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对王爷说不:玉台碧 >

第17部分

对王爷说不:玉台碧-第17部分

小说: 对王爷说不:玉台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呀,也就能搜罗这些讨我欢喜。哪及得上老大和你在身边事无事无巨细的替我打点。没有你们打点,老二老三在外面哪能过得风光舒适。老四又是个不争气的,这些年,辛苦你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夫人眼睛顿时湿润了。
  “我偏心老四,也是因为他最不争气。将来有四房的产业给他败,我也算放下一桩心事。但终究亏着你们。老大当着族长,没得什么好处,反容易被人挑理。所以三娘这门亲事,我思来想去,还是要她心甘情愿的才好。”岑老太太见茶烤得差不多,将茶放进了玉钵中,细细的研磨。
  大夫人面露感激:“母亲体恤,儿媳只能用心把这事打理妥当。三娘在咱们家住了三年,吃穿不曾短缺,就怕被人挑理。她的亲事儿媳也不敢多说什么,母亲作主便是。”
  岑老太太叹了口气道:“我何尝不想替她寻个门当户对的好亲事。范家公子身子弱了点,说话又不太利索。可除了范家,又有哪个大户人家娶嫡妻愿意娶个孤女?我寻思着范家又请得动刺史夫人保媒,将来范夫人也不敢欺了她去。五万两彩礼,我岑家差的就是现银啊!拿一万给三娘置办嫁妆。大娘子出嫁也不过五千两嫁妆,岑家对她也不亏待了。”
  “母亲说的是。这隆州城能有一万两银子办嫁妆的,屈指可数了。”大夫人有些心疼,想想还能赚得四万两,又彻底打发了岑三娘,心气也就平了。
  岑老太太行云流水的煎好茶,分倒了两只茶杯里,“行事如煎茶,水好火候到方能煎出好茶来。可是对这门亲事,哪怕有刺史夫人保媒,我这心里也总觉得不安。”
  大夫人疑惑道:“母亲可是担心那送钗的贵人会插手三娘的亲事?我嘱人去察看过了,贵人的船在当天就离开了。”
  岑老太太慢慢啜了口茶道:“事出反常即妖。范家不过城中一富商,怎么会请得动刺史夫人保媒。我那日试探,刺史夫人言语含糊,听起来不像是受范家所托。”
  大夫人灵机一动:“那日贵人的仆从来送钗,亮了张刺史大人的名刺,难道是贵人所托?”
  岑老太太叹了口气道:“这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贵人所想,那是我们能妄加猜测的。所以这门亲事,还得三娘心甘情愿才好。去把她叫来吧。”
  “是。”
  
软肋(一)
  岑三娘带着百草去见老太太,离开时叮嘱许氏:“妈妈闲得无聊便去和守园子的张妈妈作伴吧。”
  许氏心领神会。如果方铭有消息,九少爷会让阿富到月洞门寻自己。她拿了针线簸箩去了。
  “三娘子,老太太这会叫你去,会不会是那件事啊?”百草低声问岑三娘。
  “应该是。提亲保媒都两天了,堂祖母也该找我谈谈了。”岑三娘拿不定主意,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答复岑老太太。看到百草犯愁的模样,她笑道,“愁什么,定亲而己,又不是马上要嫁人。成了亲还能和离,退亲岂不是更简单?”
  百草嘀咕道:“三娘子就会浑说,名声事大。”
  岑三娘的人生观价值观自然和百草不一样,又不方便向她解释,只能一笑了之:“我是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有办法的。”
  百草使劲的点头:“三娘子总会有办法的。”
  岑三娘笑了笑,让她留在了门外,独自进去。
  “三娘,来堂祖母身边。”岑老太太慈爱的向她招手。
  岑三娘行了礼,在榻前鼓凳上坐了。进得门来,屋里只有岑老太太一人,摆明要和自己说私房话了。岑三娘虽有心理准备,仍有些紧张。
  “当年你病重,我将你接进府来养病。转眼三年过去,眼瞅着就成大姑娘了。”岑老太太感伤的说道。
  这戏码三年里岑三娘不知经历过多少回,台词早记得滚瓜烂熟,脱口而出:“若没堂祖母照应,哪有三娘今天”说着就抽帕子按眼角。原本无泪,帕子一角浸了姜汁,一擦试眼睛就红了。
  “好孩子,别伤心。”岑老太太拍拍她的手背,语气突然一变,“我一心想护着你长大成人,嫁个好人家。没想到却有刁奴暗中算计着你。来呀!带上来!”
  岑三娘一惊回头,竹帘掀起,田妈妈带着几个粗壮婆子绑了一人推搡了进来。
  “奶娘!”岑三娘惊得站了起来。
  许氏被五花大绑堵了嘴按倒在地上,鬓发散乱,半边脸被掌掴得肿了起来。望着岑三娘,嘴里只能发出唔唔的叫声,两行泪汹涌而出。
  
软肋(二)
  岑三娘转身跪倒在岑老太太面前,一颗心揪得紧了,让她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堂祖母,奶娘究竟犯了何事?看在她忠心侍候母亲和我的份上,饶过她吧!”
  许氏被绑了进来,百草在外面连声惊呼都没有。岑三娘不难想象,自己进来之后,百草定也被无声无息的带走了。
  “忠心?哼!这老刁奴欺你年幼不懂事,骗你放了她身契,偷偷藏下主家大笔银子。在外立了女户不说,还置下了二进的宅子!今日我不处置了她,怎对得起你过世的祖父母!”岑老太太满面怒容,一巴掌狠狠拍在了案几上。
  “堂祖母,你误会了。是我自己放了她身契的。那宅子是母亲的私房银子买的,是我给她的!奶娘立女户置宅子都是我的主意。”岑三娘一口气说道。
  岑老太太压根不信:“三娘你就是心善,这会儿还把所有事揽在自己身上,替这老刁奴说情。来呀,拖出去给我打,打到她说实话为止!”
  两个婆子架起许氏就往外走。
  “堂祖母,我说的是真的!”岑三娘叫了声,站起身就去拦。
  岑老太太使了个眼色,田妈妈伸手就拉住了岑三娘,团脸上还带着笑:“三娘,你年纪小,这事还得听老太太的。”
  外面突然传来竹板打在人身上的闷响声,许氏发出一声惨叫。堵嘴的布团被掏了出来,这是打给自己听的。岑三娘怒极,挣不脱田氏的手,狠狠一脚踹了过去。田氏哎哟一声松了手,岑三娘便冲了出去。
  许氏被捆在长凳上,掀了裙子,裤子上已渗出血迹来。肿着半张脸,嗫嚅着喊她:“三娘子”
  “住手!”岑三娘冲过去,拦在了许氏面前。抬头又看到百草被绑得结结实实堵了嘴被两个丫头按在廊下跪着,杏眼里噙满了泪水。岑三娘咬紧了牙,难受得想大笑。原来,再多的打算,在岑老太太面前都像纸糊似的。
  田妈妈扶了岑老太太出来。
  岑老太太板着脸:“把三娘拉开,今日堂祖母让你亲耳听听这刁奴如何招供的!”
  “堂祖母,三娘说的都是实话,求你别打奶娘!”岑三娘缓缓跪了下去。她想哭,可眼睛干涩得连一滴泪都没有。
  她心里清楚,打下去,要么打死许氏,要么许氏受不住,只能按岑老太太的意思招供。无论哪一种,许氏都没了活路。
  “老太太,许氏不招供,等百草招认了,也是一样的。”田妈妈怜悯的看了岑三娘,轻声说道。
  “三娘,你还念着情份替她俩求情。却不知这主仆二人欺你年幼,早就串通一气。你进岑家时身边只有一只衣箱,两只包袱。私财早就被他二人瞒了去。你重情份不看重钱财,可我岑家却容不得这等刁奴!”岑老太太说完,喝道,“打!”
  “不要!”岑三娘返身扑到了许氏身上,急促的说道,“堂祖母,您先听三娘说完再处置她们好吗?”
  岑老太太皱了皱眉,满脸不赞同:“难道还有什么内情不成?也罢,我便听你一言,再处置这两个刁奴!”
  田妈妈扶着岑老太太回房。
  “三娘子,别”许氏艰难的说着,嘴里流出血沫子来。
  岑三娘柔声说道:“别担心。堂祖母误会你们了。听我说完,便没事了。”
  她站起身厉声对手持竹板的婆子说道:“谁敢趁我不在动她俩一根头发,我让你们后悔不该生在这世上!”
  三年来,岑三娘第一次露出锋芒。惊得院子里看习惯她柔弱斯文的丫头婆子们张大了嘴巴。
  
借势(一)
  进了内堂,田妈妈知趣的低着头出去,掩了上房门。
  岑老太太看似余怒未消,板着脸坐在竹榻上。知道三娘进来,头也没抬斥道:“三娘,你别替那老刁奴求情。”
  岑三娘再进来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老太太所居的后堂比平时安静。前后院门一关,隔着两重天井,别说打死一个许氏,就是让她们主仆三人无声无息死在这里都不会让别人听到半点风声。
  可笑的是前两天岑家少爷姑娘摆席请客,自己又称病缺席。对外说声自己病重,隔上十天半月放出风声报个病逝,赏口棺材埋了,上下一打点,难道还有谁会挖坟验尸不成?
  岑老太太最怕什么?最怕自己豁出去乱说,败坏了岑家的名声。想要银子不假,但在老太太心中,岑家的名声比范家的彩礼更重要。
  她要想一个两全之策。岑三娘缓步走到岑老太太面前,没有跪。
  意味着她并没有低头。岑老太太眼里飘过一丝阴霾。
  “堂祖母。父亲的丧事是您一手操持,对三娘来说,是天大的恩德。三娘绝不会忘记。”岑三娘轻声说道。
  能知恩,还好。岑老太太脸色缓和了点。
  “若非堂祖母找来名医救治,三娘也许在三年前就随父亲一起去了。此救命之恩。三娘也绝不敢忘记。”
  岑老太太不再板着脸。
  “三年来,得堂祖母的庇佑,住在府里,吃穿住用都不曾短缺。养育之情,三娘铭感于心。”
  岑老太太叹了口气:“你祖父叫我一声三嫂,你是我的亲侄孙女。堂祖母不会害你。难道你要为那两个欺主的刁奴忤逆我不成?”
  岑三娘往地上一跪,趴在岑老太太膝上嘤嘤哭了起来:“堂祖母,三娘有愧于你!三娘私下里瞒了你好多事!”
  说着号陶大哭起来。
  
借势(二)
  岑老太太一怔,轻轻拍着她的背和声说道:“堂祖母知道你心慈。平时许氏和那小丫头看似忠心。可你毕竟年幼,知人知面不知心哪。三娘,堂祖母不怪你替她们求情便是。”
  还是不能让老太太心软半分。岑三娘暗暗叹了口气,抬起脸来:“堂祖母。放许氏自由身,让她立女户,以她的名义买宅子,只是三娘瞒着你的一件事情。我,我还瞒着你别的事情。”
  说完她低下了头,露出羞愧之极的表情。
  岑老太太不动声色的看着她,并未发问。
  “堂祖母可否令田妈妈去水榭取样东西。钥匙在奶娘身上。”岑三娘垂泪道,“堂祖母关了院门,一心为三娘着想,不愿让这桩事传扬出去。堂祖母替三娘担忧,三娘却瞒着您行事,惭愧之极。”
  岑老太太拿起案几上一只金铃摇了摇。田妈妈推门走了进来。
  “箱底一只紫檀木匣子。”岑三娘交待清楚。
  这是对自己掏家底了。岑老太太并不想赶尽杀绝,伸手扶起岑三娘,抽了帕子给她擦泪,感慨的说道:“是你母亲的私房吧?没在四房帐册上,也没入嫁妆。你留着也是应该。”
  岑三娘低着头:“并不是母亲留下的私房银子堂祖母且等等,三娘一定如实相告。”
  岑老太太叹道:“你这孩子。”
  不过片刻工夫,田妈妈就捧着那只匣子进来,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
  岑三娘从脖子上取下那柄小巧的钥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