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61部分

毒清-第61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记上个十遍八遍,就能背的滚瓜乱熟,教完他们方法之后,又是各种细致的手段,刘一贴这个医者也是发了狠,拿着藤条教学。

    做错了,没有二话,先得挨一下狠的,然后才是细心的教导,一天半的时间,杨猛的这八百多刀手,俨然成了一个个郎中,在防疫方面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杨猛也接着机会,准备了大批的酒醋药材,牛马也带病不敢用了,只能靠肩扛手抬了,杨家庄园外,堆起了无数的壶、缸、麻袋。

    丁保钧细算了一下,单药材、烈酒两项,就花了万两银子,这还是因为不敢进城,只在城外购买的,防疫这事儿要是做完,也是个大窟窿,全得用银子填。

    东西预备好了,战战兢兢的刀手们,跟着杨猛出了武庄。将人手分配好,各自带上备用的银子,杨猛一声令下,这八百刀手分头而去。

    杨猛带着刘一贴,直奔杨家庄农佃户们最多的一个农庄,好在这个农庄是新建的,还算干净,暂时还没引发鼠疫。

    安排下一个刀手,带着庄农佃户防疫,杨猛也是下了狠心,庄农佃户那个敢不支持防疫,一律收回土地驱走了事。

    一上午的时间,杨猛转了十几个没有发病的农庄,看到情况还好,他也吐了口气。

    下午可就遇到了麻烦,一个农庄染了鼠疫,老老小小已经死了几十口人,一个个浑身赤露的妇女,正在往庄子外面抬死人,数十条死尸就这么摆在庄子外面,一股刺鼻的尸臭味迎面而来。

    “这是在干什么?怎么还让人光着身子抬尸?”

    见那些干瘪的妇女,费力的抬着一具具死尸,杨猛有些不明白了,这事儿应该是汉子来干的,用女人做什么?

    在那些死尸里,杨猛也发现了,十几个光着身子的女人。

    “乡民们相信,让光着身子的女人抬尸,痒大爹就不好意思传病了,这法子可以避免瘟疫传播。”

    刘一贴这话,听得杨猛脑门上的青筋直冒,这算是哪门子的道理?

    “愚昧!准备柴火,把庄子外面的尸体全部烧了,其余人手,进庄子!”

    杨猛一声令下,刀手们就忙活了起来,可火化尸体,却引来了庄农的不满。死了都不给个全乎尸首,杨家太霸道了。

    杨猛没闲心讲理,一条尸花了一百两银子,全都买了下来,焦臭味取代了尸臭,在杨猛的严令之下,农庄的防疫,也开始了。

    出于对土地的眷恋,杨家人的蛮横,也被农庄的庄农佃户们忍了下来,强制洗澡除蚤,每天吃汤药,每天晒铺盖,这些庄农佃户,逆来顺受惯了,在刀手的监视之下,把事情做的很妥帖。

    杨猛也搭着帐篷,住在了庄子外面,把多余的刀手安排下去,这个庄子就是他的片区。各处报来的消息,他也是就地处置,有关防疫的摆在第一位,其他的能拖就拖。

    五天的时间,宜良的瘟疫被挡住了,杨猛花了五万两银子买尸体,各项物资的花销,也有个三万多两。杨家的刀手,倒了三十多个,但疫情实实在在的被挡住了。

 第六十八章 鬼门关前斗阎罗

    宜良死亡人数,在急速的下降,从一天百十人,到一天十几人,区区五天,杨猛的防疫措施有了成效,许多人也知道了杨家的目的,之前的怨恨一下转变成了感激。

    宜良万民感激,本该是个高兴的事情,可杨猛却高兴不起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宜良死了近千人,这个代价有些大了。

    这些天刘一贴,也是没睡多少觉,为了找出治疗痒子症的办法,他试过了无数药物,除了自己的百宝丹,能有些效用外,其他的药物没有明显的疗效。

    百宝丹虽说有点效用,可还是敌不过霸道的痒子症,除了能拖延个一两天外,染病的人还是死路一条,只不过多遭了几天的罪而已。

    杨家的一个个染病的刀手,这几天也接连的死亡,对于痒子症,刘一贴拿不出办法来,只能任由痒子症夺取一条条的性命。

    不断的死人,杨猛也看在眼里,可鼠疫是个什么东西,他很清楚,有化学药品、现代医械的后世,都不好治愈的鼠疫,在大清能被治愈,那才算出了妖呢!

    治不了就只能严防死守,现在是个什么状况他很清楚,防疫的手段,只是堵住了鼠疫传播的途径,防疫一停,鼠疫还会爆发,找根源也是不可能的,这所谓的痒子症,从乾隆年间就在云南肆虐,已经流传了近百年了,让自己去刨根,根本不可能。

    灭鼠除蚤加强防疫,就是杨猛能做的,可防疫的花费太大,短时间还成,如果常年累月的这么干,杨家也承受不住。

    杨猛思前想后,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卫生习惯了,酒醋、草药,这些可以断了,百部、盐巴、生石灰百姓应该用得起,只要加强了卫生习惯,应该可以停止防疫。

    挡住了大潮,其他的就看宜良百姓的了,保持好卫生习惯,才能有效的截断鼠疫流传的途径。平日里再紧抓灭鼠灭蚤,问题应该不大。

    让留在身边的秦子祺,写了一份告示,找姜元吉盖了县府的大印,杨猛以宜良团总的名号,将如何防控鼠疫的事项,在宜良散布。

    杨三爷挡住了要命的痒子症,这个毋庸置疑,许多人也信服杨猛的说法,但还有一部分,把这事儿当做了耳旁风。

    鼠疫的反复,在杨猛的意料之中,那些按告示谨慎行事的百姓,大多幸免于难,而那些懈怠的,却付出了血的代价,一个反复又是近千条人命,杨三爷的话,不能不信,不信!痒大爹就会找你,这就是宜良百姓的原话,用人命买回来的教训。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宜良的这次鼠疫,在杨猛的巨大投入下,总算是控制住了,虽说依然在死人,可一天十几个的数量,已经可以接受了。

    瘟疫的爆发是有时间段的,最多三五个月,这次瘟疫就会停歇的,只要养成好的习惯,可以堵住鼠疫的肆虐。

    一个月将近五十万的花费,也让杨猛有些吃不住劲了,买尸焚烧花了十几万,杨家死了五十多个刀手,又是五六万,活着的一人给了五百两,四万多将近五万,买药材、酒、醋、生石灰,也是十几万两银子,零散布施的银子没数儿。

    这些花费,还不算庄子里出的粮食,仅仅绿豆一项,庄子里就拿出了十几万斤,散粥的粮食更是无数。

    这么大的花费,也不是没有好处,这好处就是宜良百姓对杨家的感恩之心,这次的瘟疫,活生生的从眼前划过,多少人死在了面前,没有杨佛爷家出力,还不知会死多少人呢?

    宜良这里情势大好,云南府其他的州县,就倒霉了,从宜良开始,鼠疫在整个云南府肆虐,这些州县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鼠疫的流行,十几个州县过万人的死伤,也让这些地方的人,活在了恐惧之中。

    管好了宜良,杨猛本打算去昆明,那里是杨家的老巢,虽说武庄那里已经动了起来,可云南府不比宜良县,事情难办的很,老爷子杨士勤气怒之下,已经不再出资防疫了。

    现在老爷子已经是正经八百的朝廷命官了,滇西的民乱愈演愈烈,贺长龄那里吃不住劲了,提前让原来的通判腾出了位子。

    滇西是个烂泥潭,老爷子绝对不能过去,这次鼠疫是个很好的由头,鼠疫发在昆明的肘腋之地,相信那贺长龄知道哪头轻哪头重。

    宜良姜元吉的一份禀帖,让卧病的贺长龄,抓住了救命稻草,本以为杨士勤是在胡闹,没想到他的法子真管用,宜良的瘟疫已经被杨士勤带人控制住了,这么大的事情,姜元吉不敢编瞎话的。

    最近又是滇西民乱,又是云南府瘟疫,贺长龄怒火攻心,倒在了**上,瘟疫可是天大的事情,云南多疫病,最吓人、死人最多的就是痒子症,这次又是痒子症,而且发生在云南的腹心之地,贺长龄怎么能不上火。

    自康熙二十一年始,乾隆五十六年、嘉庆二十年、道光五年,云南都有大疫爆发,罪魁就是这痒子症,阖村阖寨的死人,死者如麻、乡邑为墟,这就是写照。

    这次又是痒子症,贺长龄没了举措,近百年了,就没有好的法子治理瘟疫,他也无能为力。没想到杨士勤竟然如此的能耐,生生制住了这次瘟疫。

    与瘟疫比起来,民乱就是小事了,民乱才死几个人?痒子症大发了,那可是上万上万的死人,死的十室九空,死的白骨遍地。

    这次瘟疫发自宜良,宜良死的人也最多,云南府的其他州县,也是几百上千的死,这是大疫的征兆。

    照宜良起初那个死法,云南府四县七散州,就要死上大几万人丁,宜良还是杨士勤出了大力,不然还不知道死多少呢?

    万一是个大疫席卷云南,那就真要死人如麻了,滇西的事情不着急,急的是云南府的瘟疫,这次说什么也要把瘟疫挡在云南府,绝对不能出境。

    让人找来云南府通判杨士勤,贺长龄也不客气,直接把堵住瘟疫的命令下了。

    “总督大人,这事儿不好办呐!”

    自家老三在宜良的花费让人咋舌,整个云南府四县七散州,一趟下来那杨家可要出老血了。

    “有什么苦衷,你直说,现在不是绕弯子的时候!”

    疫情大过天,拖一天整个云南府,就要多死几百上千的人丁,杨士勤太不识相,现在哪是谈条件的时候!

    “耗费太大,我家老三在宜良办事,单单买尸焚烧、抚恤死者就花了近三十万两,一条尸二百两,团勇死一个一千两;激励练勇防疫,一人五百两,花了二十万;购买防疫用的烈酒、老醋、盐巴、生石灰、各色药材,花了四十万;解毒用的绿豆,我家还白出了几十万斤,散粥布施花了十多万两。

    这前前后后,一百几十万的银子撒了出去,一点声响也没有,宜良的事情是好转了,可依然在死人。家里老三怜我老迈,亲身在宜良的村寨、农庄防疫,我们爷俩这是鬼门关前斗阎罗,稍有个闪失,杨家就完了!”

    杨士勤的戏做的十足,清癯的脸上老泪纵横,银子咱不在乎,可亲临村寨防疫,一旦染上了痒子症,那就没命了。

    “哎呀!耗费怎会如此之巨?这次可苦了你们杨家了!”

    贺长龄知道痒子症的厉害,可防疫的花费如此浩大,却超出了云南的承受能力,望着老泪纵横的杨士勤,贺老大人的心里也不是滋味。

    自己误会了人家,人家怎么做的?毁家纾难啊!练勇涣散,贺长龄是知道的,没想到为了防疫,杨家竟然使了天大的价钱,这宜良的瘟疫,就是拿银子砸回去的啊!

    防治瘟疫是天大的要事,但这么大的耗费,就是榨干了他贺长龄的骨髓,也拿不出来,一个宜良百多万,云南府四县七散州,这就得过千万了,这么大笔的银子,向朝廷开口,那是一点门儿也没有的。

    瘟疫绝对要防治,贺长龄将目光放在了杨家身上,都说杨家是西南豪商,再出几百万,应该不是问题吧?

    “唉……总督大人,杨家为了宜良也算是破家了,先是宜良周士清的田产,后面又有明湖书院,滇西民乱,这次为了防疫,家里的现银花了个一干二净,我这就回去变卖地产,看能不能再弄些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