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124部分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124部分

小说: 八千里路云和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
  也许是他太过严肃的态度让孙立人感到了可笑,孙立人呵呵的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口气轻快的说道:
  “瞧你,这里是宴会场所,又不是在部队里,不要搞得那么一本正经嘛!放松,放松!”
  他说完话,转头用流利的英语对着身边站着的一位美国将军介绍道:
  “金凯德将军,这个小伙子就是我向你提过的那个先锋连的连长。你不要看他年轻啊,仁安羌一战,若没他带着先锋连身先士卒,牵制了日军的主要火力,我们后续赶去增援的队伍也不能那么顺利的救出所有被困的人员。因此,仁安羌一战,他可是立下了大功的。我正准备升他的职呢。”
  被孙立人唤作“金凯德将军”的美国将军,出身美国海军世家。他曾经参加过一战,是美国海军之中,颇具老资格的高级将领。去年他升任了海军少将,带领着一支由航空母舰等炮舰组成的特混编队参加了漫长而艰苦的所罗门群岛战役。不久前,美国的圣诞节刚过,他被调任为北太平洋方面军的司令,即将带着自己的航空母舰编队奔赴遥远的阿留申群岛,与驻守在那里的日军做殊死一战。
  因调令来的紧急,他本没有时间来参加这次授勋仪式,恰在他出发前夕,有一艘战舰发生了故障,需要进行维修。借着战舰维修的空档,他得以出席了这场盛大的宴会,顺便能够与一些军中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会面。
  仁安羌一战,举世闻名,金凯德虽是海军,却也从军报之中听说过孙立人指挥的这场大捷。尽管他们分属不同的军种,以前也从未见过面,但在这次宴会上,他还是很由衷的向小他整整12岁的孙立人表示了作为军人的敬佩之意,并且在其后对战事的分析交谈中,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
  听孙立人如此郑重的向他介绍一个如此年轻的军官,他免不了要对眼前站着的这个相当年轻的中国军人多看两眼。一看之下,不由得一惊。因为这个年轻人的面孔实在是与普通的中国人大为不同,明显多了许多西方人的特点,尤其那双湛蓝色的眼睛。
  在内心惊奇之余,金凯德将军用自己同样蓝色的眼睛在上下细细的打量这个年轻人。若不是这个年轻人身上穿着中国军人的制服,而且他的气质之中多了几分中国式的严肃与凝重,他一定会把这个年轻人当成自己的同胞。
  尽管他对此人的身世很好奇,但是金凯德将军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非常礼貌的对着年轻的军官笑了笑,朝他竖了竖大拇指,然后转头对孙立人道:
  “孙将军,冒昧问一声,您准备升他一个什么职位?”
  “少校营长。”
  “噢,他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这个职位也是他应得的。”
  “是的,他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很能干,也很能打仗。将来会很有前途的。”
  “他叫什么?”
  “狄尔森。”
  “狄尔森?读起来,感觉很像我们美国人的姓啊。”
  “那并不奇怪,金凯德将军,您看,他的容貌也和西方人非常相似。也许,他的身上还有着西方人的血统。”
  “上帝啊,他可真是一个很奇特的小伙子,让人感觉很神秘,您说是吗?孙将军?”
  金凯德将军的面部表情变化的很快,一边同孙立人说着话,一边还在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这个很特别的年轻人。孙立人显然对于这种经常在外人脸上见到的惊讶表情见怪不怪,他笑着对狄尔森说道:
  “这位是美军北太平洋军司令金凯德将军,刚才我们聊天的时候,他听说了你在仁安羌一战中的英勇表现,所以想要见见你。不过,看起来,他应该是被你的样貌给吓了一跳。”
  早在十多年前,谁要是提起他的样貌,等待着对方的,必定是他怒不可遏挥之而去的老拳。但是,现在,即使有人当着他的面用那两个曾经令他感到极端刺耳的字眼嘲讽他,他也不会再为此而感到羞愤。因为,他这么多年来,始终牢牢的记得一个女人告诉过他的话:
  “只有内心虚弱的人,才会用简单粗暴的语言和夸张的肢体行为来为自己的胆怯而壮胆。”
  现在的他,早已建立起足够的信心来面对这一切,所以,当孙立人对他说起自己的样貌时,狄尔森的脸上并没有流露出半分的不快,只是嘴角边淡淡的扯出几分笑意,默然不语。他无心而露的笑容顿时让一旁的金凯德将军一怔,惊讶之色再度出现在他的脸上。
  他有些犹豫,还有些狐疑,一双蓝色的眼眸中不断的放射出将信将疑的视线,在狄尔森的脸上来回的扫着。他看着看着,眼神逐渐的认真而凝重起来。他微微侧着头想了一会儿,上下来回的再度打量了狄尔森好几次,终于,他还是忍不住向孙立人发问道:
  “嗨,孙将军,真对不起,我可以冒昧的向您的部下问一句话吗?”
  “当然可以。您请问。”
  “其实我也很不确定,但是,您这位部下的容貌,还有他的名字与我一个故友很是相似。能否请您问一下他,他父亲的姓名。如果我能在离美国万里之远的地方,见到我故友的孩子,那我将感到非常非常的高兴。”
  孙立人听闻后,挑了挑眉毛,显然他也为这个讯息感到惊讶,但更多的则是惊喜。他连忙将金凯德将军的这番话翻译给了狄尔森听,狄尔森听说之后,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喜的表情,甚至还很淡漠。他平静的看着孙立人,又看了一眼满脸期待之色的金凯德将军,口吻机械的回答道:
  “请您转告金凯德将军,我不知道我父亲的名字,也不知道他是哪里人。我只知道他和我身为上海滩舞女的母亲有过一段露水姻缘,他离开之后,母亲生下了我又将我遗弃,送进了孤儿院。对于我的父母,我对他们的了解仅限于此。很遗憾,我想,我不会是他故友的孩子。”
  孙立人颇为震惊的听完狄尔森平静到带着冷酷的回答,眼神之中不由得带上了几分同情与关心。这是他第一次听狄尔森描述自己的身世,也让他终于明白了狄尔森身上为什么总是带着的一股令人难以亲近的戾气。这样一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年轻人,能够一步步的走到今天,实在是很不容易。
  看着狄尔森端正的站在自己面前,孙立人的脑海中不由得闪过一张娇俏却坚定至极的面容。几个月前,曾经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对话与承诺,如今回想起来,又让他多了几分慨叹:狄尔森能够遇到她,遇到一个如此真心待他,爱他的好姑娘,也该算是他不幸人生之中的大幸吧。
  他重重的点点头,用力的拍了拍狄尔森的肩膀,很是动容的将狄尔森的话原封不动的翻译给了金凯德将军。金凯德将军听完之后,脸上露出与孙立人一样的惊讶之色,随即,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抹同情与敬佩之色。他立刻放下了自己手中拿着的酒杯,朝狄尔森伸出手去,握住了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很认真的说道:
  “很抱歉,我的冒昧让您想起了非常不愉快的遭遇。虽然我也很遗憾,您可能不是我故友的孩子,但是,我还是很为您今天的成就表示高兴。因为今天您得到的一切,都是靠您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靠任何人。您应该为自己而感到自豪!狄尔森,我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认识您,非常非常高兴。”
  狄尔森听完了孙立人的翻译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看着年龄足以当自己父亲的金凯德将军,注视着他同样蓝色的眼眸,用在军校里学过的英语,字正腔圆的回答道:
  “谢谢您的夸奖,能够认识您,同样也是我的荣幸。”
  黄昏时分,宴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嘉宾们开着来时的各种车辆,带着各自的随行人员,逐渐的散去,热闹的宴会场地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孙立人带着狄尔森与送行的众人告别之后,坐上了美式吉普车向着蓝伽训练营地而去。金凯德将军看着那几辆吉普车渐渐的消失在远方地平线下,脑海中再次想起了那个让自己很是敬佩的年轻军官。
  无论从相貌还是他的言行举止上,这个与众不同的年轻人给他留下了实在深刻的印象。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有种奇怪的感觉,似乎将来他们还会再见。他低着头,摸着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的下巴,充满睿智之光的蓝色眼珠不停的在转动着,脑子也在不停的转动着。
  也许他的这个猜想的确荒诞了一些,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应该去核实一下。是的,等他回去之后,他一定要找人去查一查这件事情。毕竟,这是他唯一能够想到的可能,也是他唯一能够为故友所做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零九章

  说来也怪,蓝伽营地自迎来了民国三十二年的新年之后,来参观与访问的国内军部高级将领与中央政府的代表人员仿佛是说好了似的纷至沓来。
  二月初,参谋总长何应钦来印度视察驻印军,并与官兵代表聚餐,考察士兵日常生活情况。他前脚刚走没几天,后脚便跟来了行政院院长宋子文,他是代表中央政府及行政院上下同仁来慰问驻印军,不仅带来了国内支援的各种慰问品,也带来了一支由国内影星组成的劳军团。
  三月刚开始,空军少将兼总指挥毛邦初前来印度考察驻印军的空军训练与设备情况,与当地的美英空军将领进行了一系列的会谈。他走了没几天,传闻中素与毛邦初不和的空军中将,航空委员会主任周至柔也如约而至,慰问了驻印军的部分空军将士。三月中,远征军司令长官陈诚带着重组驻印军的命令来到印度,发布了驻印军最高军事长官的人事更迭。三月下旬,国内统帅部在派来大批不同兵种支援部队的同时,又陆续从国内调派来了几位将军分别担任驻印军各支部队的首长。
  四月中旬,仁安羌战役的周年纪念暨缅甸战役阵亡将士追悼大会上,前来参加的党国要员与高级将领更是数不胜数。短短几个月之中,国内各战区的军政首长和政府要员们,只要有机会,或顺路或特意,都会不远万里的从各地赶到印度蓝伽,对驻印军将士们的生活与训练等表示慰问与关心。
  这些长官们的到来,不仅仅代表的是他们自己,同样也是代表国家,代表蒋委员长心系远方将士们的一份心意,因此,来来去去的人群中,自然不会少了随行的新闻记者。记者们的出现,让蓝伽训练营地有了前所未有的曝光率,成为了一支让世人瞩目的盟军军队。
  很快,关注报章新闻的细心读者们已经渐渐发现,在这些报导驻印军的新闻头条中,都会以很浓重的笔墨提到仁安羌大捷首功的创建者、一个以前很多人都从未听说过的名字——狄尔森。而他的身影也总是会出现在新闻照片的镜头之中,出现在各位军政要员们的身边。
  他是谁?为什么会如此频频的出现在那些位高权重的人们身边?难道又是哪位党国大儒的公子?又或者是哪位皇亲国戚的亲眷?否则何以会经常以热点人物的形式出现在《中央日报》的版面上?谁不知道《中央日报》是国家的第一大报,等于是国家的喉舌,新闻审查一向严厉,很多新闻若没有审查员的点头,就是说出大天去,也根本别想刊登一个字。
  风云人物和各行业的名人常常见报并不稀奇,立下赫赫战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