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毒清 >

第105部分

毒清-第105部分

小说: 毒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包括我和老爷子身边的人,女眷那里你们就不要插手了,我另行安排。

    凡是涉及杨家直系的情报,你们不能擅自处理,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女眷那边,唐梅依是个不错的选择,她已经被自己收了心是个可用的女人。

    秦子祺和孙伯青之间互相牵制还不够,自己就做这影子部队的最后一道保险,建这个东西,用处是不小,可一旦脱离了掌控,风险更大。

    “三爷,云南之外呢?”

    问这句话的时候,秦子祺也加了小心,声音轻的几不可闻。

    “子祺,你很不错!是做这个的好材料,云南之外,暂时将目标放在贵州川藏甘陕,最重要的就是京师。年前我派了一批人去了京师,里面有位是魏先生原本的管家,等云南这边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你就去一趟京师,在那边打下一颗钉子,以后会有大用的。

    你们在书院已经小半年了,这里的学子你们也清楚,这几天物色好人选,弄个条子上来,我找魏先生要人。记住!无论杨家经营什么营生,你们都要比那些管事们更精通。

    伯青,你最近就去趟滇西吧!我在那边拢了几万人,你先选出五百精锐的猎户,就做你们这支影子部队的班底。

    这些天我的重心,就放在你们和新军身上了,先把架子搭起来,我教给你们些新东西,这些东西,你们要有选择的教授,别教会了徒弟,饿死你们这两个师傅。”

    影子部队的大体架构,就先让两人自己琢磨,实在不合心意,杨猛再帮他们一下,至于该教两人些什么东西,自己也要回去好好琢磨一下,还是一句话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这影子部队,一定要谨慎的使用,绝对不能让他们的权力过大。

    “是!五天的时间就差不多,之前三爷有过交代,我和伯青也专门做过功课,书院的学子们,哪些可用哪些不可用,我们心里也大致的有个标准,两三百人还是选的出来的。”

    秦子祺做事谨慎,杨猛信得过,只是这孙伯青自己不太了解他的脾性,这事儿还得过去问问魏五,这老奸贼在看人上,有独到之处。

    挥退了两人,杨猛又把魏五给找来了。

    “老魏,孙伯青此人如何啊?”

    “心思有些阴沉,观其行止倒也是个敦厚之人,这人守成不错,但少了些诡诈机变的手段,独当一面有所欠缺,做个副职倒是个能出彩儿的人物。”

    四五个月,足够魏五了解一个人了,他对孙伯青做出的评价,绝对不会走眼的。可杨老三问这个做什么,难道又要从书院挖人不成?

    “那秦子祺呢?”

    “秦子祺?此人不可用。偏激嫉世、性情若豺狗。留在身边做个奴才还成。放出去必然是个惹祸的根苗。我听说他遭受过大变,这样的人神思不属,心机难测能不用还是不用为好。

    不过这秦子祺的底子不错,博学而诡诈,心性之坚有如铁石,若是能一路顺顺当当的走下来,搏个功名,起码是小封疆的料子。可惜了这一块好材料。若是没有那场变故,这人倒是可以继承我的衣钵。”

    魏五对秦子祺的分析,杨猛觉得很到位,这老奸贼,如果能铁了心的为自己做事就好了,想到魏五的衣钵,杨猛想起来在老爷子身边打杂的岑毓英。

    “老魏,岑毓英那小子又如何呢?”

    “那个小机灵鬼啊!比之秦子祺有过之而无不及,倒是个可以捶打的好料子。那个小鬼头,机变有余而涵养不足。需要历练打磨啊!三爷可是看上老朽这一身本事了?交给岑毓英那小娃娃倒是不错。”

    对于收徒魏五也不拒绝,岑毓英是个不错的人物。自家的子嗣,没几个成器的,自己传下衣钵等将来岑毓英成势了,也能照拂一下自己的子孙。

    “嗯!这些日子,你弄些人手交给老爷子吧!正好也把岑毓英给替回来。这几天秦子祺要弄走一批人手,这事儿你不要给他下绊子,是我交代的。

    还有就是开幕之事,你要抓紧办了,这新军一旦成形,我那边的事情也就多了,先派些人手到庄子那边听令吧!至于你请的师爷,到了再说。开幕之事要摆在秦子祺的前面。”

    新军、影子部队建成了,那自己的根就扎稳了,接下来就是开商路了,川铜入滇之事已经办妥,新军入川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这些事杂乱无章,凭自己一个人掌控全局,还是有些力有不逮,开幕之事首当其冲。

    处理完书院的事情,宜良庄园那边又有了消息,是丁泰辰传过来的,广州那边出问题了。

    匆匆回了庄园,丁泰辰把潘仕成的信拿了出来。

    “念给我听!”

    新军这里刚刚有了起色,广州那边又出了问题,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儿。

    丁泰辰把潘仕成的信件念完,杨猛的眉头也紧紧的皱了起来,云烟之利、货物的专销权,不仅自己想到了,洋鬼子们也拿出了这个武器。

    米利坚商人、法兰西商人、还有东印度公司,都对云烟来了兴趣,杨家出了十万斤,潘仕成那里也差不多这个数目了,看来云烟在欧美的市场,已经被打开了。

    各国争夺云烟的专销权,潘仕成那里没了主意,想要让杨猛给定个章程。

    云烟流行与列强诸国,杨猛有这个思想准备,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背靠大清经商,现在弊端出现了,列强在国势上占优,潘仕成那里想要平等经商,绝对是个奢望。

    现在说是谈判,可洋鬼子接下来的招数会是什么,杨猛清楚而明白。看来新军要加快速度成型了,弄不好广州那边,会有什么起伏。

    “泰辰,给广州那边发信,最后这批货物,只要现银别的什么东西也不要。西山那边停止发货,我大哥手里的那些刀手,给我聚集起来。到明湖那边,把韦驼子给我找来,还有西山的铁匠,也一并找来。”

    广州商路是个财源,绝对不能断绝,弄不好自己就要再次赴粤了,有些事情还是要提前准备的。

    吩咐西山的铁匠,把库房里能用的火枪火炮挑了出来,制式一样的,给韦驼子拨了五千支,备齐了弹药,这几天韦驼子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练枪。

    广州那边的信件一到,杨猛的时间也一下变得紧张了,秦子祺和孙伯青那里,只能让两人自己行事了,把能用的东西整理一下,先传授给两人,以后腾出了时间,再调理影子部队吧!

    找了些炭条纸张,杨猛足足忙活了两天,才把一些东西,系统的整了出来,虽说不是后世最好的手段,但用在大清也足够了。

    侦察、刺探、暗杀、渗透,自己做佣兵时的训练方法,被杨猛整理出了一个大概,虽说遗漏不少,但也是份比较系统的材料。

    找来秦子祺和孙伯青,杨猛把这些东西,教给了他们,并做了一回答疑解惑的先生,两人把杨猛交代的东西,学了个大概,韦驼子那里的三千人马,也选了出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军初成

    广州那边的事情已经现了端倪,不是什么好兆头,新军的问题又成了重中之重,几十门火炮,五千新军,数万预备役,必须要尽快整合出战力。

    数次购置的火枪、军刀,只够装备一半人马,火药弹丸刚刚试制,之前忽视了打造兵器的铁匠铺子,现在也纳入了杨猛的视线。

    一千五百匹藏马,就划去了一小半新军,岳父潘仕成购置的三十几门三磅炮,两门六磅炮,加上滇西的几十门绿营火炮,又是一千五百人被划走,直接成了炮兵。

    步卒就成了新军的短板,两千人的步卒,还得是骑兵与炮兵挑剩的,从大哥那里拉来的人手,全部充作步军,才勉强凑足三千人,至于商队那边的护卫,只能让老爷子和大哥想办法了。

    滇西那边的人马,想要发挥出真正的战力,没有三五个月的整训也不可能,新军正式成军也需要不少的时间,新军练成了,能不能战还是个问题。

    广州商路一出问题,整个杨家都跟着受了牵连,现在舍弃广州商路根本行不通,云南的基础,还远没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看来自己之前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了。

    列强的贪婪与大清的疲软,即将让杨家陷入泥潭,广州那边争取专销权的主意,看来是自己的一个败笔,这事儿想平息,只能依靠列强之间的怨隙,和自己的五千新军了。

    将魏五和葛仕扬招到了宜良庄园,杨猛把自己的想法一说,这两位就知道。几天的忙活又白费了。

    “三爷。这几天我也查了一些典籍。对于骑兵的练法,我和葛师傅协商了一下,当年平西王吴三桂练过一支骑兵,名为夷丁突骑,就是以云南的山民作为架构的,勇猛善战丝毫不下于当年的八旗精兵。

    咱们的骑兵战法与西洋有所不同,我的意思就是中西结合,大队冲锋用西洋练兵法。散骑作战就用夷丁突骑之法练兵。

    至于步卒刀枪对战,用咱们的法子,火枪火炮用西洋的法子。军幕和后勤诸营,咱们也做了安排,不知三爷还有什么吩咐?”

    这几天魏五和葛仕扬也是下了苦工,互相比照、印证,这才拿出了练兵和编制的法子。

    “嗯!就这么来吧!最近几个月,我可能就要用到这批新军了,这法子好不好使一试便知。前次来的传教士里,不是有几个佣兵吗?葛师傅带着他们训练新军。魏先生你那里的任务,就是从绿营挖些合用的人手。补到军幕之中,明天咱们去编制新军。”

    杨猛话里的意思,魏五听得明白,难道杨家又有麻烦了?就自己所知,杨家与朝廷的关系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川铜入滇之事,杨家给朝廷解了四百万斤精铜,朝廷不会在这个时候对杨家动手的。

    想到洋枪、火炮的来路,魏五的心弦也一下绷紧了,难道杨家与洋鬼子之间有了嫌隙,要开战了?

    “领主大人,火炮铸造也该提上日程了,如果要发起战争,三磅炮的威力和射程都不足以用于野战,最基本的炮型应该定位在六磅以上,至二十磅的区间,这样炮兵的威力才能完全展现。

    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参照了魏五先生提供的原料,青铜、黄铜、白铜,这些都是最好的铸炮原料,只要领主大人再雇佣一些欧洲技工,我想火炮的生产,也会很容易的。”

    魏五没有说话,而自己的洋师傅却提出了建议,看来自己开战的试探,也测出了两人之间的不同,这魏五还是需要提防的,如果葛仕扬的家人到了云南,自己这位洋师傅,将比魏五更为值得信任。

    “嗯!好!葛师傅的建议不错,不过火炮之事暂且搁置,咱们还是把目光放在新军上吧!”

    望着阴沉的魏五,和一脸急切的葛仕扬,杨猛也下了定论,现在新军才是重点,其他东西的用处再大,也得等杨家安定之后再说。

    杨猛定下了基调,葛仕扬也压住了心中的焦急,三人一起将新军的编制定了下来。

    “魏先生,明日之后你就抓紧时间忙活开幕之事,还有军幕人员的补充,也要放到重要的位置,贺总督那份强学令,也要向贵州推进,咱们的人才还是太少。

    葛师傅,今夜我拨给你二十个精锐刀手,你带着他们控制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