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修道者 >

第32部分

重生修道者-第32部分

小说: 重生修道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四周空空荡荡,除了路边的房屋,没有一个幽魂。一切宛若离去之前的模样,但安逸却发现些许不同,眉头不禁皱起。
望着最中心处的阎罗殿出神一阵,心中暗忖道:“这阎君,看来并不简单,竟然有办法从天道手中抢出几个修道之魂,使他们恢复神智,从而晋升鬼差。只是不知道这六道轮回被天道接掌,还要这些鬼差有什么用处。”
思索片刻,安逸不禁摇头失笑。
这阎王想与天道较劲,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只要不妨碍到他,管他简单不简单呢!
如今管好自己才是正理!
想到这,他最后撇了一眼阎罗殿。没有前去探查的心思,沉吟了一下,打开一条通向十三陵的通道,闪身进入其中。
十三陵坐落于京师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约五十公里。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此地已经开放旅游,为避开人以及摄像设备发现,安逸直接用天魔元神隐去身形,才打开通道。
因为他已经到了炼神返虚之境,元神有成,所以并没有再生出眩晕之感,只是眼前明暗,景色变幻,就直接出现在目的地。
这时天刚刚擦黑,但陵地里也早就没有了游人,安逸也不细究这是哪位皇帝的陵墓,当下直接飞遁离开。
离开陵墓,来到城市的街头,只见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纷纷,男女老少应有尽有,有独来独往的,有三五成群的,有一男一女勾肩搭背的,有搂在一起互相舔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饭吃的撑了,相濡以沫互相解渴。
安逸此时早已显出身形,但却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淹没。
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一名有着飞天遁地之能的修士,混在这来往的人群之中,不温不火,无声无息……
顺着人流,随意的漫步在街上,看着这,满城灯火不夜天的繁华景象,安逸没由来的,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声音很轻,细若蚊蝇……
不知是叹这红尘纷扰,还是……
世间沧桑!
在之前,他还是一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出身平凡,相貌普通,没有一技之长。那时的他,何尝没有向往都市中灯红酒绿的生活?那时的他,何曾没有想过美色权财!
而事到如今,当所有的所有都唾手可得的时候,他却再也没了一分心思。
看开了?顿悟了?
不过是……
有了新的追求而已!
当你饥饿时,你想的是吃饱;当你吃饱时,你想的是穿暖。当你穿暖时,你想的是吃好,当你吃好时,你想的是穿好;当你衣食无忧时,你想的是钱财美色;当你**满足时,你想的是虚名权力;当你权势滔天时,你想的……是长生不老!
人的**永远无法满足,所以人们都向前看,当人们得到了什么,人们不会有时间去珍惜他,而是又开始谋划着想要得到自己还未得到的。
人性?本性?天性?何为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异而过众者,伪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者,心生也;伪者,人为也。
夫其性,由心而发,先天所赋;其伪,虑积能习,而后成伪。
人之性,生而有好利,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故**生,而礼义文理亡。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如此,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目**,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
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埶。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
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
是以,性恶者……
“呵——!”就在此时,安逸突然摇头失笑:“管他什么性善性恶,什么时候我也如此多想了!”
他只不过是感叹一下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人心易变而已,却没想到一时间竟然想了那么多。
如此看来,这没事乱发感慨,还真的要不得啊!
安逸一念至此,刚要摇头甩空脑内想法,却不由赫然一顿。竟又是沉思起来:
这人心易变,何来坚守本心?
我者,真实、主宰、自在义。谓一切法显现,因缘和合而有,此乃诸法规律。
净法于清净因缘和合而显,染法于杂染因缘和合而显。
于染净法中,皆无真实、主宰、自在的我体可得,是以……诸法无我?!
过去心跟现在心不一样,现在心跟未来心亦不一样。但因其变化缓慢,且相续性很强,刹那生灭,所以我们以为有一个自我,其实……没有!
无我无心,何言坚守?
性邪?神邪?思邪?
……
不知不觉中,安逸心神渐寂,思感空灵,竟于这闹市之中……入定!

第六十五章 悟
且说安逸因困于有我无我,于闹市之中入定。因为他突然闭目站立,一动不动,自然吸引不少行人张望。
但方今之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人心冷漠,所以虽有好奇者,但却无一人上前多事,这倒间接成全了安逸一把。
他所修炼,唯心唯我,非道非佛却亦道亦佛,而道佛两者之间理念又各有不同,就如这无我之言,便属佛家。
而此时,安逸却被这无我之言扰乱心神,当真十分危险!
若他真的不能参破,只怕醒来之后,便是皈依佛教之时!到那时,大道通明录的修习,怕就到了尽头。
要知道这大道通明录唯我唯心,此我虽非真“我”,而是“知”“言”“行”,简单的来说,就是立下属于自己的一道,如老子之“道”,释迦摩尼之“佛”,孔子之“儒”一般,有自己的“思想”、“经义”,此番才是大道通明录之“我”!
简单来说,也就是:当他成道之日,不归儒、释、道任何一教,因为他有他自己的“教义”。那才是大道通明录中真正的“大道”,这个功法,可不是单靠点经验就能升级的。
若不悟道,一切法力皆为虚幻,最后尽皆化为乌有。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安逸可以亦佛亦道,吸取其中有利的知识,转换成自己的理念。但他若真的被佛家经义所影响,失去了“我”,日后一心只研佛,那就是断送了自己的道路。成就始终有限!
而此番他之所以如此容易的就被影响,其实还是天魔元神之故。
前面说到,天魔无形无相,聚散由心,乃吸收世间七情六欲等种种恶相所生。
而安逸此时却正处在炼神返虚之境,也就是将已经成为实质的元神,练的虚实皆可,可虚可实。
本来这个境界难度颇高,常人百年能成已属幸事,而安逸却因为得了天魔元神,对于虚实变化一道了然于胸,这一境界的时间当然就大大的缩短了。
但即便如此,原本也需要十年时间,可他却突然心中有惑,并于不知不觉中入定,想要定中生慧,以解其惑。
如此种种巧合相加,他竟一举突破炼神,达到炼虚合道之境,而想要合道,首先要心中有道。
安逸虽悟心道,但毕竟日浅,恰逢其会被一句人心易变所迷惑,又加上修炼来他对于佛道之言也多有研究,如此种种,他才会陷入如此思想上的斗争。
不过这属偶然,但其实也是必然,因为炼虚合道,可以说是逆式思维与“破执”观念的体现。
进入虚空境界的时候,如果有执着心,依然没有摆脱“有为”、“人为”法度,也就是“伪”,若想求“真”求“性”,应该进一步破除执着心,心中无执,方能思想通达,如此,才能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
若不然,不知要走多少弯路,或者一步踏错……误失百年身!
就如他如今一般,一步踏错,再无返还余地!
……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淌,街上行人渐渐散去,只留安逸一人,伫立街头。
夜色下,整个城市静悄悄的,没有鸟声虫鸣,没有树叶沙沙,有的,只是偶然一辆汽车,路过时所发出的声音。
无边的夜幕,好似一直巨兽,将整个天地吞噬,若不是头顶几盏路光,直以为整个城市,都丧身兽腹。
万物俱寂,无声无息,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天边飘起了鱼肚白,就在由白变蓝之际,赫然间,一抹亮光刺破天际,只一瞬,云朵就全染成了桃红色,仿若一层锦缎。
云雾仙飘,于不知不觉中,一轮红彤彤的太阳爬上天际,洒下万道金光,照耀大地!
就在金光洒在安逸身上的时候,一抹紫气在他身上一闪而灭,与此同时,他紧闭着的双眼也终于缓缓睁开。
没有精光四射,没有凌厉如刀,一切的一切显得是那么的平淡,无奇。但安逸的嘴角,却扬起一抹明亮的微笑,绣口微张,缓缓吐出四个字:“无中生有!”说完,他的气质,显得越发普通了。
这是……
返璞归真,炼虚合道!
此时路上已经又充满了络绎不绝的行人,但对于他的变化,却似乎无人察觉一般,视若无睹。
安逸见此只是一笑,见旁边有卖早点的,他虽然不饿,但却也走了上去。
吃饭而已,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谁说神仙就不食人间美食?
更何况,他又不是神仙。
买了一份煎饼果子,安逸也不讲究,在路牙子上一坐,边吃边看着路过的行人,口中还时不时啧啧有声,像什么“美女大腿好白”之类。
倒不是他如何**,而是他此时心若琉璃,晶莹剔透;宛似婴儿新生,回归本性,纤尘不染。心中无欲,何来色?
只不过随心所欲,率性而为也!
吃完饭,安逸抹了抹嘴角,拍了拍屁股上的尘土,念头一动,天魔元神化为千缕万缕,一丝丝没入路过之人的心中。
直到此时,他才知道之前自己想的错了。
这七情六欲,世人心中,无时无刻皆有,何必非要限定一个地点?
诚然,赌场、酒吧之类,人心情绪波动大,贪、欲等念比平时多的多。但七情六欲,可不单指贪、性。
喜、怒、哀、惧、爱、恶、欲,眼、耳、鼻、舌、身、意;或**、形貌欲、威仪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相欲等等情绪波动,皆属**。
就如工薪一族,上班之时,对老板的怨念是情,对同事的厌恶是情,对女同事的喜爱是欲,吃饭时,对面前食物是欲,如此种种,只有普通生活之中,七情六欲才尽皆完善。所以,于普通生活中吸取才是正理。
虽然这样一来,人心相对平淡,就等于天魔元神自主吸收的欲念也会相对减少一些,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常言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足以看出,这佛与魔虽然是两个对立面,但关系却十分紧凑,其特性更是共通。
这佛能化身亿万,知过去未来,因为其无过去未来。这样说似乎没有逻辑,但修行哪有逻辑可讲?
若言过去,过去已灭;若言未来,未来未至;若言现在,现在不住。故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如此佛性真如,不落十方,不入三世。方四大皆空,可知过去未来。
而天魔特性亦是如此,化身亿万,穿梭万界,无影无形,无自无我,故四大皆空,可知过去未来。
只不过因为安逸之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