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王妃原是童养媳 完结 >

第11部分

王妃原是童养媳 完结-第11部分

小说: 王妃原是童养媳 完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离净老老实实的回答:“禀母亲,暂时还没有。”不知怎么突然想到了女大夫文玉,苏离净又补了一句:“倒也不一定是官家的小姐,只要是我心仪的女子,还希望母亲别管家世背景,成全孩儿的姻缘。”
刘侧妃看王妃面色一沉,赶紧接过话来:“小王爷的意思我们知道了。今天天也晚了,王妃姐姐,不如以后再商量。”
苏离净出了兰溪院,凉风迎面袭来,带来蛙鸣阵阵。一阵荷花的幽香顺风飘过来,中间还夹杂着女人的歌声,让苏离净刚才闷闷的心情终于舒缓起来。女人的歌声越来越清晰了,苏离净驻足细听,好像是从灿儿的灿春院传来的。忽然歌声停了,一阵拍手声传来,中间夹杂着大声说话的声音,好像是离文和离灿在嚷嚷什么。
“这么晚了,他们不睡觉在干什么?”苏离净疑惑的说。
“小王爷,要不要去看看?”身后的苏山提议道。
“嗯。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苏离净转身朝着灿春院走去。
灿春院桐树下。
文玉、离文、离灿三人围着树下的石桌坐定,后面站着几个丫鬟、小厮,正在听文玉唱歌呢。文玉的歌喉很好的,经常在周末和同学去KTV,班里搞活动文玉总要有一首独唱的。
“我会唱很多歌呢,刚才我闻到了荷花的香气,不如就再给你们唱一首荷塘月色吧?”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
流进了月色中微微荡漾
弹一首小荷淡淡的香
美丽的琴音就落在我身旁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
谁为我添一件梦的衣裳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谁采下那一朵昨日的忧伤
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
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
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
等你宛在水中央
女子清丽的嗓音在这寂静的夏夜好像仙乐,苏离净的眼前仿佛看到荷香四溢的荷花池畔,一个白衣的女子恍如瑶池仙子,周围飞舞的点点萤火如梦如幻。
只是,她在等谁?谁为她添一件梦的衣裳?只为和谁守候那皎白月光?
苏离净心中突然有点不舒服起来。
突然离文的声音清晰的传来:“文玉姐姐,你教我唱这首歌吧?真好听。下个月大哥过生辰,我就表演这首歌助兴,灿儿你说怎么样?”
灿儿着急的说:“二姐的节目大哥肯定喜欢。我怎么办,难不成还像去年一样舞剑?文玉姐姐,你给我想个好主意,好不好?”
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灿儿别急,如果是生辰的话,我教给你们一首最应景的歌吧。在我的家乡,专门有一首歌庆祝生辰的。啊,对了,我还可以教你们做生日蛋糕,可以在上面写字,几岁就在上面点上几根蜡烛。寿星还可以许一个愿望。大家围在一起唱歌,分蛋糕,还可以表演节目,热闹极了。”
“好啊好啊。姐姐先教我们唱生辰歌吧?”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的喊起来,声音是那么的亟不可待。
女子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嗯?两个小家伙,看看都什么时辰了?明日再教。现在全部给我回去睡觉。否则,小心屁股开花。”
突然一阵大笑,院子里传出纷乱的脚步声,看来是离文领着人要出来了。
苏离净回过神来,好像怕被看到似地领着苏山、苏水快步向自己的院子走去。
静谧的月夜,卧室里一地月光。苏离净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她是哪里来的?她的家乡还有专门庆祝生辰的歌曲,还会做什么生日蛋糕,自己也算是见多识广,怎么就从没听说过?这个女人身上的迷实在是太多了,忍不住想让人一探究竟。女人,你引起本王的兴趣了!苏离净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浅笑。
可是一想到离文和离灿的表现,苏离净又皱起了眉头。以前他们两个人可是自己的跟屁虫,想到现在他们对文玉崇拜的样子,苏离净心里突然有点嫉妒。
这个女人,真该好好的教训一下。自己以前教训过她几鞭子,她不仅没有记仇,还帮着离文、离灿为自己准备生辰的节目,想到女子纤细的身影,心里不自觉的疼了一下。
过几天灿儿的病就大好了,到时候她会走了吧?以后再也见不到了?想到这里,苏离净突然烦躁起来,只觉得屋里很憋闷。
起来站到窗前,望着天上的月亮,闻着随风飘来的荷香,突然耳边好像传来女子清丽的歌声,天籁之音在耳边回响,搅得苏离净不得安宁。
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老是想起这个女人?!苏离净的拳头狠狠的捶在了窗台上,倒把守夜的苏水吓了一跳:“谁?”
苏离净懊恼的说:“我。不要大惊小怪的。”
转过身一头倒在床上,拿起枕头捂在了自己脸上。在心里呐喊着:“不要打扰本王睡觉!该死的女人!”





第十四章  医馆
第十四章医馆
灿春院里。
灿儿的小身子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因为文玉要求他每天锻炼身体,这不,小灿儿有模有样的正在练剑呢。
文玉坐在桐树下的石凳上边欣赏边感慨,小小年纪武功还真是高强,身子虽然是大病初愈,舞起剑来还真是毫不含糊,只听耳边呼呼风响,剑气逼人,再练个十年八年的,又一个武林高手啊。
柳飞虽然答应教自己武功,可是还不知道自己能学出个什么样子呢。要想打那个臭小子一顿,看来不大可能。他的武功肯定很高。
想到这里不由得问道:“灿儿,你的武功是大哥教的,那你大哥的功夫很厉害吧?”
灿儿停下剑来,自豪的说:“当然了。父王是武将出身,对我们兄弟俩要求可严了,大哥很小的时候就送到他的师傅那里学习武艺,两年前父王去世,我大哥才回来袭了王位的。我自己也拜了师傅的。”
“没想到那个臭小子果真是个武林高手呢。啊,他和柳飞不知道哪个厉害?如果有机会让他们比试一下,最好被柳飞打个落花流水。”
是啊,自己的武功打不过他,柳飞应该和臭王爷有一拼吧。柳飞教自己功夫,那就是自己的师傅了,哪有徒弟受气师傅不出面的?对,就让柳飞教训这个臭变态!肯定打的他夹着尾巴逃跑!哼!
一想到苏离净被柳飞打的跪地求饶的样子,文玉不由“呵呵”的笑出声来。
离灿看着文玉一个人傻笑起来了,很奇怪的问道:“文玉姐姐,你自己在笑什么?”
两人正在说话,王妃一行人进了院子,中间还有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文玉赶紧施礼,只听王妃冲着那老头说:“张御医,这就是我给你说的文玉姑娘。”
文玉一听御医来了,不由得头皮发麻,嘿,自己这算不算“李鬼碰到李逵”了呢?
张御医在前厅听了王妃对文玉的介绍,非常感兴趣,这不,专门到灿春院来了。一来看看小世子的病况如何,二来见见神奇的女大夫。
文玉赶紧谦虚的说:“小女子只是仰仗祖上留下的偏方,再加上小世子富贵齐天,自然吉人天相。文玉哪有能耐医治小世子。以后还请老前辈多多照应才好。”
张御医手捻胡须,不由自主的暗暗点头,心道:此女子年纪不大,已经有此本领,再加上为人谦虚好学,倒是个可造之才。民间女大夫极少,一些女性病人不方便治疗,如果能出一个女大夫,倒也是造福万千女子的大功一件。
想到这里张御医已有计较,只是不知人家姑娘意下如何。
张御医说:“看来小世子已经大好了。不知文玉姑娘以后有何打算?”
文玉老老实实的说:“文玉还没有具体打算。”
张御医说:“姑娘小小年纪又是女子之身,在外漂泊实为不妥。既然文玉姑娘愿意悬壶济世,不如老朽推荐一家医馆给你如何?”
文玉正为以后如何谋生发愁呢,一听这样的好事,马上应承下来:“多谢前辈提携,小女子感激不尽。前辈推荐的医馆自然是极好的,只是不知是哪里的医馆?”
张御医高兴的说:“孺子可教。京城的回春堂乃我师弟所开,不如你就到回春堂去吧?”
文玉还没有答话,王妃就惊喜的说:“回春堂可是京城第一大医馆。文玉姑娘跟着那里的大夫肯定会大有成就的。文玉姑娘;你可要好好谢谢张御医呀。”
文玉赶紧拜倒在地:“文玉多谢前辈。”
张御医马上写了一封信,封好递给文玉,说:“姑娘什么时候想去,直接把信交给回春堂即可。我师弟会收留你的。”
文玉恭敬的接过推荐信,对张御医千恩万谢。张御医告辞不提。
文玉的生计问题解决了,心情大好。好吧,在现代没有当成医生,跑到这个时空当起了大夫,爷爷知道了肯定也很欣慰吧?
三天后文玉提出告辞,王妃见离灿已经完全康复了,就答应了文玉明天离开。晚上招待文玉吃了一顿大餐,算做告别宴。文玉也毫不客气的胡吃海喝了一通,出去想吃这么好的菜怕不容易呢。
宴席上没见那个讨厌鬼苏离净,文玉心情好了不少。听离灿说这两天苏离净忙着抓贼呢,黑天白夜的不在府里,让文玉放心不少。自从离灿的病有起色,讨厌鬼就没露过面,好像也没找过麻烦。
一大早,文玉就向王妃、刘侧妃、离文一个个告别,大家都对她依依不舍的。一圈下来,再不走就到中午了,嗐,谁让王府这么大呢。还好没有白白受累,不仅千两纹银到手,到谁那儿都有赏赐,衣服啊、银子啊、首饰啊、点心啊什么的,就连小离灿也赏了不少的东西。害的文玉的小包袱都装不下了,只好换了个大包袱。
文玉正发愁这回春堂不知道远不远,这么大的包袱可真够自己背的。王妃就吩咐管家套车送文玉姑娘,把文玉高兴坏了,一个劲的感谢。
这元卜城作为京城,繁华昌盛果然非丰城可比。文玉坐在马车里,撩开车帘一角,兴致勃勃的观赏着街景。
只见市区街道上热闹异常。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饭店、肉铺、青楼、药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只见一些较大的商店门头上还扎着彩色的绸带,悬挂店招旗帜,招揽生意。类似于现代的彩饰。
街市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做生意的商贾站在门口招揽行人、挑担背篓的农人小心的穿行、骑马的官吏大声吆喝着路人注意、叫卖的小贩嗓门一个赛一个的响亮、身负背篓的乡下人在路边的茶摊上坐着喝水、背着包袱的外乡人行色匆匆、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猜拳的声音响彻耳边、街边行乞的残疾老人和乞丐让人同情……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
文玉置身在这热闹的街市里,心里的感觉很是奇特,好像觉得这些是那么的熟悉,难道自己真的是常娴儿?
正胡思乱想,车夫说:“姑娘,回春堂到了。”回春堂所在的朱雀大街,离王府并不算太远。文玉赶忙抱着包袱跳下了车,赏了些碎银打发车夫回府。
抬头看见黑色的匾额上三个金色的“回春堂”的大字,古色古香,彰显出它的悠久历史,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病人看出百姓对医馆的信任,没有走到医馆内,就可以闻到若有若无的草药的味道。
走进大堂,迎面而来的就是靠墙而立的药品橱柜,一格一格的小抽屉放满了各种中药材,两个小厮正在抓药;大堂右边摆了一排连成一体的木凳,求医的病人和家属安静的等待;他们的前面坐着一个面色沉静、五十岁上下的老中医,正眯着眼睛认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