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当美国倒下 >

第7部分

当美国倒下-第7部分

小说: 当美国倒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的大多数国家对那些开支巨大的福利项目已经难以为继。贫困和未接受过教育的人口的增加也加剧了国内外的不稳定因素,为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征募兵员提供了更多的条件。
  与此同时,在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里,由于长期的社会偏见等原因,已经出现了性别比例失衡。在中国,政府30年前采取了强制性的独生子女政策;而印度也出现了人口统计学上非典型意义的男性比例上升,这种情况据称受到了性别选择性堕胎以及溺婴习俗的推波助澜。很多分析家相信,单身男性的过剩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以及一种好斗的倾向。事实上,2007年一项由勒娜·爱德兰德等人所进行的研究——“更多的男人意味着更多的犯罪”发现,从1988~2004年,“年轻成年人口中男性比例的上升可能在犯罪现象上升的所有原因中排第三位”。但问题还不仅于此。按照彭博社的威廉姆·佩瑟克的说法,这种情况下“对在未来没有希望找到配偶的担心已经超出了年轻男人忧虑的正常范围。经济学家说这个缺口可能破坏亚洲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并引发更大的预算赤字”。
   。。

繁荣的终结(1)
把所有这些问题都汇总起来,这些人口统计学上的暗礁再加上其他问题,将很有可能在一个地缘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已经面临剧烈变化的时候把威胁引向了我们康宁和稳定的生活。在相对容易地获得那些看起来似乎可以无限量供应的资源(比如能源和淡水,以及新鲜空气和阳光)几十年——或者是1 000年或更长时间之后,人类不得不向新的现实妥协:结束这个繁荣的年代。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世纪”,正如前《时报》发行人亨利·鲁斯(Henry Luce)曾经描绘的,全球经济已经快速增长,提高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生活水平。尽管美国在人均收入方面已经连续几十年独占鳌头,其他国家也没有停下脚步。最近,在很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已经超过了美国以及其他成熟国家过去的水平,已经使中国能够取代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除了在全球范围内创造经济财富,几十年的经济起飞也增加了对无数种资源的需求,自然也提升了这些资源的价格,包括石油以及其他碳基的化石燃料,同时也包括与食物有关的产品、饮用水以及各种工业产品。
  长期以来,这种需求通过同步快速增长的资源供应得到了满足,而资源供应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技术的进步以及那些有钱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搜寻。然而,在过去10年间,已经出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压力的累积和瓶颈,发出了在供应与需求之间似乎无法调和的信号。那些曾经以一个相对低廉的成本唾手可得的基础性资源和工业原料现在变得非常昂贵,而且很难找到。更为严重的是,最大的消费者和最积极的买家不再限于传统的资源需求地区(像美国或者欧洲);他们几乎出现在所有的角落,包括亚洲、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与此同时,很多传统的供应商都清楚地表明他们不再希望按照过去西方主导的规则来玩这个游戏。
  这种力量转换的一个原因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对不断扩展的资源中最主要的能源来说,轻松获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与过去相比,在从现有渠道提取以及寻找新的供应来源方面,人们现在所花费的时间、金钱和努力比过去要多得多。在很多情况下,尽管有了重大的发现,但储备消失的速度似乎更快,人们预期未来获取资源的可能性将逐渐减小直至没有。这样的预期为越来越广为接受的“石油峰顶”的概念设定了底线。这个概念基于地球物理学家M·金·哈勃特(M。 King Hubbert)所提出的一个理论,用来描述全球石油产量达到其最高点后开始下滑的那个点。M·金·哈勃特曾经在1956年成功预言美国石油产量将在10~15年间达到最高峰而负有盛名。这是无法回避的结果:那种曾经是增长和繁荣最主要发动机的商品的价格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资源短缺在所难免。
  可以肯定,在能源产业的官员和石油峰顶论的怀疑者中,有很多人拥有足够的知识,足以对世界石油和其他碳氢化合物的供应会最终枯竭的说法发起挑战。他们中的很多人相信越来越高的价格,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总是会刺激那些增加全球总储量以及提升可用产量的努力。比如在2007年年末,巴西的国家石油公司宣布“在里约热内卢海滨地区非常深的地层里发现了高达80亿桶的轻质原油,这一数字足以把这个国家变成一个世界上主要的石油输出国”。这来自美联社的阿兰·克勒恩邓宁在题为“巴西油田可能储油80亿桶”中的报道。

繁荣的终结(2)
其他人预言说技术进步和各种有效的手段将会让更多的石油从现有的供应源中开采出来。沙特*–美国石油公司前负责资源储量管理的南森·G·萨勒利(Nansen G。 Saleri)2008年3月在《华尔街日报》上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现代的开采方法毫无疑问将”把哈勃特理论假设的拐点延长20年或者更久,萨勒利认为哈勃特的假设是基于“五六十年代的技术”。
  有些人甚至根本就质疑石油是否来自生物转化,想从根本上否定广为认同的供应有限的说法。当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土星的卫星太阳神上存在着“比地球上全部已知的石油和天然气总和多出几百倍的液态碳氢化合物”后,这种观点获得了一些认同。这个说法来自2008年2月《世界互联网日报》上杰罗姆·R·科西(Jerome R。 Corsi)的一篇报道。
  然而,来自石油与天然气峰顶研究协会(ASPO)的其他研究表明,全世界大型油田的产量形成了一个钟形的产量曲线,这个曲线最初由哈勃特发现。这个结果使对未来的展望更加悲观。在2008年1月,《巴伦》的阿兰·阿贝尔森(Alan Abelson)重点介绍了能源专家、《沙漠上的曙光:即将到来的沙特石油冲击和世界经济》(Twilight in the Desert: The ing Saudi Oil Shock and the World Economy)一书的作者马特·西蒙斯(Matt Simmons)的说法,他认为“2005年全球产量最高为每天74 298 000桶”,而需求是“快速接近8 800万桶”。按照小尼尔·金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白宫制定长期石油战略》的说法,用来应急的超出部分的产能在2008年初每天大约是200万桶,已经比8年以前的310万桶有所下降。
  《鲜血与石油:美国不断增长的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的危险和后果》(Blood and Oil: The Dangers and Consequences of America’s Growing Dependence on Imported Petroleum)一书的作者麦克尔·T·克莱尔(Michael T。 Klare)在2006年《外交政策热点》上发表的一篇评论中写道:“自从20世纪60年代这个世界上新油田发现成果最为丰硕的那10年之后,按照……美国陆军工程兵团的说法,新的储油带的发现已经稳步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20世纪80年代,油田开发的比率远低于全球石油消费的比率,而且自此以后,约跌落到了消耗比率的一半。这就意味着我们越来越多地依赖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现的油田来满足我们那欲壑难填的对石油的饥渴。”
  甚至那些挑战石油、天然气和其他化石燃料注定会枯竭这一理念的人也承认,给市场带来新的资源供应存在着一些限制。比如,发表在2007年11月《华尔街日报》上由罗素·苟尔德(Russel Gold)和安·戴维斯(Ann D*is)所写的名为“石油官员看到产量见底迹象”的文章,揭示“越来越多的石油界大亨认可了从长期看(石油供应)注定收缩的观点,世界已经开始接近每天可以产出原油桶数的产量极限”。在所列举的原因中,包括“对获得油田的限制、螺旋式上升的成本以及越来越复杂的油田开发技术”。基于同样的原因,其他分析师也提到了由于对质量较差的低品质石油的供应已经超过了轻质的高品质种类的基准线,炼油设施和系统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来适应新产品所需的工艺,这表明给后勤体系带来了成本巨大而且耗时的改造挑战。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当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真正的关切并不是石油峰顶论的支持者正确与否。无论你是同意全球碳氢化合物储备会全面枯竭,或者只认为现有的产量无法保证跟上需求的步伐,很显然的问题是,一个造成不稳定因素的缺口已经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打开。事实上,很多专家可能会说,需求方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前面引述过的那些变化的驱使,代表了全球能源方程式中那些问题的最主要部分。在过去的40年中,全球石油消耗急剧上扬。基于《BP世界能源统计评论2007》的那些数据,需求量从1965年的每天3 120万桶提高到了2006年的8 370万桶,上涨了大约170%。在此期间,印度和中国大陆总的复合份额增长了8倍,从涨到了12%,而美国的份额从37%下跌到了不足世界消耗的1/4。
  在2007年11月份《金融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欢迎来到一个能源需求失控的世界》中,马丁·沃尔夫引用了来自国际能源局(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的数据,强调了生活水平提高对总体能源消耗的巨大影响。按照国际能源局的说法:“中国在2002~2005年能源需求的增长量相当于日本目前的年度能源使用量。”更为严重的是,沃尔夫补充道,“如果政府坚持目前的政策……世界能源需求到2030年将会在今天的基础上提高50%,在增量中,发展中国家将占74%,而中国和印度两国就将占45%”。他也提到能源局预测化石燃料将“占2005~2030年全球能源消耗增量部分的84%”。
  在人口大国例如中国和印度出现的爆炸性经济增长,已经促成从农业为基础的轻量级经济体向现代工业和商业巨无霸的转型,这进一步加大了它们对能源的似乎永无止境的需求。按照雷拉·阿布德和约翰·比尔斯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文章《商业在能源不足的条件下成长》中的说法,商业活动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大的活动之一。人们需要大量的电能来保证工厂运转,为商店提供空调,同时还有无数汽油用于运货卡车……光生产部门就几乎占用了世界全球能源消耗的1/3。”
  关切之外是这样的事实:很大比例的产油国最近几年在它们的消费习惯上已经出现了剧烈的转变,能源消费的公共补贴以及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对此更是火上浇油。2007年一份《纽约时报》上由克利福德·克劳斯报道的《富油国使用更多能源,降低出口》中说:“很多大型石油出口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如此之快,以至于它们自己国家能源的需求正在大量地削减它们在海外销售的数量,给全球石油市场的紧张局面增加了新的因素。专家说如果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这种势头,也就意味着有几个世界最重要的供应国可能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将会开始进口石油,来为它们用石油财富购买的新车、新房子和新的业务提供动力。”同样,2008年5月《时报》(伦敦)上一篇由卡尔·莫提歇德写的文章中提出,某些中东国家可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