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对王爷说不:玉台碧 >

第23部分

对王爷说不:玉台碧-第23部分

小说: 对王爷说不:玉台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老太太眼角湿润了。
  大夫人赶紧劝道:“母亲,那就应了方家的亲事,等她及笄就将她打发了吧。”
  岑老太太终于点了点头:“四房的产业如今也全归了我三房的子孙。算了,我气也平了,不和她计较了。让方家再请媒人来吧。”
  窗外岑知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小脸上一片茫然。
  墙外传来几声鸟叫,岑知林回过神,爬出了狗洞,板着脸对阿富说:“你敢说出去,我就卖了你!”
  阿富紧张的从他身上扯下几片草叶,委屈的说道:“少爷,我不会说出去的。”
  岑知林望向花园深处的水榭,咬着唇,扭头就跑。
  
变数(一)
  几天后,方家的媒人上了门。
  岑家上下传遍了。岑三娘也终于知道,自己和方铭定亲了。
  许氏没有见过方铭,紧张的不得了。
  百草满面春风:“妈妈别担心。方家七少爷人可好了。模样长的好,对三娘子也好。上次还送了三娘子一个西域蜜瓜呢。”
  许氏瞪她:“一个瓜就把你收买了。三娘子,你觉得方家七少爷怎么样?”
  岑三娘坐在廊下,怔怔的望着园子深处下人居住的那几排房子。亲事终于尘埃落定,又轻飘飘的让她没有半点真实的感觉。
  “三娘子,你倒是说说啊,如果这门亲有什么古怪,奴婢这就打发人去长安找你外祖父”见岑三娘半点反应都没,愣愣的出神,许氏急了。
  岑三娘抬起头,满脸无奈:“妈妈,我的亲事由不得我。定了亲又如何?一日未过门,我便算不得方家的人。”
  “啊?”许氏听得直犯糊涂,“三娘子,你究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岑三娘站起了身,摇着团扇进了屋:“有客来了。”
  许氏和百草面面相觑:“谁来了?”
  院门处传来隐约的对话声,不一会儿,守门的婆子上了楼,禀道:“三娘子今早去逛园子,可是掉了个荷包?扫院子的丫头小青捡到了,说来还你。”
  岑三娘笑道:“哎哟,原来是被她捡到了。我正想叫百草再去找找呢。”
  百草纳闷的嘀咕:“啥时候掉的”
  岑三娘的团扇敲到了她身上:“还说?一路跟着我,连荷包掉了你都没发现,真真该打!”骂完百草示意许氏抓了把钱给守门婆子,“辛苦妈妈了,叫她上来吧。”
  那婆子欢天喜地去了。
  岑三娘收敛了笑容,转身去了内室:“百草,你守在外面,六娘七娘要上来,报个信儿。妈妈,你就守在门口做针线。”
  见她严肃,百草和许氏心里有点发慌。
  岑三娘笑了笑:“没什么事,回头再给你们说。”
  两人照了吩咐去做,不多时楼梯就响起了脚步声。百草迎了上去:“小青,多谢你啦。我正想去园子里找呢。”
  小青上楼的时候,楼下六娘七娘的丫头都朝着楼上看。百草大声说话,是说给她们听的。
  许氏掀起了内室的竹帘:“三娘子,小青来了。”
  小青进去后,许氏端着簸箩,坐在门口做起了针钱。
  
变数(二)
  “奴婢见过三娘子。”小青朝岑三娘福了福。
  岑三娘抬起头打量着她。
  十六七岁年纪,面容清秀,嘴角自然的往上翘,看起来随时都带着笑意。和那位徐妈妈一样,长了副讨喜的模样。
  “奴婢在园子里捡到了一个荷包,记得好像是三娘子戴过的。”小青将一只深蓝色锦缎绣五蝠的荷包放在桌上。
  岑三娘拿起来看了看,折转身从箱子里拿出同样一只荷包来:“眼力不错嘛,去方家游园子的时候我拿出来戴过。一次你就记住了。这针线活也不错,织锦阁做出来的吧?仿的真像。若不是我这只还在,还以为真丢了呢。”
  小青微笑着,并不接话。
  岑三娘将两只荷包扔进了箱子:“自从我知道了你,早起逛园子的次数一个巴掌数不完。说吧,怎么就能看得这么仔细?我很好奇。”
  小青低声回道:“奴婢自幼就能过目不忘。”
  手下有的是人才啊,岑三娘腹诽。她笑吟吟的说道:“你是为方家的亲事来的吧?堂祖母待我不错,方家比范家有钱,方七少至少不是个病秧子结巴。这门亲事我也挺满意。你可以离开岑家向你家主子复命了。再呆在我身边,没用。”
  小青抬起头,轻声说道:“三娘子,我家主人让奴婢转告您,半月后,会有人接你去长安。”
  岑三娘心头一震:“什么意思?”
  小青恭敬的说道:“我家主人还说,请您放心,来接你的是你外祖父李家的人。话已带到,奴婢告辞。”
  她转身欲走,岑三娘啪的将团扇扔在了桌子上:“站住!”
  小青转过身:“三娘子还有什么吩咐?”
  岑三娘冷冷的看着她:“转告你家主人,我和我外祖父不熟,我不会去长安。”
  小青沉默了下道:“奴婢知道了。”
  小青一走,许氏端着簸箩进来,满脸震惊:“三娘子,她是什么人?老太爷真的要接你去长安吗?”
  岑三娘摇头:“妈妈,她是得了送我点翠钗那人的吩咐妈妈,你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那人要盯着我不放?是不是母亲曾和那人有什么瓜葛?”
  许氏手里的簸箩掉了下去:“那人年纪不过双十,怎么可能和你母亲认识。你才定了亲,这可怎么是好啊!”
  “慌什么?”岑三娘撇撇嘴:“我就不去长安,他能怎么着?妈妈,把银票和地契拿来,我要去找大夫人。我会想法子让岑家留下我!”
  作者题外话:暂时更到这里啦。
  
争取(一)
  岑三娘照例早晨带了百草去给老太太请安。
  岑氏立足隆州百年,官做的最大的莫过于三房二老爷,做到了从五品的吏部郎中。岑老太太生了四个儿子,四老爷再不争气,三个孙儿瞧着却是好的。岑家三房人丁兴旺,老太太更看重孙儿一辈。
  九少爷过继到了四房,从名份上说,是岑三娘的弟弟。还有什么比岑家的将来更重要?
  岑老太太算是过了自己的心里那道关,自觉大度,做了桩善事,给岑三娘选了门很不错的亲事。事已至此,多门亲戚比多个仇人强。她心里虽然不会喜欢岑三娘,那股怨气却渐渐消散了。
  她不求岑三娘将来如何,只希望她不会拖累九哥儿就行了。所以岑三娘来请安,老太太一如既往慈爱。
  往日若非老太太发话,岑三娘是不会留下讨没趣的。今天她留了下来。从百草手里拿过一只匣子,当着所有人的面送到了老太太面前,言词恳切:“母亲过世时,外祖父照着嫁妆单子抬走了母亲所有的嫁妆,这三年来从未使人来问过三娘一句冷暖。这三年来,唯有堂祖母和堂叔婶婶悉心照拂于我。在三娘心里,堂祖母就像是我的亲祖母一般。想当初三娘年幼,双亲过世惶恐不安,是以瞒下大笔私财。堂祖母从没怨过一句,还尽心替三娘觅得一门良缘。我这心里真是又惭愧又难过。”
  她跪在岑老太太面前,高举着那只匣子:“三娘吃住尽在三房,不敢再让长辈们破费,这些是爹娘留下来的私财,还请堂祖母再费心替三娘置办嫁妆。”
  一席话说得岑老太太心头熨帖,她虽然好奇四房究竟留了多少私财给岑三娘,面上却绝不会收的:“好孩子,快些起来。”
  大夫人笑吟吟的伸手扶起三娘,嗔怪道:“三娘,你爹娘留给你的银子你自个儿留着补进嫁妆里便是,母亲与我们这些做婶婶的给你置办的是我们的心意。”
  岑三娘将匣子放在案几上,抽了帕子在眼角一按,哽咽着说道:“得长辈们厚爱,是三娘的福气。三娘是岑家的女儿,吃住都由公中供给,哪有未嫁的女儿家自己拥有产业的道理。堂祖母若是不收,便是把我当外人了。”
  说着帕子捂了眼,辣得双目流泪不止,不消片刻,就红肿起来。
  岑老太太心里诧异,却也觉得欣慰,示意田妈妈收了匣子:“岑家姑娘出嫁,公中都出五千两银子置办嫁妆,你爹娘留给你的私财,堂祖母一并给你归置在嫁妆里便是。”
  岑三娘破涕为笑,扑进岑老太太怀里喃喃说道:“堂祖母,等到及笄再出嫁也只有两年时间。这两年三娘日日都陪着您可好?出了门,哪怕同在隆州城,想要再陪堂祖母煎茶都难了。”
  说着又落下泪来。
  岑老太太叹了口气,轻轻拍着她的背,望向站在四夫人身后的六娘和七娘,想着远在外地的儿孙,也跟着伤感起来:“好好好,便陪着堂祖母吧。”
  等到众人离开,岑老太太打开三娘送来的匣子,只见里面搁着许氏买的那座二进宅院的房契并五千两银票。她目中露出沉思,喃喃自语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为何我越来越看不透这丫头?”
  田妈妈侍立在旁,小心的说道:“您退了范家,给她定了方家的亲事,三娘子是明白您对她的好了。先前她抬出李家出自陇西李氏一脉,是怕您答应范家罢了。”
  “也许吧。”岑老太太合上了匣子,长长叹了口气:“可我不知为何,总觉得罢了,府里不过再添双筷子养她两年,由她吧。”
  这厢众人离开,岑三娘却亲热的挽上了大夫人的胳膊。
  作者题外话:先上安客茶吧。晚饭左右再集中看吧,免得不停的刷。
  
争取(二)
  这厢众人离开,岑三娘却亲热的挽上了大夫人的胳膊。
  四夫人惊讶的瞥去一眼脚步放得慢了。
  六娘不屑的嗤笑了声,扯了七娘的手道:“三娘要置办嫁妆,找大婶婶商量。七娘你还小,难不成你也急着想出嫁吗?”
  七娘涨红了脸,甩开六娘的手,叫道:“我才不好奇呢!六娘你真讨厌!”
  说着提起裙子跑了。
  六娘便去扶四夫人,不满的嘟囔:“母亲,你瞧七娘这小家子气!”
  难道自己就不是三娘的堂婶?难道自己就不能帮着她置办?人人都讨好当家夫人,什么时候自己也能享受下前呼后拥的感觉?四夫人嫉妒心一起,没好气的说道:“那个姑娘家成日把嫁人挂嘴上的,难怪七娘恼你。”
  六娘委屈的咬紧了嘴唇。
  拐过弯,进了窄巷,四夫人才反应过来,唉了口气对六娘说道:“六娘,母亲说你是为你好。凭你的容貌,你将来是要高嫁到大户人家当主母的。别和三娘七娘一般见识。”
  说的六娘破涕为笑,亲亲热热的扶了四夫人回去。
  “大堂婶,三娘有事要求您呢。”这厢人都走光了,岑三娘仍笑嘻嘻不肯撒手。
  大夫人笑容满面:“三娘有什么事能用得着婶子的尽管说。”
  岑三娘面露羞涩,轻声说道:“大堂婶房中有扇黄花梨的苏绣插屏的花样子极美。奶娘绣工好,想借来瞧瞧那花样子。前些日子去方家,听说方夫人特别喜欢牡丹”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羞得直把脸往大夫人身上埋着。
  “我当什么事,回头我叫人送你那去。”大夫人笑道。
  “都走到这儿了,就让百草顺便带回去,免得您还让丫头跑一趟。”说话间两人已穿过了天井。
  过了前面的穿堂就是大夫人所居正院,大夫人便点了点头。
  进得房来,大夫人让岑三娘在堂屋坐了,吩咐人从内室将那扇插屏捧了出来,放在了圆桌上。
  那扇插屏极为小巧精致,只有一柄团扇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