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激情H文电子书 > 果园飘香 >

第50部分

果园飘香-第50部分

小说: 果园飘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陈秀的思念,似乎他对陈秀的好感有点刻骨铭心,平时只要一拿起酒瓶,他就会很自然想起陈秀,以后多少年,他都有这种感觉。他不得不相信,一个人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道理。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31)
腊月二十九,天气晴朗。

  王明和巧玲定在今天到宋埠去,买结婚的东西。按照巧玲的意思,结婚虽说是一个人一生的一件大事,但有很多东西必须从简,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王明是一切都听她的,他喜欢巧玲最大的原因就是巧玲是个很有个性的女孩。做事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雷厉风行。她有文化、有头脑,是个知识女性,在果园里,像她这样女工人极少,可以说没有,她有很好的家庭条件,可她放弃,她要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正像她平时爱和王明说的一句话一样,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王明执意要买件像样的衣服给巧玲,但一看价钱,让王明和巧玲直伸舌头,一套衣服要八十多块钱,虽说两人还有点积蓄,可巧玲不想多用,因为王明过完年就要去读书,手头的钱要让他去读书。选来选去,王明还是给巧玲买了件红色棉袄和一条咔叽布的深蓝色的裤子,一套才五十八块,这让巧玲很高兴,钱少用不说,关键是王明说新娘出嫁的那天必须穿红衣服,再说巧玲的身材又好,穿什么都好看,连供销社的营业员都赞不绝口。

  巧玲摸摸刚买的衣服,又看看柜台货架上挂着一件带拉链的粉红色夹克,样子很新颖,王明就让售货员拿过来看看。巧玲试了试,对王明说:“王明,我想给琳子买件衣服,你看这件怎么样?”

  王明一看标价,六十多,王明说:“巧玲,这件好是好,就是……?”

  “王明,琳子是个好女孩,刚失去爸爸,我们应该多给她点关怀,她已经视我们俩是她真正的亲人,不看价钱,就给她买这件吧!”

  “我听你的安排,那就买这件吧,售货员,我买这件。”

  “好,你们应该是果园场的吧!”

  “你怎么知道?”巧玲好奇地问。

  “只有你们果园场的人才买得起这样的衣服。同志,一共是六十二元钱。”

  “哦,我们果园场的名声不小啊,六十二块,给你。”

  “是呀,现在只有你们果园场的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很好,你们没钱,那还有谁有钱,我们都不如你们。说实话,我们供销社贵的东西,专门是准备卖给你们的。你们有学问,一看就知道,会买东西。”

  “你对我们果园场评价很高啊!”王明接过售货员手中的衣服,称赞售货员。

  “本来就是嘛,你们慢走啊!欢迎再来!”

  两人在供销社买二百多块钱的东西,自行车上挂着大包小包的,王明在前推着,巧玲跟在后面。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临近春节,来买年货的,来卖年货的,挤满了街道的两边,叫卖声,讨价声,争吵声,叫骂声,此起彼伏。王明和巧玲好不容易挤出人群,王明说要到新华书店去买年画和纸。         

  书店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进门有两根大大地木柱,支撑着整个木房子,靠墙的货架上摆着整整齐齐的书籍,玻璃柜台里摆着小人书、学生专用的书籍。书的种类比以前多了很多种。

  书店里人很多,主要是买年画。王明买了一张毛主席的画像,还有几张电影年画。他对巧玲说,结婚的新房也要布置,房子里能换新的都换新的,不想看到以前简陋的样子。巧玲同意王明的说法,说现在是八十年代,一个新的世纪刚刚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刚刚起步,再说现在的生活状况比以前好了很多,也应该改变生活面貌。

  回到队里,琳子见给自己买了新衣服,高兴的哭了起来,说哥姐自己舍不得买新衣,给自己买,心里过意不去,自己又没有什么送给哥姐。巧玲说都是一家人,不必算得那么清楚,只要你开心,哥姐就很满意。



  天黑的时候,天气骤然变冷了,刺骨的北方又无情地刮了起来。各家各户都在准备着过年的东西,有的已经在开始油炸绿豆园子,豆腐块,有的在炒瓜子和花生,有的还在做鞋。最轻松的是孩子们,在北方里跑来跑去,口袋里都装满了好吃的东西,他们相互交换着,或在一起议论谁家的糕点好吃,谁家的咸,谁家的甜。

  琳子还在给王明做鞋,鞋底已经纳了五十多双,她还要继续纳到八十双,巧玲见琳子没日没夜地纳鞋底,就不同意她再纳,手上已经生了冻疮,有时一动鲜血直流,王明和巧玲很心疼,但琳子还是执意要做说自己的目标没有实现,反正是手上的活,不累人。后来巧玲还是不忍心,将她的鞋底藏了起来,琳子说就做最后一双鞋,是给哥哥作的,做好了就不做。琳子性子厥,巧玲就依了她这一回。

  看到灯下的琳子在艰难地纳着鞋,王明和巧玲的心都痛了。

  外面又开始下起了雪,很大,很急,像鹅毛般大小。整个旷野白白茫茫地一片,瑞雪兆丰年,这预示明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果树的病虫害会少了很多。队里的工人们其实都很喜欢下雪,虽然融雪很冷,但它给予大家的是丰收的希望,还有一个原因是雪很美,洁白无瑕,容不得任何污点。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32)
81年的春节是果园场,最热闹、最和谐的春节。

  果园人不单单是温饱的问题彻底解决,更重要的是工人们心里开心。不单单是放下了心里沉重的包袱,更重要的是可以松开膀子大展宏图。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果园就是这样一个天地。

  王明已经办好去黄冈读书的手续,等正月十五一过,他就可以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正月初六,巧玲和琳子就开始忙碌结婚的事,队里的妇女们也被队长派遣来帮忙。

  巧玲一再要求,现在是新事新办,不必像农村娶亲那样,要搬嫁妆,回门之类的过程。队长说再简单,也要宴请场部领导和队里的老老少少,说王明和巧玲都是愿意在果园场工作的年轻人,和其他的知青不一样,再说场部也要树立王明和巧玲这样一个典型,可以号召更多的年青人留在果园里工作。

  王明和巧玲的婚事,场部为此召开了专门的会议,所有领导都表示王明和巧玲这个典型可以树立,场部应给予支持。场长在会上还宣布,各生产队要派队委会成员来参加婚礼,但有一条是各生产队不要因参加婚礼,而刻意送礼,铺张浪费。至于婚礼的费用,场长还强调,请客用的肉,就由二队杀一头猪,菜除队菜地里有的以外,其他的就上街买,酒钱由场部出支,其他零散的开支就由王明和巧玲两人负责。他们的婚礼是个特殊情况,是场部的需要,以后其他工人结婚,可以参照这个标准,只要年青人愿意落户在果园,结婚都由场部来主持,费用由场部出。这样的好事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大力支持,并且发扬下去。

  有了场部和队里的支持,王明和巧玲自然很高兴,但费用的大半部分,都由场部和队里出,两人心里又过意不去。大家辛辛苦苦的工作,攒下来的钱,就这样拿来给自己结婚用,两人找到场长,想让场长取消这种优待,但场长说已经经场委会讨论通过,大家都同意这个决定,而且场部和生产队已经安排人办理这些事。推辞不掉,王明和巧玲向场长保证以后好好工作,用实际行动报答全场工人们的关爱之心。

  在场长眼里,王明是其他年青人中他最喜欢的一个,也是他想培养的一个年青干部。

  队里的妇女已经将被子都上好,大红的被面,厚厚地棉絮,盖起来一定很舒服。屋子里已经粉刷一新,家具都摆放好。毛主席的画像挂在屋子正面的墙上,由于王明以前是单身,队里没有更宽的房子给他,所以只有一间房,东西一放,紧紧簇簇地,人多了打转就有点难。本来,琳子说将房子让给王明和巧玲结婚用,自己一个人搬到王明的房子里住,可王明怎么都不同意,因为这房子是队里分给琳子家的,现在老张头又不在,自己过得滋滋润润地,将琳子丢在一边,心里不安,对不起老张头的信任,也会招来队里工人们的非议。吃饭可以在一起吃,收入是必须分开,特别是琳子辛苦赚来的钱,是一份都不能花,王明答应老张头照顾好琳子,自己就应为琳子的生活着想。

  王明做事是很有主见的,巧玲在这方面最为欣赏王明,喜欢王明就是因为王明思维敏捷,想问题周到,能不顾个人安慰,全心为别人着想。像这样的男人自己一定要嫁,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当初自己死心塌地要和他好,追求他,就是不想失去这么优秀的男人。

  在初七的早上,队长就安排了队里的工人,来专门准备王明的婚事。一部分男工人负责杀猪,一部分工人在准备碗筷,一部分安排到宋埠采买,女工人们负责洗菜,年青的女孩子们都依偎在巧玲的身边,帮忙收拾房子,打扮巧玲。整个场面俨然是一个家庭在举行一场婚礼一样。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章 春天的故事 (33)
虽说巧玲要从简婚礼,但她还是熬不过队里年长的阿姨们的劝说。

  “巧玲啊,女人结婚是一辈子的事,有些是长辈留下来的规矩应该照遵守。破四旧,也不能破掉祖上留下来的规矩。”

  巧玲还是听从阿姨们的劝告,按照她们的规矩来做。完成从一个女孩走向女人的最后时刻。

  阿姨们拿来棉线,先给巧玲扯脸,修眉。棉线叉在指头上,一来一回的,将巧玲脸上的汗毛一一拔掉,一下子洁净了许多,又将棉线移向眉毛,拔掉不规则的眉毛,更加端庄的巧玲展现在众人的面前,阿姨们个个直打啧啧,这丫头生的这么端正,五官清秀,不是面对面仔细看,还真没发现眼前的巧玲还是个美人。又夸王明有眼力,这么俊俏的姑娘,娶进门真是幸福。

  接下来的事,让巧玲很难以为情。就是洗澡,按照规矩,女孩子出嫁之前,要在娘家洗最后一次澡,才能进夫家。洗澡时,年长的阿姨们和年青的女孩们都要看着巧玲洗澡。从倒水、穿衣都由自己的姐妹们帮助完成。

  阿姨们在澡盆里放了红枣、豆子,还有一把硬币后,将要巧玲开始脱衣。八双眼睛一齐看着巧玲,虽然都是女的,但这还是第一次在同性面前脱衣洗澡,自然很不好意思。万阿姨笑着说:

  “巧玲,女人都是这样,你这身子以后就是王明一个人看啦,我们出嫁的时候都是这样,洗掉身上的晦气,带上粮食和钱财,嫁给王明。快脱吧,都是女人,不要怕,你有的我们都有。”

  一说完,大家都开怀地笑了起来,巧玲的脸已经是通红。无奈,只得脱衣。万阿姨说:“巧玲,还有件事是,这些来帮你洗澡的女孩们,你要包红包给她们,多少是个意思,图个吉利。”

  “万阿姨,我还没有准备呢?”

  “我已经带来了红纸,我给你包吧,你说包多少?”

  “一个人就一块钱吧!”李阿姨说。

  “阿姨,我听您们的,我也不懂规矩。大家多多原谅!”巧玲确实不懂规矩,自己也没有见过,不是自己结婚,还真没有经历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