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长风 >

第321部分

长风-第321部分

小说: 长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烈风军援军立刻加入支援,而后继的烈风军兵力更是源源不断。
  根据烈风参谋本部的估计。烈风有四千万人口,战争初期陆军有三十七万五千名现役部队,其中二十五万兵力可用于海外作战,战时可以动员二百余万地后备兵员,但是库存武器只能起大约四十万兵员,其余装备需要外购。
  而奉军此时的兵力正处于北边作战,近二十万部队处于进退两年的地步。张步云在这种情况下紧急命令林一尘准备关内回援,另一方面他下达命令:“攻击!攻击!攻击!只能击破铁勒军后才能有回家的可能!”
  在得到烈风军出兵地消息之后,铁勒军的士气大振,他们疯狂地发起攻击,而源源不断地支援正在从帝国西方运输过来,在这里即使站在敌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不赞扬一声铁勒的狐熊,他确实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间谍之一,正是依赖他地情报,铁勒人向东方输送增援提前了整整二十天的时间,或者说,铁勒军多得了一个军团地肝军。(手打者言:原文如此,不解其意。)
  二十六日下午,奉军发起一波士气如虹的突击,在这次攻击中,双鹰旗远东军区再次遇到一次沉重的打击,远东军区的第七师、第二六二师被合围,并在随后的战斗被全部歼灭,在这次战斗中,远东军区损失了一万两千人。
  但这已经是奉军的最后辉煌了,十二月一日,铁勒人动用赶来支援的四个师、两个炮旅发起一波反击,奉军左翼全线崩溃,厮杀了将近两个月的士兵再也无法克服人力上的极端劣势和无限度的疲劳,一万七千人战死,六千名士兵被俘,其中多数是重伤员,他们再也没有回到共和。
  利用这个口子铁勒军不断投入兵力,到十二月四日,这个突破口已经无法被封闭,甚至有两个师的部队被铁勒人合围,而由于烈风人的进攻,张步云却无法得到后方的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超人也没有办法挽回,张步云下达了总撤退令,在后面追击的是超过二十万的铁勒军。
  这是地狱中才出现的情景,许多部队端着刺刀和超越追击的铁勒军展开战斗,他们用鲜血谱写卫国之歌,用生命燃烧了战歌。
  但这并不挽回完败的场景,但退回出发阵地的时候,原本兵强马壮的安国军部队,只有十四万多人,换一句说,在战斗中奉军大约损失了二十二万人,其中永久性的损失达到了十七万人,这个数字超过了任何一场内战,甚至于称为最血腥的归德之役,其伤亡数字也只是此役的零头而已。
  当然铁勒人也不好受,虽然十六万人的伤亡让帝国的财政在以后几十年的时间都为困难,光是那五万名阵亡人员的抚恤金,就足以让财政部长头痛无比。
  在战斗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团队,但是许多团队也被打成空壳,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补充,以后在共和九十六年的河北会战,个别团队只有两三百人,甚至有不到千人的师,柳镜镜的情报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无法从番号上判断铁勒军规模的实际……”
  只是现在需要头痛的是张步云,面前是足足二十万的铁勒军,而且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仍在源源不断地东运,而东北境内的烈风陆军已经达到十万人,还有相当的烈风海军部队。
  至于拿下北海的豪情,也只能置之脑后了,事实共和军人第二次抵达北海,是共和九十八年底丁宁领军的事情,但与这次不同,共和永久地占领了这里。
  或者说,眼下只能打一场东北保卫战,他期盼着林一尘的部队能赶快从关内调回来,把老窝守住,但是铁勒人和烈风人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满洲事变经过概要》称“截止十二月十日,我战死伤七百二十八员,冻伤四百人……”,其伤亡数字一向是大大缩水了,但烈风军的损失并不是特别打,尤其是有大量补充兵员的情况,而给了张步云最后一击的事情则是柔然军的出击。
  二万三千名柔然叛军,四千铁勒军再次南犯,奉军由于大部分兵力转用于北边,无法抵抗柔然军的竣工,许多柔然人直接了叛军,令这支部队的总数达到了四万人,他们甚至攻克多座城市,而一部分骑兵甚至前出到了京奉铁路沿线。 
 
 
 
  
第十卷 第四十章 沦陷
 
  巴布扎布可以说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甚至在他死后许多年,他仍然是柔然人目中的英雄,“最后的柔然王子”,柔然人是如此称呼出身轻微的巴布扎布,许多人甚至认为他是属于黄金家族的后脉。
  当然,“分裂国家的叛匪头目”始终是官史教科书的说法,但是无论如何,他留给了两个爱子很大的遗产,但正珠尔扎布和甘珠扎布领兵南下的时候,有许多柔然人响应他们的号召,而短期截断京奉铁路的成果更是堪称柔然军历史极其辉煌的一页。
  但是恢复京奉铁路交通的林一尘部并没有出关,其中柔然叛骑的不间断袭击是一个原因,但那主要却不是这一点,那是共和历史痛苦的一页,奉军陈升部集体投敌。
  陈升部,原为鲁军王自齐旧部,王自齐兵败前投鄂,后又被奉军收编,在奉军属于杂牌部队,但又属于劲旅,但诸次战斗中颇为活跃,只是在孙挺羽反叛之时,陈升首尾两端,曾与孙有些不清不白的电文往来,战后张步云虽然将孙部改编为安国军第九军,但是却调集了陈部两个师赴北边参战。
  这两个师在北边参战过程中大部伤亡,特别是沈鹰师伤亡七成以上,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沈鹰仍能勉强维持着部队不至于全面崩溃,要知道这个沈鹰也是王自齐的旧部,在山东内战之中,是少数采持对柳镜晓有较高胜率的将领。
  但是陈升认为这是张步云纯心消耗自己的实力,心中更为不满。在著名烈风老牌间谍爱水三郎的策动之下,共和九十五年十二月六日夜,陈升率领所部一万三千人向烈风军投降。
  在辽南,陈升部是仅有的野战部队。为此辽南战局已全面恶化。只是陈升投敌也不得人心,所部的团营长中有多人拉走部队重回奉军行列。
  但无论如何,八千多名奉军的投敌,已使东北全面恶化。在北方返回出发阵地的奉军并没有守住原先构筑的防御工事,因为宽广的国境线上无法实现全面的要塞化,铁勒人可以轻松的避开几个大型要塞,然后继续向奉军追击。
  要塞中的部队陷入了敌军的围困之中,虽然部队已经损失惨重,部队十分疲劳,而且大部分储备的物资已经在北边战事消耗,但许多要塞中的守军一直坚持到了共和九十六年三月,根据不可确认的说法,在共和九十六年八月间,已被铁勒人占领达七个月之久的海拉尔要塞仍有枪声响起,根据海拉尔要塞守卫者故事而写就的纪实文学《即将消灭的名字――海拉尔要塞守卫者之歌》出版后就引起了轰动。发行量达二百万册,被称为共和文学史上不朽的著作。
  但是无论如何,战事已经不可挽回,在铁勒军的追击之下,奉军又损失了大约五万人,而烈风方面的战况更为恶劣。
  参谋本部《满洲事变经过概要》如是说:“陈升将军的归顺,使满洲事变的解决能达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事实这也是若干不可靠的奉军杂牌投敌的开始,在十二月十六日前,除陈升部外先后有奉军一个步兵旅、三个团、七个营又七个连及大股山林队投敌,投敌奉军总数量达到了两万七千人,几乎是驻军东北后方奉军的四分之一。
  许多被打散的奉军部队、红胡子组成了抗击烈风军的部队,但是这些为数其众的抵抗力量并不能形成一个拳头,十二月九日,继金州、大连、旅顺失守后,海军第三特别陆战队及海军独立警备骑兵的一个中队、炮兵一个中队抵达丹东――他们与刚刚占领丹东的新罗军的一个联队会合。
  同日,通化失守-烈风海陆军在东北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三万人,而且烈风在国内还进行了一次动员――他们的再动员十万兵力进入东北。
  阿尔比昂人在这个时候才得到了烈风已经对共和开战的消息,但是他们表示相当的不满,因为烈风袭击并不是与阿尔比昂人直接交战的军阀萧或者是商业联盟沈――最近这个商业联盟与军阀柳结成了联盟,他们联合在海上对阿尔比昂的霸权产生了威胁。
  军阀张没有太强的海上力量,他只是北共和一个有力的地方政权,他们与铁勒人的矛盾反而有利于加强阿尔比昂在旧大陆的统治地位。
  虽然曾经与铁勒一起抵抗过那位卡佩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双方曾有相当浓厚的感情,最后那位卡佩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发动了一次对铁勒的袭击,铁勒将这次战争称为“卫国战争”,但对于那位卡佩君王来说,结局是极其不幸的,六十万军队中,只有大约两万人回到了卡佩,那也是这位君王从盛到衰的转折点(要说明的是,铁勒人也曾多次与卡佩人勾结在一起,但是两个陆地强权始终是不能并存的)。
  但是自从那个十二月开始,新的君王击败了深具野心的篡位者,自此国势蒸蒸日上,铁勒人在东方、西方,甚至大海上都有着强大的势力,甚至足以让他向阿尔比昂人发起一次挑战。
  军阀张毫无理智的进攻,被迫以铁勒人把注意力移向东方,大约有八个军团,约五十万人将会向东方移动――虽然根据阿尔比昂人的估算,铁勒人的远东地区不足以养活这支部队,铁勒在远东维持的兵力不可能超过二十万,西伯利亚大铁路也无法维持超过二十五万的部队。
  但是无论如何,阿尔比昂人得安慰一下自己的盟友,虽然同时在两个战场展开大规模战争,但按照预定的约定,阿尔比昂人还是向烈风人非常痛快的提供了第三批一百五十万阿尔比昂镑的贷款,除此之外,还允许烈风人在债券市场发行大约二百万阿尔比昂镑的债券,而给铁勒人的更多一些,一次性就同意铁勒人直接获得一千万阿尔比昂镑的巨额贷款。这笔贷款由阿尔比昂政府担保,在东方流血越多,阿尔比昂人就越快乐。
  而林一尘所部没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根据不确切的情报,烈风军已经组建了一只庞大的舰队。这支舰队包括大约二十艘大型运输舰和数十艘武装运输船,一次性可以运载大约两个师团的兵力,而这支庞大的舰队随时在秦皇岛到天津一线登陆,出关的奉军将有可能遇到腹背受敌的情况。
  就在此时,烈风人在锦西进行了一次登陆,这次登陆的规模比在辽东半岛的登陆行动规模要来得大,不过这一次海军并不打头阵,经过两天折腾上案的爱水支队(由爱水三郎少将指挥)编成序列为步兵四个大队,轻炮兵两个中队,工兵一个小队,随后又增援了步兵一个大队。
  五个步兵大队和少量炮兵的爱水支队在一开始就陷入了苦斗,爱水三郎不得不承认“战斗中将兵多有死伤,我作为指挥官负全部责任”,但是这一侧击京奉铁路的行动确实可以说给奉军极大震动,特别是锦州的侧后受到袭击,让林一尘越发犹豫。
  战后的事实表明,这一反情报作战并不是出自爱水三郎之手,而是奉军情报部门的评判,但是包括林一尘在内,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联合舰队的去向。
  虽然在战斗中,烈风人只出动遣外第二舰队――这个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