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今夜我怒放 米苔米苔处处开 米苔米苔处处开 >

第28部分

今夜我怒放 米苔米苔处处开 米苔米苔处处开-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述说走入了他的回忆,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中饭吃得很晚。吃完鼎鼎有名的米泽牛肉后,他们就坐新干线返回了东京。在东京车站和黄总他们分手时是下午6点左右。

    今天一直跟着黄总的指挥棒转悠,出来一天也没怎么和小林君说上话。难道就这么回家了吗?时间还早,好想和他去哪里坐坐,但是应该怎么开口呢?米苔寻思着。

    “新桥车站附近有一家我常去的小酒馆,我们到那儿去喝一杯再回家怎么样?”小林瞟了米苔一眼邀约道。

    “Go。”米苔英语脱口而出,好像只有用英语才能掩饰她的羞涩激动和兴奋。

    从东京车站到新桥车站很近,坐山手线两站路三分钟就到了。出站后,穿过热闹喧哗的大街,七弯八扭拐入一条窄窄的胡同,胡同灰扑扑的,没有什么行人,十分安静,两边峙立着简朴陈旧的民房。

    他们来到一幢年代久远的木结构二层小楼前。门口垂挂着青色的布帘,上面用白色的草书写着两行字,上面一行字比较大,写的是“蓝梦食堂”,下面一行字比较小,写的是“阿仔鸡饭”。小林君熟门熟路掀开门帘走了进去,米苔紧随其后。

    店堂里灯光明亮柔和,环境整洁舒适,可能时间尚早一个客人也没有。

    这家酒店的面积比那家酒楼还要小,靠左边的墙角是一个小小的厨房,厨房的外沿用薄木板粗粗钉做了一个简陋的半圆形餐桌,餐桌旁放着一排高脚椅子,客人可以翘腿坐在高脚椅上一边观看厨师烧菜一边和厨师说话、喝酒吃饭。靠右边的墙壁放着两张四人座的桌子和椅子。

    “白妈,在吗?”小林喊了一声。

    “是小正吧?你来啦。”厨房里的暗门打开了,一个女子应声而出。

    米苔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亲热地称呼小林君。女子四十多岁年纪,穿着家常衣服,外罩花布围裙,她中等个子眉目如画肌肤胜雪温婉宁静,这样一个鸡毛小店有如此佳人,怪不得小林君要常常光临了。一股醋意涌上米苔心头。

    鸡毛小店的女主人是何方神圣?她和小林君有着怎样的渊源?她会善待米苔吗?米苔呢?要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qidian。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三章 豪门公子的身世之谜(一)

    “来来来,快请坐。”

    小林君和米苔被白妈招呼着在厨房旁椭圆形餐桌的高脚椅上坐了下来,椅子相当高,坐上去后,米苔的双脚够不着地,她用脚尖摸索半天后才在椅子下方找到了一条细细的横杠,把两只脚搁在上面后,方觉得舒坦踏实了。

    小林君个子高手脚长,由于一般的日本餐馆座位逼窄,所以他在别处吃饭时总是一副手足无措难以施展的艰难模样,而这里的高脚椅仿佛是为他量身定制的,他坐得很深很稳,双脚朝前伸直,看上去舒适安逸。

    白妈递过来两块热乎乎的手巾把子,笑盈盈地先看看小林君再看看米苔后发问:“小正,是你女朋友吗?好一个清秀水灵的女孩子。”

    “我像小林君的女朋友吗?”一向不擅长开玩笑的米苔不知为什么突然有了说笑话的灵感,语气尖锐,有点咄咄逼人。

    “白妈,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公司的前辈,她叫米苔,是我们公司唯一的中国职员,毕业于一桥大学,日语英文都顶呱呱的。”

    “今天我们受公司委托一起去山形陪同中方合作公司的老总游览山寺,刚回到东京。看看时间还早,就一起过来喝杯酒,顺便看看白妈您,好久不见了嘛。”一向少言寡语的小林君一反常态一口气说出一大段话,说完后,舒了一口长气。

    “你不用啰里啰嗦解释这么多啦。放心吧,我也没追着喊着说要做你女朋友。”“腾”地一声,米苔心里蓦然升起一丝对小林君的反感。

    “姑娘,说正经的,我可是看着小正长大的,他还是第一次带朋友上我这儿喝酒呐。”白妈一边在厨房忙碌着,一边仰起脸颇有深意地看着两位年轻客人。

    “米前辈是中国人,看见她不时让我想起母亲,今天特意带她一起过来的。”小林不无腼腆地说。

    哦?小林君的母亲是中国人啊,这还是第一次耳闻噢。

    “尝一下吧,这是水晶肴蹄。”白妈把一盘肉红皮白卤冻透明片薄如纸的肴肉摆在小林和米苔面前,又在旁边放上了一盘切得极细的姜丝和一小碟黑得发亮的镇江香醋。

    这是苏帮名菜,米苔看到久违的家乡菜高兴得几乎雀跃起来。她不客气地先拿起筷子夹了一片放入口中,不肥不腻,柔而不柴,酥香嫩鲜,佐以香醋后令人胃口大开。

    回味无穷之际,米苔对白妈的敌意减去大半。

    “姑娘,小正虽然出身豪门,但是从小就没有见过母亲,在缺乏母爱的环境里长大,身世挺可怜的。以后还要请你多多关心他哦。”

    什么?这个桃花岛的未来岛主、六段剑道高手、开着私人直升飞机纵横往来、居住于太平洋万顷碧波之上的豪门公子原来身世这般可怜,米苔不觉对小林动了恻隐之心。

    “小林君,令堂的家乡在中国哪里?”米苔柔声问道。

    “听说外祖父的老家在苏州吴县,位于上海附近,开车一个小时就到了。”小林也夹了一块肴蹄放入口中。

    “噢,苏州啊,那我和令堂是江苏老乡了。我是宜兴人,离苏州很近的。”米苔很兴奋。

    “哦?米小姐也是江苏人吗?世界太小了。我们也是同乡噢。”白妈在一旁插嘴。

    “白妈,您也是中国人吗?”白妈的日语说得非常地道,听不出哪怕一丁点儿外国口音。一直以自己日语发音准确说话自如流畅而自负的米苔不免相形见绌。

    “我祖父祖母都是扬州人,他们在战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来到日本横滨中华街工作。中华街的春江阁你知道吗?那是我父母开的,现在由我哥嫂在管理。”

    哦,原来白妈是在日华侨华人第三代啊,怪不得日语这么棒。

    “我和小正的妈妈是邻居,是最要好的朋友、闺蜜。”

    “原来您和小林君的母亲是同学啊?您太看轻啦”米苔发出衷心的赞叹,赞叹声中敌意化为玉帛。

    “老太婆一个,还年轻什么呀,要退出历史舞台喽。这以后的世界呀,就是你们的了。”白妈嘴上谦虚着,但一副对自己的外貌和健康颇有自信的神态。

    “小林君的外祖母又是哪里人呢?”两个女人把小林撇在一边聊得热火朝天。

    “锦惠,哦,小正妈妈的闺名叫锦惠,锦绣河山的锦,施惠于人的惠,她是我横滨中华学校的同学,我们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整整同窗共读了12年。”

    “她的爸爸,也就是小正的外祖父是苏州吴县人,外祖母是日本静冈人。外祖父的祖上是清朝二品大官,做过出使日本国的钦差大臣。”

    “来,别光顾着说话,边吃边聊,筷子别停下来。这是九丝汤。”

    “锦绣河山、施惠于人”,从一个日本生日本长的华侨华人嘴里听到这样文绉绉的词汇,米苔好感慨。看来这个中华学校不简单哟。米苔思忖着。

    “九丝汤?哦,就是俗称的大煮干丝吧?我最喜欢了。这又是一道苏帮名菜。白妈,您的手艺真好。”米苔一边品尝着一边发出真诚的赞美。

    “小正,冷落你了吧,很对不住噢。我和米小姐很投缘哎。对了,你们不喝点酒?”

    “那,我来杯生啤吧。”

    “我不会喝酒,就喝乌龙茶吧。对了,白妈,请您接着说嘛。”米苔像一个迫不及待想知道故事结局的小女生。

    “怎么?对小正的身世感兴趣啦?我们小正还没有女朋友呢,愿意考虑一下吗?”报复来得很快,这次轮到白妈反击了。

    “您说什么呢,小正可是我们公司女职员的梦中情/人,要做了他的女朋友啊,她们还不把我给吃了,我可没那个胆儿。白妈妈,刚才说到,外祖父先人的出身很显赫。”米苔不好意思起来,急于想把话题拉回去。

    “清朝灭亡后,外祖父的先人就在日本定居下来了,后来参与创办了横滨中华学校,他们一家是华侨领袖,一直致力于华侨华人子弟的教育,弘扬中国语言和文化,培养促进中日友好交流的国际型人材。”

    “小正,你也不要停杯停筷。”白妈往小林的杯子里续了点酒。又从蒸屉里拿出四个菜:小笼包、烧卖、烂糟猪蹄和酸辣凤爪。

    //。qidian。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四章 豪门公子的身世之谜(二)

    “那,小林君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相识的呢?他们郎才女貌,一定有过一场千载难逢的美丽相遇,一段惊天动地生死相许的恋爱吧?”米苔无限神往地发问。

    白妈绘声绘色的描述为米苔徐徐展开了如下的画卷。

    好久好久以前,一位面如冠玉、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的外地年轻人考上了东京的大学,他叫明弘,他对中国菜情有独钟,为此特意在横滨的中华街(相当于美国的唐人街)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下来,由于自己不会做饭,所以把一日三餐的伙食包给了春江阁。

    春江阁在中华街众多的餐馆里是一家老字号,主营淮扬菜,招牌菜有红烧狮子头、软兜长鱼、平桥豆腐、淮山鸭羹、松鼠桂鱼、地锅鸡、开洋蒲菜、扬州炒饭、富春包子。

    1979年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女士访日时,曾大驾光临过春江阁。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是淮安楚州城,那里是淮扬菜的发源地,周恩来总理一辈子喜食淮扬菜,尤其特别喜欢吃红烧狮子头。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也是春江阁永远的骄傲,所以白妈要先提及一下。

    明弘虽然年轻,但是一个特别难伺候的客人,常常鸡蛋里挑骨头牢骚不满极多:汤里的火腿切得太碎了,使汤色看起来浑浊不清亮;东坡肉煮得太烂了柴呼呼的没嚼头;蔬菜尤其是洋葱和卷心菜要炒得生一点才好吃,有一股天然的甜味;鱼里不应该放这么多酱油和糖,破坏了原有的风味,新鲜鱼最好能炖着吃;菜肴本身、菜肴与餐具的颜色搭配有问题,青椒肉丝里最好放一两根红辣椒丝;红烧狮子头放在白色的大碗里更赏心悦目等等。

    他常常当着其他客人的面毫不客气地指出失误发泄不满,弄得春江阁上至老板、老板娘下至伙计们都觉得很丢面子,渐渐地大家看见他就烦,也发慌。因为他指出的问题都有一定道理,让人无可辩驳。

    后来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甚至不希望他来吃饭,不想再赚他的钱了。不过由于他一次性付清了四年的伙食费,所以无法开口赶人,只能日复一日忍受他的指责挑刺。

    大家背后都叫他“一万日元”,因为只有把他的脸看成一万日元,大家的心绪多少才能平复一点儿、心理稍稍得到一些平衡。

    春江阁老板长女白梅有一个从小处到大、形影不离要好得像一个人似的闺蜜锦惠。锦惠是中国大清皇朝的贵族后裔,她的父亲是中华街的华侨领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