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在好莱坞 >

第502部分

重生在好莱坞-第502部分

小说: 重生在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营救方案自然成了整部影片的核心,假扮电影摄制组的构想娱乐性十足,电影嫁接政治与个人英雄主义交映生辉,在这里,即使是那部假电影,也与生命之间划上了等号。
每个观众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任务一定会完成,但仍然期盼着看它是怎样完成的。
“你们看过科幻电影吗?比如《星球大战》《星际迷航》这些需要找异国情调的地方来拍摄的电影,比如像沙漠那种地方。”
托尼?门德斯站在会议室里,对一群官僚侃侃而谈,“试想一下,他们是一支加拿大摄制组,去考察一部科幻电影的外景,我们去散发消息,加拿大制片人也去散发消息,剧组在考察埃及、伊斯坦布尔,然后剧组再去找伊朗领事馆说一下,‘我们还想去伊朗考察’……”
“我飞去德黑兰,然后带上他们,伪装成摄制组一起飞回来,任务完成!”
这样匪夷所思的营救计划,自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但托尼暂时说服这些官僚,去洛杉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与中情局有合作关系的约翰?钱伯斯,一个获得过奥斯卡奖的好莱坞顶尖化妆师。
其中,电影还穿插着伊朗人的狂热和六名美国人的焦躁不安,以突出营救行动的迫切。
既然来到了好莱坞这个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工业基地,按照惯例,自然少不了电影从业者们一些小小的自嘲。
比如托尼说这次行动是从全世界最可怕的地方拯救一批人出来的时候,约翰?钱伯斯回答——那地方难道是迪士尼制片厂?
作为一名专业人士,约翰?钱伯斯郑重的告诉托尼,这个计划想要成功。那就要把假电影当成真电影来操作,他们需要一个知名制片人来运营这个项目,以引发更大的轰动效应,于是过气的前著名制片人李斯特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中,宣传中的营救三巨头就此凑齐。
李斯特是操作电影的好手,他们不但成立了第六制片厂,花费重资买下了《阿尔戈》这个电影剧本,在贝弗利山希尔顿大酒店举行了盛大的新闻发布会,还在《综艺》《名利场》和《好莱坞报道》的媒体上面发布了大量广告。
海报、分镜头插图……总之,一部电影应该有的一切。这部假电影全都凑齐了。
不管从哪方面看,这就是在筹备一部真正的电影。
就这样,媒体、制片、演员、编剧、甚至连电影公司全都参加到这场救援行动中,只是当时百分之九十九的参与者都不知情。
真是应了一句话——没有秘密的秘密,就是最大的秘密。
这段情节,电影用的是足够轻松写意的节奏,时不时还会通过李斯特和约翰?钱伯斯穿插几句好莱坞自嘲式的冷幽默,然而那经常会通过电视剧画面出现的伊朗局势,不断提醒观众。这场看似胡闹的假电影背后,关系到的是人的生命。
“去你的阿尔戈!”
三巨头干杯之后,托尼在乔治克鲁尼饰演的上司的帮助下,说服了那帮官僚。辗转伊斯坦布尔,开始执行这个‘最好的坏计划’!
加拿大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为中情局提供了空白加拿大护照等一系列的帮助,这种堪称奇葩的关系。也只可能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这种统称北美的国家之间。
在托尼进入伊朗之前,《泰晤士报》的记者得到了一份使馆人员名单,发现其中六人逃出了使馆。并且躲在了加拿大使馆中,中情局只能尽力暂时压下这件事情,托尼的救援行动必须加快。
所有的一切,都在烘托托尼这次救援的迫切和紧急!
托尼终于进入了伊朗,从他走入德黑兰机场的那刻起,电影就通过各种情节在渲染这个国家现在的可怕和恐怖气氛……
在加拿大大使官邸,托尼见到了他要营救的人。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托尼介绍了营救计划,并向 6人发放了“第六制片厂”的名片,上面印有他们在该公司担任的“职务”。
6人还从托尼?门德兹那里得到了具有“好莱坞范儿”的衣服、伪造的加拿大护照和捏造出来的履历,托尼要求他们把履历背得滚瓜烂熟,并把枫叶标记发给大家,让他们贴在行李箱和背包上。
期间,无论是加拿大大使肯?泰勒的伊朗女管家发现了6个人的真实身份,还是加拿大政府要关闭驻伊朗大使馆,都在加重营救的迫切性和因此带来的紧张气氛。
面对绝境时,人往往爆发出巨大的潜力,在托尼的协助下,他们通过伊朗当局故意设置的一些考验,特别是肯?泰勒的伊朗女管家,面对伊斯兰卫队的询问,做出了对美国人极其有利的回答。
事实也证明,善待雇佣的仆役,时不时改善他们的待遇,绝对不是一件坏事。
接下来的时间里,6人除了背诵假履历外,还模拟回答了托尼提出的各种尖锐的提问,每个人都清楚,这个脱身计划危险无比。
“一旦被识破,就可能被斩首,或被吉普车拖着游街。”这是对他们处境最好的写照。
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托尼?门德兹试着把准备的过程变为一个游戏,让大家放松,并享受这个过程,虽然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兴趣比恐惧更容易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伊朗人也发现有六个人逃出了使馆,从而增加了拼凑那些破碎图像的人数,还不断对托尼一行人进行试探……
就在画面频繁的切换中,托尼接到了非常沮丧的消息,猪队友再次登场。
总统听取了幕僚长的建议,忽然喊停了这次行动,上级要求托尼放弃那六个人,单独乘坐飞机离开德黑兰,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然而,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在于会做出常人不敢的选择,经过一番挣扎后,托尼通过秘密电话,通知他的上司杰克?奥唐奈,他要带他们脱离这个恐怖的国度,并且请求对方帮助办理各种手续。
因为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六个人只有死路一条!
此时,驻守第六制片厂的李斯特和约翰?钱伯斯已经接到了暂停计划的通知,离开了办公室,而杰克则开始了忙碌,打通各个关节,幸好他们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间谍情报组织之一。
作为电影的主角,托尼?门德兹就像每一个曾经的好莱坞经典英雄,孤胆前行至未知的世界,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甚至最关键的时刻,要用崇高的个人价值挑战既有的体制规则,成为真正的拯救者。
凌晨十分,托尼?门德兹一行乘车前往德黑兰机场,搭乘 7点钟飞往瑞士苏黎世的飞机,之所以选择这么早的航班,是因为托尼认为机场的海关人员仍睡眼惺忪,不会对他们多加留意。
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才拿到机票,伊朗的海关人员也进行了一番调查,但一行人沉着应对,海关人员最终在伪造的护照和签证上盖了章。
虽然真实的历史上登机过程相对很顺利,电影却不能如此表现,想要吸引观众就必须具备悬念和娱乐性。
于是,他们被伊斯兰卫队的人拦了下来,并且带到了旁边密闭的办公室中。
面对这些不会英语的家伙,托尼没有好办法,真正解围的竟是小罗伯特?唐尼饰演的会波斯语的使馆官员,他对照着电影故事板,讲出了《阿尔戈》那个绘声绘色的科幻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打动了那些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
其中领头的那个,接过了托尼的名片,拨通了第六制片厂的电话,就在铃声响到最后的时刻,赶回办公室的李斯特和约翰?伯恩斯接起了电话,他们顺利通过了考验。
终于,托尼带着六个人登上了飞机,非常罕见的意外发生了,客机发生了机械故障,必须延迟起飞。
六个人分作在两排座椅上,眼睛同时落在了托尼的身上,这个不靠谱的计划即将成功,却……
飞起来就是生,留下来即是死,生与死的界限就在咫尺之间,
机舱经过短暂的混乱,在空乘人员的解释下,变得异常安静,静的甚至有些可怕,六个人或是紧紧握着拳头,或是抓着衣角,或是暗自祈祷,如果凑近一些看的话,他们都在颤抖。
他们时不时就会抬头看向机舱门口的电子表,时间过去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二十分钟,仿佛一个世纪都没有现在这么长。
同样,托尼也很紧张,换成任何一个人在这种时刻都不能保持平静,何况家中还有妻子和儿子在等着他!
看向窗外时,他淡漠的脸上会微微显露出一丝焦急,但转回头来时,又重新恢复了气定神闲的状态。
他清楚,他是那六个人的主心骨,如果他都不能保持稳定,那六个人怎么办?
在恐惧和希望的双重夹击下,或许有人会就此崩溃掉!(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四章 站在伊朗的角度考虑问题?

距离飞机本该起飞的时间过去接近半个小时了,客机没有任何要起飞的意思,沉稳哪怕如托尼,双手都下意识的微微抖动了起来,但他仍旧保持着面部的沉稳,不时转头对后面的人微微点头,示意他们保持冷静。
这种状态持续太久了,如果继续下去,连托尼也不敢保证,那担惊受怕了这么多天的六个人,会不会做出意外的举动。
但他依然尽力通过各种小动作,鼓舞他们的信心,他保证过要带他们出去,就会竭尽全力,陪他们走到最后,哪怕……
关键时刻,广播中传来了好消息——飞机只是一点小故障,现在顺利解除,马上就会起飞。
那六个人长长出了一口气,仰躺在了座椅上,托尼也轻轻出了一口气,却没有任何放松,只要飞机没有离开伊朗,任何意外都可能发生。
画面转到了机场指挥塔,瑞士的这架航班被安排在了第二位起飞,只需要短短的时间,托尼一行人就会离开这个囚笼般的国度,飞上自由的天空。
事情永远都不可能顺利,哪怕真实事件很顺利,电影也会让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危险。
伊朗人拼出了一副图像,正是小罗伯特?唐尼的头像,他们立即发现了这行人的真实身份,用最快的速度冲到了加拿大大使馆,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不但他们的目标不见了,加拿大大使一行人也消失了,留给他们的只有满地的垃圾。
不用细想,伊斯兰卫队的头目也能猜到他们去了机场,想要打电话的时候,却发现使馆的电话都遭到了破坏,只好四处寻找,在浪费了要命的时间后。终于拨通了驻守机场的伊斯兰卫队的电话。
机场值班室的士兵,急匆匆冲去报告,那名曾经验证过托尼等人身份的头目懊恼的大发雷霆,手下却告诉他,那班飞机因为故障的原因还没有起飞,他立即打电话想要通知指挥塔,却发现电话打不通。
伊斯兰卫队分为了两路,一路冲向了指挥塔,另一路冲向了已经进入跑道的客机。
托尼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他透过机窗向外望去。只能看到宽大的机翼,和向后移动的跑道,除此之外,再也看不到其他……
嗯……还有机场高高铁围栏外面的碧蓝天空,太阳缓缓爬出了乌云的遮盖,阳光透射下来,光明的一片分外耀眼。
飞机在移动,即将冲入天空,后面的那六个人屏住了呼吸。盼望已久的自由正在向他们招手。
画面向着远方拉伸,跑道的全景画面中,伊斯兰卫队的越野吉普在跑道上疯狂奔驰,但汽车的速度哪里追得上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他们就像是追着太阳奔跑的傻瓜一样,目送波音客机冲上了天空。
什么?开枪或者来一发rpg?
电影之前都有交待,这些追随霍梅尼的伊斯兰卫队成员,大都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背景。如果真的摧毁一架属于瑞士,还是载满了国际乘客的飞机,那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恐怕联邦政府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