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第111部分

八千里路云和月-第111部分

小说: 八千里路云和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根!你怎么还在纠结这个问题?还要我跟你讲多少遍?念卿今年五岁,若我是他的母亲,那么至少六年前我就应该和你的老大在一起。可是,你的老大六年前在哪里,你是他的左右手,不是比我更清楚吗?那个时候我还在美国,又怎么可能跑到中国来和他生孩子嘛!这个时间,你应该能算明白的啊!”
  阿根歪着脑袋想了半天,掰着手指,挠着脑袋,翻着白眼,嘴里念念有词的嘟囔了半天,终于算清楚了这个时间的前因后果。不过,他似乎并不太情愿的承认了这个铁一样的事实,一脸的遗憾与懊丧,摸着孩子的头顶,大声说:
  “若他是老大的儿子就好了,那我可不就是他正牌的叔叔了!”
  他的话说到这里,小念卿从韩婉婷的怀中回过头来,朝他拱了拱鼻子,似是在向他表示抗议。韩婉婷见了,不由得扑哧一笑,轻轻抚了抚小家伙的脑袋,抬头看着阿根道:
  “阿根,我记得以前你的嗓门没有这样大的,什么时候声音变这么响了?说起话来像打雷似的。”
  阿根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陪着笑说道:
  “这算是在战场上练出来的吧。成天在枪炮声中呆着,不扯着脖子说话,人家根本听不到你说什么!只能扯开了喉咙嚷,这不,时间一长,都成习惯了。现在改都改不过来!”
  韩婉婷点点头,抬眼看了看他身后那群穿着破衣烂衫的同袍们,思忱了片刻,轻声问道:
  “今后,你们有什么打算吗?是继续留在这里的收容站等候整编再上战场打仗,还是准备回各自的老家去?”
  没等阿根回答,就听从饭馆的各个角落里,冒出来好几个不同的声音,同样扯开了喉咙,乱七八糟的用各自的家乡话嚷嚷着回答道:
  “像咱们这种跟叫花子似的残兵剩勇,哪儿还会有长官看上咱们,收回去整编?都成没人要的货啦,还打个什么仗啊!”
  “回啥老家啊!老家都让日本鬼子给占了,家里人逃的逃,死的死,现在就是回去,家里也没人了。要是运气不好落在小鬼子手里,搞不好还是个死字!还不如在这儿呆着,能活一天是一天,好死不如赖活着啊!”
  “他娘的小鬼子弄残了老子一条腿,老子非要找小鬼子报了这大仇不可!要是能有长官还肯收咱回去打鬼子,咱二话没有,头一个报名!”
  “打个鬼仗!你有枪啊?你有炮啊?你啥都没有,拿什么跟人家小鬼子干仗去?那不就是送死去?一个瘸子,哪个长官会愿意要你啊?做梦呢吧!”
  
  溃兵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说着心里的话,说着心中的愤恨,原本还算安静的饭馆里,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吵嚷到了最后,有人想起了什么,一下子扔了手里的晚饭,蹿到了阿根的身后,认真而又严肃的说道:
  “树哥,你咋打算的啊?俺们反正跟着你走,你要打仗去,俺们就去打仗。你说要留在这儿呆着,俺们就跟这儿呆着。横竖家里都没人了,就俺们这几条贱命,扔在哪儿都一样!”
  这个人的话,像是突然间点醒了众人,于是,溃兵们纷纷嚷嚷着,放下了手里的饭碗,一个个都跑到了阿根的身后,起哄似的要阿根下个决断:
  “就是啊,树哥,咱们都听你的”
  “树儿,说话,只要你定了主意,咱们都没意见!”
  “树哥,树哥!”
  这群原本毫无任何纪律可言的溃兵,竟能在此刻如此一条心。而他们一心所向的那个领头人,竟然会是阿根,这让韩婉婷禁不住感慨万分。她望向只剩了一只眼睛的阿根,看着他瘦削凸出的颧骨和那只残存的,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睛,看着他面上露出的沉稳与思考的表情,心中渐渐地涌上了许多的愧疚与敬佩之情。
  怎么能不愧疚呢?认识阿根十多年,可她从来都不知道他的大名,也从没想过要问一问他到底叫什么。这么多年来,她始终只是知道,他叫阿根,是狄尔森当年的的亲随、跟班之一。或者说,在她的记忆里,他似乎还是那个头脑不太灵光,没有黑皮机灵,没有阿龙聪明,也没有四毛活跃的有些笨笨的男孩子。
  怎么能不敬佩呢?就是这样一个当年做什么都看起来笨笨的男孩子,在经过了战场上生与死的淬炼之后,脱胎换骨变成了值得被这么多弟兄同袍们信赖与托付未来的对象。这其中,该是经历过多少事情之后才得到的这种尊敬与信任啊!
  阿根,当年上海滩上一个普通的小混混,一个没人看得起的小赤佬,今天,也成了别人心目中的老大了啊!是小男孩长大了?还是成熟了?又或者说,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狄尔森,你知道吗?你身边的那个笨笨的小男孩,已经变成了和你一样顶天立地的男人了!
  韩婉婷心里带着暖暖的感觉,望着他,看着他仰头看了看外面碧蓝的天空,然后听见他一字一句的郑重说道:
  “我要去找我的老大!我要去找我的兄弟!”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十九章

  当阿根下定了决心要去寻找他的老大和兄弟的时候,他的老大和兄弟正在印度列多的临时收容站里,经受着心灵上前所未有的心酸与苦痛。
  一个多月来,每天,在列多这个临时收容站里,都会出现一幕幕悲情到悲壮的画面,让所有在场的人,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心里都会很不好受。因为——惨,太惨了,败的太惨了,中国人输得太不值得,太惨了!
  那个曾经将寻找自己士兵的愿望托付给狄尔森的排长,并没有能等到重见他的兵的那一刻。仅仅在几天之后,那位排长就因为脏器衰竭而死。他带着此生未尽的愿望,带着难言的遗憾,带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就这样死在了异国他乡。在那个弥留之际,他已经说不出话来,却还用最后的力气,紧紧拉着狄尔森的手,用逐渐开始涣散的目光诉说着他最后的希冀。
  “我一定会为你找到所有的兵的!我一定将他们带到你的坟前,让他们最后再喊你一声‘排长’!我一定会做到的!”
  站在异国的土地上,狄尔森仰头对着天空中朵朵漂浮着白云,轻声的呢喃着,想到那个排长死不瞑目的表情,他不由得将手里的那本发黄破烂的笔记本攥得更紧了。
  可是,当他拿着那本笔记本,每天在收容所里徘徊寻找着本子上的人时,却心情日益沉重的发现,他所打听的每一个人名,都已经变成了符号,变成了仅存在于纸上的方块字体。这本记载着一个排人名的笔记本,几乎成为了一本死亡名册。那个排长的兵,几乎都死了!
  当他每知道一个笔记本上的人已经不在的时候,他都会站在那个排长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坟前,久久的沉默着。尽管他去寻找的这些兵与他素不相识,但,他们却也都是他的同袍。在军校学习的时候,他牢牢的记住了一句千年前古人写下的古语:与子同袍,岂曰无衣?
  那些变成一个个符号的人名,都曾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曾是他的同袍,他的手足兄弟,他的同胞伙伴,是战场上杀敌的战友。他们的死难,也同样会刺伤与触痛他的心。在列多收容站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看过了无数的生离死别,一幕幕揪心裂肺的人间惨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每天,都有刚从野人山中死里逃生的人们,蹒跚着步履,在苟延残喘、奄奄一息的人群之中到处寻找与打听着自己的长官,自己的部下,自己的同乡或者好友。不管最后是找到还是找不到,每一个人在寻寻觅觅着的时候,看到出现在自己眼前的每一张面无人色的面孔时,都在哭,每一个人都涕泪横流。
  找到了,相互抱头大哭,在泪流满面的惊喜之中,庆幸着对方还活着,庆幸着他们九死一生的逃出阎罗大殿;找不到,痛心之余,只能嚎啕痛哭,仰天长啸,跪天跪地的匍匐不起,为自己的独活,为他们的齐死。
  他看见过一位老班长,身体虚弱的几乎不能走路,可却还是顽强的拄着一根竹杖,手里举着一块简单拼凑起来的木牌,木牌上歪歪斜斜的写着全班人的名字,疯了一样的四处寻找自己的士兵,逢人就问,见人就说。直到他走遍了列多的每一个临时收容站,查遍了所有的收容登记册,却还是没有看到一个他熟悉的面孔,见到一个他认识的名字时,老班长心里残存着得最后希望终于彻底的破灭。
  失魂落魄的他摇摇晃晃的走到树林的边缘,扔了手里的拐杖,丢了一直举着的木牌,对着远处耸立着的黑黝黝的野人山,身子一软,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都死了!都死了!都不在了!他们一个也没出来,一个也没有!光剩我一个,光剩我一个啊!为什么光剩我一个?兄弟们啊,为什么你们都没出来啊!为什么你们要把命留在那种地方啊!咱们都说好了,要一起回家啊!你们怎么都食言啦!你们这帮不讲信用的家伙!又耍了我啊!野人山,你这个魔鬼,吃人不吐骨头!你把我的兄弟们都吃了啊!你把他们都还给我!还给我”
  那一刻,他就站在这个老班长的身后不远,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之后,忍不住泪洒衣襟。眼前这一切,几乎是与那位排长一样的遭遇,不同的是,老班长活着,活着承受起了失去整个班兄弟的痛苦;而那位已经逝去的排长,与之相比,也许是幸运的,因为他不用再承受失去更多的兄弟们,不用承受更大的痛苦。
  他还亲眼看见过一个稚气未脱的电话兵,身体还没好利索,就忙不迭的从病榻上爬起,带着用自己的手表从当地人手里换来的一瓶酒,和一只烧鸡,在每一个收容站里到处的打听、寻找着一个只见过一面的班长。他说,若没有那个素不相识的班长在他饿得快死了的时候,好心的给了他半个苞米,恐怕他现在早已经化作了野人山里的一堆白骨。现在,他还活着,所以他要找到那个班长,他要报恩,报他的救命之恩。
  可是,这个年轻的电话兵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找了三天,当有一天,终于有个人告诉他,他要找的那位班长很早就已经在山里饿死了的时候,小电话兵顿时傻在了当场,很久很久的呆愣在那里,像一尊木雕泥塑。等他清醒过来之后,这个悲惨的事实如同一柄钢刀利刃,活活地插进了他的心中,痛得他撕心裂肺,痛不欲生。他砸了酒瓶,扔了烧鸡,扑倒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泣不成声。
  这样的事情,这样的画面,狄尔森每天都会看到。不是一桩两桩,一件两件,而是每天都会有四五桩,六七件。桩桩伤心,件件痛苦。正如他每天都会发现,笔记本上又少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多了一个冤死的鬼时,心里是多么的沉重。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着的悲剧,如同一把锋利的匕首,在他的心上一刀刀的刻划着,划得他遍体鳞伤,血肉模糊。
  新二十二师的师长廖耀湘,他认识,曾经在作战会议上见过几面。尽管他们私交不熟,但他却知道,廖师长是个出了名的硬汉子,宁流血不流泪,打起仗来从不惜力,也毫不手软。可是,就在这里,在列多,他却不止一次的看见廖师长一个人面带戚色的独坐在收容站一隅,不止一次的听见廖师长失声痛哭,为那些惨死在野人山里的士兵们痛哭,为自己没能尽到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