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崔林言事 >

第4部分

崔林言事-第4部分

小说: 崔林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他的经历,又欢喜的他态度,不自觉也把头靠着他,听他讲话,玩他的小玩意。
  这是我这生中次于娘亲的温馨记忆,青云哥哥性格像极了我的前世。前世的时候也极喜欢旅行,喜欢自己一个人走,也喜欢跟着知己走。常常是连相机都不拿,看到了最喜欢的景色就用心仔细的记录下来。诸如清晨的西湖,月夜的海面如今遥而不可及,一切模糊成烟,叫人伤感。所幸青云给我逗趣,让我又燃起些许愉快的情绪:究竟我死过又活回来了,老天还不算薄待我,至少多了三十年的阅历,又赢了三十年的时光啊。

  清空流云挽淡月

  舅妈陪着娘亲说了半日的话,想是开解了她半天。青云哥哥也搂着我喁喁低话了半日,就想牵着我去堆雪人。无奈萱玉无论如何也不肯的,只劝道:“青云乖,这雪才下了半夜,哪里就能堆雪人了;而且你小妹妹体弱也经不得雪气啊。”
  青云听了,面上有些不快,到底还是才六岁淘气的年纪呢。我也怕自己又受凉感冒,心里才因为他说的一番话愉快了一些,也不想他因此不高兴,就拉拉他的手:“哥哥”,却又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了,只好看着他。青云见我这样,才又拉着我的手:“好吧,下次等妹妹好了我领着妹妹堆一个大雪人。”说着还比划了大大的一圈,惹得我也笑了起来。
  萱玉有些好笑的拉着我俩进了里屋,对着舅妈说:“究竟是两母子,不仅康康投了舅夫人的眼缘,连小舅少爷也和康康那么投缘。今儿康康吃了大半块的桂花糕也不见有什么,还和青云少爷说了半日的话,倒像是那燕子巢里的的一对小燕嘀嘀咕咕的。”
  舅妈听了高兴,连娘亲也开了怀说:“才是这样子的呢,像我们这般年纪的时候也这样好的。康康要是有了青云这样的伙伴,才不那么发呆呢。”
  舅妈听了说:“那我少不得多叨扰你几日,多带青云过来玩,我们那么些日子不见,总要多聚几日,说说离情才好。就像萱玉说的难得我看了康康合眼缘呢。”
  娘亲知道舅妈是特意来开解她的,也领了这份情。说了小半天的话,眼看就要到午饭的时候了,娘亲本要留舅妈吃饭,但是舅妈推辞了,说是娘亲要侍候公公,不给娘亲添乱就带着青云走了,走前答应常来说说话,又交代娘亲在我的饮食上要放放心给我吃才好。
  舅妈走后娘亲就忙着张罗祖父的午餐了,因平常都是祖父用完饭,娘亲才带我吃,此刻我便留在房中。一时乳母去准备我的食物,只留萱玉在房内。她见无事,便随手执起针线蓝里的活计扎起来。
  那是娘亲要给我做的小荷包,那是白色流云纹缎帛做得面,上面细细密密用银线绣了几朵祥云,隐约的用淡黄色丝线在云间勾出一弯月华来。虽然只做了大半,但是就在大白天里面都能隐约看到华彩,然而又是那么的素淡,几乎让人爱不释手。我定定的看着这个荷包,虽然平常看娘亲做了些时日,但总感觉看不够。心里喟叹:娘亲果然对我用心,那帛缎是很厚很细密的料子,质地一看就知是好的。尤为难得那银丝又细又和帛缎同色,娘亲竟然还能绣的这样细密整齐,而且荷包的构图错落有致,虽是淡淡几朵流云一弯浅浅月色,却静谧中含着生动,真让我叹为观止,可知我的娘亲算得上是一个构图的高手,怕也擅长丹青吧。
  单是看这个荷包就知道娘亲出身大家,所做之物皆不俗,不经意流露的就是这样清雅的气息。但是对于养育我,却不同于自己一贯的作风,一时怕我冷一时怕我饿,夙夜忧劳,不得安心之余为怕我有半点闪失,家人不说的半句不好的话当真是关心则乱。家中各人旧仆不少,有跟祖母的,有祖父家历来的奴仆,为此也就少不了闲言蜚语,连乳母在我面前也不避讳,只不过不敢当着娘亲的面上说罢了。这样的事情,以我过往的生活经历怎么会不知道呢,就是猜也猜得出来呢,只是我年纪那么小,性格那么恬静,心中也没有出头的想法,只好忍耐几年罢了。
  心念转了几转却又发现萱玉抬了头正在看我,神色间又见忧郁,我心中不禁又叹气:我又发呆了吧。萱玉见我呆看着她手里的荷包,便藏好了针,送到我面前说:“康康再看这个呢?好看不好看?”
  我怕她担心,就笑笑,点了点头。看的萱玉也笑了“等夫人做好了,萱玉给康康带上,好不好?你出生的那天晚上啊,天上的云和月就是这么个样子呢!”
  我还是第一次听大人们描述我是如何来到这世上的,我有些好奇,又定定看着萱玉,以为她会在说些什么,可是她却并没有再说话,只是侧身把荷包放好,留给我一个柔美的侧脸。
  萱玉娘亲取的名字也是有出处的呢,萱草幽香,美玉温润,萱玉的身上总有这样气息叫人乐于亲近。看着萱玉,自然就会想到蔻珠。蔻珠啊,是人群里面不能忽略的人。豆蔻形容娇俏少女最是得当,珠玉落盘,就自然想起蔻珠那把流利爽快的嗓音来,仿佛脆生生的敲在人的心上。娘亲的这两个丫头都是挺得人意的人,只是不知道将来有什么样的造化。我想起前世看的许多书说夫人的丫头少不了最后给夫人的丈夫做了妾,还有许多阴私肮脏,心里有些恶寒,真不希望这样好的女子也要落得那样的下场。
  正当我出神的那一会,娘亲已经领着林娘进来了。
  娘亲一进来就俯了身子来看我,我见她总操心,也为她累,就对她笑笑,让她高兴些。林娘跟着走过来说:“夫人,你瞧康康是真高兴呢,今日何青云少爷说了小半天的话也没见她发困,想来呀,康康是喜欢见见外人呢。”
  我听了这话很想发笑:我可不是什么自闭症,当然喜欢见见人啊。娘亲却不同,有些感慨地说:“我倒是希望常常有人来说说话呢,只是家中亲戚虽多,能说上话的却不多。嫂子那样的人物究竟是少的。”话毕就引了众人到外间吃午饭。
  说是吃饭也就是娘亲一个人在吃,林娘、蔻珠、萱玉都在一旁伺候着。本来乳母并不能上桌,因娘亲过于紧张我,又因为我略略开始懂事已经拒绝吃奶,所以乳母从来都是抱着我偏了身子与娘亲一同上桌。我相信这是有违规矩的,但是因为娘亲坚持也就一直这么做了。
  我有些幽怨,大冬天里这一桌子热气腾腾的饭菜我每日却只有看没有吃的份,当真是一种酷刑。
  不过自然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意思,林娘每次给娘亲布菜也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但今日有些不同,林娘给娘亲布菜的时候就有些迟疑,在一旁的蔻珠更是有些按捺不住。一顿饭吃的鸦雀无声,但是却明显的有暗流涌动。
  我虽然奇怪几人今日的表现,却越来越心不在焉,日日只吃些清粥,不见油星不说,连肉味都欠奉,不沮丧才怪呢。蔻珠见林娘犹犹豫豫,就不禁拉拉她的袖子,娘亲本不是迟钝的人,原先就觉得气氛怪异,这回终于忍不住了,放下筷子,咽完口中的饭才说“蔻珠今日做什么,这么毛躁?”
  蔻珠看了看林娘,见林娘迟疑着不敢不说话,萱玉抿了嘴也看着她,不免咬了牙涨红了脸,一是大家都鸦雀无声,最后蔻珠仿佛下了决心似的,竟然从林娘手中拿过筷子,取了一只小碗,夹了些鱼肉,一边挑里面的刺,一边对娘亲说:“小姐,蔻珠坏了规矩,您一会罚我。今日的鱼肉可是我亲自在厨房看了他们做的,少油也干净,咱给康康喂些吧,就一点点。早上康康不是还吃了大半块的桂花糕?她日日都吃些清粥,奴婢奴婢看不下去!”这丫头,说到最后竟有些赌气似的,不看娘亲,挑了刺,就递到我面前,问我:“康康,蔻珠给您喂些鱼肉可好?”
  我已是诧异于蔻珠今日的大胆,想必舅妈今日大方给我吃桂花糕到底刺激了他们,我抬眼看了看娘亲,只见她脸色苍白,呆住在哪里,林娘、萱玉也僵着脸不知如何说话,乳母关系差一些,更是噤若寒蝉。我心想我若是哭闹还不知道娘亲要怎么处置蔻珠,暗地里又怎么垂泪呢,何况终于有肉可以吃了,便对蔻珠笑着点头。
  蔻珠见我点头顿时就泄了气,抖着手给我喂了一筷子的鱼肉。我含着那还算鲜美的鱼肉,心里大声感叹不就吃一口肉吗!至于吗!
  大家见我肯吃都缓了一口气,气氛却有些尴尬。蔻珠刚才也是一时之勇,这下却不怎么敢说话了,倒是萱玉一下子就跪下来对娘亲说:“小姐,蔻珠虽然鲁莽,但是她是真心为为您为康康好。奴婢不晓什么医理,只知道小姐为着康康的病,做事大异于素日,日夜不得安宁,奴婢想今日舅太太劝您的话竟有大道理。小姐,我知道您心里委屈,可是您只管委屈只管愧疚也不见得康康就能好啊!”,萱玉动了情,说着说着就哭起来。
  她这一哭,林娘就再也忍不住了,也顾不得乳母在场也跪下说:“夫人在闺中时何等清雅素淡的样子,嫁与姑爷受了委屈,嫲嫲都知道,如今木已成舟,又有了康康,她虽是女孩,但终究是您的指望,还请夫人看开了才好啊。”
  娘亲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眼中含了泪,也噎住说不出话来。乳母抱着我在一旁,半天了才敢说:“夫人您看,康康可是愿吃着鱼肉呢,不如让蔻珠再给她添些。康康能吃东西可是好事呢,您快别难过了,大冬天,饭菜可容易凉了。”
  娘亲叹了口气就着乳母的话说:“我知你们为我好,你们放心,我从今往后打开了那结可好?林嫲嫲、萱玉快起来吧,咱们快把饭吃了,下午还有好些事情呢。”说罢就亲自去扶两人。这气氛才缓了过来,一时林娘继续给娘亲布菜,才见蔻珠还呆着,忍不住:“你这丫头,疯了吧,说了那些话,这会怎么又成了闷嘴葫芦了?”
  娘亲温柔的看着蔻珠说:“嫲嫲别怪她,她也是急了。”
  蔻珠这才慢慢缓过来给娘亲道歉:“小姐,蔻珠莽撞了。”
  一时娘亲吃了饭,留了寇珠和林娘在旁,娘亲这才有空拿出父亲的信来读。不一会读完还就叠好放在自己妆台的小抽屉里。林娘上来问起,娘亲有些腼腆的才说:“不过述说些离情罢了。”说完也不再提起了。

  帝国书生意气盛

  我还是常常容易发呆,有时候下雪,我就会想起“纷纷扬扬”这个词来,倏尔又记得前世很仔细的体会过这个词。
  祖父是一介文人,又素喜与友人交谈阔论,以往就常在家中的花园赏雪、煮茶、品酒、谈文。因着祖父的文名,每每有妙文自家中传出,须臾便天下传抄了,一时间,中州家中成了天下文人墨客心中最最清雅的地方。但这种情况在我两岁生辰后就有了变化。
  我想年前祖父就正式把家政交予娘亲,除了认为娘亲经过两三年的锻炼已经可以接受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从俗务中走出来专心的著书立传,疏注些经典或者在文人学者看来,诗词是怡情怡性的,唯有注释经典才是一个人足以传世证明其学术价值的行为。想来娘亲心中也是知道祖父的意思的,故而也全力支持。家务有了林娘的精细、陈管家的稳重到底渐渐让娘亲得心应手起来,只是历来那些跟红踩黑的事情母亲未能下了狠心来处置。后来在我饮食上出了两次纰漏,让我腹泻了两日,才让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