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好莱坞暴君-调教好莱坞 >

第224部分

好莱坞暴君-调教好莱坞-第224部分

小说: 好莱坞暴君-调教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行”地解说道。

随着神秘而充满中国色彩的拜神仪式结束,各大电视台和媒体记者都把镜头对准备大导演易飞扬。

易飞扬也不负众望。简单地说了几句后,大声宣布:“《行尸走肉》正式开机!”

鞭炮噼里啪啦!

红色铺满地!

随即从唐人街请来的队伍开始舞龙舞狮,让周围的观众们一饱眼福。

“哇,实在太棒了!这简直比电影还要精彩!”

“中国的传统文化吸引了我!我爱上了中国!”

“易不仅是导演。还是文化传播的使者!”

……

不理会那些议论纷纷的人们。易飞扬带领自己的摄制组,直奔拍摄目的地。开始了《行尸走肉》这部戏的第一个镜头。

故事剧情,家庭美满的小镇警员瑞克格莱姆斯在一次追捕逃犯的过程中意外中枪,当他从医院的病床上惊醒,却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医院空无一人,满地横尸,在瑞克恐惧茫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是医院里唯一“活着”的生物……

拍摄这组镜头是在洛杉矶的一家私立医院,剧组花费了大价钱,才获得了十分钟的拍摄时间,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出医院空无一人的惊悚感。易飞扬几乎清空了医院的所有人员,不过对于那些重病患者,可不能因为拍戏耽误了人家的治病,只好将他们集中在一个区域。拍摄的时候摄影机躲避过去。

除此之外,易飞扬还要担负着突发事件的责任,万一那个病人在这空档出事儿,他可是要负责的。幸亏,顺顺利利,这组镜头拍摄完毕,也让易飞扬大松一口气。

接下来拍摄的镜头就是男主角瑞克初次遭遇丧尸的镜头。在拍摄了三四遍以后,易飞扬总觉得不满意。

尤其丧尸那种固定模式化的咧着嘴,歪着头,摇晃着慢吞吞走动的镜头,让易飞扬感觉缺乏新意。

“嗨,伙计们,你们又没有觉得这组镜头很没意思?”易飞扬坐在监视器后面,摸着下巴问身边的汤姆等人。

作为制作部的主管,汤姆本身也是电视剧导演,他和大家伙一起看了看回放,摸不着头脑道:“没事儿啊,挺好的!”

是啊,在他们大家看来,易飞扬拍摄的这套镜头,虽然不是经典,却也是中规中矩,没有半丝瑕疵。

“不,看起来很没劲儿,缺乏动感,和视觉冲击力!”易飞扬狠狠地说道。

“准确地来说,这种丧尸不是我要的那种,我想要的,是视觉特效提升到众人惊叹的高度!”

原版《行尸走肉》迫于资金压力,很多地方的视觉特效都是一笔带过,画面粗造而呆板,而易飞扬信心百倍地狂砸下3000万美元的拍摄资金,然后决定投入2500万美元只为了视觉特效,他有理由相信,新版《行尸走肉》的视觉冲击力,将远远大于原版,这也是改变电视规模不如电影最关键的一步。

实际上,电视产业自从诞生以来,在规模制作上都处于小心翼翼谨慎细微的地步,从不敢超越大卡司,把电视剧拍摄的像电影一样。而实际上前世未来大片电视剧横行北美,精良的制作超过电影,这证明了电视只能属于小制作的荒谬。

回想起那一世的《权力游戏》,《苍穹之下》,还有《唐顿庄园》等,这些疯狂席卷全球的电视大片,有哪一部不是视觉特效上出类拔萃,挑战观众的视觉,颠覆观众的想像力呢?

想到这里,易飞扬就决定利用特效来改变自己戏中丧尸的属性。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我的丧尸绝对要与众不同!

这个时代的丧尸,还保持着老化僵硬的表演模式,一个个虽然张牙舞爪貌视不可一世,其实只要随便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能沉住气不慌张,一枪便能撂倒一个!

前世这部《行尸走肉》里,男主角瑞克的儿子卡尔,不就是拿着枪挨个爆头,杀行尸杀到面不改色吗?

如果自己只是照搬原版,再重复这样表面上看过去让人毛骨悚然,实际面对带枪,能沉着冷静的人类如同婴儿般无力的丧尸。又有什么意义呢?

要改变!

易飞扬不禁想起穿越而来之前,2013年的丧尸大片《末日之战》又名《丧尸世界大战》,那里面疯狂嗜血,跑得比正常人百米冲锋还快。健步如飞甚至具有一定智慧。会搭人梯,密密麻麻到如同食人蚁群横扫大陆般的丧尸。才算得上是真正给人类带来毁灭姓灾难的破灭者!

也只有这种镜头,才能称得上是颠覆与重建!

带给观众无穷无尽的恐慌,然后凸显主演们“绝地逃生”的风彩,这才是制造丧尸爆炸剧的完美步骤!

当然。易飞扬深深地知道,一旦自己改变丧尸的行为模式,甚至自己展示人姓邪恶的那一面,自然而然,会让很多固执已见的人提出反对,那些喜欢抹黑自己的人报纸和媒体一定会抓着这一点大书特书。

自己会遭到炮轰!

可那又怎么样?自己要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丧尸世界,不是充满道德说教的虚假世界!

想到这里。易飞扬已经下了决定,修改剧本,重拍这组镜头。

再者,前世的丧尸片。将恐怖场景集中到吃人,甚至在镜头上津津

第三百六十五章。【11项奥斯卡提名】

话说乔布斯原本和朋友一起创立了苹果公司,可是后来由于他的经营理念和公司的很多人发生冲突,这位元老兼创始人,技术开发者被赶出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上演了一幕乔大侠被逐出丐帮的悲剧。

后来,没了乔布斯的苹果公司,就像是失去了灵魂,苹果公司的业务大幅度下滑,与此同时,乔布斯却在他出另起炉灶,成立了一家皮克斯动画工作室,之后该公司成为了众所周知的3d电脑动画公司,并在1995年推出全球首部全3d立体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名声大振,个人身价达到10亿美元。

但是乔布斯不愧是大侠风范,还是于苹果危难之中重新回来,回来后的乔布斯大刀阔斧改革,停止了不合理的研发和生产,结束了微软和苹果多年的专利纷争,并开始研发新产品,尤其最近两年并先后开发出s和ipod,同时也开始在黄金地段开设专卖店并大获成功。

像这么一个蒸蒸日上的公司,你想要收购它,无疑痴人说梦!

针对乔布斯苹果公司的收购谈判。毫无疑问地,梦幻娱乐被人拒绝了。用乔布斯的话来说,“苹果绝对不会被收购!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很牛气的一家公司。

事实上如今的苹果也有这样的实力。

易飞扬不是蛮干的人,经过研究后发现,如果梦幻娱乐真的想要收购苹果,那么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挖墙脚!

而挖墙脚最大的缺陷就是必须要支付很大的挖角费用,因为人才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每个人的贪心程度也不一样,保守估计,如果想把苹果公司的人才大把的挖过来,最少也需要上亿美金的挖角费用。再加上苹果公司实力强盛。像打仗一样,就必须以十倍的力量来围攻对方。这才可能获胜,而苹果公司投放市场的百分之五的股权大约市值15亿美金,十倍的力量就必须是150亿美金,按照梦幻娱乐目前的实力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实际上,这不到一年时间内,号称资产高达八十亿的梦幻娱乐,频频利用手头充足的资金链,收购了新西兰的维塔数码公司,印度的巨象影业公司,以及现在的美国amc电视台。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梦幻娱乐的帝国版图是扩张了不少,可是流动资金方面却也只剩下10亿美金左右。如今想要拿这10亿美金,收购价值15亿美金的百分之五苹果部分股权。可以说很难很难。

面对这样的硬骨头,一门心思扑在拍摄上的易飞扬,原本打算就此放弃,反正已经和三星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也不差苹果这一个,可是很不幸的,乔布斯的一番话传到了易飞扬的耳朵里。

不知道乔布斯是在什么场合说的这话,他说:“易飞扬么?那个华裔导演,好莱坞野心家?不断地并购公司,把美国当成自家后花园的家伙!上帝呀,我可以很准确地说,苹果公司决不允许这样的暴君插手,是的,我不喜欢这个拿破仑式的矮子!除非我倒下!”

美国人其实也都很八卦的,这番话很快就传到了易飞扬的耳朵里,易飞扬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和乔布斯这老头无冤无仇,他干嘛这样嫉恶如仇?还有啊,骂自己野心家可以,暴君也可以,可为什么要诋毁自己是什么拿破仑矮子?自己个头矮吗?虽然比起来那些美国大汉来说是低了一点,可是一米八五的个头还是很挺拔的!

一向很理智的易飞扬有些不理智起来,尤其乔布斯那种说不出的傲气,让易飞扬很不爽。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回击对方的骄傲自大。

所以易飞扬吩咐杜雷斯和亚历克斯两人开始挖角!

在美国,有很多家著名的“猎头公司”,这些公司专门负责帮助其他公司挖墙脚。这些猎头公司最大的优势在于情报的准确,他们能够收集到任何一家公司员工的准确信息,比如说他的个人履历,他的房贷情况,车贷情况,以及他资金方面的任何问题。然后,这些猎头公司就会针对这名员工的性格漏洞,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游说,直到他被引诱,决定辞职,加盟新公司。

在易飞扬忙着拍摄《行尸走肉》第一季的时候,杜雷斯和亚历克斯就忙着和猎头公司接洽,针对苹果公司的技术型人才,进行挖角。

于是一场悄无声息的风暴,在两个不同领域展开。

……

“cut!这个镜头不行,重新来过!”

“cut!这个角度不对,重新来过!”

“不行!还是不行!”易飞扬暴躁地吼吼。

可是重新来过,结果依旧是不尽人意。于是易飞扬就大骂:“笨蛋!你们会不会演戏?抓住人物内涵,懂吗?!我要的是你们演好角色,不是让你们在这里行尸走肉!”

熟识他的人知道,易飞扬在片场脾气就这样,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人真是难伺候。

总之,那些初次接触易飞扬的人,噤若寒蝉。

作为男主角的科林也被易飞扬骂怕了,尤其当易飞扬发怒的时候,他就会全身发抖,甚至连口边的台词都给忘了。

如此以来,情况更加糟糕。

拖延拍摄时间不说,拍摄出来的效果更加达不到易飞扬的要求。

实际上作为一名电视演员科林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尤其在这部戏中,可以说完全是超常发挥。奈何,易飞扬的要求太高,拍摄这部戏完全是用拍摄电影的手法,因此对演员的要求也是拍摄电影的要求。

而科林,一时之间,无法做到这一点。

在这里就必须要说一下电视和电影拍摄手法的不同,拍摄电视的时候,因为故事剧情漫长。对于演员的要求是只要慢慢来就行,不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角色的人物性格特征演绎完整,而电影呢,要求在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候内讲完一个故事。于是对于角色就要求做到精准。短时间内快速建立人物特型,让人物竖立起来。

科林早习惯了电视剧的这种拍摄手法。因此在易飞扬的眼中就显得有线“散漫”和“没有进入状态“,因此才会不停地n机。

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作为副导演的汤姆,眼看易飞扬把一干演员骂的狗血淋头。没人敢出声,于是他就硬着头皮,对易飞扬说:“导演,我觉得可能是你拍摄的手法,和他们习惯式的演绎方法没磨合好……”

这句话很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