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崔林言事 >

第39部分

崔林言事-第39部分

小说: 崔林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呢,也不知将来谁有幸呢”
  “听闻这林小姐的母亲,也是位人物呢!如今春漾琴,可不就是这林夫人弹出来的”
  “正是!听闻林大人到处上任,总随身携带着。”
  “也听闻林大人的原配夫人早就去世了,世人也听不到春漾了”
  “可不是,也有近十年的功夫了。那林大人风流事也不少,只是至今未曾续弦,也不知是否还念着原来的那位夫人呢可怜这位林小姐,年纪小小就没有了母亲”
  “没有母亲算什么,林大人可是把这位林小姐捧在手心里面疼着呢!”
  那位方小弟见一众书生都如同市井小民传些八卦般,不禁皱了眉头,抿嘴不再说话,后来听见这样的消息林林种种,那位方才认识不久的崔公子却是极认真地听着,于是悄悄扯了扯崔兄,轻声说道:“崔兄莫听这些话,当初我曾跟随父亲在京中生活过一段时日,听闻那林姑娘是在京都中降生的,到了元祐四年,林大人丁忧回乡,林姑娘方才回家乡的呢。”
  崔公子见这位方小兄弟人虽然文弱,但是持身甚正,方才醒悟过来:“为兄心系故人,真是造次了,这等话我等自当少听为上。”
  方公子点点头,又想起来过来:“故人?崔兄见过林家的人?”
  崔公子却不知该如何说,皱了眉,两人正说着,众人里又是一番大笑。两人倒没听清楚众人笑些什么,有些茫然。同桌的人见他两人的样子,只告诉他们,林大人过两日要在着西湖湖心岛上游玩,那林大人府上总住着不少当时名流,到时候又是杭州府的一件盛事。众人都笑着说着两日在西湖边候着,没准能一睹林小姐的芳容呢,因为林小姐颇有才情,是当世谢韫一样的人物,他父亲总喜欢带着她的。
  那崔公子和方公子听了表情各异,方公子一脸不以为然,反倒是那崔公子上了心,细细的问准了消息。方公子见了就说:“崔兄还要在此逗留呢?眼见今年秋试就要开围了呢,还是早早上京做些准备好些。”
  崔公子笑笑说:“不瞒方弟,我方才所说故人,我只知道她也姓林,可能与这位林大人有些瓜葛。这两年我曾走了她提过的山山水水,却不曾再见过,心中着实牵念,又无从寻找,是以只能碰碰运气,秋闱近在眼前,我也只能在此在徘徊几日罢了。”
  “原来如此,崔兄所说故人也是如同林小姐这样的妙龄女子么?”方公子听了释然笑道。
  “正是,在下也是机缘巧合认识了那位林姑娘”
  正说着,酒楼中的众人渐渐就起身告辞了,那崔公子与方公子也跟着就起身一同走出了酒楼。
  一时间人声俱无,桌上却留了半碟子西湖桂花糖藕和炸响铃

  鲜衣怒马少年郎

  那崔公子同方公子出了福悦楼,两相拱手,只约好五日后在城门相见一同赶往京城就别过。崔公子带着自己的小书童,手里摇着摇铃,穿街走巷上门给人看病,遇到家境富裕些的,就收些钱留作川资。
  杭州自古就是繁华的烟花之地,城中多有富庶的人家,自然不大看得上这又像书生又想走方郎中的一介文人,两人无法,渐次的就走出了杭州府。
  崔公子身边的小书童眼见越走越少人烟,不禁有些着急:“公子,咱么可走出城了!再往外走,这的人家可不大看得起病的”
  崔公子回头看了看,笑道:“臻儿莫急,你跟着公子走了这两年,自当知道越是荒凉的地方越是缺医少药。”
  “臻儿怎么不急,这都春分了,咱们自夫人病好出门,都走了一年半了,还没有走到京城。不说没到,竟还有一半的路,身上的川资都用尽了要是让宋叔知道我这么伺候公子,非打死我不可!”那臻儿一脸委屈扁着嘴,说到最后竟然一跺脚,不愿意再走了。
  崔公子站着看他的小书童闹脾气,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也站着一筹莫展,嘴里说着:“怎么呢!臻儿不要生气呀你不是听着我与方公子约好五日后上路呢。”
  “可谁知道公子会不会半途又去走医呢”臻儿有些不依不饶。
  崔公子听见了肃了脸:“臻儿莫闹了!我既约好了方公子,自然不可失约丢下他再去走医,定然一路直往京城去了。你放心吧,公子我心中有分寸。”
  臻儿见崔公子肃着脸说话,知道公子是认真的,也不再闹,低了头走在公子后面。那崔公子摇摇头一脸苦笑也转身继续走。
  临到了下午时分,崔公子也不过看了两个病症,都是穷苦人家,付不起诊费的。崔公子也不甚强求,安慰两句就起身告辞,其中一家的老爹过意不去,强拉着要留崔公子吃晚饭,崔公子见着老爹家只算是勉强度日的样子,心中不忍叨扰,也执意告辞。无奈老爹坚持,只说:“公子是个善心人啊,只是天色眼见晚了,公子今晚怕要在这里留宿了。老爹虽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公子,但是管饱总能够的,公子莫要推辞才好。”
  那崔公子想了一下,又笑道:“老爹莫要客气,若是不麻烦,只给晚生一碗茶水解解渴就罢了。我与书童方才吃过些干粮,此刻还不觉得如何饿。”
  臻儿听见了张口要说话,却发现公子警告一般盯了自己一眼,又扁了嘴低头不说话。所幸老爹并未看见,答应了就去倒茶。在回来时候除了两碗水,到底还是端了两碗藕粉糊来,看见崔公子惊讶,一张老脸笑开了:“公子莫要嫌弃,这是自家一方小塘出的一点莲藕,上年里莲藕长的好,除了自家吃的,卖的,还剩些老藕,吃不完也不好存着,自己的婆娘磨了粉,用开水冲着吃是顶好的。”
  崔公子听了皱了眉:“老爹,这藕粉可是费功夫的,拿了去卖钱,也是值得,何必拿了招待我们”
  老爹听了赶紧说到:“公子不要担心,杭州府人爱吃莲藕,但多爱初夏的嫩藕,也喜欢荷叶莲子做菜吃,这几样东西倒是值钱,过了这季节的老藕就不怎么值钱喽!何况这几年的境况到好些,知府大人的贷苗钱低了不少,老天爷照应着,这日子也好过些。公子今日诊了病,老爹无钱,就吃一碗藕粉吧。”
  崔公子想了一下,才示意臻儿开动,“如此,多谢老爹了。”
  老爹见崔公子臻儿两人吃得香甜,也笑了。崔公子又问道:“如今这贷苗钱官府定的多少?”
  “这两年是二分利钱。往年就高了,唉,旧时是向庄家贷,如今是向官府贷。幸亏林老爷是个青天大人,不然哪有这样的光景。”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苗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唉,林大人的这首诗倒是贴切老爹,此去灵鹫寺可远?”
  “灵鹫寺?公子问对人了,村里的人不时去那里上香,香火也甚旺的。此去不过一里路,就到九里松,过了九里松,就可见灵鹫寺了。”
  不一会崔公子辞了老爹,领着臻儿就往灵鹫寺走去,堪堪在天黑前到了灵鹫寺。只见满天烟霞中,露出满山满岭的翠绿,那山寺的檐角不时翘出青瓦来,果真有灵鹫飞来,灵气暗隐的样子。崔公子心头一喜,便上前对这正要关山门的小沙弥言明情况,要求留宿一晚,不一会主仆两人就住进了寺中僧房。
  夜间崔公子想起白日里众人的话,变态不能入睡,便披了衣服走出来,看见天上一弯半月,不见清朗气象,笼了一层厚纱似的。倒是像极了那人那日的那顶斗篷,轻轻摘去了,就露出月亮般的清颜,淡褐的眸,霞烟的唇,梨窝浅笑,还有额间那点月亮石崔公子抬起头,痴痴望着那朦胧的月,仿佛一伸手,那皎洁的月亮就能现于眼前。只是,这样的月仿佛近在眼前,却杳不知其踪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那人,连喜欢的诗句都这样清淡惬意
  第二日,崔公子早早就起来,在寺中大殿瞻仰了佛像,渐渐走到偏殿,抬头一看,却是一首诗,题诗者运笔似是受制于墙壁,但字体舒扬,颇有些老庄意态,只是运笔还有些力弱,诗文却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底下却并未留了名字,只缀了个林字。
  “鸿飞那复计东西鸿爪雪泥意境耐人,好诗!只是这笔字不见得上好。”,崔公子低声复诵,只觉得诗间空灵,意蕴悠远,似有无尽禅意。正沉吟着,身后传来声音:“此诗却是个小姑娘留的,当时老僧与僧友论禅,她便在旁边听着,末了吟了这诗,老僧听了便请她留下墨宝,那时姑娘极小,身量不足,倒是我那僧友抱着她上去留下的。后来见者日多,下边又有一个林字,便附会为林泓大人的手笔。因林大人盛名,世间人竟也不仔细辨那笔迹,可叹可叹。今日公子耳聪目明,倒也难得。”
  崔公子转过头来,见一老僧,穿了方丈的袈裟,知道是灵鹫的住持,赶紧上前行了佛礼,又说起那诗:“一个小姑娘?一个小姑娘能做这样的诗,当有惊世绝艳之才了。”
  “不然,那姑娘虽年纪极小,但眼中却是一片寂然,心中似有无限心事,想来是到绝处的一种寂寞罢了。如来如来,自如而来自如而去,不见如来则见如来。又哪里来的飞鸿,哪里来的东西”老僧双手合十还了一个佛礼,张口就是一个佛偈,说罢也就走开招呼别的香客了。
  崔公子站在那里,身如电掣。末了低叹一句:“天光一色,水静无波。所谓佛禅,当如是。”然后又点点头,才笑开了去。这一笑,倒比昨日的春阳还暖上两分,嘴角处却又扬起几屡逍遥;这一笑,称为翩翩浊世佳公子,却也不为过。
  盘桓到午后,在寺中用过斋饭,崔公子就辞了出来。
  此时却渐次飘起雨丝来,臻儿打起油伞,嘴里嘟囔着:“昨日还好好的,这回要走了却下雨”
  崔公子弹了弹臻儿的额头,惹得臻儿一阵大叫,崔公子摇头笑道:“你这小厮,恁的无礼,在人家山门前怎得如此大叫!下雨可是好事,不然那秧苗下了地可要旱死了。”
  “是!我们公子最善心了。往日在家中,夫人还笑公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百无一用是书生呢。这可好,日后高中回了故里,夫人可不敢笑公子喽!”臻儿打着伞撑得高高的,就怕磕了主人的头。
  崔公子又笑,却接过臻儿的伞,主仆两人就走进了烟雨中。
  是谁曾说,江南烟雨,丝丝点点都是情意?是谁曾说,江南烟雨,是烟花碧痕里的故事。如今沾衣欲湿的微雨又迷蒙了多少故事情意?
  着漫天的针雨倒引得崔公子有几分诗意,正要胡诌两句,却听见远远有马蹄声传来,主仆两人对望了一眼,赶紧让到路边去。没一会拿马蹄声越发急起来,隐隐听见一声声清喝。
  “公子,您看这时节可是有什么急事,干得这样急?”臻儿有些好奇。
  “这声音道不像是寻常莽夫,我也不知会有和急事。”主仆两人正说着,远远的就看见一袭紫衣奔袭而来,烟雨里看不清容貌,只见那人头上的金冠魏颤颤。后面还跟着三五个灰衣人,俱是高头大马。
  正看着,一行人就到了跟前,打头的紫衣人,看见有人在路边,立即勒住马,笑问:“这位兄台,敢问灵鹫寺可在前方?”
  崔公子抬头望去,倒是意气风发的一个少年郎,虽是笑着问人,却不容人拒绝的,心道这必是个世家贵族子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