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 >

第147部分

眷皇明 +明皇 (重生成朱厚照 父子 年上 玄幻 宫廷)-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能让这些士兵圆满完成任务,平安的回来,朱厚照在他们身上也是下了狠心。这些士兵们身上的铠甲与刀剑都是用全大明最好的钢,让最好的工匠精心制作成的,他们使用的马匹都是草原上最健硕的健马,而这样的马他们每人都备有两匹。
  “皇上,给将士们讲几句吧!”江彬的双眼中带着激动,双手抱拳朝着朱厚照求道,“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故乡了!”
  朱厚照点了点头,大步上前,对着台下正望着士兵们道,“千年前大唐有玄奘和尚度过九九八十一难远赴天竺取经,百年前有郑和七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如今朕需要你们做一件比他们所做之事更困难的事情,你们怕不怕!?”
  “不怕!”
  台下的八千将士整齐的回答道,那两件事是什么!?那可都是名垂千古的壮举,好男儿一生在世求的不就是功与名,在史书上留下重重的一笔么!
  “这次的任务非常的困难,你们将跟着商队走完丝绸之路,到达万里之外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代表大明与他们的皇帝完成结盟,同时还要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消灭英法西班牙等国家的有生力量,直到天朝的无敌舰队将你们接回!”
  朱厚照顿了顿,继续道,“你们很可能没有补给、没有支援,长时间见不到亲人,朕知道你们很多人都是自愿参加这次远征,但是朕还要问一句,你们怕不怕!?”
  他说话时用上了真气,完全不需要由太监再进行喊话转述,声情并茂的讲话让不少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不怕!”
  又是整齐划一的回答,让朱厚照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他身旁早已备好的水酒,只见他左手往腰间一抹,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划破右手手腕让一滴滴的血液流进酒杯中。
  周围的刘瑾、江彬等人立刻着急的上前想要劝阻、止血,他却只是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你们,是天朝的英雄。朕代表天朝感谢你们。朕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就是信任你们,相信你们能够完成。这次你们将远赴进行异地作战,虽然与天朝相隔万里,但是你们的心是与天朝联系在一起的。”
  “朕希望你们这一次能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万难莫敌的精神,圆满的完成任务归来。”说完朱厚照酒杯端起,将杯中的水酒一口饮尽,并对着台下的将士们做了个敬酒的动作,“是男人的就喝了这杯。”
  众人手中都已经备有一杯水酒,在被他说得热血沸腾以后,都学着一饮而尽,顿时士气高昂到了极点。
  “你呀,誓师就誓师,怎么还把自己弄伤!”
  “嘿嘿,不是刚好说到兴起了嘛!”
  刚刚在校场上还英武无比的朱厚照现在却只能对着自家老爹讪笑,有点忐忑的将自己受伤的右手往背后缩。
  “躲什么!”朱祐樘瞪了他一眼,将他的手腕抓过来看了看,发现太医已经很好的处理包扎过了才放心。他在朱厚照头上敲了一记,道,“刚才看你在台上没事弄道伤口,真想上去揍你!”
  “嘿嘿,父皇,您不会吧!总要给儿子留点面子!”朱厚照听他说得凶狠,却嘻嘻笑了起来。
  朱祐樘无奈的摇了摇头,想起他刚刚在台上说的话,不解地问道,“不是说西方的国家林立,人口也远比不上天朝,只要能与奥斯曼土耳其成功建交,这八千人去到那边并不会很危险吗?”
  “话不能这么说呢,父皇,您想呀,咱们派出的这些人虽然名义上去与土耳其建交的,但是主要目的却是扰乱为了西方局势。我的本意是想让江彬他们以土耳其为补给点,可要是那个国王不配合的话,江彬他们便要自己解决补给问题了,这是一个难点。”
  想到那些烦心的事情,朱厚照便敛起了笑容,躺在床上望着幔帐,眼神有些茫然地道,“再说,毕竟是在异乡作战,天时地利人和什么都不占,一直要等到天朝这边的战斗结束后再派船去接他们,这些人才能回来,这一去的凶险也是很高的。所以我特地将此行说得艰难一些,宁愿让他们能更谨慎一些行事。”
  “照儿考虑得很仔细呀!”朱祐樘赞许的伸手摸了摸了他的额头。温暖的手心让朱厚照闭上眼睛舒服的就着他的手蹭了两下。
  “不过只要江彬机警一些,能随机应变,我想即使是以战养战问题也不大的。”朱厚照想了想继续道,“西方不比咱们天朝,他们的国家都不是很大,人口也少。您别看这八千人投入到天朝的战场上只能算是一支尖兵,但是到了西方只怕就能当做主力部队了。”
  “他们国家的军队不多吗?”朱祐樘连忙问道。
  “不多!”朱厚照斩钉截铁地回答,“以人口而言,只怕他们全部所有国家加起来的人口才能比得过大明,而军队就更少了,我估计那些个大国能有二十万兵力就算多的了,如今他们要防范奥斯曼土耳其的入侵,又派了一些部队来东方,能出动的士兵根本没多少了。”
  这个数据是朱厚照根据自己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军队规模对比推测出来的,那则记录上说1494年的意大利战争,法王查理八世的军队加上加盟军都才六万多人,而同时期的大明则有近两百万屯兵在册。
  想了想,他怕朱祐樘担心又补充道,“我早就已经叮嘱过江彬了,西方的战争多数是因为领土与宗教引起的,他们在那里捣乱可以,但是不要占地为王更不要去触动西方人的宗教问题。我到要看看查理他们如果东方战场失利,自己后方又乱了还怎么有办法继续打下去。”
  “累了就休息一会!”朱祐樘看着他说话间神采飞扬,但脸上却还是有着掩饰不了疲惫,忍不住低声道。他知道儿子虽然把批阅奏折的事情扔给了自己,但是那些调兵遣将,研究新火器的事情却一直是自己在亲力亲为,晚上休息的时间都减少了很多,短短时日便开始消瘦了,让朱祐樘看着很担心。
  “哪有时间能休息呀”朱厚照将头枕在朱祐樘的大腿之上闷闷地道,“一会还要去兵仗局呢,听说新的炼钢之法出了远超百炼的钢材,这可是大事,如果真有这样的好钢,便能制作很多更好的火器了!”
  “真有此事?”朱祐樘闻言惊喜不已,好的钢材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了好钢就能给士兵配备更好的武器、更好的铠甲,能让军队的战斗力提高一大截。“是用了那种改进的高炉炼钢法炼出来的吗?”
  “恩。如果真是超越百炼的话,就可以下令大量建筑这种高炉了!”朱厚照着实是有些累了,说话声音都有些迷离。这些日子一直劳心劳力的,今天又是一大早去校场准备检阅军队誓师,即使是他在修炼之后精力远超常人,也有点经受不起折腾了。
  “睡一会吧,父皇一会叫你起来,一起去看看那种钢材!”朱祐樘心疼的为他轻轻按摩着头,虽然知道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朱厚照却不愿意违背自家父皇的好心,于是听话的闭着眼睛小憩。

  第057章 钢与名茶

  锵锵,金属相碰的声音清脆悦耳,两把马刀在强烈的相撞之后,其中一把应声断裂。
  看清楚断裂的那把马刀是精致的百炼之刀以后,周围的工匠先是一阵屏息沉默,接着爆发出来惊天的欢呼声。
  “一次成型的刀具居然能劈断千锤百炼出来马刀,真是神奇!”连朱祐樘都忍不住赞叹起来,“拥有这样钢铁我大明何患!”
  他一边望着正与工匠们交谈的儿子,一边拿着使人递上的新制马刀,眼中满是骄傲,心中忍不住感叹,自己多年为帝的功绩可能都比不过生了这么个好儿子。
  朱厚照不知道他心中的感叹万千,而是认真的询问着工匠们这些钢的产量与生产方法,考虑着如何量产化。
  他是实在是很佩服这些匠人,居然真的只凭自己那种简单的指导就能摸索出来炼制不逊于现代钢的技术。难怪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
  在朱厚照的记忆中现代钢铁工业的高炉炼铁法是由古代的竖炉炼铁发展改进而来的,他通过这些匠人了解中国最早在宋代时期就出现类似竖炉炼铁法的记载时简直是大喜。
  当初在秘密备战之前,他从各地呈报上来的奏折推测出来了全国的钢铁产量,这让他简直惊喜万分。
  通过一番计算,虽然中国并不盛产铁矿,但是由于继承了优秀的炼铁之法,仅仅一个省的钢铁产量就十分可观,甚至让朱厚照怀疑能比得上欧洲一个国家的商量。
  正是明朝先进的工艺以及优秀的工匠们,使得朱厚照有了敢于与那么多国家对战的基础!
  说起来朱厚照前生时对钢铁行业的工艺并不了解,但作为一个理科生最基本的原理却还是能分析出来的。
  他知道炼钢其实就是一个氧化反应,目的是将铁冶炼到一定的含碳量之间,使之兼具生铁与熟铁的特点。
  了解了这一点,作为皇帝的朱厚照自然没必要亲自去研究这个东西,制定一个大致方向便当做甩手掌柜让专业人士去研究了。
  明朝的工匠思想活络,朱厚照有权又有财力,只需一纸诏书便调集了大明在册的那些最有名气的炼钢匠人。
  虽然这些人由于历史局限并不了解原理,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的研究,在朱厚照引导大方向的基础上居然还真让他们摸索出来了如何炼制优质钢材的办法。
  朱祐樘神情复杂的望着正神采飞扬与匠人们说话的儿子,一路看着他从粉雕玉琢的小娃儿成长为英姿勃发的少年帝王,似乎这个孩子从小就聪慧远超常人,对于大局的把握更是清晰无比。
  他知道类似如同炼钢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每次都是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儿子对于细节之处并不了解,但是总能敏锐的察觉到那条通往成功的近路。
  望着朱厚照的笑脸,朱祐樘不禁想起了往事。当年儿子就认为皇家没有单独的小金库十分麻烦,身为皇族要用钱居然还找户部去批,便使着沈三开始从商敛财,而在这些生意中除了为探听消息兴建青楼酒肆以外,最赚钱的便是茶了。
  原本明朝在太祖废团茶之后,宫中便改贡叶茶,采茶芽以进,由于朝廷的诏命使得民间也开始盛行散茶,并将唐宋元时期兴起的炒茶工艺广泛推行,像朱祐樘自己就最喜欢喝的就是贡茶中的湖州紫笋和钱塘龙井。
  但是最让他想不通的就是为什么明明不喜喝茶的儿子偏偏却十分善于发掘新茶,每次只看他在地图上点了点,再让沈三派人去当地寻找总能找一些让人赞不绝口的好茶。
  枉自己以前还觉得像龙井那样的好茶已经难寻了,偏偏儿子却不时让沈三找到像吓煞人香、大红袍等绝品好茶。
  “洞庭帝了春长恨,两千年来茶更香。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落春香百里醉。”像那毫不逊色龙井的极品吓煞人香经过儿子题字赋诗一首后更是以碧螺春之名闻名天下,不但成为了贡茶更成为了天下人争相抢购的名茶。
  这些年来沈三将普通茶运去蒙古甚至他国贩卖,极品好茶则卖给那些达官贵人、文士商贾,着实狠狠地赚了大笔的银子,虽然朱祐樘并不知道确切的金额,但光看沈秀每年给朝廷抽的那可观税金便知道收益肯定惊人。
  面对这样的一笔巨额财富,如果不是知道沈秀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