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205部分

毒清-第205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事。

    作为保护总督大人的督标将领,杜降虎无疑能摸到林则徐的一些想法,让杜家控制督标,摆脱杨家的控制,像一棵毒草一般在杜降虎的心里疯长。

    几次试探之后,杜降虎成了林则徐的亲信,许多有关霁虹桥和永平城的事情,都从杜家老三的嘴里,传到了林老虎的耳中。

    知悉了两战的过程和伤亡的人数,林老虎能干的也只有瞪眼和咋舌了,嗜杀、妄杀、冤杀,就是杨老三的三宗大罪,这杨老三是绝对不能用了。

    这些东西合在一起于是就有了杜伏虎升职,杨猛被调职的一幕。可随着恒文等人被解到永平城,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杨老三在永昌屠杀哨练,灭人满门,这个是林则徐绝对接受不了的。

    虽说想把杨猛下狱,但林则徐不敢,现在是个关键的时候,永昌之乱初平,不能再出一个督标叛乱,杨老三莽撞,督标又是他亲手训练出来的,万一……

    当场质问杨猛,也是林则徐敲打他的一个法子,可恒文等人的供词,被杨猛几句话翻了盘,林则徐也有些无所适从了。

    永昌之事很复杂也很混乱,事情的真像如何,还需要多多的印证,但杨老三处理霁虹桥、永平城之事,虽说杀伐过甚,但不得不说杨老三的活计做得漂亮,一天之内夺桥夺城,这样的军功不是屈指可数,而是首屈一指,数遍了大清再也没有一个能如此干净利落,平息叛乱的人了。

    看来自己对于永昌之事,所做的功课还是少了,永昌一案要给朝廷一个交代,如今永昌府算是安定了下来,他林元抚就要在永昌一案上下功夫了。

    林则徐在想,杨猛在看,林则徐怎么样?大清虎臣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的偏听偏信?大清的官场就是这样,清清楚楚的一件事,想要查的清楚,不容易!

    一人一个说法,一人一个供词,杜降虎也算是帮着自己探出了林则徐的深浅,看来自己要在滇西排演一出大戏了。

    林杨两人心中各有算计,这话就有些谈不下去了,草草的说了几句,两人就各奔东西了。

    林则徐回到永平县衙,就让刘存仁预备这几年、十几年间,滇西回乱的卷宗,永昌一案审理之前。林则徐必须要对滇西的事情有个大致的了解。今天杨老三寥寥数语翻了盘。也让林老虎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杨猛斥责恒文诽谤之事,林则徐也觉得属实,永昌一案的案犯,从恒文、沈振达,到一些底层的骨干,给出的供状,也是一天一个样。

    上刑是一个样,不上刑又是一个样。和风细雨一个样,疾言厉色又是一个样,单单这几天,林则徐手里签字画押的供状,就收了几十份,一份一个样,一个人犯在一件事上有几个供状,那也属于正常。

    派下去查访的人手,得到的结果也大抵如此,汉人百姓说的。汉人士绅说的,各族山民说的。当事回回说的,也是一件事情八个样,如何审理永昌屠回一案,也彻底陷入了泥潭。

    听汉人的回回不服,听回回的汉人不服,听各族山民的回回与汉人不服,听官府的滇西所有的百姓都不服。

    本以为拿下了永昌哨练,永昌屠回一案就能终结,可事情往往出乎意料,林则徐手里的永昌一案,还只是刚刚开始。

    要审明白这个案子,各族的口供都不足为凭,永昌犯官的口供也不能作为依据,永昌练匪、会匪交代的东西,更是乱七八糟,而作为原告的回回,他们的诉状也有许多不实之处。

    永昌一案现在可真就成了疑案,想要理清这团乱麻,靠的不是证据,而是对事理的分析,对世道的认知。

    这个活计全凭官员自己的经验,此案审结之后,能不能皆大欢喜,就看他林元抚的本事了。

    滇西回汉征伐起于嘉庆年间,初时回汉两族征伐,多是因为店铺、厂矿、田产、水源,到了道光年间,这回汉征伐就变得有些荒诞了。

    一句口角,死伤几十上百人,那是正常;因为一个大子儿,几千几万人械斗;自己正在审理的永昌屠回,更是好笑,只因为几句戏文,事情就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先是保山板桥,回回马大与七把香会会匪万桂林械斗,万桂林烧杀回寨,此后事情越闹越大,终于酿成了大规模的回乱。

    期间死伤的回汉百姓,总数得有数万,单单永昌屠回,就有数千人遭难,恒文等人说是杀了一两千,而丁灿廷、杜文秀等原告,却坚持是七八千的数目,而几次回乱之中,回回借机报复,也是屠村灭寨无数。

    这笔烂账理不清,但参与回汉征伐的人,也大多不是什么善类,对此林则徐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严惩。

    至于在累次回乱之中,遭难的回回和汉人百姓,能安抚的就安抚,不能安抚的也没办法。回回一个劲儿的喊冤,难道汉人就没有冤屈?

    不分回汉,但分良莠,就是林则徐应对的策略,汉人屠回不对,回回无视国法,说反就反更是大错特错。

    翻完了回案,林则徐又翻起了云南累年叛乱的卷宗,饥荒的年月造反,收成少了也造反,一个官司处理不公还是造反。

    云南各族山民,眼里就没有国法,说反就反,这地界真就是乱邦。云南各地的官绅也好不到那里去,冒名顶替者有之,刮地三尺者有之,营私舞弊、贪赃枉法更是数不胜数。

    郑夫人殁于云南难以下葬,林老虎本就对云南怨念颇深,大半年亲身体验之后,这位大清的虎臣,对云南更是有些厌恶了。

    百姓桀骜难驯,官绅无视国法,绿营军机废弛,鸦片流毒各地,翻来覆去的想一想,除了杨家,这云南就没有入眼的地方。

    杨家老三做事是不怎么地道,可人家杨家在云南做的更多是善事,别的不说,单单一项滇铜复起,就是兴国利民的好事,无论是制钱还是铸炮,都需要滇铜的支持,滇铜复起之后,朝廷的银子就能少花一些,也能变相的缓解一下银荒。

    设身处地的为杨家想想,林则徐觉得杨猛做的也不错,云南铜课不仅有铜厂,还有几家银厂。石羊场、白羊厂是滇铜大厂,都位于滇西。乐马银厂、茂隆银厂也属于滇西,滇西混乱滇铜难以复起,压在杨家身上的担子,就会越来越重。

    去岁,解京的五百万斤滇铜,多是出自川黔的铜厂,而云南铜厂的出产,还没占到三成,滇西不平,滇铜难起,看来杨老三在永平大杀特杀,也是无奈之举啊!

    但屠戮无度终归是罪过,杨老三还是用作练兵为好。

    林则徐看的这些卷宗,都是精心挑选的,卷宗是真的,但组合就有些门道了,杨猛的暗地里的安排,应该算是不错的。

    “大人,不好了!杜降虎杜参将,被在押练匪打掉了舌头!”

    一声着急忙慌的禀报,扰乱了林老虎的思路,堂堂督标一个参将,竟被打掉了舌头……

    “打掉了舌头?这怎么可能?”

    “大人,杜降虎参将今日巡视牢房,不想那练匪发狂暴起出手,想抢杜参将的腰刀,为了不杀伤人犯,杜参将赤手搏匪,交战之中不慎被击中下巴,咬断了舌头。”

    “混账!还有王法吗?这究竟是什么乱邦?滇地就没有一个好人!”(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六章 民与官斗无下场

    杜氏兄弟,是林则徐制衡杨家,制衡杨猛的重要棋子,杜降虎被断了舌头,就难以在军中效力了,弄个不会说话的将官上位,他林元抚还丢不起那么大的人。

    杜降虎此人,机敏、善变,是个好材料,就这么废了,林则徐感到十分的惋惜,好在杜家还有一个杜伏虎能担当大任,至于杜家老二杜擒虎,林则徐就不知道了。

    云南的局势,尤其是滇西局势,看来还是杨家看的最清楚,猛打狠杀才是处理滇西事务的要诀,看来自己在永昌一案上显得有些软弱了。

    云南的旧案和杜降虎之事,也触动了林老虎,云南的情况,不同于大清其他地方,百姓桀骜难驯,说理他们不听,谁的刀把子硬,他们听谁的,看来自己和杨老三之间还是有些误会的。

    林则徐改变了一些想法,而杨猛却端坐在大帐之中,看着盘子里的半截舌头,这就是杜降虎招灾惹祸的玩意儿。

    “服气了吗?”

    杜降虎的半截舌,是杜伏虎亲手给他断的,杜家兄弟的这个交代还算说得过去,但这个案底,却是影响了杜家兄弟以后在云南的地位。

    “谢三爷不杀之恩!”

    被断了半截舌头,杜降虎的口齿也不怎么利索了,听了大哥杜伏虎的分析,他才知道自己给自家三兄弟,带来了多大的灾难,悔不当初啊!

    “唉……何苦来哉!本来要大用你们杜氏三虎的,可你自己断了自家兄弟的前程,以后在云南的地位如何。看你们三人的表现吧!

    杜擒虎。你也别跟着我了。以后这督标就是你们三兄弟的地盘,且行且珍惜吧!”

    杜氏兄弟算不错的,本来杨猛还打算重组新军的时候,用一下他们,现在看来,这杜氏三虎还有待考验啊!

    “唉……”

    对此杜伏虎、杜擒虎兄弟也只能喟然长叹了,自家老三的眼界太浅,识不得真龙啊!通天的梯子被老三毁了。以后杜家兄弟想上位,只能一步步往上爬了。

    “路子怎么走,还得看你们的表现。杜伏虎,你家老三不错,还有些心机,好好教导吧!

    这段时间在永平,做好了我交代的事情,未必没有出头之日,该怎么做你们三人回去多想想吧!”

    打一棍子拉一把,杜氏兄弟还算不错。扔了可惜,以后如何看他们的表现了。

    自己在永昌扫平练匪。取缔七把香会的事儿,也在十多天的时间里,传遍了滇西。沈振达一伙到了血霉,滇西的回回们就想趁机捞一把,这个时候出来冒头,那些背后挑事儿的,也算是自取灭亡了。

    回回虽说要安抚,但也不可能一味的放纵,他们现在出来煽风点火,只会招致林则徐的反感,看来杜文秀那边,也要让他纳个投名状了。

    打发走了杜氏兄弟,杨猛带着魏芷晴就到了永平县衙的大牢里,现在这永平的治安都是督标在负责,有督标在的地方,杨猛的权力要比林老虎大的多。

    杜文秀、丁灿廷、木文科等永昌的回回高层,虽说是原告,但也一样被押在牢房里,他们的待遇,并不比沈振达等人强上多少,而犯官恒文的牢房,与他们这些人的一比,那就是上好的客房。

    “多谢三爷为我们的族人复仇。”

    杨猛的到来,看来也在杜文秀等人的意料之中,这齐刷刷的谢恩,看来是练过的,事出反常必有妖,若说杜文秀如此,杨猛还能理解。丁灿廷、木文科等人,与杨家可没什么交情,这么玩,是想利用自己吧?

    “消息还蛮灵通的,滇西的事情,是你们散出去的吧?想要谋算什么?说说呗!”

    杨猛没有让督标打开牢门,而是坐在了督标们抬上来的椅子上,望着牢里的几个回回高层,杨猛脸上的笑容有些冷。

    “不杀妖官誓不罢休,永昌之事,没有罗天池、恒文就不会发生,我们与他们两人不死不休。”

    说话的是年纪稍大的木文科,这位还真不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