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110部分

毒清-第110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潘德畬!原来是他!”

    东南、西南两大豪商联手,手里还握着云烟这样的敛财利器,潘德畬管商路,云南杨家管武备,这两家合力,东南、西南易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领主大人,新兵的训练刚刚开始,现在就参与战斗。恐怕发挥不出应有的战力,如果可以。还是近战肉搏为好。”

    一听要打仗,葛仕扬也开口了,十几天的训练,这些新军的成绩虽然不错,但训练成绩可不是杀戮经验。

    东印度公司的军队,虽说是雇佣军,可他们的战场经验,是绝对要强过欧洲的多数军队的,第一战就是欧洲精锐,只怕这些新军会溃散啊!

    但是杨家的新军,也有他们不可能被抹杀的优点,那就是近战,说到冷兵器作战,杨家的新军,绝对是葛仕扬见过的最为精锐的士兵。

    “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这次死的再多也不过是千余人,我们与欧美各国难免一战,现在正是找毛病的时候。

    云南那边还有几万新兵,借着这次机会,正好要检验一下咱们的练兵方法。”

    杨猛虽说顾惜自己人的生命,可到了该上的时候,谁也不能后退,列强各国的战法与战力,只能通过这次小规模的对抗,来感受了。

    “三爷,战不战还不好说,不必这么早就准备开战,这样会影响到您对局势的判断。”

    开战是魏五最不愿意看到,一旦开战,万一有个疏漏,就是国战啊!事情和和气气解决,是魏五希望的,杨老三是个杀才,决不能让他提早做好准备,不然那个劳什子东印度公司万一吃了血亏,倒霉的最终还是大清朝廷。

    “战!必须要战!就是东印度公司不出头,咱们也要挑起战事,不然就没有解决事情的契机。咱们虽说是个商家,但也要有骨撑着,失了这口气,以后想找回来就难了。

    三十条人命这是底限,这次带来的千余人,就是死绝了,这笔账也必须讨回来,至于这次死的人,加在驴打滚的账簿里,总有讨还的一天。”

    魏五的心思杨猛不清楚,但他的话,不是放出去的屁,三十条东印度公司的人命,是必须要讨回来的,这是本钱,给自己立上一个规矩,同时也给云南的新军立上一个规矩,这是必须的。

    “两国之交以和为贵,三爷!如此行事,怕是有些下作了!自古至今,老魏也没听过如此狠毒的国策,您现在是杨家的掌舵人,这个头开不得啊!”

    自家的一条人命,换人家十条命,对付洋鬼子是不错,可杨家将来的敌手是谁?恐怕不是洋鬼子吧!为了说服杨老三,魏五也豁出去了,直接把杨老三比作了一国之君。

    “君无戏言啊!坐回去?难!”

    杨猛斜盱了魏五一眼,这老奸贼的马屁功夫,有些退步了。

    事情有了眉目,杨猛也就不再多说话了,背着手就找到了这次领兵的秦子祺,影子部队也算是一军,让秦子祺多些带兵的经验,也是应该的。

    “子祺,路上这些天也别让崽子们闲着,没事就在船舱里练枪,到了广州必有一战,自己的生死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在多下苦功夫,将来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杨家这几十条船,挂的是两广盐官的旗子,一路顺畅不说,通关的银子花的也少,十几天的功夫,船队慢慢接近了广州城。

    “三爷,水路上的情况不对,广州城水道附近,多了不少海匪,这事儿怎么处理?”

    这次船队的总管秦子祺,报上了一个让人糟心的消息,海匪?难道是东印度公司的手笔?

    “停船!杨福良不是在在广州附近活动吗?让船队的管事,去找杨福良,传我的命令,让他摸清了沿江海匪的底细,咱们先停下,等杨福良那边的消息。”

    自己想给东印度公司来个中西结合,没想到东印度公司也是这么个打算,这些海匪如果是东印度公司的手笔,那广州城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专销权之争

    几十条船停在河道旁边很是扎眼,船里的一千多号人也受不了,行船的时候还好些,可这船一停,坐船的这些就耐不住寂寞了,嘈杂的声音,笼罩了大半个江面。

    “子祺,前面是什么地界?”

    杨猛也知道,坐在船里闷,加上练枪的,军纪再好也难免发出声音,看来只能找个小港停靠了。

    “佛山的三水县,距广州城一日的水路。陆路近些半日可达。”

    “吩咐下去,停靠在三水县,你差人去打前站,遇上水匪、海匪,能扣的扣下,反抗的做掉。”

    三水这个地方不错,水路陆路都能通广州,前路上出了海匪,那自己行事就要小心了。

    船队刚刚到了三水的小码头,杨福良的人马也到了。

    “爷!珠江水道上的海匪,就是冲咱们家来的,要做掉他们吗?”

    杨福良的匪气不改,上来磕了头之后,直接就撂出来杀气腾腾的话。

    “先不着急杀!事关重大,你且说说,珠江上的这些海匪是哪个雇的?堵在航道上是为了什么?”

    “据说是几个商家,还有洋人雇佣的,目的……”

    杨福良看了看自家的三爷,后面的话却说不出来了。

    “说!”

    一瞧杨福良的架势,杨猛就知道事情不好,看来自己这次谋夺专销权,触了很多人的霉头。

    “截杀云南来的商队,而且有几个匪帮,目标非常明确。要截杀带着云烟的商队。不止是河道。陆路的所有重要路口。都被堵住了。”

    杨福良现在也算是匪帮的一份子,所以能和多数匪帮说的上话。大半个月前一听到有人要截杀云南商队,他也留了心。

    知道这些匪帮对付的是杨家之后,他也给云南那边去了书信,只可惜走得是陆路,与杨猛的队伍错身而过,好在三爷谨慎,不然在河道上与海匪大战。杨家的人马,必定会吃亏的。

    “福良,你把这些海匪、水匪、山匪,都记清楚了,广州之事完结,一个寨子挨着一个寨子,打着杨家的旗号,给老子扫平了他们。

    遇上那些势力大的,可以找潘大人,动用官府的人马。要求只要一个,有错杀不放过!这几天你就去办这个事情。”

    看来杨家在两广的声威还是太小。借着这个机会正好立威。

    “子祺,直接在三水赁几处宅子把货物放下,空船直接停在广州的码头,随时准备返航。其他人换了衣服,分批从陆路向荔香园靠近。打发人出去打前站,遇上不开眼的,宰了了事儿。”

    事情的复杂程度,远超自己的想象,自己这一下好像得罪了大清和洋鬼子两方人马,现在与海匪们大战,就中了别人的圈套,还是先到荔香园探探情况吧!

    现在还不能差人直接联系荔香园,自己带的这批人万一被人盯上,只能是混战了,局势不明朗之前,还是要小心谨慎,能不能顺利到达荔香园,就要看自己这批人的本事了。

    晚上行军肯定不成,容易暴露,只能在白天向广州城进发了。杨福良留下的人手起了大作用,一千多新军,换了装束打着广西匪帮的名号,顺利接近了荔香园。

    进入荔香园也是个麻烦事,这庄园建在城外的山上,很容易被监视,杨猛带的这一千多人,想隐藏行迹进入荔香园,很不容易。

    “子祺,差人秘密联系咱们在广州城里的管事,知会荔香园,咱们今晚后半夜过去,让荔香园的人,放亮了招子,别把咱们当成土匪打了。”

    夜入荔香园,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实在不容易,荔香园的防御现在肯定严密异常,加上五百火枪兵,自己不打招呼撞上去,难免会擦枪走火。

    好在杨家的有些买卖还是自己在做,只是单独把云烟划了出去,不然找个人到荔香园传话也费劲,得了荔香园的消息,杨猛也开始准备行动了。

    “子祺,安排身材小、眼力好、手底子硬的人,前半夜开始,沿着进出荔香园的必经之路搜索,遇上活人直接撂倒,人手多安排几波。

    后半夜咱们动手,火枪绝对不能用,一律动刀。我在前面开路,你在后面殿后,千万别漏了一个自己人。”

    杨家的这批新军,无论是战力还是忠心,都值得信赖,但只有一条不好,许多人在夜里视线不好,这是夜盲症,杨猛虽说在伙食加了猪肝、羊肝和鲜鱼,但还是有一大部分人,在夜里的视线不是很好。

    原因也简单,那就是饿的,这批新军以前多是些无依无靠的光棍,吃了上顿没下顿,得上夜盲症也不稀奇,夜战是云南新军的一个短板。

    这次进入荔香园是秘密行事,虽说路上要宰掉一些对头的眼线,只要他们不知道具体的人数,自己就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前哨把山路扫了数遍,宰了十几个眼线,这些人大多是商帮的人手,看来事情麻烦了。

    一千多人,顺利到了荔香园,和潘府的管事一起安置好自己的手下,杨猛这才见到了双目通红、神色有些憔悴的潘仕成。

    “星斗,你怎么来了?现在这广州不啻于龙潭虎穴,徽州商帮和潮州商帮,要联手对付我们,这些混账雇了不少的匪徒,潘氏的商路已经断了,你来了也没多大的作用啊!”

    这事儿的始末潘仕成最为清楚,大几千人的匪帮,阻断了潘氏的商路,除了杨家的三十个好手,潘氏也死伤了数十人,货物的损失更大,自己的这个爱婿赶来,潘仕成的感动不多,担忧占了绝大多数。

    “不妨事!岳父大人。我带了两千新军。全是火枪兵。来之前做了最坏的打算。杀人斗狠!我让他们瞧瞧杨家的手段。哼!两大商帮,回头我让他们哭都找不着坟!”

    潘仕成被架在了火上,这两大商帮欺人太甚呐!杨家就是靠血斗起家的,玩这个,那些人还不是对手。

    “星斗,此事要慎重,杀人容易收场难!这些商家都不是白丁,家里都有人在朝廷任职。这次的事绝对不能莽撞啊!”

    如果靠武力能慑服这些商家,花些银子,潘仕成就能请动广州将军,可人家也有后台,这么做事情就难以收场了。

    大清的商家只是小事,最主要的还是那东印度公司,没想到一个专销权的提议,让东印度公司反应如此剧烈,事情走到这一步,是潘仕成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岳父大人。此事因何而起,难道只是因为专销权之事吗?”

    事情具体的起因还不清楚。单为一个云烟,大清的商家不可能参与其中的。

    “起因就是那专销权之事,六年前的庚子之战,就是东印度公司挑唆的,为的就是打破十三行的专销权,现在我又提出这事儿,他们当然不愿意了。

    这事儿也是我当日做差了,这些年忙于官场,经商的手段也退步了,当日与东印度公司的代表谈判,我一时口快,说出了断绝云烟供应的话,这才是东印度公司发难的根本原因。

    星斗啊!此次广州乱局,罪责在我,这几年造了舰船、造了水雷,本想着英吉利会有所忌惮,可没曾想却是弄巧成拙啊!”

    庚子之战由何而起,潘仕成清楚,这几年居于上位养尊处优惯了,也就轻视了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自己的气壮,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