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60部分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60部分

小说: 八千里路云和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哪里用得着我来谢,人家根本不屑一顾!”
  秦耀荣一听,话里虽然带着点赌气的成分,可看到狄尔森那副不领情又拽拽的模样,心中已然明白了几分。他倒没怎么多问,只是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她的背,安慰道:
  “看,我说的没错吧。不过,他就是这样的人,对谁都很不客气,不给好脸色,当然,他是没有恶意的,你不要见怪。菲儿,时候不早了,你还是早点回去吧。这里有医生,也有护士,有他们照顾狄班长,放心好了。我看外面天也黑了,你一个人回去不太方便。我正好要回去,顺便用车送你一程。走吧。”
  他微笑着看着韩婉婷,显得很是彬彬有礼。她看了看外面已经擦黑的天色,又往床上瞥了一眼,心中依然气愤难平。她点点头,忿忿地大声说道:
  “好,反正有人也不想再看到我,那我还留在这里自讨没趣干什么!耀荣,我们走!”
  说罢,她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秦耀荣也没再多做停留,只扫了一眼病房里都呆愣如木鸡的病号们,便追着韩婉婷的脚步而去。房间里再度恢复了平静,又回到了先前那种寂静无声的状态下。
  走廊上,韩婉婷与秦耀荣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最后消失。
  “骗子!”
  狄尔森闭着眼睛仰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直到那有节奏的脚步声再也听不见了,他才慢慢的背过身去,挣开了眼睛。面对着窗外那一片漆黑的夜色,他的口中轻喃出这两个字来,再度闭上了眼睛,眼角隐隐地有些泪光闪过。
  天空中的月亮爬得并不高,星星却已经开始在夜空中闪烁起来。他就那样静静地睡着,留给同病房里的其他病号们一个看起来格外孤寂而凄凉的背影。
  与他同病房的病友们,也都是从参加武汉会战的各个部队里被转移到此地来养伤的士兵,与韩婉婷和狄尔森并不认识。原先见到一个漂亮小姐带着鲜花与水果来看望同房的战友,他们倒还用颇为羡慕的眼光看着那个艳福不浅的班长。
  哪里知道,好戏看下去,越看情形越不对,那女的笑得越欢,态度越体贴,那男的脸色就越难看,脾气就越大。发展到最后,不知道因为什么,两个人居然怒目相向的吵起架来。变成这样的局面,实在是大大的出乎他们的意料。明明可以是一出你侬我侬当结局的大团圆,却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一拍两散的大悲剧。
  眼下,看到那漂亮小姐跟着军官走了,而这个明显比不过人家的小班长只能凄凄哀哀的一个人呆着,原先他们心头萦绕着的羡慕之情早就散的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只有无比的同情与惋惜:
  唉!这人哪,还是得有自知之明,天鹅肉哪里是癞蛤蟆可以随便吃的?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啊,家有丑妻,如有一宝啊!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絮言

  写着写着文章,就时不时的会有一种感觉,可以写、想要写的东西太多,但入手的时候却没了头绪,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就好比航行在滔滔汪洋中的小船,往西面八方望去,总是看不到陆地,找不到可以靠岸的地方。
  我常有这种感觉,灵感在的时候,下笔如流水,一个下午六七个钟头,能一下子写出一万多字来。可这种酣畅的感觉一旦消失,就到了创作的瓶颈,顿时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延续下去。
  按理说,写历史类爱情小说这样的情况不会很多。因为发生在历史大背景下的故事,都是遵循着历史的前进而进行着的。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天中,都发生过些什么事情,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民生,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只要按照这个主题方向走,再写下与之相关的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应该比纯粹架空的文章好写的多。
  可我却发现,事情其实并不象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至少现在是这样感觉的。为此,我颇苦恼。
  民国岁月的历史,确切来说,是我的弱项。更严格一点来划分的话,整个中国近代史,都是我向来很少关注与“染指”的区域。我实在很怕看到那段岁月,因为,那段历史实在太揪心,太让我惨不忍睹了。
  如今,“报应”来了,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是我今天在写这篇与民国时代忧戚相关的故事时最大的感觉。太过庞大的信息资料向着我扑面而来,让我一时之间来不及消化,目不暇接。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一点点理清我自己到底要选取哪些信息来用,然后就是该如何将男女主角的故事嵌在其中,顺理成章的发展下去,最后,就是该怎样使它们融合的更好,看起来更引人入胜。
  说实话,相比几年前第一次写欧洲二战的文章来说,我反而觉得自己国家的二战故事最难写,最难把握,也最让我混乱。我也是在一边写着的过程中,一边消化与理解那段历史。可即便如此,我依然感到迷茫一片。由于中国战场上的参战部队多而杂,除了正规军还有杂牌军,还有地方武装与游击队等等,光是要确认并且了解战争中各个参与抗战的部队番号、军队首长、战役名称、以及战区的更迭等等,就已经让我眼花缭乱到分不清谁是谁了。若是哪天写错了什么,弄混了什么,还要请大家及时的批评指正。
  
  众说周知,国共对峙,1949年后的历史,被人为的割断、曲解,尘封多年,直到数十年后,两岸重要的领导人一一去世之后,一些历史的真相才渐渐的开始浮出水面。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正式开放当地居民来大陆探亲,冻结了四十多年的两岸关系终于开始有了松动与缓和的迹象。九十年代,大陆方面始见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战的述著问世,据说当时出版之后也引起不小的轰动。不过,总体上来说,这些述著如同大海之中的小浪花,即便能够在落入海中的时候溅起一两滴水花来,但很快就被其他更高更大的浪头所掩盖。
  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在进步的,这点是没有人能够违背与抵抗。随着两岸间一代代领导人的更新换代,经济与文化的深入探讨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看法也在改变。走进新世纪之后,更为宽松与宽容的学术环境与政治风气的出现,伴随着强调人文历史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更多的人开始潜心研究与挖掘那段被割裂的历史,力图以更公平、更开放的心态去正确评价那段历史。
  很多的述著得以出版,尽管其中有些内容还是因为牵涉到国家已故领导人等政治敏感字眼的缘故被删减,但能够出版,与公众见面,在我看来,就已经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这些书中通过大量的采访,结合史实,披露并纠正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头脑中固有印象不同的版本。
  们的历史之中,有太多被妖魔化的东西了。不记得是从哪本书上看到过一句话,说的非常形象也挺令人无奈。书中说:历史这东西,就好比是一个妓。女。只要谁当权了,谁就能随便的拿她来玩一把。
  这是句很粗俗的话,但同时也是很正确的话。我想,所有的朋友都无法反驳吧。也正因此,我在看书的同时,常常会想到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
  其实,我写这个故事的初衷很简单,只是想让更多更多的曾经与我一样的朋友,能够在看我这篇小说的同时,知道一些历史的真相,怀念一下当年那些为国而捐躯的前辈们。我很努力的想要把自己内心的感慨结合史实写进文章里,可是写着写着,就觉得下笔好难。可能是我写作的功夫不深,所以,很难做到两者完美与平衡的结合。
  写史实多了,可能会让人觉得沉闷无趣,写故事多了,又有点只顾着风花雪月,与我文章的主题脱节。因此,我常常在写着文章的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写作走向成了问题,力图一点点的在后面的故事情节发展中扭转过来,但至于能不能达到我的目的,却常常并不按照我的想法来走。我越是想把这个平衡点做好,就发现要做好真的很难。
  看的书越多,资料越丰富,我却更难下笔了。时隔多年,我已经忘记了自己在写第一篇爱情战争小说的时候,是否经历过这种为难的处境。我现在只想把目前这件事情做好,把这篇文章写好,即便不能写的精彩绝伦,至少也能称得上“不错”二字。
  
  熟悉我写作风格的朋友都会发现,我很喜欢在写故事的时候写一些文中的感想。也许罗嗦,可能有朋友不喜欢看,但是,我却时时的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就好象念书的时候写读后感似的。
  那时写读后感,本来年纪小,根本没什么阅历,生活感悟,都是在胡乱写着为完成任务,通篇都是套话加废话,不见几许真性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加,看书的体会与感悟就会更多,更深刻。有时看完一本好书,会忍不住掩卷长叹,或落泪不已,或心酸难耐,又或是震惊无比。这些感情都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越来越丰富。于是,我写文章的时候,也好比在感受一种虽然虚构,却也真性情的感情,常常写到情深处,也会情不自禁的落泪。
  我常常借故和家中的祖辈们聊起一些民国年代的事情,我很想知道他们当年在战争年代中,有些什么样的看法与感悟。但是,非常遗憾,从他们那里,我没有得到我想要得到的信心。因为他们都是循规蹈矩,不敢有半分行差踏错的老实人,看到哪里人多就想着要绕路走的人,日本人在租界外打仗的时候,打出的炮弹落在大世界附近,他们在家全都能够听见并且感受到那股震动。他们害怕之余,全都乖乖的呆在家里,只听其声,不见其形。
  他们全是最普通的老百姓,无官无职,对于革命、对于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好坏,他们一概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国。民党在的时候他们怎么过日子,共。产党来了,他们还是怎么过。一直到了五十年代后期,他们才开始感到日子难过起来。因为一场场革命运动来了,冲击到了他们的生活,左右着他们的命运。
  为了写这篇故事,我是很认真的下载、购买了许多相关的书籍。买回来之后认真的看,细细的品,默默的想,最后将我的想法经过艺术加工再写进我的故事中。我希望看我故事的朋友们,不仅仅是在看一篇有爱情的小说,同时也能看到一些历史事件,看到一些当时人们的生活画面。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朋友们也可以看看这方面的书,因为其中有些真的写的非常好,不但感人,而且感性,可以提供给各位思考与反思的机会。我首先推荐的就是在大陆被禁止出版的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著作《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也许会有朋友在上海的很多盗版书摊上看到过这本书的盗版,只是可能大家都不会去在意这本制作粗糙的书籍。我的这本书,是去年在香港旅行的时候买的。当时买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在淘宝上也还能买到这本港版发行的书,但是,今年我再看的时候,输入几个关键字后发现,连淘宝上居然都没有了这本书的踪迹!这个结果颇为令我咋舌。其背后代表着怎样的意思,相信不用我多说,朋友们也是可以心知肚明的。
  每年,只要有时间,我都要去香港自由行。不为采购化妆品,不为购买奢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