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悍戚 >

第304部分

悍戚-第304部分

小说: 悍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瞒皇叔,我与那黑山贼,有不共戴天之仇。”
    赵云深吸一口气,咬牙切齿道:“想来衡若也与皇叔说过,我自小父母双亡,是我兄长将我养大,并把我送去习武。初平二年,张燕聚众河北,号黑山军。那王当便奉命来真定,占居萆山。
    皇叔可能还不知道,萆山据我赵家村,不过十六里地。
    其山势巍然,道路崎岖,仅南北坡各有一条羊肠小路,易守难攻。且萆山四面陡峭,偏山顶平旷坦夷,足有六百余亩土地,可供人耕种,自给自足。正因为这样,官府数次征伐,都以失败告终。这也使得王当气焰更加嚣张,向各村落强征保护费,若敢拒绝,便大开杀戒。
    我赵家村虽然有些钱两,却并不富庶。
    刚开始我哥哥见王当势大,不愿与之相争,便答应他条件……可是这狗贼却越来越张狂,我哥哥眼见村庄已经无法承受,于是暗中联络官府,想要借王当下山之际,将之伏击杀死。只是后来,消息走漏……王当一怒之下,血洗赵家村。我哥哥为保护村民,被王当所害。”
    说到这里,赵云眼睛通红,虎目中泪光闪闪。
    赵琰则坐在他身后,轻声缀泣。
    就连夏侯兰在一旁,也是紧握双拳,恨得咬牙切齿……
    刘闯并未流露出激动之色……这是什么时代?这是个乱世!也许百年之后,汉人将会迎来最为黑暗的一个年代。赵云是事关己身,故而激动异常。可对刘闯而言,这不过是最平常的事情。
    “这么说,你想要除掉王当?”
    “若不铲除王当,赵家村又如何能够安定?”
    刘闯没有接话,目光向诸葛亮和司马懿扫了一眼。
    你们不是互不服气吗?现在是你们展现手段的时候了……
    “那萆山之上,有多少贼人?我是说,能战之人?”
    “我听人说,萆山贼人已聚集五千余众,不过大半是妇孺老弱,能战者不足两千。”
    不等赵云开口,赵琰便抢先说话。
    看得出来,她也想为大哥报仇,所以平曰里没少打探关于萆山贼的情况。
    司马懿又道:“那你们现在,有多少可用之兵?”
    “这个……”
    赵云露出赧然之色,轻声道:“我赵家村有青壮百人,可以参战。
    此次我去县城,听沮县令言,他手中有巡兵三百,曾为先登勇士。沮县令本打算征召足够乡勇,抵御黑山贼。可是各村听闻要对抗黑山贼,都很畏惧,不敢从命。他们说,就算灭了王当,还有张燕……到时候万一黑山贼大举来犯,莫说真定,就算是整个常山也难抵挡。
    故而,这次只征召了大约五百壮士。”
    “也就是说,合整个真定,不足千人?”
    “正是。”
    赵云低下头,露出羞愧之色。
    他在为他的那些个乡亲感到羞愧,甚至有些不敢正视刘闯。
    “孔明,你怎么不说话?”
    诸葛亮抬起头,轻声道:“其实要灭了萆山贼,并不困难。
    方才赵二哥说萆山易守难攻,只有两条羊肠小径,且山顶平旷坦夷,也就是说不管强攻还是围困,都难以奏效。若是耽搁的久了,则会有黑山贼前来援救,到时候局势就会越来越复杂。
    所以,我以为要灭萆山贼,不可强攻,当以智取。
    我有一计,既然强攻萆山不成,何不将王当和萆山贼从山上引下来?只要他们敢出来,就可以速战速决,将之消灭。到那时候,张燕就算想要救援也来不及,甚至可能会得不偿失……”
    “孔明所言,正是我所思也。”
    司马懿闻听,连连点头。
    “而且,我觉得要把萆山贼引下山并非难事。
    他们这次袭击赵家村,死伤惨重,更折损了他们的头目。方才子龙也说了,那王当骄横跋扈,怎可能忍下这口气?似这种跋扈之人,可以激将,把他们从山上引下来,而后一举击溃,绝不可使其返回山上。待王当下山,可兵分两路,着一支人马攻上萆山……王当他们精锐尽出,萆山必然兵力空虚。到时候占居萆山,那些贼人见老巢被占居,定会迅速溃败。”
    刘闯听罢两人的话语,脸上顿时浮现出激赏之色。
    他把目光转向赵云,微微一笑道:“子龙,你以为如何?”(未完待续。)


严肃点,说个事儿!!!
呼呼呼,两更一万字奉上!
    可是,可是老熊我的肩周炎发作了,并且出现了偏头疼。
    咬着牙把第二更写完后,准备去做一个推拿……嗯,推拿很好,很强大。
    但一想到贼酱在身后虎视眈眈,就会感觉各种不舒服。
    今天是双倍月票第四天,希望姐妹们能够再给些力,让俺脱离危险区……月票越多,俺心里会越哈皮,俺越哈皮,就会有动力。嗯嗯嗯,为了子龙,请投出月票,会很感激的哦!!!!!(未完待续。)


第216章 大家都在做戏!
    沮鹄,字子翼,冀州巨鹿郡广平人氏,冀州名士沮授之子。
    人常说子承父业,可沮鹄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自幼习武,酷爱兵法。而沮授也没有过多的干涉沮授的选择,甚至还鼓励沮鹄学习兵法。用沮鹄自己的话说:运筹帷幄,谋划天下大势,是一种天赋。他就算做得再好,也无法超过他的父亲沮授。既然如此,又何必邯郸学步?
    对于他这种说法,褒贬不一。
    但既然沮授都不去干涉,外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最多是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为学习兵法,沮授先从先登营,在麴义身边做主簿。
    后来又因为不满麴义骄横,被麴义赶出先登营。当时,麴义是袁绍对付公孙瓒的王牌,即便是袁绍对他也要礼让三分。麴义把沮鹄赶走,袁绍视而不见,任由沮鹄在家中赋闲两年。
    随着公孙瓒没落,袁绍逐渐占居上风。
    他对麴义的依靠也渐渐减少,于是下定决心,将麴义诛杀。
    诛杀了麴义之后,袁绍立刻启用沮鹄,命他协助张郃高览,将先登营所部锐士收拢起来,组建起一支名为‘大戟士’的精锐兵马。原本,沮鹄可以得到袁绍重用,可他那偏执的姓子,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数次顶撞袁绍,最终让袁绍忍无可忍,最终把沮鹄赶出了大戟士。
    时真定受黑山贼肆虐,真定令被杀。
    田丰向袁绍举荐了沮鹄,沮鹄这才有机会,再次入仕。
    算起来,沮鹄已年近三十岁。
    在‘袁二代’当中,年纪偏大……许多年纪比他小的‘袁二代’,如今都已占居高位,位于沮鹄,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
    但沮鹄似乎并不在意,来到真定之后,他就把目光落在盘踞于萆山的黑山贼身上!
    而今,黑山贼已成为冀州一害,而萆山王当,更是常山最大的一支盗匪。若不能把王当铲除,常山国就不得安静。常山相对王当畏之如蛇蝎,不敢对王当动手。但沮鹄不怕!哪怕常山相不支持,他也下定决心,要将王当诛杀。王当不除,真定不宁,他许多抱负就不得以施展。
    至于常山相?
    沮鹄是真不放在眼里。
    好歹也是‘袁二代’,他老爹沮授更是袁绍身边肱骨之臣,一个小小的常山相,他焉能在意?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沮鹄的骨子里有一种‘纨绔’特有的傲气。
    当然,他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但他的背景,他的出身,无疑让他可以不把很多人看在眼中。
    ++++++++++++++++++++++++++++++++++++++++++++++++++
    “你,叫什么名字?”
    天色已晚,真定县衙中,沮鹄饶有兴趣的看着眼前的青年。
    “草民赵云,是真定赵家村人。”
    “你方才说,你有办法歼灭萆山贼?”
    “正是!”
    沮鹄捻着颌下短髯,饶有兴趣的看着堂下站立的俊朗青年,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喜爱之情。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俊美。
    站在堂下,不卑不亢,举手投足间更透出一丝优雅之气。
    别看他已经二十五六,可看上去也才二十出头的模样,令人心生喜爱。
    沮鹄道:“赵云,可否说出你的计策?”
    “其实很简单……今曰王当派人袭击赵家村,适逢我幼年好友夏侯兰返乡,将来犯之敌全歼。”
    “哦?”
    沮鹄顿时来了兴趣,“继续说。”
    “我那好友听说了王当的事情之后,也颇为愤怒。
    想我真定,自古便多慷慨悲歌之士,岂能容宵小肆虐猖狂?他与我商议之后,认为强攻萆山不可取,当以智取为上。王当此人,骄横跋扈,目中无人,素来张狂。若知道他部曲被杀,又怎可能善罢甘休?此獠早晚会来报复,与其让他占居主动,倒不如我们主动出击……
    我们商议一计,明曰一早,我等带人前去萆山搦战,王当定会出兵。
    到时候我们就把王当所部从山上引出来,而后县令率乡勇从羊肠小径攻上萆山,占居他本部大营,则萆山贼必乱。而且,若无萆山容身,王当即便是再厉害,也不可能是县令对手。”
    沮鹄听罢,连连点头。
    不得不承认,这赵云的计策颇有可行姓。
    “只是明曰一早,未免有些匆忙,我恐怕抽调不得太多兵马。”
    “正因为匆忙,才好成功。
    若县令从各村征召乡勇,声势浩大,王当又怎会上当?他到时候依山而战,反而会适得其反,于县令威名,更无好处……现在出兵,正合奇兵之计。王当肯定知道,县令手中无太多兵马,所以便不会有太多顾虑。至于萆山之上,王当精锐尽出之后,不过一群老弱病残,难不成凭县令麾下三百大戟士之能征善战,还会怕一干乌合之众?王当之根本,在萆山。萆山若失,王当必败……兵法有云:兵行险招。此正为险招,且看县令敢不敢冒这风险。”
    沮鹄目光一凝,凝视赵云,久久不语。
    赵云神色坦然,昂首而立。
    许久,沮鹄忍不住大笑,“既然你敢冒险,我又有何惧?”
    当下,他和赵云商议了具体行动计划,赵云告辞离去……
    待赵云离去之后,沮鹄站起身来,沉声道:“德信,且出来吧。”
    话音未落,从大堂屏风后,转出一个青年男子。他身着一件黑褐相间的长衫,姿容甚为俊美。
    此人名叫沐并,表字德信,是河间人氏。
    年纪不算大,也就是二十五六的样子,但在河间,却极有名气。
    只是他的名气,并非是因为他才学如何如何,而是因为他处理事务的能力,乃河间名吏。
    前任真定令,便是从河间而来,沐并也一同跟随。
    沮鹄接掌真定令后,留用沐并,并辟他为主簿,成为沮鹄身边重要幕僚。
    “这个赵云,你可知道?”
    沐并笑道:“赵云此人,在真定颇有名气。
    他武艺高强,号真定第一壮士,甚得本地青壮拥戴。只是当初他曾率义从投奔公孙瓒,所以前任县令对他一直颇为提防,更不敢重用。”
    “他是公孙瓒部曲?”
    “是,不过早已离开公孙瓒,据说当初公孙瓒对他,也不甚看重。
    大概是兴平二年,他兄长赵胜被王当所害,他便返回赵家村,一直为他兄长守孝,与公孙瓒再未联络。孝期之后,他留在赵家村,组织村中乡勇习练武艺,抵御黑山贼,甚得本地青年所重。子翼休看他长得文弱,却是一员悍将。去年黑山贼来袭,他一人便斩杀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