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老两口悠闲红楼生活 >

第168部分

重生老两口悠闲红楼生活-第168部分

小说: 重生老两口悠闲红楼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211 来信

    211 来信

    其实,凤姐儿见到了子肜也没捞到机会说些什么。只是把宝玉贾环这几天的日子都说了一下,当然,其中穿插了水月庵的老尼请托之事,也风淡云清的说了几句那个老尼真是昏了头,怎么会想到找咱们府关说人情的,只是自己回了,让他以后碰到类似的事也不用想着托请咱们府,咱们府里的规矩大着呢,这类似时一律不许沾手的。

    子肜那天把话说得很重,自然就料到了这样的结果,也不管凤姐儿拐弯抹角的打听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是笑着对她说:“你回得很好。这是老爷定下的规矩,只要是咱们府里的人都要遵守。男人们在外面不容易,岂知这外面的事情了有多少的沟沟坎坎等着他们呢,你如今也是经过些事的,自然知道这里面的轻重。不说他们外面的事了,光我们府里的一些小事,这下面的就会有人上眼药使绊腿的了,以此及彼,就知道男人们在外面做些事,有多少眼睛盯着他们呢。我们一个不小心,保不准就成了别人的把柄呢。那天我是说了急了点,也是怕你上了人家的当罢了。好了,你只要记住这些就行了,这些话我不光对你说,府里的几个姑娘和我的儿媳妇,我也时常对他们这样说呢。”

    凤姐儿恭恭敬敬的听着,子肜看着凤姐儿这个样子,也不想让侄女儿在难看了,就转移话头说道:“前些日子我收到你老子的信了,只是看你一直太忙,也就没找了你过来说,不知道你老子可给你来信了?”

    凤姐儿听着这话,又想起件烦人的事。前些日子,她收到了他**的信,说是今年要把妹妹送回来成亲,给她开了张单子,说是给妹妹办嫁妆的物品,因为她母亲在外面,不方便采买,也看不到比京城好的东西,所以托她这个出嫁的女儿帮着采买。信中还说,原来与史家议亲并没有成,现在定的是保宁侯之子。

    她接到信就大大地吃了一惊,史家是老太太的娘家,现在府里还时常接着湘云过来,这史家的几个孩子她也是知道的。当初议亲的那个是保龄侯的嫡子,虽不如自己家里几个爷们出彩,但听说也是个不错的。他们几家都是亲近的很的,怎么最后这亲事会没成呢?这保宁侯和保龄侯虽然是一字之差,可以糊弄些人,但京里哪个不知道,除了还有几个庶子岁数还小不曾成亲外,这几个嫡子都已经是成了亲的,唯独那个嫡长子是死了老婆的。母亲到底把妹妹说与谁了?这也太离谱了吧。

    现在听姑姑这样问,也想听听父亲怎么说的,就据实以告:“我并未接到父亲的信,只是前几天收到了母亲的信,说让我帮着备嫁妆,要嫁给保宁侯家呢。把我弄得云里雾里的,现在腾出手来,正要给母亲写信问问清楚呢,不知父亲来信都说些什么。”

    “我也正是为这件事烦心呢!”子肜叹着气说:“你老子也没仔细说,只是说你妹妹实在是不服管教,不知闯了什么祸,连带着把眼看要定的亲事给搅黄了。你父亲要不是看着亲生骨血的份上,早就要打死她。现在虽然留着他。但也不管她的事情了,这门亲事是你母亲定的,只是你父亲说不给她一点儿嫁妆,全当没生过她,早早打发出去了事。”

    凤丫头大吃一惊,怎么这里头还有这样的事情,她娘可是一丁点儿也没跟她说,只说是采买不宜而已。

    “也不知道鸾丫头到底干了什么,让哥哥如此生气。只是那些话估计也是气头上说的,没有嫁妆,不说失了王家的体面,连着保宁侯家也会认为是王家存心羞辱他们家吧,那样可真是亲家变仇家了。”子肜慢慢地说道,然后抬头看了眼凤姐儿,继续说道:

    “我会写信劝劝哥哥的。哥哥从小就疼爱与我,什么事也不瞒我,只是这次鸾丫头到底闯了什么祸,他只字未提,想来那事他要不是羞于说出口,要不就是牵涉了什么机密。不管是哪样,我都不好打听,前者戳痛哥哥的伤,后者让哥哥为难。你且给你母亲回信提提,看看你母亲说些什么。知道了原委,我们才好想法子帮忙。”

    凤姐儿垂首听着,想了想也是,只是说起这件丧气的事情,姑侄俩都没有再说话的兴头了,稍等了片刻。凤姐儿也就告辞了。子肜想着这些事,也是糟心,闯祸?大概是凭着穿越女的自信心行了什么过激之事吧?看看还能怎么描补描补吧。说实话,她是真心想帮着位老乡一把的,何况她现在还是自己的侄女,就算不看别人,为了自己的哥哥,都要把这事给抡圆了。

    秦氏的丧事算是忙完了,贾蓉现在也服了服,除了料理外面的事情,也不在外面走动了。贾珍在这些事情前是要给贾蔷张罗媳妇的,现在在贾蔷的劝说下,也暂时息了心思,贾蔷一定要陪着贾蓉服服。贾珍原还劝了几句,只是想到这哥儿两的亲厚,也就不多说了,看着蔷哥儿出落得更好的面容身姿,还是很疼爱地说道:“叔叔我就随了你了,只是这段日子你也忙很了,你家里也没个照料的人,现在你又不肯娶亲,这样糊弄着过日子怎么得好?还是先挪进来跟蓉哥儿做个伴吧。况且,你在他身边看着。我也放心些。”

    贾蔷其他的都没放在心上,只是听着罢了,知道这个叔叔虽然荒唐但是对自己的疼爱还是真的。等听到最后一句,却真的打动了贾蔷,他也想亲自看着蓉哥儿才好放心些,于是也不管以前的那些个风言风语了,当下收拾了几件衣服,就进了东府与贾蓉作伴了。至此,贾蓉贾蔷更是大多时形影不离了。贾珍看了几天也就放心了,继续过他那个荒唐的日子。

    子肜虽担心娘家侄女的事,只是现在这能等着回音。于是白天里。子肜又恢复了悠闲的生活,管教儿女,顺便教导府里的其他几个姑娘,到老太太那里请安说话,如此而已。说来也好笑,原本书中是李纨带着姑娘们做针线,王夫人除了服侍上人、丈夫,就是要礼佛。现在可变成子肜时不时地管教姑娘们了。

    黛玉不要说了,自接进府里,除了在老太太处,就是在自己身边了,原先和自己的几个小儿女玩在一处,后来宝玉环儿都避开了,到越发和探春处得像亲姐妹了。迎春也不用说了,也是自己主动接了这活计的,现在迎春也是挺粘着自己的。黛玉迎春都时不时地往自己这里跑,那惜春当然也是随大流了。子肜也是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本着一头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子肜也就一并接收了他们。只是她万万没想到,宝钗也会和着那几个姑娘时时过来的。

    子肜不相信薛王氏没有对宝钗说了当年的恩怨,只是人家小姑娘这样来了,她也不好说什么。再说了当着那么多小姑娘面前,她也不能对宝钗不理不睬的,最主要的是,这宝钗到底还是个小姑娘呢,又没做什么事,子肜和她娘的恩怨,也不能算在她头上。子肜好歹也是最最早的红旗下的少年,自然没有所谓的父债子偿似的江湖观念,有的只是个人恩怨不要伤及无辜。综上所述,子肜也只能对着宝钗和和气气的。

    不过,时间一长,子肜对着宝钗真是越来越服气,如果不是熟知薛王氏的性格和面子上的功夫,自己保不准就会真的很喜欢这个丫头,只是现在自己只能保持着谨慎怀疑的心态。

    现在子肜的日子除了这些个小烦恼。总体还是不错的。除了这些姑娘时常过来,子肜每天还有雷打不动的时间抱着芝儿玩。这小东西是越来越可爱了,长相不去说他,有着自己和贾政的遗传,石氏也是长得好的,这芝儿长得能不好吗?且这个孩子的性子随了自己的孩子,都是不爱哭闹的,稍微一逗,就笑得咯咯的。要是你没功夫搭理他,把他放在一边,这孩子也不闹,有时候就这样眼睛盯着人影子看,有时候又自己玩自己的。只是时间长了还没人理他,他就开始勾搭人了,会自己在一边嘴里发出些怪声音来,只要你朝他看了,那他就冲你咧着嘴,漏出只有几个小白点子得牙龈肉肉,大大的笑着,一边笑一边还使劲儿的挥舞着他那那个小胖胳膊,两只大眼睛还弯弯的,小胖脸上还一边一个小酒窝。那样子,那动作,和贾珠宝玉小时候一模似样的,看得人心里软软的,忍不住就要过去陪他玩。

    贾芝的可爱是府里皆知的,凤姐儿也尤为喜欢这个侄儿,常常抱着二姐儿过来引逗他,只是每每看到了他,就把二姐儿放在一边了。子肜知道凤姐儿盼望能得个儿子,只是这个事也是强求不得的,只能时不时地劝劝,又想着法子提醒她保重身子,等调理好了再要孩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谢谢青衣浅淡亲的千响炮,刚刚看到恶魔堕落天使亲一下子投了5票,谢谢!谢谢所有的亲。我先睡下子,等天亮了再努力,好不好?)

正文 212 了悟

    212 了悟 (一更)

    这两天荣国府的老太君有些心事。这些年来。外孙女黛玉一直养在身边,因此上,姑太太随太过身了,但姑老爷还是与里的关系不错的。前些日子,林姑老爷给老太太来了信,说是不就因公务要进京。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对黛玉来说,多年未见父亲了,这次大概是很盼望的。而老太太就想的有些多了。

    因为贾政夫妻的插手,现在的林如海并没有病入膏肓,虽然身子是有点弱,但还是可以多活些年头的。这次,如海被皇上召入京城,除了朝堂上的一点忐忑,更多的是满心欢喜。自爱妻离世,弱女入京,她就再也没见过,虽然女儿一直和他书信往来,但这又怎么能和亲身相见相比?无数次的,如海在脑中勾画着女儿的样子,只是除了幼年的黛玉。浮现在脑中的总是爱妻的身影。

    对于妻子,他是敬爱的,所以也就依了老岳母的想法,虽舍不得股肉分离,但还是把他现在唯一的亲人送到了京城,这里面,除了为黛玉名声的考虑,更多的是因为妻子临终的嘱托。他是知道老岳母和妻子的打算的,只是一开始在他看来,两家孩子都小,谁知道宝玉以后是个什么样子的。只是最后,还是因为对妻子的疼爱,他也默认了。自从送走了女儿,他也了无牵挂了。

    只是后来的变化有点让他五味繁杂。一开始接到爱女的书信,他对贾政夫妇是感激不尽的,从信中的描述,他是知道他这个大舅哥及他的媳妇是真心对他女儿好的,不光他们,就是几个内侄子侄女,也与黛玉相处愉快的。同时,他还放下了一直担着的心,看女儿信中所述,宝玉这个孩子也是个好的,又与黛玉相处愉快,把黛玉当作妹妹一样疼爱,这样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以后的日子也会和美的吧?

    后来接到贾政的信时。粗粗一看,不免怒火中烧。也是,这种表明无心结成儿女亲家的信,写得再婉转,其实质还是一种拒绝,更何况在如海看来,自己的行为像是把女儿贴上去硬巴着人家的儿子似的,如还可是正正宗宗的土著读书人,那骨子里的傲气让他如何能不发火?也亏得扬州离了京城远,要不然这林如海真有可能上京去把女儿接回来。

    最初的怒火过去后,如海能冷静的思考了。发现自己的火实在是师出无名,这儿女亲家,总要是你情我愿的才好呢,人家贾政不准备结亲,又有何过错?况且,人家还很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