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在好莱坞 >

第114部分

重生在好莱坞-第114部分

小说: 重生在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娜塔莉,则成为了另外一个火力集中点,这毫不奇怪,除非是瞎子,否则谁都知道,这个女孩在电影中有着怎样出彩的表现,他们几乎是亲眼见证了一个表演天才的诞生。
面对记者的狂热追捧,娜塔莉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冷静,在女经纪人的提点下,不时回答着一些问题,这个聪明而又有些早熟的女孩,在经历了红地毯和电影首映的洗礼之后,心境明显平稳了许多,就算面对一些不是很友好的问题,应对得也还算得体,何况,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受儿童法的保护,就算是狗仔也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做的太过火。
“瑞恩,电影放映前娜塔莉小姐曾经说你们是朋友,89年就认识了?”记者显然没有忘记这个话题。
看了那个记者一眼,瑞恩很清楚,这种事情很快就会被记者和狗仔挖出来,毕竟这根本不算什么秘密,娜塔莉居住的那个社区很多人都见过两人一起玩耍。
“没错,娜塔莉是我的好朋友。”
“那你觉得她在这部电影中的发挥如何?比你在《第六感》中如何?”
瑞恩皱了一下眉头,这话中明显带着挑拨,这些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或许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他们最高兴。
“非常出色。”
发布会在纷纷扰扰中结束了,走出新闻厅,瑞恩看到娜塔莉虽然兴奋,脸色却不太好看,显然遭受了记者不少刁难。
不过,这太正常不过了,如果他们不刁难人那肯定是世界末日发生了。
“谢莉夫人,我把娜特完好的还回来了。”
一间休息室中,瑞恩笑嘻嘻的将娜塔莉推给了她的母亲,“娜特,明天上街前做好伪装,小心造成长岛交通混乱。”
很多话不用他说,金丝莉已经嘱咐过了,童星在刚刚成名的阶段,往往会被漫天的赞誉或者批评冲昏头脑。
不过,瑞恩相信以娜塔莉的聪明,应该能够应付这种局面,前世她应对的就很好,今世虽然提前了一年多,心智却更为强大,想来不会有太多问题。
“看完电影回到酒店,喝了一杯咖啡,将台灯调亮,我一向喜欢趁着记忆清晰的时候写东西,畅快而又淋漓。”
“放着贝多芬的协奏曲,忽然想起了电影中警察斯坦说的话,‘贝多芬的开场很好,让我感觉很爽,但到了后来,就开始变得无聊……知道现在我不杀你的原因了吗?’话说完,大开杀戒,随着硕大的身躯倒地,一次屠杀完成!”
“《杀手莱昂》,瑞恩?詹金斯今年的第一部作品,也可能是唯一一部作品,还是与法国人吕克?贝松合作的作品。这部电影的每一个角色都出乎预料的精彩出色,它没有很多高深的思索,却又让人琢磨不已。”
“让?雷诺先生出演的莱昂是一个职业杀手,他工作时冷酷无情,生活中极为单纯——单纯的就像是中世纪的手工艺人,早出晚归,为了生计而奔波,与其说他是一个杀手,不如说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他代表着男人极端的一面,面对敌人时残暴而又冷血,对待温顺的女人和娇弱的儿童却保持着必须的规则,温情也成为了他的阿克琉斯之踵,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不会后悔。”
“加里?奥德曼,这个英国演员一向擅长出演邪恶角色,这次更是将反派警察斯坦神经质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他喜欢贝多芬,理解莫扎特,却疯狂残忍冷漠至极,这样一个集矛盾性格与一身的人,即使面对死亡时,依然疯狂。”
“我们再说说另一个重要角色玛蒂尔达,这是一个早熟、叛逆、聪明甚至疯狂的女孩,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冰冷、绝望和痛苦,却对年幼的弟弟关爱有加,亲眼目睹了家庭遭遇的惨剧后,在莱昂的帮助下,坚强的生存了下来,却始终不曾忘记为弟弟复仇。”
“玛蒂尔达的出现照亮了莱昂的人生,也成为了她自己的新生和救赎,他被她改变,他成为了她的依靠,两个痛苦的人生至此颠覆。”
“这是瑞恩自《第六感》以来,最值得让人回味的一部作品,莱昂与玛蒂尔达之间奇特的关系更是引人侧目,我不知道他们之间算不算爱情,至少电影中的表现非常复杂,但是爱能够这样被诠释,而不是空洞洞的口头文章,这样的感情或许才是伟大或者永恒的。”
“三位演员的表演是如此出色,只凭这一点也值回电影的票价,其中最让人感到惊奇的,却是出演玛蒂尔达的娜塔莉?波特曼小姐了,这个不满十二岁的女孩是我见过演技最为出色的女孩,我们上一次在电影中看到女童星如此精彩的发挥,是什么时候?那要追溯到朱迪?福斯特出演的《出租车司机》。”
“自从朱迪?福斯特之后,还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可以在这样一个年龄段,将一个角色演绎的近乎于完美,甚至给人一种错觉,她就是玛蒂尔达,玛蒂尔达就是她,让人无法分辨出彼此,这部电影少了她的话,最少会失色一半!”
“在瑞恩?詹金斯之后,好莱坞极有可能又会迎来一位天才般的儿童演员,只要看过《杀手莱昂》,想必没多少人会否认这一点,她完全对得起吕克?贝松在纽约举行的那场声势浩大的选角活动。”
“瑞恩?詹金斯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别样而又精彩的故事,吕克?贝松奉上了一部佳作,让?雷诺,加里?奥德曼和娜塔莉?波特曼带来了出色的演出,《杀手莱昂》绝对值得一个大拇指!”
——《芝加哥论坛报》罗杰?艾伯特。
谁都知道,罗杰?艾伯特自从《终结者2》开始,就对瑞恩?詹金斯青睐有加,却没有想到他会给予《杀手莱昂》如此高的评价。
瑞恩改掉电影中的敏感情节显然发挥了作用,结尾处轻微的变动,使得玛蒂尔达这个充满了叛逆的问题角色,有了那么种回归主流的意味,自然会讨得主流媒体的欢心。(未完待续。。)
ps:  ……11章送上,明天上午还有三章,求订阅!求月票!


 第一百四十五章 萝莉害死杀手

从某些方面来说,罗杰?艾伯特代表了一大批主流影评人的声音,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他主流媒体的评价,再加上瑞恩可不是吕克?贝松,后者对美利坚来说只是一个外人,一个想打入好莱坞的欧洲导演而已。
瑞恩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声誉,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主流媒体即便不会赞扬,至少没有像前世那般大张旗鼓的进行抨击,从这方面来说,已经算是场胜利了。
“瑞恩?詹金斯套用一个杀手的身份,给我们讲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感情,它既是友谊,又有感激,还带着淡淡的依恋,是那么的动人和美好,尽管电影的结局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悲剧色彩,却展现出了默默的温情,或许孤独的人,寻找到了属于自己心灵依靠后,人生会就此改变!”
——《洛杉矶时报》米克?泰勒
“《杀手莱昂》绝对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是我见过的描述边缘人物中最独树一帜的作品,无论剧本还是拍摄,都极为出色,是一部对感情控制的近乎于完美的电影!”
——《名利场》
后者的评论多少反映了一些媒体的看法,电影中的感情进一步就会触犯到主流社会的底线,退一步又会寡然无味。
当然批评的声音同样也不少,《纽约邮报》在头版头条摆出了加黑加粗的标题。
“莱昂和玛蒂尔达算不算恋爱?”
“看完电影《杀手莱昂》,想必许多人的心中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吧。虽然电影中对上述疑问给出了一个还算明确的答案,莱昂和玛蒂尔达更像朋友和父女。而不是恋人,但观众在看到他们的相处时。总会产生他们更像是情人的‘邪恶’想法,或许这正是瑞恩?詹金斯的用意所在。通过这种似是而非的嘘头,吸引更多观众进入影院。”
“玛蒂尔达的扮演者是娜塔莉?波特曼小姐,她不仅可爱,而且强大,可爱的能让全世界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强大的也可以让全世界融化的黄油都变成老虎!我想这样的一个电影人物,一定会成为很多人的偶像!”
《纽约邮报》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特别是某些中年人。
瑞恩出入酒店的时候,曾经被一个狗仔拦了下来。就是那个熟人加西亚?罗德里格斯,这个家伙还是第一次对他提问,加之瑞恩心情不错,也就小小的说了几句。
“他们两个之间不是爱情,这不过是两个相依为命的人彼此取暖和相互依恋罢了。”
只是令人惊讶的是,第二天刊登在《洛杉矶自由报》上面的消息,却与瑞恩接受的采访没有任何关系。
“《杀手莱昂》讲述的是一个杀手被一个洛丽塔害死的故事,电影中的洛丽塔有颗姐姐的心,中年杀手却有颗童心。当邪恶遇到了天真,残酷撞上了温柔,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莱昂是浪漫的,但他没有意识到。遇上的是一个多么难对付的小女孩……所以,这部电影提示我们,千万不要招惹身边的洛丽塔。否则她们随时可能拿出枪来把你们毙了,或者轻易俘虏你砰砰直跳的那颗心……”
本来。瑞恩在纽约是很难看到这则新闻的,谁知道加西亚主动找上了乔治。特地送来了一份《洛杉矶自由报》,让瑞恩看了后不禁囧然。
好吧!全民娱乐的时代就要到来了,脑补的力量是无敌的!他也只能这么感叹。
“对了,乔治,那个家伙为什么要这么做?”瑞恩问的自然是那个狗仔。
“噢……他说了,你越红他赚的钱就越多,在报社内的地位就越高,不希望你出问题。”乔治脸上还带着几分怪异,显然无法理解对方的想法。
“这样啊……”瑞恩似乎把握到了些什么。
首映式后就是周末,瑞恩倒不急于回洛杉矶,这个时候也不会傻乎乎的跑出去,吸引媒体的火力,反正从学校请假已经成了常态,大不了圣诞节前全部请假好了,再说了,等首周票房出来后,他还要与哈维?韦恩斯坦谈一谈。
今世的娜塔莉在成长的重要阶段遇到了瑞恩,在他的影响下,有了不少改变,整个周末安安静静躲在了家中,尽管从报刊上看到的新闻让她欣喜不已,却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她没有忘记瑞恩心中说过的一些话,始终记得他描述的这个圈子的大体情况。
好莱坞和娱乐媒体在对待童星方面一向宽容,或者说善于鼓吹,只要年龄小的演员,可以做出精彩的演出,往往就会迫不及待的将天才的帽子扣在他们的头上,而在他们年龄稍大,遇到转型困难的时候,又同样迫不及待的将堕落这个词用在他们的身上。
娜塔莉自己也分析过,这与童星的起点太高,以后成长的空间过窄有关系,也与那些无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断炒作造星有关系。
她可不想成为一枚流星,她要让好莱坞永远记住自己的名字。
周一的早晨,她如同以往一样,换上校服背起书包,走出了家门,由于学校并不远,只需要步行就可以了。
“娜特,要不要请几天假?”
或许是波特曼这个姓氏发挥了作用,这几天并没有记者找上门来,但谢莉夫人还是有些担心,上帝才知道娱乐记者会不会堵在学校门口。
“不用了,妈妈!”娜塔莉不在乎的招了招手,拐上了马路。
与迎面而来的几个人打了个招呼,娜塔莉快步向着学校走去。
即使没有这部电影,她在这个社区也算有些名气,大多数人都知道赫许勒家有一个天才。还经常在社区剧院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嗨。亨利夫人,来一份《纽约时报》。”娜塔莉停在了一个报亭边。
“是娜特啊。”中年妇女接过零钱。递来一份报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