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488部分

毒清-第488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四色棍咸丰帝即位,接了老爹留下的烂摊子,道光晚期这几年,天下就没有一天是顺风顺水的。各地灾荒不说。反贼也是遍地都是。赈灾剿匪,哪一处不花银子?

    道光帝接手的时候,那还叫家当,四色棍接手大清,那就是进了一个穷窝啊!要啥没啥,遍地灾荒不说,还闹了长毛,这长毛要是随便闹一闹还好。可一闹就是二年,谁他妈受得了?

    现在的四色棍穷的那叫一个叮当作响,军机们把滇铜的事情一提,他也就双眼放光了,至于杨老三,都火烧眉头了,管他去死!

    “哼哼……不给官帽子,就想着要钱了,这帮犊子都他妈不是好货,这四色棍也是。不是忘了你三哥了吗?老子就让你空欢喜一场!

    雅月,知会老爷子。安排三千万斤滇铜解京,先不急着解送,先给朝廷上个折子,让沿途各省把通关的文牒给安排出来,这三千万斤滇铜,解送起来旷日持久,就弄个五年期的文牒吧!

    让老爷子告诉朝廷,近期咱们有大船队过长江,让各省给些方便,毕竟是为了解滇铜嘛!”

    古雅月虽说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货色,但三千万斤滇铜,意味这好大一笔银子她还是有些轮廓的,自打她跟了杨猛,就没见过自家男人吃亏,给朝廷解铜明摆着是吃大亏的事儿,怎么就答应了呢?

    “爷,三千万斤可不是小数儿啊!公公那边能答应吗?”

    “哼!我是说了解铜不假,但也没说给他们解到京师啊!老子坐镇洞庭湖,正缺了一个兵工厂,这铸炮、造子弹、炮弹,都需要大量的精铜,正好朝廷有了旨意,让这些王八犊子欢喜欢喜也好。

    太平军不是要来了吗?正好安排个时间,让船队与太平军打个照面,石相公这点面子该给吧?

    让朝廷欢喜去吧!咱们留下滇铜看戏就好!至于老爷子那边,你要喊公爹,公公这词儿晦气!”

    平白的给朝廷三千万斤滇铜,杨猛的脑子也没抽,这样的傻事儿,他会做吗?

    “爷,您真是的,这不是戏耍公爹吗?”

    “嗯!后面的谋划也加上去,信函要加密,戏耍的不是老爷子,是你!”

    三千万斤滇铜丢了,足够朝廷跳脚了,自己正好借机上位,太平军出了长沙,自己再不动作,只怕就有些晚了。

    “爷,在洞庭湖这边建兵工厂,是要通知西山的葛师傅还是通知广州的丁泰辰呢?”

    杨家现在的兵工厂有两个,宜良兵工厂属西山管辖,主要生产枪械与火炮,而广州的兵工厂,主要是个炮厂,归丁泰辰掌管,要在洞庭湖周边建造兵工厂,不是个简简单单的事情,古雅月提醒了一句,杨猛也从自己的妙计之中,醒了过来。

    “两边都通知,让葛师傅那边出一部分铸炮的技工,让泰辰那边也出一部分铸炮的技工,两边也要交流一下的,还有让泰辰筹备人力,在洞庭湖附近选择合适的地方,这周边有煤有铁,铁厂、船厂也要马上开工。”

    洞庭湖与鄱阳湖,都是连通长江的,而洞庭湖的位置更好一些,杨猛也在这边打下了根基,内河船的建造,改在洞庭湖,费用上就会节省不少,广州那边的船厂,也可以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到铁甲舰的改造与新造上面。

    “爷,根据丁泰辰那边的情况,我估摸着他最多也就能调二十艘左右的铁壳动力船,这个数量够吗?

    据前期的通报,广州船厂,一个月可以建造十五艘左右的铁壳动力船,若是改用木壳动力船,只要蒸汽机足够一个月至少能建百艘左右。”

    古雅月这人做秘书,就跟电脑差不许多,不用杨猛提问,只要是相关的东西,只要是她看过的,无论涉及到了哪个方面,她都能给杨猛做出一个大概的报告。

    “不必了!十五艘就够了,洞庭湖这边投产,至少要一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让广州船厂准备一百艘铁壳动力船就好。

    让泰辰那边加把力气,设计一款近海的可用的动力船,驳船也要试一下,海运也是个赚钱的营生,若是有富裕的人手,可以建造几艘铁壳轮船,这几年肯定能用的上。

    人手若是不够的话,就让他放开了招。上百万也不怕。但粮食储备。他要自己解决。”

    自打杨猛把发展科技的单子给了葛仕扬,这单子说的大一点就是计划书,将近一年的时间,杨猛都没给任何一处压担子,有些东西,云南还需要很长时间的适应期,新的一代长起来,再下一代的时候。或许大部分人的科技思想,就能赶上列强各国了,现在嘛!云南还只是个照葫芦画瓢的小学徒。

    杨猛的消息很快就到了云南,看了杨猛的计划之后,杨士勤和魏五抚须而笑,有了滇铜被劫的幌子,杨家出动练勇,也就有话可说了,一旦老三打了胜仗,朝廷是用呢还是不用呢?

    既然上杆子朝廷不给面子。不如让朝廷贴上来,有些时候顺着来就是不成。朝廷既然犯贱,那就不用留手了。

    “亲家,老三这主意不错,只是我总觉得老三的路子走得邪性了些,这有什么好法子吗?”

    杨家老爷子杨士勤,虽说对自家老三有信心,可老三行事的法子,却不怎么走正路,只怕招人嫉恨呐!

    “嗯!这是个问题,但邪法在乱世格外有用,没有星斗的谋划,就没有杨家偌大的局面,亲家要想化解星斗身上的戾气,还得给他找个慈悲的女人啊!

    他那后宅,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我家小囡也不是那样的女人,随时随地都要防着别人,时间久了心里难免有些戾气,剑走偏锋也就成了习惯。

    若是亲家能给星斗找个菩萨般的女人,或许时间久了能改变一些,不然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杨老三是个什么样的人,可能魏五是最清楚的了,他与杨猛斗法的时间最长,阴狠歹毒,这四个字最适合杨老三了。

    “菩萨般的女人?难不成我还能到庙里找个姑子还俗?这事儿交给亲家了!

    藏边三女,都是信佛的,他们都不成,我去哪找?”

    杨猛托付给二老的是大事,而这两位说都不说,看了一遍就算是认可了,他们更在意的是杨猛的一些琐事。

    “呵呵……亲家,您就不要强人所难了,现在选妃,让星斗知道了还不得拿着我开刀啊?”

    “话不是这么说的,东南半岛和印度的事情,我老是在梦里梦到,老三手里的人命债太多太多,自古至今哪有人手里握着这么多的人命债啊?

    最近的情报,想必你也看了,虽说咱们手里的,不比老三手里的及时,但太平军起势,已经成了定局,这太平军就是印度的复兴团呐!

    太平军造的孽,老三要担一部分,将来剿灭太平军,恐怕也得以十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计,这累累的血债,只怕……”

    不得善终四字,杨士勤说不出口,魏五和杨士勤想事儿的路子不同,一听杨士勤的意思,魏五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迷信这事儿,魏五也不能幸免,连林老虎那样的都迷信,也就能说明神怪之事,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

    “嗯……这么说的话就是大事儿了,我这边不方便做这个事情,明着做的话,对星斗的声誉不好,星斗做事儿虽说邪性,可一直很在意名声的,我看这事儿还是交予秦子祺去做吧!他手里的人,做这事儿最好不过了。”

    杨士勤考虑的是杨猛的以后,而魏五考量的是杨猛的身后事,如今的杨家,另外两子,老大只能经商了,老二虽说有些本事,但做个疆臣勉强可以,做别的只怕他的心性不成。

    杨猛虽有子嗣,但岁数不成,各个子嗣身后,都有一股势力,一旦争斗起来,只怕杨家大好的局面分崩离析啊!

    “嗯!这个主意不错,我来安排,你来选人!

    咱们先把给朝廷的折子弄了,越快越好,只怕老三那边的谋划,也是卡着时辰的。”

    唠了半天,两人终是说到正事儿了,魏五提笔落笔,只用了一刻钟的时间,这杨猛谋划的大事儿,就算是有了开头。

    折子上路,用的是八百里加急,这段时间朝廷进剿长毛,这八百里加紧比之以前,也快了一些,半月二十天,折子差不多就能走个来回。

    杨猛在洞庭湖谋算朝廷和太平军,而目标之一的太平军,却攻占了宁乡。

    宁乡是个小县,但位置却有些棘手,西北是益阳、常德一线,过了常德长毛贼的兵锋就快到重庆府了;岳州虽说远了一些,但位置更关键,湖南的北大门,湖北的南大门。

    益阳、常德、岳州,三城两线,走益阳、常德就是要打四川,走岳州那湖北就不能幸免了。

    三处城防益阳最差,但这三处,益阳也是最富的,益阳是连通汉口的一个水陆大码头,有银城之称,三处地方,都很重要,都要防守。

    但长沙城中的兵力有限,前去支援的话,不一定来的及,而且还要防着长毛贼反扑长沙,巡抚衙门的议事,也变得杂乱了许多,左宗棠这个第一师爷也是三缄其口,最终议事得出的结果就是坐看形势喽!(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八章 得势便猖狂(二)

    湖南巡抚衙门,虽说估算出了长毛贼的动向,但他们的传令兵,还是不及石达开的速度快,攻占宁乡留给大军休整,石达开马不停蹄,下一个目标就是益阳。

    在打益阳之初,石达开就布好了局,打益阳很容易,没有多少守城军队的益阳,对石达开来说跟空城差不多少,益阳不仅是个银城有钱,还是个水陆大码头,攻占益阳,除了银钱之外,太平军的目的主要是船只。

    益阳城的富户多,船工、苦力也多,有的时候,不仅语言能拉拢人,行为也是可以的,太平军在益阳城中肆意劫掠大户,对遍布益阳的船工和苦力来说,也是场看的让人爽快的大戏。

    为了随军劫掠,而加入太平军的人不在少数,对于益阳这个地方,太平军本就没有久留的打算,劫掠起来也就不分什么善恶了,只有是有钱的、有门脸的都是劫掠的对象。

    船工、苦力的加入,对益阳的大户来说是场灾难,对太平军来说,就好处多多了,太平军的船多,但有经验的水手不多,虽说杨猛之前在洞庭湖周边招了十几万船工,但益阳是个水路码头,许多挣钱多的船工,还是没有加入杨家的。

    码头上的苦力多是壮丁,有把子气力,这样的人也是当兵的好材料,石达开在益阳的收获不错,不仅让太平军钱粮充足,他的手下也扩充了不少,而且全是有经验的船工和苦力。

    有些时候,劫掠起来是根本止不住的。所谓的不杀良善不杀百姓。多半时候只是书面的文字和嘴上的口号。命令是石达开下的,但做事儿的却是下面的人手,无论是翼王石达开,还是天王或是东王,都不能阻止一些暴行。

    太平军过境,对那些苦哈哈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儿,粮食金银。都被太平军劫走了,粮价飞涨是肯定的,饿殍遍野,太平军比灾荒都恐怖。

    灾荒的时候,还有些大户人家舍粥舍粮,太平军把这些个大户都劫了,还有谁会去舍粥舍粮呢?没了那些经商的大户,调运粮食都是个大问题,满城的饿鬼,这就是太平军过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