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长风 >

第299部分

长风-第299部分

小说: 长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调本土的兵力一半来柔佛,至于莫敌,我想他暂时没有进攻台湾的勇气吧……希望我们的军舰建造速度能加快!至于陆军方面,我们只能通过柳镜晓方面想办法了,希望沈家的舰队把他们新造的战舰也能全部投到南洋来……看起来,在有些问题上,我们不得不对沈家做出让步了……” 
  两个盟友之间的吵闹从一开始到最后始终没有停止。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着根本的利益冲突,比方说对于“奥林匹亚”号上的战利品,沈家和第二舰队就起了激烈的冲突,蒋督战官为沈家争取利益,战后认为这条船是受沈家指挥,所以战利品的半数要归沈家所有,其余才能归第二舰队所有。 
  邓肯和“镜清”号上当然不肯,按第二舰队的规矩,战利品的相当部分是属于船员个人的,比方说船长会得到相当于战利品八分之一的部分,或者说,如果这笔白银全部归属于第二舰队的话,邓肯本人将得到六十万盎司的白银,而按蒋督战官的办法,他将要损失三十万盎司。 
  只是到了现在,萧迪吉不得不做出让步,二百四十万盎司的白银交给了沈家,不过在战利品的分配上,“镜清”号上内部已经起了极其激烈的内战,以代理舰长邓肯为一方,原舰长花月影为另一方,双方展开了密集的争斗。 
  双方交火的焦点在于:“谁到底是镜清号的舰长?”这个问题关系到三十万盎司白银的归属,两个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舰长。 
  邓肯自己认为:“我才是真正在指挥战斗的英雄舰长,花月影那个胆小魔一听打仗就先逃跑了……后来被我们强拉上船,也只是缩在甲板上,在战斗没有任何贡献……” 
  花月影则认为:“只有我,也只有我才是萧迪吉总司令委任的唯一合法舰长,在整个战斗期间,是本人的镇定和沉着感染了全舰,为缴获战利品做出最大的贡献……” 
  除了这两位之外,白斯文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那三十万盎司应归属于本人,在战斗中本人的表现是最最杰出的,而这两个自称舰长的家伙表现十分不堪……” 
  于是三方展开内斗,白斯文善于引发公众同情心,召开了多次记者招待会,从而取得新闻媒体的同情,花月影善于写黑材料,萧迪吉的案头堆满了他的控诉材料,清一色都是血书,当然了,花月影有点晕血,因此他天天吃烧鸡兼奋笔疾书。 
  至于邓肯,他善于团结能团结的力量,向大伙儿允诺好处大家分,“镜清”号军舰的大多数人转而支持邓肯。 
  其结果就是短时间内谁也拿不到这笔钱,非但如此,当邓肯他们闹了一个月之后,萧迪吉遇上头寸甚紧的问题,于是便把这笔战利品借用了,至于邓肯他们的利益问题,萧迪吉也做出明确的决定:每人发一千到两千大洋不等,其余算是爱国无息储蓄,等战后再领取好了。 
  三个人相视无言,又大写文章攻击对方,所以市面上关于俘获“奥林匹亚”号的资料,有着三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以至于你无法相信这是同一场战斗。 
  “柳镜晓……或许在情场上我是个失利者,在战场上我也是个失利者……但无论如何……我都在奋战吧……”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第一次独力承担重任的林一尘仍是手头紧张得发汗了,他在心中默默地重复着自己的誓言。 
  这个负责断后的旅,是个纯正的垃圾部队,几乎是清一色的新兵,全旅只有两个营是由有战斗力的老兵组成,但无论如何,这个部队现在站在这里。 
  “来了……”不用报告,密集的炮声已经告诉了林一尘一切,他高呼道:“不用紧张……准备战斗……” 
  在密集的炮声之后,柳镜晓的步兵跳出工事,端着雪亮的刺刀冲了上来,士兵们不停地高呼:“敌人上来了……敌人上来了……” 
  林一尘不得不亲自担当战场一线指挥的角色,他高呼着:“准备战斗……干掉他们……” 
  双方几乎同时打响了排枪,在密集的射击之下,士兵们低哼一声之后猛得倒在地上,柳镜晓的部队将射速极高的优点发扬到极致,虽然在兵力上居于劣势,但是他一边熟练地用通条退弹然后重新装弹开火,一边高呼着,甚至在火力的投放上占了优势。 
  而林一尘的部队有若当年的定边军,部队太新,以致军官不得不亲自带队,如果军官团崩溃的话,整个部队也跨掉,只是在林一尘的注射之下,军官的表现超过了他的期望,大伙儿一声大叫道,一边站起来高呼:“把他们打回去……” 
  持续的射程是地狱中前行的过程,在密集的弹雨之下,每一刻都有人扑通一声倒在地上,用生命在大地上谱写血的乐章,林一尘身边的军乐手已经倒在地上,军旗手也连易两人,就在这瞬间,军旗手再次倒地痛呼,林一尘亲自跳了上来,抓过军旗用力挥动,部队的士气不由大振。 
  “白兵战……”无计可施的柳镜晓部提前进入了肉搏战,双方厮杀在一起,用刺刀解决问题,但他们选择突破的位置着实不好,刚好是打中了奉军的一个老兵营之中,双方混战在一起,谁也不肯退后,战斗打得相当掺烈,突进去的联军一个连几乎伤亡怡尽,三个排长战死两人,重伤一人,八十人多的连队战后只剩下了十来个人,连长被人从死人堆里救出来。 
  而奉军这个营也是付出掺重的代价,他们的伤亡甚至比联军还要大,战斗的结果就是双方几乎同时支撑不住这种掺重的伤亡,都稍稍向后撤退。 
  在战斗中,联军的先头团多次发起攻击,都被林一尘带队击退,战斗打得相当掺烈,以致于司马勘不得不承认:“敌军虽有部分新兵,但战斗力亦强……我军不可低估奉军之战力……” 
  而按白斯文编纂的战史则认为:“我军的追击势如破竹,唯一遇到的坚强抵抗来自于奉军林一尘旅(注:该旅是由张步云的卫队旅,相当于一个加强师),虽然在战斗初期打成了消耗战,但是我们调整部署之后,很快就把张步云的这个心肝宝贝打掉了……” 
  但事实上司马勘解决林一尘旅足足花了一天半的时候,还付出上千人伤亡的代价,参战部队的战斗详报不得不评价:“该部战斗力颇强,在兵力居优势的情况不会发生崩溃……” 
  林一尘的坚强抵抗,让奉军陈升部从容地退出皖省,虽然在追击中被司马勘歼灭了不少小部队,但是陈升部基本还是保存了完整的建制,入皖时有四万八千人,出皖时尚有四万二千多人。 
  退出安徽之后,那已经是陈云杰的地盘,陈升也无意挑战这位直军的首领,表示这次只是“假道”,部队沿着平汉路开进,沿路虽有波折,也有个别部队哗变及士兵逃亡,但总体上算是有惊无险,整个部队顺顺利利地回到华北。 
  只是张步云经略东南的计划至此失败,非但如此,各省看到柳镜晓如此轻松就击败了盘据赣皖两省的十几万奉军后,对奉军普遍持一种轻视的态度。 
  济南。 
  柳镜晓看着带着微笑轻轻按着凹起肚子的徐巧芷,眼光就显得非常温柔,他轻声说道:“巧芷,想吃什么?我亲自跑出去给你买……” 
  徐巧芷也感受到柳镜晓的爱意,应了一声,然后说道:“不用了……你的伤都还没好啊……说真的,你现在不用来陪我,还得自己好好休息吧……” 
  柳镜晓大声说道:“一个做父亲的人,总是需要多担当点责任!再说了,我的伤不重,你看看人家丁宁,现在都能骑马了……” 
  稍缓了缓,柳镜晓低下头,眼睛却偷偷盯着徐巧芷看:“对了,跟你说实话吧……我们的部队和林一尘交手了……” 
  徐巧芷的脸上没有什么波动,她更关注的是自己肚子里的小生命,柳镜晓继续说道:“林一尘打得很拼命,司马报告打得很苦,现在是拿下来了,不过找不到林一尘的影子,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估计是成功突围出去……” 
  看着徐巧芷很随意应了一声,柳镜晓这才暗地里窃喜,徐巧芷的心还是系在他的身上。 
  当然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林一尘的突围很有传奇色彩,部队溃散之后,他就地脱下军装,穿上便衣逃跑,不多时和卫兵跑散了,跑进附近的一座寺院。 
  追兵将近,林一尘干脆剃掉了头发,穿上了僧衣,在佛堂中念佛吃素,完全是个厌世出家的和尚,待过了六七日风声渐宽,他才准备告辞。 
  寺院主持在这些时日的相处之中,觉得林一尘很有慧根,甚通佛理,便要林一尘正式剃度,林一尘答:“尘缘未了,心愿未结……” 
  他辗转返回了华北,向张步云负荆请罪去了,说是丢掉了一个旅,张步云却并不怪罪于他,反而拍着他的肩连声赞道:“我心里有数,这一次就你还打了个硬战,连柳镜晓都十分夸赞,我已经给你准备了一个旅,全是咱奉军的老兵,你就立即上任去吧!” 
  林一尘自然是感激不尽。 
  这边柳镜晓又有新动作,他给司马勘下令说道:“既得陇,复望蜀……” 
  这意思很明显,他是说:“咱这次出兵是花了大血本的,不能空手而归,要多抢些地盘回来……” 
  司马勘当即把安徽督军胡杰如架空,请他在省长与督军之间任择其一,胡杰如看得很清楚,他说道:“如果干督军,部队没有粮饷来源,这个督军的位置自然稳固不了,如果干省长,没有部队支持,这个省长就得下台……” 
  可是司马勘出的是道单项选择题,他只能选继任督军,把民政移交过去,过了一个多月,他手底里的三个师开始闹饷并集体反胡,胡杰如无奈之下,只有答应柳镜晓就任联军总部特别顾问之职,离开安徽到济南赴任去了。 
  而在架空胡杰如后的司马勘又要来解决淮上巨寇韩志国。 
 
 
 
  
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策马
 
  这个问题还是相当简单的,韩志国虽然有几万人马,但是部队和柳镜晓的交战之中,胜少败多,加上陈升率部退出皖省,胡杰如亦尊柳镜晓为东南的共主,凭他的几万人无法与司马勘统率下的十几万大军对抗,特别是司马勘的指挥下尚有六个属于东南联军精锐的步兵师,他根本掀不起什么波浪来。 
  他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率部投降,只是投降也有许多种,比方同样是投降,张亦隆能节节高升,现在更是江苏省军的师长,而另外一些就完全不同了,只能靠定期发给的一点工资养家糊口,要捞外快只能去写文史资料。 
  在这之前,柳镜晓曾多次派使者到淮上,要求韩志国立即举义投柳,只是韩志国认为淮上我为尊,何必到柳镜晓手底下当个小官受气。 
  到了现在,他的想法就完全变了,他主动联络司马勘要求率部举义投入柳镜晓阵营之中,只不过柳镜晓早已给他的结局定了基调:“淮上军有如流寇,应全部编散……” 
  因此双方的条件就起了冲突,司马勘的调子是淮上军“无条件投降接受改编”,而韩志国则要求“部队起义,保留原有建制及待遇”,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谈不扰之后,双方摆开了开战的态势,只可惜韩志国实在没有一战的勇气,而莫敌的北伐大军离皖省还远在天边,在这种情况,双方的谈判总算有了点进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