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167部分

毒清-第167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猛问的这些问题,葛仕扬也解答不了,他转身问了一下其他人,这才做出了答复。

    “重建高炉虽说比较麻烦,但并不增加花费。您说的煤气中毒之前也有过,但没有死人,这个我们以后会小心一些的。”

    “嗯!小心为妙,尽量少死人,滤烟的过程中,烟道里不能有人,高炉那边可以在外面弄个皮风鼓,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还有烟道上的那些风鼓,让人研究一下,看能不能与蒸汽机结合,弄一些机器风鼓出来,这样不仅省力,而且风鼓的吸力更大。”

    杨猛提的这些意见,葛仕扬依旧找人议论了一下才做出答复。

    “领主大人,您真是太博学了,这个方法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您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甭拍马屁!把制的墨拿来我瞧瞧。葛师傅你今天做的不错,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商量讨论一下,你的压力就会减小很多的。”

    说笑了几句,杨猛就打算看看墨的成色了,能不能用,自己身边的魏芷晴说了算,练字的那些天,魏芷晴在用墨方面比较讲究,应该是个行家。

    “领主大人,根据选烟的等级,我们也制了五种墨,这是特选、这是一等,这三种分别是中等、次等和加了煤膏的墨。”

    五块大墨带着桌子被抬了上来,笔墨纸砚都齐了,杨猛冲身后的魏芷晴挥了挥手。

    “试试看!”

    魏芷晴一一试过之后,也有了答案。

    “三爷,特选墨和煤膏墨色泽最好,而煤膏墨更胜一筹,与寻常的好墨不相上下。一等墨与中等墨,墨色尚佳,这次等的墨,就有些粗糙了。

    这些墨的原料很好,只是配料比别家的墨少了一些,若是有了秘方,这墨的成色还能再提一步。”

    “好!成本如何?”

    “领主大人,咱们这些墨多是用的普通材料,成本很低,除了煤膏墨,其他墨都是一样的配料,加上人工,只是市场上最便宜货物进价的十分之一。”

    “嗯!让人弄几个配方,特选和一等制作好墨,中等和次等照市面上的最低价销售。

    看看次等的选烟还有什么用途,可以的话,就不用次等了。

    煤膏墨有毒就别产了,把煤膏拿来我瞧瞧。你们再找一找利用煤膏的办法,以后这西山书院也要照着这个模式来。

    无论是炼铁、炼铜还是采矿,下脚料也要给我找出用途来。”

    这制墨除烟法,也给杨猛开了一条思路,变废为宝不是不行,只是不用心而已。一个隐藏烟雾的法子,就能引出一项生意,这环保也不是无利可图呀!

    想到这一点,杨猛的想法又来了。

    “葛师傅,这炼铁剩余的残渣,有没有什么用途?把他找出来,把铁厂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用起来。即使是炉渣,也能用来铺路的。”

    “领主大人,我们会继续摸索的,这些天出了一批钢,我让工匠们打了几把钢刀,性能还不错。”

    一听出了钢,杨猛的双眼也亮了,好事成双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江湖搦战

    西山出了钢材还打造武器,杨猛本以为是个惊喜,没想到刀剑呈上来之后,却让他大感失望。

    五六把刀剑一气排开,一看卖相就很一般,乌青色的刀身,全然没有光泽,刀柄、剑柄还有配饰,全部都极为粗糙,一看就是赶工的玩意。

    杨猛试了试这些刀剑,性能还算凑活,比之前杨家刀手们用的熟铁刀强了不少,但与自己腰间的鬼头刀一比,这些就属于垃圾了。

    葛仕扬这人做事,注重实用,看来这些刀剑也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打造的,但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显然不能让杨猛觉得满意。

    “铁厂的钢材没有别的用途吗?比如说打制枪管、铸造火炮、或是制造机械?”

    “领主大人,火枪火炮的工艺还在摸索之中,制造机械,我们还没有图纸和母床,这些钢铁,暂时还不能大量的使用。”

    造枪、造炮说的简单,做起来却是个极为繁复的工程,虽然有了一部分英吉利技工,可这半年以来,他们打制了不少的枪管和零件,但质量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枪管的炸膛率高到了离谱,一些零件虽说样子不差,可组装起来的枪械,根本无法使用,这也是困扰葛仕扬的一个大难题。显然一些制造火枪的关键技术,这些英吉利的工匠并不知道。

    “半年多的时间都摸索不出来吗?你把工艺整合一下,我让人出去试试吧!”

    这个又是杨猛自己给忽略的问题,英吉利那边没有门路。就试试壬雷斯的米利坚方面。他答应自己的左轮手枪。应该也差不多有信儿了,正好让他再弄一些造枪、造炮的技术。

    “领主大人,这样的刀剑可以继续打制吗?”

    “你说呢?”

    打制这些玩意,虽说实用、成本低,但杨猛是很不满意的。

    “我不清楚!还是领主大人来做决断吧!”

    葛仕扬秉承了一贯的作风,不知道、不明白的事情,绝不胡乱发言,但从杨猛的语气里。葛仕扬还是可以听出不满的。

    “既然这些钢材还没有合适的用途,你就先打制刀剑吧!但这些刀剑必须是精品,而且能批量生产。

    这段时间西山聚集了不少铁匠,再组一个西山刀剑厂,先不要急着打造刀剑,你和丁管家联系一下,让他请一些铸造刀剑的名师过来,西山书院那边也要需找一下铸造刀剑的方法。

    有了技术之后,先不要急着成批打造,将样品呈上来。我点头之后再说。

    再有就是铸造刀剑过程之中,找到的那些技术。也要看看能不能用到别的方面,西方的技术虽然不错,但也别忘了与大清的一些古法相结合。”

    最初铸铁配方的改变,现在的制墨除烟法,前人的许多技术,看来并不落后,只是没有得到推广罢了,杨猛要为云南设计一条道路,那就是中西结合的道路。

    “好!我们一定会尽快的。”

    “快的不一定是好的!我要的东西要又快又好!”

    正当杨猛和葛仕扬研究西山发展方向的时候,一个刀手,拿着一张小纸片,悄悄的递给了魏芷晴。

    “三爷……”

    看了纸片上的内容,魏芷晴的脸色变了一下,然后便一脸忧色的喊了杨猛一声。

    “什么事?”

    “两广哥老会的一百多人,到了昆明武庄,刚刚西山接到了老爷子的飞鸽传书,说是要让三爷过去一趟。”

    “两广哥老会?好!我不去找你们的麻烦,你们反倒打上了家门,好!”

    听到是两广哥老会到武庄找事儿,杨猛瞬间就变得有些冷厉了。

    “葛师傅,西山这边缺少的技术和设备,要尽快的拟出一份单子。刀剑的打造,也要尽快。

    桂哥,你就留在这里吧!把事情交接完了,就去明湖书院那边。

    芷晴,拟一道命令,让韦驼子分派三千新军去云贵边界驻扎,时刻准备沿珠江水路下两广,让韦驼子备足了弹药。

    咱们回武庄!”

    一行人,弄好了马匹,就匆匆的赶向昆明的杨家武庄,好在马匹随船运了过来,不然又要耽误时间了。

    杨猛的体量大,至今就只有一匹坐骑,大哥杨勇也花大价钱买了许多上好的藏马,可能驮着杨猛正常前行的马匹依旧没有。

    河曲马、蒙古马,没有这样的好马,新军的骑兵也是个短板啊!可事情不凑巧,下任云贵总督是大清虎臣林则徐,杨猛不得不拖延藏边那边的脚步了。

    林则徐的到来,虽说让杨猛急忙活了一段时间,但也并非没有好处,滇西的官员、西山的制墨除烟法,都是在这些压力之下才促成的。

    也不知林则徐来了,能不能让自己在陕甘商路上有所突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骑在马上的杨猛,思绪依旧在云南的发展上,对于两广的哥老会,他并不是十分在意。

    “三爷,又要大动干戈了?”

    杨猛不在乎,可魏芷晴在乎啊!自己的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魏芷晴还不太清楚,但提到新军,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杀人。

    照着杨猛之前的说辞,魏芷晴觉得有些心神不宁,再怎么说她也是一个女人,一想到要杀人,她的心里就满是忧愁。

    “不一定!怎么?害怕了?”

    望着一脸忧愁的魏芷晴,杨猛微微一笑,轻声问了一句。

    “有点……”

    “习惯了就好,没办法啊!我也不想杀人,可总有王八蛋不长眼,非要往老子的刀口上撞,既然他们不怕死,老子更不怕看他们死。在大清要想做事儿。不杀人怎么能行?”

    数数这两年多来。或直接或间接因自己而死的人,差不多也上万或者几万了,可杀了这么多人,依旧有人不开眼,依旧有人要找自己的麻烦,看来这人还是杀得少了。

    “人不是猪狗,让我怎么习惯?”

    魏芷晴算是个正经的读书人,杨猛的论调。和她所学的东西,很不协调,听着杨猛视人命如草芥的说法,魏芷晴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当他们是猪狗不就行了?三爷行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挡在路上的,我从来就没把他们当做人,杀再多我也没杀人的感觉,你以后可以试试。”

    “怎么试,让你的女人挥刀杀人吗?”

    “不是不行!世道如此。你不杀人人杀你,为了自己能好好活着。杀人就是好好活下去的技能。

    跟你说这个干嘛!来,到爷的马上,咱们说说心里话。”

    杨猛的冷血,让魏芷晴很不适应,见她紧了紧衣服,杨猛便想和她一起乘马。

    “不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魏芷晴见到的都是杨猛在云南在宜良的活民善行,可杨猛杀得人也真是不少,这些事、这些天被抛在了脑后,现在想起来,魏芷晴也有些手足无措了。

    善人善行、视人命如草芥,这两者在魏芷晴的心里,这么也串联不到一起,她所读的经史子集,讲的多是仁义道德,杨猛刚刚的话,对她来说颠覆性太大了。

    “慢慢适应吧!”

    见魏芷晴的眉头紧皱、小脸发白,杨猛也没有强求,继续打马而行,不大的时间杨家武庄已经在望了。

    一行人到了武庄,门口有些清冷,进了庄子,在仆役的指点下,杨猛一行人到了庄子后面的演武场。

    好嘛!这还没怎么着呢!就已经交上手了,杨家这边老爷子杨士勤坐在上首,他的一帮老兄弟坐在一旁,后面站着百十号背着火枪的云南新军。

    哥老会一方,也是人头繁杂,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和尚有道士,像极了传说中的武林大会。

    演武场中,正在较技的两个人,一个是个须发稍微有些花白的灰袍道士,另一个就是杨猛的大伯父,老爷子杨士勤的结拜大哥孙顺了。

    两人过手极慢,一个是岁数大了,再一个就是两人使的全是杀招,戒备、防御的时间,远比动手的时间要多的多。

    “老爷子,怎么让大伯父上了?”

    孙顺的身体不怎么好,杨猛是知道的,再说了六十多的人了,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

    “没法子!江湖事江湖了,他们既然打上门来了,咱们就得迎战,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