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222部分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222部分

小说: 八千里路云和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着她毫不做作却又骄傲不已的回答,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俊逸的笑容,怀中抱着这个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她身上不断传来的馨香味在夜色朦胧的夜晚竟好似催、情的迷魂香一般,让他禁不住有些心猿意马起来,长久以来未曾火热的血液在此刻也如奔腾的浪潮,开始在身体的各处肆意沸腾。
  “你这傻瓜,居然还敢说我外头有了别的女人?开玩笑有这样开的吗?嗯?不知道我的心吗?”
  他的脸埋在了她柔软的发中,火热的唇不断的在她颈边、耳畔轻柔的吻着,吮着,带着几分魅惑的低喃声听在她的耳朵里,也似染上了热烈的情色,听得她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麻酥酥的让她除了难耐的呻吟,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身体直发软。
  好似感觉到了她的情动,他的吻与双手开始越发肆意的在她肩头与身体上游走,身上的睡衣已被他渐渐的褪下,露出了丰满高挺的胸房。银色的月光下,她的身体似被罩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柔柔的散发着让人无法移开视线的魅力。
  他看着她因为怀孕而格外丰满的胸,看着她皮肤绷得紧紧的硬实滚圆的小腹,只觉得自己喉间紧窒发涩,身体里掀起了一股股无法扑灭的欲、火,那欲、火燃烧的越来越炽热,竟让他有些无法自控。他有多久没有触碰过她美好的身体了?他已经快要忘记了在她身体里得到的无上快慰,若不是顾念着她的身孕,若是在以前,怕是他早已忍不住而扑上去了。
  他强忍着身体里那股急欲宣泄的欲、望,用力一把将她抱起,慢慢的走到床边,轻柔的放下她,低笑着带着几分威胁意味的在她耳边说:
  “我在外面有没有女人,等下你就知道了。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说!”
  说着,他爬上了床,抱住了又羞又臊、瘫软的快成一滩泥似的女人。当他散发着高温的躯体紧紧贴在了她的身后,钳子般有力的双手握住了她胸前的柔软时,骤然的疼痛,让她这才从昏聩的神志中勉强找回了一点理智。她急促的喘息着,攀紧了他的臂弯,低叫道:
  “小心孩子!别,别伤了孩子!”
  “知道!”
  他浑身汗如雨下,咬牙切齿的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便带着她一起投入到了这场久违了的云雨之乐中。那一刻,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那一刻,天地之间,没有战争、没有分离、也没有痛苦。只有令月亮也忍不住害羞的钻入云层的化也化不开的甜蜜与爱意,有的只是两个分离太久的爱人用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方式来向对方表述相思之情的爱语。那一刻,天地合一,爱、欲永恒。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随想之七——狗,日的战争

作者有话要说:  临近月底和国庆长假,忙于工作,还要休假,可能没有时间再更新。这篇随想应该是本月的最后一更。
                    
  大家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会觉得很粗俗呢?我想应该会有人这样觉得吧。狗,日的,这句话,我不晓得是哪个地方的方言,但经常会在抗,日电视剧里听到中国人会用这样的字眼来骂鬼子。不管怎么说,这个粗俗的字眼,都是放在“战争”二字之前的形容词。我想,这三个字的力量,绝对比相对文绉绉的“该死的”要强烈许多。
  写文章到了一定的时间,总会有卡壳的时候,有时毫无灵感,有时下笔艰涩,有时忙于琐事,有时累到不想动脑,所以进度会很慢,更新的时间便会无限期的拉长。这些日子,我也属于这种状况,思维断档,更新缓慢,于是,为了寻找出新的灵感,我在网上下载了几本小说看,想换换脑子,放松心情,以便后期努力更新。
  在这些杂乱的书中,有一本让我看了感慨良多,泪湿餐巾纸,这本书的名字就是粗俗的《狗,日的战争》,作者冰河。看名字,大家就应该能猜到该书的主旨是什么。这本书讲的内容当然是与战争有关,而且还是我们最常见的几次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它是一本小说,讲的内容尽管毫无新意,是被许多人都写滥了的题材,但我却一次次被它其中所写的内容感动的屡屡落泪。
  这本小说已经看了一半,看过了这篇极其感人的小说,再回头看自己写的这篇充满了YY的爱情小说,高低立现,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写作水平实在很普通。终究我的目光所及还是太小女儿了,太儿女情长了,与真实的战争环境与那个时代的苦难相比,我笔下的民国时代和它的人民都显得太苍白无力了。
  同样都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作者冰河却能那么深刻写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在战争年代,在面对国仇家恨、面对情与欲、面对生死选择、面对翻天覆地的时代变革的时候,他能将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写得那么生动,看了让人心痛、心酸。那一个个人物是那么的鲜活,他们英勇战死的时候我一次次落泪,他们嬉笑怒骂的时候,我跟着窃笑不已,他们面对人生抉择左右危难的时候,我也在屡屡思考。
  其实,这样的书才是一本真正的好书。那也是我最希望自己达到的水平。反观自己,笔下的人物被我赋予了太自我的东西,那些都是我想象中的人物,我把自己的希望太多东西加在了他们的身上,让他们变成了有些虚幻、很平面、甚至很美好的人物,而不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我笔下的人物与冰河笔下的人物的话,我的主角们是印在人形纸板上的漂亮形象,而冰河的主角们则是生动鲜明的4D立体人物。
  
  我知道,喜欢那段岁月的人很少,因为那段历史太过沉重,沉重的直到现在都很少有人再去提起。可是,那段岁月却是能看到中国人奋起、抗争、胜利的最好的历史书。那段岁月是伟人、名人、牛人、强人,甚至连衰人都是倍出的年代。每个乱世之际,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而民国岁月,是离现代人最近,也是最能让我们看得到、触摸得到的历史。
  每次出境到台湾与香港旅游,我都喜欢买一些关于民国时代的书籍看,尤其是看国共相争的历史,看国,民党蒋氏父子的历史。诚实的说,可能我身体里有一半流动着宁波人的血液,所以隐隐的,我是同情蒋介石的。
  现在历史资料片中播放的关于他讲话的片段,在我听来,既熟悉又亲切。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蒋氏会把江浙系的部队当作是自己的嫡系的主要原因。毕竟中国人的社会是一个由血缘、地域维系起来的关系社会。同乡的情谊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就好像中国人到了国外听见自己的乡音一般,那种激动与亲切是与遇到中国同胞不能相比的。
  但是,有句俗话也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对于这位败走台湾的半个同乡,我也是恨其不争的。抗战胜利后,他的威望一度达到了顶峰,他是世界公认的中国领导人,这一点,连毛也无法相提并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共之间的裂隙也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弥合,这个时候,更需要他的冷静。
  但是,他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处理的并不好,太过急躁。他不但没有看到打仗多年的士兵与人民已经厌战,而且对心知肚明的党内腐败与内斗的问题也未能及时的处理。这些弊病后来都成为了共,产党用来打倒他而使用的攻击目标,也为最后他的失败埋下了最严重的隐患。
  这些年看了很多关于他的书籍之后,我也能更为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被我们误解了许多年的争议人物。每每闭卷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几个很令我费解的问题,到底国,民党,蒋介石,怎么会败得这样惨?!真的只是失了民心吗?蒋介石为什么会输给毛泽东?真的是他的用兵不如毛吗?明明他的政府与军队为抗战做出的牺牲最大,为什么到头来没人能记得他的这个功劳,反而还会被人骂了那么多年,直到七十年后的今天,关于国,民党当年是抗,日的言论才被得到官方的肯定!难道仅仅是因为共,产党的宣传工作做的比国民党好吗?
  很多的问题,常常是看书越多越难回答。因为原因太多太复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听起来双方的说辞都很有道理,可仔细嚼一嚼,又不难发现,在这各执一词指责对方的同时,双方都藏了私心,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盘算。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错,就好像始终有一个叫“灰色地带”的地方存在着。
  每次,电视里放到国内的抗,日老兵们贫病交加的画面,我的心里都会忍不住瑟缩。每次,电视里放到那些在台湾生活的孤寡老兵,我又会唏嘘不已。他们不过都是普通的百姓,却被迫承受了政治派别之争带给他们的痛苦。虽然只隔了一个小小的海峡,但他们却在同时承受着别人无法体会到的苦楚。这种痛苦不分贵贱,上至蒋介石,下至普通一兵,都不得不在时间的摧折下,承受着这种深入骨髓的痛苦。
  大家看我的这篇文章,应该能看得出我在国共之争的立场上是倾向于哪一边的。有时我在家里和老爸聊天,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说,如果当年我是有志青年,怕是也会参加国军的,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政府军,中央军。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年轻人会响应蒋介石“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慷慨奔赴滇缅线抗战的。毕竟,那个时候,一直被政府军清剿的共,产党还是属于“团匪”性质的类似于非法组织的团体,有几人会想到,多少年后,小小的共,产党会推翻国民党的统治而取得天下?
  
  在《狗,日的战争》一书中,主人公老旦是一个当年被抓壮丁加入到国军打鬼子的普通农村青年。他不识字,也没有多少家国天下的觉悟,但胜在运气极佳,多少次出生入死都能活下来,成为国军士兵中的传奇人物。他从没考虑过国,民党和共,产党为什么会打仗,也不清楚到底谁对谁错,只知道听国家的,听政府的。直到当他后来参加到国共内战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共,产党长官们贴心的宣传方式,亲身感受到了手足相残的那种痛意,打鬼子时凶悍无比的他最终也放下了手中的武器,选择了投降。
  投降后的他调转枪口要向自己曾经的弟兄们开战,这个时候,他也遇到了许多让他困惑与伤感的事情。他看到宁愿自杀也不愿意投降共军的长官,见到过在两军阵前大骂共军的指挥官,甚至他还遇到了当年打鬼子时曾经给与他无私帮助的同乡,而那个同乡在见到他的同时,对着他破口大骂,骂他不知廉耻,背叛党国,早知道当年还不如让他死在小鬼子的手里
  老旦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想必是那个时代许许多多与他命运相同的人同样经历过的心路历程。书中,作者通过塑造的几个角色的口中,还阐述了一个事实,其实很多参加八路军共,产党的人,当年也都是无心插柳的选择。有些人是误打误撞,有些人是找不到中央军,还有些是落草为寇后被共,产党给收编了说句真心话,当年共,产党的部队兵源素质大部分都比不上国军的,除了一些领导人是上过学留过洋的,多数人都是没有多少政治觉悟与头脑的。
  我们后人看前人的历史时,可以意气江山的指点一番,事后诸葛亮的指手画脚,说三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