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40部分

毒清-第40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周家弄来的财货,杨猛没有带多少,宜良县城还有典史家的一些财货,那些金银,应该足够前期费用了。

    要霸占宜良,杨猛手里的三四百刀手,根本不够用,单单一个宜良县衙,就有几百号差役,再加上驻守流哨的绿营兵,自己这几百刀手就有些不够看了。

    最初的那些刀手,让他们回各自的寨子招徕人手,一人最多带二十个同乡,新进的刀手就没有这个机会了,这也算是老人的一项福利。

    但是杨猛不招独子、不招家里仅有一两个劳力的山民,没有家口的也不要,这些要求不是为了别的,一个可以让刀手们为了家人拼命,二一个则是让他们顾忌家人不敢背叛。

    马青虎这个宜良土著,也被派了出去,他的任务就是招纳宜良当地的回回,对于回回杨猛的要求不多,身强体壮即可。

    为了招纳回回,杨猛也让人找来了一些工匠,在周家庄园后山,筹建了一个他们的寺院,标准定得极高,这个寺院建好之后,不能说是云南最大,但绝对是最好的。

    有了这个起码可以让杨家与回回走得近一些,有了阿訇镇住宜良的回回,他们做事也能有些羁绊,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

    周家的位置不错,建在进出宜良的必经之路上,庄园绵延到山根,整个庄园后面,被两座小山环抱,形成了一个小片的谷地,这里除了周家仓房、马场,还有大量的空地,地形很不错,位置也隐秘,建几个练兵场绰绰有余了。

    老刀手们花了三天的时间,招来了六百多新人,对这些人,杨猛的要求严格,让韦驼子带着他们,自己去后山伐木,建造自己的营地。

    马青虎那边,却有些不尽人意,找来的尽是些孤家寡人,一个个的脸上也有戾气,杨猛找来马青虎一问,果不其然,这些人大都是从各地逃到宜良的回回。

    他们几乎都是回汉争斗的牺牲者,不是被掠了家产,就是打杀了汉人,在当地混不下去了,这样的人绝对不是杨猛想要的。

    他们心中的仇恨太深了,训练好他们,就怕将来这些人倒戈相向,有些东西,杨猛从他们的目光之中,就能看的出来。

    对付这些人,杨猛也有办法,后山不是在筹备寺院吗?让你去建造自己的寺院,磨砺磨砺性情,好好的体悟一番,经历了这些,也该能抚平一些创伤。

 第四十五章 活在大清不容易(三)

    白眼狼绝对不帮,这是杨猛的准则,那帮人戾气太重,自己给了他们好处,他们也不会念自己的好,帮了就是给自己挖坑。

    “马青虎,把宜良的大阿訇找来,你带来这些人,老子不敢用,如果还想在云南好好的过日子,这样的人不要往老子这里带!”

    杨猛的话让马青虎打了个激灵,三爷这话什么意思?

    “三爷,他们和我一样都是身负家仇,三爷能收留我,为什么不能收留他们呢?”

    对于杨猛的恩惠,马青虎记在心里,为了这些同族,他跪在了地上,想乞求杨猛收留他们。

    “你和他们不同,你知道感恩!他们呢?老子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仇恨,连老子也仇视,不是看你们活的不易,老子就活埋了他们。”

    说到这里,杨猛的眼中也是杀机四溢,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他们仇视自己。这样的人换做以前,杨猛有多少杀多少,可现在不能,一旦挥起了屠刀,那就止不住,杀人杨猛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因果,自己能重活一回不容易,不该沾的血腥他不想多沾。

    马青虎也被杨猛的眼神吓住了,自从跟了杨三爷,他经历了不少东西,他能看的出来,三爷不是在吓唬自己,那些族人若是态度不变,留在这里不是什么好事。

    “三爷息怒,我这就去找大阿訇。”

    回回在宜良的大阿訇找来了,听说杨猛要建一座顶尖的寺院,这位大阿訇也是激动不已。云南的本族大庙,只在昆明、阿迷、蒙自、临安、河西和大理有,而这些寺院大多是元明旧朝建的,到了大清只是修缮过,大型的寺院,好多年没建了。

    而杨猛找他的目的,这位大阿訇也清楚,对于朝廷的做法,他也是心有不甘,但云南朝廷最大想反抗,只会被更加凶残的打压,能坐镇宜良这样的眼光他还是有的。

    “寺院的位置已经选好了,规制杨三也是按着最高的标准来的,大阿訇可以自己看看,若有不满随时提出,让匠人改动即可。”

    见了宜良大阿訇,杨猛没有提那些回回的事情,这个阿訇的态度,他也要看一下。

    “杨佛爷声震云南,我们自然信得过,可是……”

    都说人老成精,这个大阿訇也不例外,反过来试探了一下杨猛。

    “别的地方我管不了,但宜良不允许有回汉械斗,过些日子我会知会回汉双方,谁敢挑动回汉械斗,我就灭谁满门,汉人如此你们回回也不例外。还有后山上那些人,你们负责劝解,以前的事情我管不了,但以后我管得了。知会你们的族人,无论是谁挑起族争,有一个算一个只要参与了,无论回汉我必灭他满门,我不问原因,只看结果。”

    杨猛的狠话撂了出来,宜良大阿訇却是皱起了眉头,杨家是汉人,就怕到时候偏帮啊!

    “你不要以为我会偏帮汉人,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试试,看看老子的屠刀偏帮哪一个?你可以回去组织些年高德劭、素有威望的人手专门处置这样的问题,有了矛盾报给我,我给你们出头。汉人那里也是一样,将来你们两帮人可以合在一起,专门处置这样的纠纷。我的原则只有一条,但凡起了械斗,不论善恶、不问情由,凡是引起族争的一律灭门。”

    回汉纷争是个没头没尾的官司,想要解决问题,只能靠时间来洗刷仇恨,杨猛要做的就是杀一儆百、震慑双方,别的法子没有速效不说,还有可能让杨家里外不是人。

    这个法子虽说会让许多蒙冤,但是有效啊!一旦族争成了极端恐怖的东西,做事的时候,人们就会先想到那恐怖的后果。

    “我们就信了杨家,三爷不要让我们失望啊!”

    宜良的大阿訇想了想,也知道杨猛这是无奈之举,回汉积怨很深,劝解本不是办法,说不定这个法子,还能管用呢!

    “咱们拭目以待!”

    送走了宜良的大阿訇,杨猛就直接找到了姜元吉,宜良是个多族混居的地方,回、汉、彝、壮等等的各族都有,各族的习惯不同矛盾也是不少。

    杨猛提出要强势压住回汉矛盾,姜元吉当然同意,现在回汉械斗是总督府交待的大事,贺老大人也发了狠,谁要是搞砸了这事,就夺了谁的顶子,姜元吉正愁事情难办呢!杨家就乖乖的把自己送了进来。

    以宜良官府的名义发布告示,杨家刀手将一张张盖着县衙大印的告示,发遍了宜良的山山水水,当然告示上的话,还是比较委婉的,只说是严惩不贷。

    杨猛的灭家之言,则是由杨家的刀手传下去的,一时间整个宜良海清河晏,连凶杀、伤人的案件也在急速的减少。

    在宜良百姓的眼里,杨家不同于县衙,杨家不讲大清律,周士清一家就是例子,杨家前脚得了周家庄园,周士清满门后脚被屠,这里面能没有杨家的手脚?

    虽说大部分人被震慑住了,可有人还是自恃实力,引发了械斗。

    事情的起因简单,水源!回汉两家地主,纠集庄丁在水源附近干了一仗,双方互有死伤。

    械斗是中午完事儿的,傍晚时分,这两家就迎来了杨家的马队,没有任何审问,不听任何解释,刀手们直接挥起了屠刀,两家几十口人,无一幸免。

    姜元吉那里听说了这事儿,也惊得眉弓直跳,这杨三郎太狠了,说杀就杀老弱妇孺一个不留,但惊惧归惊惧,一张时疫的通告,被贴在了县衙之外,两家人暴毙于时疫,提醒宜良的百姓近期要规避一下。

    宜良的大阿訇也是信服了杨猛的手段,这杨家不简单,有杨家坐镇宜良,以后这纷争,还是要申诉的,不能再玩械斗了。

    两家人被灭,自然有些带着歪心思的,想给他们出头,可这些人无论是到县衙递状子,还是到府衙递状子,统统一个结果,一去不回!这还不算,他们在宜良的家人,也全都得了时疫,暴毙而死死后焚尸。

    回汉纷争的主要参与者就是两族的商人、地主,而他们的消息也最是灵通,杨家来了一位三阎王坐镇宜良,动辄灭门的结果,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杨家与官府联手,吃了亏也没处说理,他们也都加起了小心,纷纷加入了杨猛组织的回汉宗老会。

    这宗老会的目的也简单,旨在消除引起械斗的争端,小小不然的拂去了事,犯了律法的由宗老会裁决,然后送官法办。

    这事儿明摆着是夺了县衙的权力,可姜元吉却忙不迭的应了下来,回汉之事无小事,万一自己的裁决,引起双方不满,上告到府衙还是小事,万一在这个关键时期,引发大规模的械斗,无论他处置的是对是错,第一个倒霉的都是他这个宜良父母。

    这事杨猛忙了十几天的时间,有了前车之鉴,宜良当地的纷争,立马就没了,有些山民起了争端,也到回汉宗老会来解决。

    这样的结果不错,杨猛大手一挥,直接就把回汉宗老会,改成了宜良宗老会,专司解决各族的纷争,而宜良县姜元吉,也是大力支持此事,有了这宗老会,许多难以处理的纠纷在民间就能解决,这是政绩啊!

    对杨猛来说这回汉纷争,还不是最棘手的问题,最棘手的就是原先那些周家的庄农佃户,如何收取地租,如何分配土地,这事难办啊!

    周家的良田不少、山田无数,这一季的粮食还不到时候,山田里的罂粟苗,杨猛也不想毁去,算来算去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来规划这些土地。

    这周家的土地,大部分杨猛是要收回来的,余下的小部分,则是养活这些庄农佃户,如果直接把他们赶走,那就是造孽。

    以前他们守着田地,虽说租税极重,但还不至于饿死,一旦没了土地,这些人好多都会饿死,这样的事情杨猛不想去做。

    该如何定制地租、分配土地,不能由杨家的账房决定,还要问问那些个庄农佃户的意思,这些人杨猛也有用处。

    “丁叔,从武庄那里调派些做饭的人手过来,会做大锅饭就成,我要开长桌宴!”

    老爷子杨士勤那里不放心,把丁保钧派来给杨猛打下手,老丁也是个持家的人,平白无故的开长桌宴,让他有些摸不准头脑。

    “三爷,这事怎么说?”

    “宴请那些种地的庄农佃户,我有话要问,你去安排吧!”

    “全部都来?”

    这周家的田地遍布宜良,庄农佃户得有个万八千户,全请的话光吃馒头米饭,也是个大数目。

    “全请,一次弄不来,将分开来弄,一片一片的,我也好有个数。”

    该如何收租,这些人最有数,一亩田产多少,能养活几口人,这些杨猛都要大致的了解一下,分配的时候不让他们吃亏,让他们感恩戴德,才是最好的结果。

    “这饭食怎么安排?上不上酒肉?”

    杨猛没数,丁保钧心里可是有本儿,这长桌宴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