下方。论人数无疑是英吉利的团伙最大,论团结则是壬雷斯的米利坚团伙了,毫无疑问壬雷斯在米利坚团伙之中,拥有绝对的主导权。

    先是小团伙之间的交流,之后是团伙与团伙的交流,大概半个时辰之后,一个西方的大团伙出现在了杨猛的面前,而那些造船专家,则成了这个团伙的幕僚团。

    在团伙之间的交流中,杨猛也大体确定了欧美各国之间的关系。英法商家明显的有些不对付,德商则与英商的交际更为密切。看来法兰西在欧洲不怎么受待见呐!至于壬雷斯的米利坚团伙,则是更为亲近法兰西,有些事儿也很微妙呐!

    “看来诸位已经有了大致的思路,有人对入股大湾船厂有意见吗?如果有意见,请提前说!”

    一边说话,一边扫视下面的商家与公使,在巴夏礼的脸上,杨猛明显的发现了敌意,敌人也终归是敌人呐!

    场下众人给杨猛的回答是沉默,沉默的另一个意思就是默许,既然没人有意见,杨猛就接茬钓鱼了。

    “没意见是好事儿!但接下来诸位可能要有意见了,我要说的是船厂的所有权问题!

    鉴于船厂是开设在大清的,鉴于本部堂许诺的十年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本部堂认为船厂应该归我方所有!也就是说,无论诸位出资多少,船厂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应该掌握在我方手中。

    诸位不要乱,我还有话要说!

    所有权只是涉及船厂的运作问题,而船厂的利润分红,却是要以出资比列为基础的。

    这么说来,这大湾船厂,就有两套股份结构,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另一部分就是固定收益与分红,这两套结构是互不相关的。

    诸位若是想按照出资比列,决定船厂所有权的话,那本部堂所许诺出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岂不是赔本的买卖?

    诸位再交流一下吧!”

    杨猛说出所有权归属的时候,引出了许多反对的声音,经过解释之后,会场下面的杂音虽说小了许多,但还是有人在窃窃私语。

    在刚刚的交流之中,众洋商也大致估计了一下,这次募资的总量,数量大的有些恐怖,将这么大的资金交给清国人掌控,显然对众人来说是有难度的。

    众人要在所有权上达成一致,短时间内怕是不成的,看看天色,也到了午饭的时间,杨猛摆了摆手,一场略显简陋的宴会,也就开始了。

    宴会开始之后,杨猛也摆出了拒人千里之外的架势,一众大清的官员,坐成了一圈,将杨猛与潘仕成围在其中,显然在洋商交流明白之前,杨猛是不打算跟他们对话的。

    “部堂,差不多成了!”

    有外人在,潘仕成也与爱婿拉开了距离,虽说周围都是自己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嗯!差不多了!晌午之后你们就去巡视一下船厂吧!将船厂的盛况用折子报备朝廷!”

    下午的交流,就要涉及到资金量了,对于自己身边的这些官员,杨猛也留了一手,太过庞大的资金,也是招灾惹祸的门路呐!

    对于洋商们来说宴会简不简陋,已经不是问题了,找出杨猛的漏洞,才是他们最为关切的问题,庞大的资金量,丰厚的利益回报,这些都是需要谨慎小心的。

    万一这是一场骗局,到时候就是哭都找不着坟呐!

    将大致的问题整理了一下,还算精通商业的宝灵,就成了众洋商的代言人,为了精确的理解杨猛的语义,以巴夏礼为首的翻译团,也临时建了起来。

    “杨部堂,我问你,如此庞大的资金。应该如何监管?

    如今的资金量。已经快接近三千万英镑了。这笔巨大的资金,总不能由你们单方面掌控吧?”

    三千万金镑呐!海船也能装满一艘,就这么交给清国,是个人也不能这么玩呐!

    “宝灵总督的话,说的很不错,大规模的资金监管是个很大的问题,存在你们国家的银行,我不放心!存放在我们这边。你们也不放心!

    而且这么庞大的资金,各位筹措起来,也是极为艰难的,大湾船厂募集的资金,我认为还是应该以实物为主的,现金流,应该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之内,最好是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之间,这样的资金量,到了我们的手里。你们的担忧也会小一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