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向左向右飞 >

第3部分

向左向右飞-第3部分

小说: 向左向右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这大半辈子就是为他们爷俩付出了,从吃穿戴用到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由她一人张罗着,丈夫、儿子真够省心的了。

  老左他俩口子从小两家住的就不远,只要这边大喊一声,那边就能听得到。两人从小一起玩,到了中学后期两个人慢慢的成熟了,她给他借《青春之歌》看,他给她借《小城春秋》。有时还写信,送点小礼物。

  1981年1月,老左从部队复员回来,还没安排工作呢,两家的老人就张罗着为他们办婚事,他两人身不由己,任凭老人安排就把婚事办了。

  结婚后两人在西台子租的房子,很简单就把日子过起来了,所有吃、穿、用、都靠刘老师手里攒的几百块钱和每月元工资。

  老左上班后被分配到商业系统工作,从此两人有了稳定的收入和安居乐业的生活。

  1982年5月14日那天,真是个好日子。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一派春意昂然的景色。真可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啊!

  就在这天,老左起的特别早,一出房门,就看见小院前面的柳树上落着一只长尾喜鹊,喳喳、喳喳地叫个不停,老左悄悄地走到它跟前,也没惊飞,只见它一边叫着,长尾巴还一翘一翘地往上撅着。

  老左没干扰它,心想;这是一个吉祥的好兆头!

  老左回到屋里,爱人就和他说:“肚子有点痛,是不是快生了呀!”

  老左不知是喜还是紧张,手忙脚乱的收拾一下,告诉爱人坚持住,就去找人去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花儿与少年 4
回到家他惊慌失措的把情况跟妈妈说了。老太太说:“告诉你生孩子用的东西都准备了吗”?他说:“都准备好了”。妈妈又说:“快去找你杨奶,用手推车把我们接去”,他答应着去找杨奶去了。

  杨奶就是远近有名的老接生员,人称老杨太太,这老太太才好呢,大高个,60多岁的人了,身体非常结实,走起路来年轻人都跟不上趟。他们都是老邻居,她老伴就是有名的专治疮疥子病的杨先生,这老头有祖传秘方,自制的膏药,对症下药一帖就好。

  老杨太太这个人和蔼可亲,街坊邻居都尊重她。她为人不知做了多少事。不论邻居纠纷,俩口子打仗,谁家小孩子淘气她都管,只要她去,一管一个好,都能息事宁人。

  要说这老太太一生最伟大的就是她这一辈子不知走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辛苦,起早贪黑为新生儿接产,她在人们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出过差错。老左他们子妹6个,刘老师子妹7个都是这老太太接生的。今天,老左他儿子又要出世,父子俩同一个接生员,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早晨6点多钟,老左把母亲和杨奶都接来了。

  这时候老左他妻子肚子已经疼过几阵了,但经过老杨太太检查后说:“不用怕,别着急,还早呢。”

  老左他母亲担心地问:“大婶,你看这孩子都正常吧?”老太太说;“正常,不用担心。”

  老左一听心里一块石头暂时算落地了。于是,他忙着做早饭,早饭也好做,有挂面、有鸡蛋,都是给产妇准备的。做好饭后,老少三辈人吃完了。老左说:“妈,你们先看着,我上班请个假就回来。

  老左回来后,从十一钟开始,按着杨奶的吩咐忙开了, 先把火点着烧炕,烧水,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

  随着妻子一阵阵巨痛,一声声的叫喊,老左只是心有余,伸不上手。眼看着妻子痛苦煎熬的样子,很不是滋味。心想生孩子真不容易啊!象要命一样。

  在老左还没省过神的时候,只听杨奶说:“孩子,帮拉着你媳妇的手”他忙蹲在炕沿下拉着妻子的手,帮着暗暗的用力、使劲,心里默默的想:使劲使劲、快点快点、儿子儿子……

  他最希望妻子能给他生个儿子了。

  正午12点钟,只听婴儿啼叫一声,一个新生命在母亲的痛苦中诞生了。

  这时候,妻子疲惫不堪,满脸都是汗,看不出来是哭还是笑,全家人却都有一种胜利者的喜悦。

  杨奶为小生命收拾着,嘴里还不住的说挺好、挺好、大喜、大喜。

  孩子出生了,母子平安,是个大喜事,老左和妻子说:“一大早出门听见喜鹊叫,果然是个好兆头,又是午时12点降生,这孩子一定是个好命,肯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妻子说:“给你生了大宝贝儿子高兴了吧!”老左美滋滋地说:“我从来就一直想肯定会生儿子。”妻子说:“还臭美呢,操心的日子在后面呢……,”老左又说:“好好坐月子吧,我会好好伺候你的。”

  孩子有了,起什么名字报户口呢?俩口子都识文抓字,按说给儿子起个名不算什么太难的事。妻子说:“咱先想几个字,然后让他奶奶、老爷(外公)给把把关。”所以,按习俗,避开爷爷家、姥姥家已有的名字起了个“宇”,象征着长大后胸怀远大有抱负;起了“丹”字,这个字叫起来顺口,音意都响亮,再说都是独生子女,“丹”字的谐音“单”字的反义词是“双”的意思,意为是父母给他的生命,让他以双倍的生命力生长在这个世界上。

  老左拿着“宇”、“丹”等几个字来争求老人的意见,他外公说;“叫丹好听。”就这样左丹的大名、乳名就叫丹了。

  一晃左丹就一周岁了,俩口子把儿子抱到奶奶家、姥姥家。两家老人都乐得和不上嘴,奶奶、姑姑、姥姥和姨都轮换着争着抱,大眼睛咕溜溜地转,一点也不闹人,小样总是乐呵呵地,非常招人喜爱。在他姥姥家,大家伙七嘴八舌地以孩子为话题,说个没完没了。

  他二姨说:“人家孩子过周岁都有个抓宝仪式,咱也给丹丹准备点东西,看他抓点啥,等长大了看他有啥出息。”经她这么一说,老少都很有兴趣,有的去翻书包找钢笔和书,有的去找玩具,有的把“大钱”小钱拿出来,他姥姥顺手在烟盒里把火柴拿了出来往前一扔,结果摆放了一堆。大伙就逗丹丹,引他来注意,乱哄哄的,老少都伸着脖子看这孩子能抓啥?

  丹丹在大伙的逗引下,在他妈妈的怀里挣着伸出了可爱的小手,朝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宝贝”抓去,他二姨指着十元钱说;抓这个抓这个,他二舅指着钢笔说;拿这个拿这个;丹丹却没感兴趣,在大伙的注意中,谁也没想到他一把朝火柴盒抓去。

  他这一抓不要紧,可把大伙儿给抓楞了,抓的大伙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出啥来。可他二姨埋怨丹丹他姥说:“看你把火柴仍进来干啥,你看这孩子抓了这火柴有啥意思啊 ?”他姥姥却慢声慢语地笑着说:“谁知道那么些东西他偏抓它干啥呀!”至此,抓宝活动就这样结束,谁也没说啥,谁也说不出啥。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丹丹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从会爬到会走,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过来的。

  左丹三岁了,长的象个小女孩。文文静静、爱干净,自立能力非常让人省心。从小会穿鞋时就自己系鞋带,上厕所从来就自己擦屁股。不哭不闹,经常跟在大人身边,你干啥,他就帮你干啥,有时候他妈妈都嫌他碍手碍脚,像个尾巴似的。他的聪明和懂事真可爱。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花儿与少年 5
小时候他妈上班后,他就在奶奶家看几天,或在姥姥家看几天。他奶奶、姥姥都抽旱烟,他就帮着点烟,点火。时间长了,他奶奶、姥姥都和丹丹他妈说:“这孩子可得精心点,特别愿意划火柴,你要不注意,让他得到了不一会就划一盒。有一次丹丹在奶奶家,奶奶抽烟一看火柴盒里一根都没有,在往地上一看,这孩子把火柴划了一地,为这事丹丹他妈没少跟他说不能玩火柴,会着火,有危险的。有一次在丹丹他姥姥家,说起这孩子玩火的事,大家伙儿都说是丹丹他姥姥在孩子周岁抓宝时给造成的。丹他姥姥说;“这下我可成罪人了。”

  丹丹小时候搞了不少笑话至今还让人们难忘。

  他小时候爸爸教他背唐诗,李白的七言绝句《静夜思》,他不认真背。有一天他爸考问他:儿子,给爸背一个“床前明月光”,他在炕上边玩边脱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炕头真热乎”……他这一背,把他爸妈逗的哭笑不得。

  有一天,丹丹还闹了个文字笑话。他妈把他带到学校,同事都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大脑袋、大眼睛、干干静静,白白胖胖的,他妈上课时,同事们就轮换帮助看着。丹丹却在一边乖乖地看学前卡片,鸡鸭鹅狗什么的。这时王老师过来说:“丹丹,王姨教你念个字。”就指着书上的“肛”字教他并组词说:“肛,肛门的肛。”然后问他:“记住了吗?”他说:“记住了。”下课后,丹丹他妈回来,王老师让丹丹把刚才学的生字念给他妈听,丹丹看着“肛”字想了想大声说:“门”,王老师接着问:“什么门?”丹丹又想了想大声说:“铜门。”这个铜门的笑话把在场的老师们逗得都乐出眼泪来了。

  1983年10月,老左得到局里分配的新房,搬到商业职工学校附近。38平方米的住房,一大室、一小室、一个厨房,挺宽敞的。老左把两个屋的炕都扒了,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两个屋都改成地火龙,炕面、炕下,两侧都散热,减少了占地面积,增加了空间。并且,把厨房的锅灶改成水套炉,安装两组暖气片,一个炉眼,两个屋的炕都受热,还节省燃料,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了。

  自从他们家搬到河南新房起,一连多年老左的两大特长和爱好都发挥了出来,为这个家庭增加了不少的创收。

  第一个特长是摄影照相,这是老左具有专业水平的爱好。每年他妻子学校到6年级毕业时,都要请照相馆给毕业班照毕业像。他爱人就把这项业务给包下来了,少收费,保质量,业余时间精心为学生服务。星期天他们把集体像照完,晚上就把胶卷冲洗出来。接着几天晚上他们俩口子把小屋改作暗室进行放大冲洗。他妻子边帮忙边学,很快就都会做了。集体像老左告诉妻子,显影时间长些,因在暗室里有视差反应,要把像片的层次充分显现出来再定影,然后用清水漂洗后,再把他在部队做的上光机拿出来上光,最后,用切边刀切边修正。

  第一次把集体相片拿到学校,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称赞和好评,有了信誉。以后几个星期天,又把学生排队带到公园或优美的景区,学生们三五成群照个不停,冲印后把照片送到学生手中。每年到这个季节都要忙个十天半月,经济上除给班主任一定报酬外,头几年黑白照片一年怎么也剩个千八百元。后几年彩色照相也能收入一、二千元。这在当时低工资收入的年月,无疑是一个较大的副业收入。

  第二个特长就是老左从小在河边长大会游泳,会织网打鱼,因在局机关工作,又不太累,在人浮于事的体制中他有更多的时间干点自己的事。

  他开始带着妻子、孩子,星期天、节假日拿着一块破旧的挂子(鱼网)到辉发河边去玩,也能挂点鱼,每次都够自家吃的。后来越干越有瘾,买鱼网,织鱼网,鱼越挂越多。吃不了就送给街坊邻居或给两家老人吃。

  每到伏天,辉发河涨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