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向左向右飞 >

第26部分

向左向右飞-第26部分

小说: 向左向右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传工作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把左丹推到了新的高度。从家乡桦甸电视台、报纸报道左丹有热气球开始,到吉林省电视台文体频道为他制作的“实现飞天梦想”的专题节目,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大的反响。

  从此,就有人打电话或来桦甸找左丹请教飞行热气球的本领,也想象左丹一样有个事干。左丹每次都耐心的和找他的朋友说:“这项运动很辛苦,就是搞商业飞行能挣钱,也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他交代朋友说:“你们学球无非也是为了闯市场,还不如先去考察了解一下市场,当市场有需求时,再去投资买球飞球;否则,就象我师兄弟那样,有的学了球,买了球,至今也没飞起来,有的甚至还放弃了,这是很遗憾的事,也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接受他们的前车之鉴,不能盲目的去干。”

  与左丹取得过联系的朋友包括辽宁铁岭的、吉林松原的、吉林市的、长春的、黑龙江哈尔滨的、浙江苔州的等等,尤其是还有人要买李该梅的球,左丹都为他们进行了正确引导。

2003年追求与探索 6
左丹把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毫不保留地介绍给朋友们,朋友们也对他的坦诚而感动,受到很大启发和帮助,左丹后来有些商业飞行活动就是通过这些朋友介绍的。

  左丹的成长过程,引起了关心他的各级记者朋友的关心厚爱。为此,他们为左丹的前途和发展写了很多文章,曾经有过一阶段,他成为代有新闻色彩的人物。虽然有的文章写的有点借题发挥,过于牵强、夸张,有张冠李戴的地方,甚至文章发表后,连左丹他自己看了都感到不好意思。但这只是从作者的需要出发,对左丹没有什么伤害,文章毕竟还是以宣传左丹的热气球为主题,是件好事。

  左丹不断地被报道,而且报道的层次也不断升级。最后,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讲述栏目》特约左丹做了一次节目,才使左丹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白于天下。

  最初为左丹写报道的是吉林省、市报刊特约通讯员孙乃明,他身有残疾,左手写字,酷爱文学,写过许多耐人寻味的好文章。他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在桦甸家乡首先为左丹的事迹所感悟,经几次采访,了解左丹的一些情况,为左丹飞上蓝天助了一臂之力。他通过深刻挖掘提炼,于2003年3月28日,在家乡报社主办的《辉发河》文体专刊发表了《把希望放飞到蓝天上》的长篇通讯。这篇通讯后来在吉林市《江城晚报》上也发表了,又经提炼,从另一个侧面在省报上发表了左丹把“生意做到了蓝天上”的文章。

  没有飞行任务和活动,左丹感到时间过得很漫长。就在4月中旬的一天,从吉林市专程来桦甸采访左丹的一名记者,他是《做人与处事》杂志社驻吉林站的李晓华,他得知左丹的事迹很受启发,准备在全国发行的刊物上报道左丹以热气球挣钱的事。老左接待了他,介绍了左丹的情况,并说有人写过了,再说左丹刚刚起步,还没有什么太好的效益,就别费心了。老左越是这样说,李记者越要写,老左想,反正都是宣传热气球的事,愿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李晓华把文章作完就发表了,写的是“热气球改变了浪子的一生”。改头换面的写了左丹怎样创业,选择了热气球运动后,怎样把握商机去挣钱。

  别看李记者人长的瘦小,文章可做大了。而且在网上也发表了,并至今还保留在网页上。左丹第一次听说这篇报道时,是他和高明在7月份全国非典解除后,去湖北襄樊换燃烧器时知道的。有个朋友给左丹打电话说:“恭喜恭贺,左丹你成名人了,有篇报道说你可神了。也没少挣钱。”左丹问朋友在哪知道的,朋友告诉他在6月份《做人与处事》杂志上看到的。

  左丹和高明在襄樊期间,和新老朋友处的非常亲切,还和厂里的同志们一起试飞了新制作的全国最大的一个热气球,这一幕,让他们一生都不能忘记。在返回途中到了北京站,他和高明去书刊杂志摊上到处寻找这本刊物,工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买了一本就看了起来。回到桦甸,他把这事和父母说了,感到这文章与事实差距太大了,看了让我太不好意思,写的太夸张了,他说:“不知道我的,还以为我是他们的榜样,知道我的好象自己太能吹了,容易让小哥们们有误解。”他妈说:“说就说吗,人家作者还不是都为你好。”

  记者李晓华的文章对左丹的成长进行了较高的渲染,也写出很生动的现实生活的一面,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示,受人深思。

  李哓华在网页上保留的这篇文章,编者给予了点评:“左丹的成功,我们可以看出;人可以失败,但一定不能失去梦想!只要你有梦想,并努力去实现它,你就会发现有许多可以充实自己和证明自己的机会。他的成功经历也告诉我们,在对待孩子的成长上,社会,尤其是家长,要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梦想和兴趣。360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认真的引导他们,利用梦想与兴趣给他们的学习、创业带来动力,孩子往往能在不利的环境中另辟蹊径,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来!”

  在9月21日吉林市《江城日报》星期天版面上,记者李春红又一次以“热气球之梦飞出左丹精彩人生”为主题,全版报道左丹“曾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是热气球运动深深地吸引了他,最后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左丹作为吉林地区热气球飞行第一人,经过多方面的宣传和报道,他的名字不易而飞。有一次,在蛟河红叶谷第二届旅游节开幕式进行热气球表演时,许多围观的群众看到“吉林第一球”,立即就知道这是左丹的热气球,有人上前和他打着招呼,有人说:“这就是报纸上常说的桦甸热气球人左丹。”当然,有人也认出了老左。左丹在人们敬仰的气氛中骄傲地向他们介绍热气球基本构造,解释他们不懂的也非常想知道的一些热气球常识,而且轻松地完成了这次飞行表演任务。人们看到了热气球,了解了热气球。人们的敬佩目光对左丹也起到了很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 txt小说上传分享

2003年追求与探索 7
左丹虽然还没有取得什么成果,但他的成就感却不断上升,他在朋友面前有时显得飘飘然,自以为是。老左俩口子发现了儿子的毛病,在一天晚上,给儿子敲响了警钟,老左说:“你是刚刚长了毛的家雀,还没有经过更多的风霜雪雨的锻炼,只能说会飞了,还不能说能飞的很高很远。千万不能骄傲自满啊!”妈妈也说:“你虽然取得360行中的一行,又是个冷门,切不可半瓶子不满,就想入非非,你的路还很长,很远,若按这条道路走下去,你必须谦虚、严谨,千万不可自满自足,你的对手就是你自己,只有战胜你自己,你才能有前途,有发展。”左丹从此没有忘记父母的忠告,关心和爱护,把父母的话牢牢地记在心底,再也没有翘过自己的小尾巴!

  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讲述栏目》编导谌南,从8月份开始就与老左联系要把左丹的事做个节目,讲给全国与他同命相连的朋友。老左说:“左丹不典型,也没做出什么,更没成就,还是不做吧!”谌编导说:“不在左丹有没有成就,主要的是全国有多少青年曾像他一样,迷恋网吧,不再读书,碌碌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想自己的前途,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如果都能像左丹那样,去寻找自己的理想、梦想,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向成功,那将是多少父母高兴的啊!不但为社会减轻了许多负担,还尽可能地去挽救更多的孩子们。让更多的人们受到启发,受到鼓舞,节目制作成功,必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老左被这一席话征服了,感到一个普通的青年能在中央电视台面向全国电视机前的观众,讲一讲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是一个很高的荣誉,更何况左丹从前就是那个样子,他若能去讲,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老左答应了谌编导的邀请,让左丹积极配合这个节目的制作。

  谌编导说:“那就感谢你们的合作了,我先整理材料,拟一个节目计划,报到台里,等领导批准后,再通知你们,你们先有个思想准备,等我的电话。”她很自信,很有信心要把这个节目做好。

  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经常电话联系,沟通情况,老左也热情地为谌编导提供所需要的素材。

  左丹,对宣传上的有些说法不感兴趣了,认为有的文章夸大其辞没意思,对这次中央电视台做节目不积极。他父母和朋友都耐心地和他讲,这次节目的主题是讲自己的事,很有意义。机会难得,是光荣的任务。在大家的支持鼓励下,左丹接受了这个任务。

  左丹是有思想的人。既然答应去了,就要有个准备。所以,他按节目内容要求,要把自己的经历,怎么想怎么做的,经受那些挫折、痛苦,在惆怅和迷惘中,有那些失败、教训,怎么和热气球结了缘,怎么走向成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等等,都进行了理顺,他想,一定要让人们知道这个理,虽然不念书了,一定要有自己的事做,在社会上,人们心里,证明自己行……。

  11月8日,左丹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在好朋友曹中华的陪同下,赴北京参加录制“我想飞”讲述节目去了。

  他们到了北京市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谌编导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当天,她就带左丹到节目录制现场熟悉环境,和左丹说:“为他请了台里很有经验的讲述主持人高月。见到高月后,谌编导介绍给左丹说:“这是高老师,你的节目就由高老师来主持。”她们共同让左丹熟悉节目的编排程序,还对左丹进行了辅导。左丹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大厅里,心情无比激动,他没想到一生中能有这么一次难得的终生难忘的好机会。他想来想去,还是热气球把他带到了这十分庄严、高雅、辉煌的殿堂。

  第二天,节目开始录制了。左丹和高月老师共同来到演播录制大厅。这时左丹才发现,《讲述栏目》和《今日说法》节目在一个演播室。这边是“讲述”,那边是“说法”。他们落座后,四周数台录象机在对着他们,心情很紧张,高老师看出左丹的情绪。说:“开始吧。”录象机开始了转动。虽说开始了,高老师还是引导左丹让他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节目并没有进入正题,从闲谈家常开始,让左丹自己放松下来。这可能是主持人对初来录制节目的人所进行的有效工作方法,等他们放松下来后,才把节目引到正题上。

  开始录制了,左丹在高老师疏导下,是什么原因使他没考上高中开始,一直往下讲,当左丹回答问题遇到困难了,高老师就启发他,点拔他。高老师的耐心、技巧、和蔼可亲的微笑,让左丹彻底放松了,他面对高老师象讲故事似的,越讲越能讲,而且发挥的也越来越好,他们从头讲到最后足足用了100分钟。节目录制完,左丹象完成了一项众望所归的使命、做了个深呼吸,才真正把自己放松下来。

  高老师很辛苦,也很满意。

  谌南编导和曹中华在室外的播放大厅看着一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