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213部分

毒清-第213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米利坚就不同了,自从有了壬雷斯这个中间人,米利坚那边最先进的军火,云南也能搞上一些,但击发枪杨猛也只是弄了数千条之后,便不再引进了。

    相对于击发枪,褐贝丝之类的火枪,虽说稍显落后,但在实用性和成本上,对云南来说却很合适。颗粒火药的技术,西山已经摸索出来了,再加上柯尔特的人手,云南已经具备了大批量出产西洋火药条件。

    铅弹、火药的制作简单,燧发式式火枪,虽说射速慢、射程短,但与复杂的击发式膛线枪一比,后勤压力还是很小的。一大包火药、几百发铅子儿,再加上一杆火枪,装备现在的云南新军,再合适不过了。

    一把大刀片、一把火枪、一把银元、一包弹药、一句‘苦练本领,效忠杨家’,杨猛用了一天的时间,与一万六千杨家新军见了一面,之后的几天,就是看这一万六千新军的本事了。

    炮兵算是不错的,一门三磅炮,被他们玩出了花样,骑炮演练、步炮演练,几十门火炮组成的炮阵,虽说准确率差了一些,但炮兵们的训练,看来是下了苦功夫的。

    “不错!以后炮兵演练,要在他们身边埋上火药,布上爆竹,让他们体验一下真正的战场滋味,不慌不忙、一人多能,就是老子的要求。”

    八千新军的统领是韦驼子,他们挂的是防疫营的旗号,而鹤立镇和普洱镇的将官,杨猛选的是自己的那帮叔伯兄弟,经过一年多的操练,他们也算是勉强凑活了。

    武备书院,看来也要纳入规划了,军校系统的学习,才是培养职业军人的捷径,只是不知道米利坚现在有没有军校,至于英吉利和法兰西,想从他们那里学东西,云南还没有那个资格。

    马军也算是凑活,没有合适的战马,成了马军的一大短板,滇马根本不能用,而藏马也不太适合,河曲马和蒙古马,看来也要纳入视线之中了。

    而步兵的演练,却有些不尽人意,混乱的阵型,配合失措的士兵,这些让杨猛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 杨家绿营(六)

    新军的队列,受过外国雇佣兵的指导,杨猛之前也看过,虽说不怎么齐整,但也凑活看,现在把新军打散,重新选兵之后,以前的学的东西也全没了。

    新军装弹、射击的步骤,也乱的厉害,洋人相对于大清的百姓,要高壮一些,而火枪的设计,也更适合欧美人的体型。

    杨家的新军,多数在一米六左右,一米七的就算大个儿,而一米八以上的,数遍了一万六千人,能有百十个就不错了。

    多数新军身材矮小,装弹的时候,就要将火枪倾斜,而新军用的办法很危险,眼睛正对着枪口装弹,一旦通条的压力过大,挤爆了枪管内的火药,那就是个悲剧了。

    “新军训练的时候,擦枪走火死伤了多少人?”

    问这话的时候,杨猛的脸色不是很好,看来那几个雇佣兵是不打算活着走出云南了,队列上给新军掺沙子也就罢了!

    这样的装弹步骤,到了战场之上,就是个天大的笑话,自杀!

    战场是个什么地方?群情激奋的所在,杀戮与炮火,都会增加士兵的紧张程度,人一但紧张,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就是最好兴奋剂,到那个时候,通条撞击弹丸的力度也会大上不少,简简单单一个装弹的步骤,就能让新军付出成百上千的伤亡。

    “爷,死伤大概有二百多人。自从将卡宾版褐贝丝撤下去之后,新军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多,一百多人。都是因为装子儿的时候走火死的。还有几十个是因为炸膛。被崩掉了手指。”

    见三爷的脸色不好,韦驼子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很小心,就怕触怒了三爷。

    “卡宾版褐贝丝,是谁让撤的?”

    杨猛的事情虽然不少,但有些话自己说没说,他还是记得很清楚的。当日去广州的时候,为了方便携带。他特意选了两千把卡宾版的褐贝丝,这些枪一直在新军的手里,自己就没说过将卡宾版的褐贝丝撤出新军。

    “那两个洋兵说的,他们说短枪的射程不如长枪,长枪的装药量多、射程远,这个咱们在私底下也试过,洋兵说的不错,长枪射的远、打的准,只是装弹麻烦一些而已。

    而且那两个洋兵,还调整了药包的分量。现在新军火枪的射程,也达到六十多步。

    我和丁管家觉得这是小事儿。就没找您商量,咱们在宜良存的枪太多了,换一下也没什么,虽说换了长枪死伤的人多了一些,但咱们云南人多,新军八千人,死伤一二百不当事儿的,增强枪的威力才是大事儿!”

    韦驼子本以为这话说出来,三爷就能消气,没想到三爷的脸色,直接就拉了下来。

    “放你妈的屁!他们是你家祖宗啊?说什么就做什么?六十步?你他妈去新军之中,随便拉出几百个,看看能有几个人打到六十步开外?

    你妈的!现在就给老子去试一试,看看有几个能打中六十步之外的靶子!

    你他妈是个傻子啊?”

    怒火冲冠的杨猛,一鞭子就把韦驼子给抽了出去,挨了鞭子的老韦也不敢怠慢,巴巴的就到新军之中,拉出了一百多人。

    六十步,九十多米的距离,这个距离虽说在褐贝丝的射程之内,可这个射程不是有效射程,以褐贝丝的性能,九十米的距离,想射中一个人形的靶子,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那两个佣兵,显然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了,对于弹道有一定的见地,不然想凭褐贝丝打中九十米之外的目标,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褐贝丝的装药量,也是欧美等国公认的装药量,即使有差距,也是极微小的,那两个雇佣兵,可能是看到了云南新军的未来,这才给新军埋下了隐患,韦驼子和丁泰辰是让那两个雇佣兵给蒙了,用眼见为实这句话给蒙了。

    “唤秦子祺过来。”

    这两条洋狗敢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耍把式,看来是活的不耐烦了,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看来是不成了。

    “三爷,唤我何事?”

    “新军的那两个雇佣兵,最近是不是经常与明湖译书馆的人见面?”

    “是的,据丁管家所说,他们是在研究火枪的射程,这里面有问题?”

    明湖译书馆是秦子祺监视的重点,那边的消息他要是不知道的话,那影子部队,建了也是白建。

    “与他们见面的是哪一国的传教士?”

    “英吉利和法兰西两国的都有,三爷,可是影子有什么疏忽?”

    “嗯!也算是你们的疏忽,以后要建立一支小队,专门学习各国的语言,译书馆的各国传教士,就是最好的先生。

    监视不止要监视他们的行动,还要监视他们的言论,无论他们说什么做什么,你那边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这事儿也怪不得秦子祺,自己当初安排的时候遗漏了这一点,以秦子祺和孙伯青肚子里的东西,想要在一两年之内,成为间谍精英,那也是不现实的。

    “这是子祺的失误,不知那两个雇佣兵做了什么不该做的。”

    秦子祺这不是在探听消息,他这是在跟着杨猛学东西,那两个雇佣兵,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可他们做了什么事儿,还得三爷提醒自己,看来影子还是不完备啊!

    “这两人,在军械上坑了韦驼子和泰辰一下,这法子不通枪械的看不出来,这俩货存心歹毒啊!既然他们不想活了,你找几个通洋文的秀才,把他们肚子里的东西掏空。

    弄完了之后,找几个会片肉的,活着把他们两个做成火锅,让那帮子在背后坑害咱们的传教士尝尝。

    吃完了火锅大宴,你用刑把那几个英法的传教士弄疯。扎在筏子上从红河水道放下去。保证他们不死不活就好。”

    这记阴手歹毒。看来自己也得弄几个疯子,给英法那边透些消息了,不然以后这军火买卖,自己还得吃亏。

    “爷,咱们人手还缺练,六十步,没有人能够得着。”

    “缺练?韦驼子,看来是你缺练啊!老子今天就给你上一课。这褐贝丝,在四十步的距离,可以练成百发百中,四十五步的距离,想要百发百中需要练的时间就长了,五十步的距离,没点资质一辈子也别想百发百中,六十步的距离,好手不间断练上三年,或许能成或许不成。七十步开外,靠的全是运气。

    这褐贝丝的弹丸。差不多能打出一两百步的距离,但四十步左右,才是褐贝丝的有效射程,以后打仗四十步就是新军发威的距离,超过四十步,靠的只是运气而已。

    还有那药包,那可是洋鬼子花了无数人命试探出来的,装多了容易炸膛,装少了射程不够,好在你们选的长枪,都是英吉利的本国货,英吉利的本国货,做工精良,增加装药量,并不会炸膛,但换了质量一般的枪械,炸膛率绝对高的离谱,以后就按原来的量装药,谁也不许改动。”

    职业军人的素质韦驼子还没有,虽说他在练兵上是把好手,但在军械的掌握上,他还差了好大一步,看来这军校还是得开啊!不然以后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的。

    “爷,韦驼子该死!受了那两个洋鬼子的蒙骗,把丁管家也给害了。”

    韦驼子穿得是打着铆钉的号衣,刚刚那一鞭子只是撕开了号衣,仅仅在他身上留下了一道浅浅的鞭痕,若是没有那层号衣,杨猛的金银丝鞭子,能抽烂他的皮肉。

    可背上火辣辣的疼痛,也不及韦驼子心中的懊悔,近百人因为自己的决定丧命,几十人断指,给杨家造成近十万两银子的损失,这么大的祸是他韦驼子闯下的,千刀万剐都抵不了自己的罪责啊!

    “死?依着老子的意思,就该活剐了你,但念在你练兵有方的份儿上,暂且饶了你,以后这新军从上到下所用的物事,你都要一一的熟悉,这次怎么被人给骗了?

    还不是你四五六不懂?

    无回八刀、近身摔法、刺刀的用法,你韦驼子要成为八千人马的师傅,怎么用枪,怎么装药,怎么样能打死人,你韦驼子要一次次的学。

    带兵别把自己看的太高,你不会的东西多着呢!但也别把自己看的太低,这次的事儿,主要责任在你,洋鬼子说的就是对的?

    记住!在云南只有三爷一个人的话,才是金科玉律,其他人的话,听了以后,先在耳朵里转三下,再在脑子里转三下,最后做事的时候,还要在心里转三下,带兵打仗,就要九窍玲珑,你就跟个呆瓜似得,这八千人交到你手里,三爷怎么能放心?”

    按着韦驼子这次犯得错,真该将他就地正法,可韦驼子这人忠心可用,而且练出的兵丁,跟他一样的忠心可用,不是他天天耳提面命,杨家在新军心中的地位,也要打上那么一丝折扣。

    只用可用之人,也是杨猛的行事原则,就跟韦驼子说的一样,云南的人多,这么个世道,死上几百人,真是有些无所谓,在杨家的利益和军法之间,杨猛直接就选了杨家的利益,留着韦驼子,对杨家来说作用最大。

    听了三爷的话,韦驼子也号丧着磕头,一颗颗石子,都嵌在了脑门子上。

    “记着!做事儿的时候,多想想弟兄们的性命,弟兄们跟着你玩命,可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