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116部分

毒清-第116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口的东西更是简单的可以,瓷器、茶叶、生丝,几乎还是老三样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油料、皮货零星的涉及。

    就这么做买卖,对大清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但是加上数量恐怖的鸦片,这样的买卖越做。大清的国力消耗的就越严重。

    老百姓平常用的多是铜钱,银贵而钱贱,无形之中朝廷在赋税上,又大大的刮了一笔。可是朝廷的赋税总额却没变,甚至还会减少,但老百姓却不堪重负了。

    同样的税赋,庚子年以前可能是一百斤粮食,现在就是一百二十斤或是一百五十斤,以粮换钱再以钱换银,各地官僚再从银钱差价之中。捞上一笔。

    最终老百姓食不果腹,加上手工业纷纷破产。朝廷的赋税只会减少,而肥了的只是商家和一些官僚。列强凭借着鸦片,在快速的损耗大清的国力。

    一旦出现灾荒,再有几个人振臂一呼,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失业破产的匠人,食不果腹的庄农佃户,汹汹大大潮会湮没多少东西?

    而这些对杨猛来说却是好事,以他在云南的手段,只要基础打好了,遇上这样的大潮,就是天大的机会,可打好云南的基础,需要多少时间他却是不清楚的,他必须为自己争取时间,为云南的发展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

    “子祺,去请潘老爷过来。”

    看来十五家商盟的一些政策又要改变了,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都有些仓促,云南的回乱,山民的暴乱,还有这突如其来的东印度公司,十五家商盟的建立。

    这些事情让杨猛觉得自己有些忙乱了,行事也多了许多的束缚,做完了广州这场法事,自己回去也要好好捋一捋了。

    “星斗,可有什么变故?”

    一大清早自己这位爱婿找自己过来,肯定是有事,潘仕成这两天,刚刚稳下来的心肠,又慢慢的吊起来了。

    杨猛皱着眉头,将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潘仕成也觉得是当头棒喝一般,没想到洋鬼子竟然憋着这么一个祸害大清的幺蛾子。

    “畜生!这些洋鬼子果真是没安好心,以鸦片流毒大清不说,竟然还裹藏如此祸心,一旦民乱大潮席卷大清,土地无所产出、人无活口之粮,不可想象啊!

    星斗,咱们应该如何应付?”

    刚刚睡醒的潘仕成,只觉得浑身发麻,冷汗瞬间就浸透了衣衫。他是个商人也是个读书人,因为爱好古玩稗官野史读了不少。

    席卷华夏的民乱,最近的就是明末的李闯、张献忠,李闯乱中原,张献忠屠四川,饿殍无数、人竟相食,到那个时候,整个华夏,哪还有安稳的地界?

    “接下东印度公司的鸦片,十五家商盟以货易货!”

    杨猛的主意简单,但绝对实用,自己的用云烟交换鸦片金银,大清商家以货易货,没了海量白银的流出,这大祸起码能迟来片刻,即使提前到来,这规模也会大大的缩水。

    “这个简单,只要知会一声就得了,管事们呈上来的清单,没有什么问题吧?”

    以货易货正是平常交易的手段,这个提一下,那十三家是不会有意见的。

    “问题不能说没有,但好歹说的过去。岳父大人,您这些天就召集一下广州的米法等国洋商吧!拿出清单上的三成份额,让他们召集各自国家的商人来分配这些订单。

    每一份货单之外,都要配上军火和机械设备,这么大的订单,想来那些洋商会答应这个要求的,并且能搞到好东西,有了这份清单,咱们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本来这专销权之事,杨猛就是为了在订单之中,加上云南需要的军火和机器设备,现在十五家商盟出现,让杨猛的底气更足了。

    “好啊!没想到这商盟建起来,对咱们有这么多的好处,还是你小子年轻路子活泛,换了我上去只会把事情办砸了!”

    潘仕成也是有感而发,爱婿杨猛交代给自己的任务,被他的自大懈怠给办砸了。还差点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与爱婿一比自己这个老丈人。真是有些昏聩了。

    听云南那边过来的书信上说,自己那亲家杨士勤,已然半归隐了,自己是不是也该效法呢?

    “呵呵!岳父大人正值盛年,无非是疏忽而已,星斗在商事上,哪能跟您比呢?”

    潘仕成话里的意思,杨猛也清楚。但云南已经歇了一个老爷子了,东南沿海这边,必须有人坐镇,自家老大还没有那个手腕,而自己的亲信里面,也没有这样的人才,丁泰辰培养一下,倒是可以接老泰山的位子,可现在一个是时机不到,再就是丁泰辰还缺些历练。

    “行了。咱们爷俩还拍什么马屁,事情就这么定了。我下去安排谈判之事,英吉利商人,一个不请吗?”

    “嗯!一个不请,但要把消息透漏给他们,还有那东印度公司的恶行也一并传过去,就说这是咱们自保的手段,让他们本国的商人再给东印度公司加些压力,不愁他们不低头。”

    当天潘仕成就把消息散了出去,巨大的订单,让米法各国的商人疯狂了,一个商业联盟的订单,涉及无数的货物,这绝对是发大财的机会啊!而且最近风靡欧美的云烟,也在这些出口的货单之内,傻子才不去参加呢!

    十几天的时间,米法各国在五大口岸的大商人,都齐聚广州了,而英吉利的不少大商家也闻讯而来,当得知英吉利被排除在外,还有东印度公司的恶行之后。

    东印度公司本就和英吉利本国的商人们不是一路,借着机会这些英吉利大商,立马变成了正义使者的化身,不仅送来礼物安慰货物被抢的潘仕成,而且联名给东印度公司施压。

    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威胁潘仕成,伙同公司的雇佣兵,劫掠那批云烟也是有目的地,自从十几年前,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本国的商人打破之后,东印度公司便慢慢的退出了欧洲的海上贸易,只能通过印度的鸦片和棉花获利。

    退出欧洲市场,对东印度公司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没了国内的支持,加上印度频发的叛乱,各项花费极大,整个东印度公司的利润也在逐年缩水。

    而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商务代表,也是有野心同时兼具极高的商业眼光,云烟就是东印度公司再次开展欧洲海上贸易的契机,巨大的利润,再加上能与本国沟通,整个东印度公司,再次崛起也不是没有机会。

    可他碰上的敌人却是杨猛,他所宣扬的大清要恢复老十三行,在巨大的商业利润面前,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英吉利商人施压不久,来自港岛的任免书,和新任的驻广州商务代表一起来了。这位兼具野心与商业目光的东印度公司商务代表,只能带着巨大的挫败感,登上了赴港的货船。

    新来的东印度公司驻广州代表,也拿出了诚意,专销权一事已经拿不到台面上了,但暗中许诺给潘氏商行一些优惠条件他还是可以办到的。

    而他身后跟着的英吉利商人,也是清国商家不可能,也不敢拒绝的,他对广州之行有百分之百的信心。

    刚刚在聚集的米法等国商人,也存了看热闹的心思,纷纷表示支持潘氏这个给他们带来巨大订单的清国商人,但具体能支持到什么程度,只有鬼知道了。

    对于新来的东印度公司商务代表,和十几位英吉利商人,潘仕成显得有些冷淡,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双方秘密的进行一次决斗,而且人数必须在五百人以上。

    如果退回个十年二十年,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会毫不犹豫的接受这个决斗的请求,但是现在嘛!与清国商人决斗,那无疑是降低自己的身份。

    可一旦拒绝,那就是和巨大的订单失之交臂,不符合东印度公司和英吉利商人的利益,如何抉择,让这位商务代表陷入了两难之中。

    清国人有看热闹的爱好,洋鬼子也是一样,米法各国的几个商人,和英吉利的商人们,也在背后怂恿着,只要死的不是本国人,决斗也无所谓嘛!

    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强忍着心中的不快,答应了这个提议,只是要求潘仕成给他们十天的时间,训练一下参与决斗的人员。

    这个要求,潘仕成当然答应了,这次的约战,只是要展现和检验一下云南新军的战力,至于和谁决斗那是无所谓的,而另一个目的就是让列强各国看看,大清还有一支可堪一战的军队。有了这次约战,杨猛在云南准备的后手,才能起到一些震慑的作用。

    而杨猛想要报仇的想法,也被潘仕成和魏五劝回去了,现在真不是报仇的时机,杨猛也只能等将来云南站稳了脚步,再成倍的讨还这笔血债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六章 海滩上的隐秘交锋

    约战被定了下来,双方各五百人的决斗,这是极为罕见的,也是极为荒谬的,但为了潘仕成提供的巨额订单,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了。

    与之前那个倒霉的商务代表一样,他也看到了云烟的价值,对于东印度公司来说,这是个很好的契机。云烟他也是每天享用,那种如坠云雾的感觉,任何人都难以拒绝。

    云烟最奇妙的用处,清国人可能还不知道,这种神奇的鼻烟,竟然能帮助戒掉鸦片,这个是东印度公司的秘密,公司的许多雇佣兵现在已经不再吸食鸦片了,而无害的云烟,就是这么的神奇。

    云烟的作用绝对不能让那些清国人知道,不然东印度公司每年近千吨的鸦片销售,就要走上绝路了。没了这项巨大的收入,英属东印度公司也会很快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云烟的专销权,虽然不能握在手中,但绝不能让云烟在清国流行,也是东印度公司高层的决策,据各口岸传来的消息,只有广州才有云烟,而唯一的销售商就是潘氏同孚茶行。

    而最初的云烟是个四川商人提供的,自从同孚茶行销售云烟之后,那个四川商人也消失了,看来这云烟的销路,已经被同孚茶行给垄断了。

    拒绝约战就是把云烟推向清国,那样一来对东印度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有了云烟这种神奇的药物,即使再次与清国开战,鸦片这种东西。也很难再流行了。

    潘仕成提出约战的条件。在这位商务代表看来。无非是一个没落的大国,展现自己威仪的无能手段而已,本国的雇佣兵,印度的雇佣兵,还有清国的雇佣兵,这些人的生命与公司的存亡,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约战的五百人。尽量多使用印度兵和清国兵,即使是全军覆没,也不会有人在意的。

    至于带头的本国佣兵,死上几十个也属正常,哪次航海不死人呢?

    而且对于己方的失败,这位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也并不担心,全军覆没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只是他最糟糕的设想而已。

    这位商务代表,是参加过庚子之战的,无能的清国兵他见过无数。而且东印度公司还有对付清国兵的绝招,那就是近身肉搏。

    他觉得一个冲锋。自己手里的东方雇佣兵,就能轻易的打散并屠杀同孚茶行的武装力量,这次决斗的结果,已经在他面前摆着。对于本次决斗,最让他感觉丢脸的就是,与野蛮的清国土著人,肮脏的大辫子猪猡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