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红楼梦 八十回后真故事 >

第3部分

红楼梦 八十回后真故事-第3部分

小说: 红楼梦 八十回后真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就是曹雪芹的家史。他这个观点值得参考。富察明义又说:“惜其书未传,世鲜有知者,余见其抄本焉。”他觉得这本书非常好,应该流传,但是很可惜,他看到这个书稿的时候,这个书稿很寂寞,没多少人看见,在人世间很少有人知道这部书稿,这部书稿当时没有印刷流布,只是手抄本。当时中国印刷术已经很发达了,中国老早就有印刷术,清代在乾隆时期,石印是一种印刷方式,木板雕刻是一种方式,木活字摆印又是一种印刷方式。当时中国造纸术也发明很久了,造纸业也很发达,利用纸来印书,装订好以后,拿去售卖流布都很方便,但是富察明义他看到的书稿,没有那么幸运,“世鲜有知者”。他告诉了我们他看见的是手抄本,就是原始的人工用墨笔誊写的抄录本。这是我们从富察明义的《题〈红楼梦〉》二十首诗的小序里面所获得的一系列的宝贵信息,让我们知道曹雪芹写完了《红楼梦》,存在过一部有头有尾的《红楼梦》,那并不是后来程伟元和高鹗合作产生的那一部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而且曹雪芹的《红楼梦》八十回以后的内容和高鹗四十回续书的内容是不同的,最起码从“王孙瘦损骨嶙峋”,从贾宝玉最后的形象来说,就完全不同。 。 想看书来

全本《红楼梦》之谜(4)
刚才我介绍富察明义第二首诗,剩下的两句还没说。有人就提议,说你把这两句再说说,能不能加强你的论点呢?那我就把后两句再说说,看能不能使我这个论点更有立足的依据。明义《题〈红楼梦〉》第二十首最后两句是:“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青娥红粉”是对书里面所有的青春女性的一个总括。“青娥”,就是青春女性青黑色的眉毛。“红粉”,指青春女性擦上胭脂后,像玫瑰花瓣一样红润的脸庞。他告诉你,他所看到的《红楼梦》,书中的青春女性后来怎么样呢?“归何处”,说不清她们的去向,整个贾氏宗族最后“家亡人散各奔腾”了。这些女性命运都很悲惨。他想起来心里很沉痛。最后一句用了典故:“惭愧当年石季伦。”石季伦,名字叫石崇,字季伦。西晋时期的一个大富豪,在权力分割当中,也获得一定的权力。是一个过着奢靡生活、荒淫无度的人。但是这个人最后的命运很悲惨,在权力的角斗当中,在财富的比拼当中,最后是败北了。他的政治对手,拿着皇帝的命令来杀他。他很富有。他除了有豪华的住宅以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园林,叫做金谷园,里面有很多亭台楼阁。当他的政敌追杀进来的时候,他家里面有一个侍妾,叫做绿珠,可能是石崇对她不错,她忠于自己的主子,就采取了行动,表示反抗,表示不服,跑到楼上,一个自由落体,坠楼而亡了,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事情,叫绿珠坠楼。这个石崇是个挺糟糕的人,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绿珠的行为,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她为石崇殉情、殉葬,也没有什么值得歌颂的。但是富察明义读完整本《红楼梦》以后,有一个对比,他由书里面的贾氏宗族联想到石崇。贾氏宗族有很多问题,有罪恶,有错失,有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不管怎么说,贾氏宗族跟石崇比起来的话,还要好得多。大家回忆一下,八十回的《红楼梦》所描写的,贾氏宗族这些老爷们,太太们,是很糟糕,但是无论是老祖宗贾母也好,还是荣国府的王夫人也好,或者是贾氏宗族的族长贾珍也好,他们也不是一无是处,在某些时空里面,他们还可能体现出来一点同情心、怜悯心,例如贾珍是一个很糟糕的人,但是对于生活比较贫困的一些宗族成员,还是有点儿道义的,每年田庄送来那些贡物,他分成堆,让宗族里那些相对贫困的人士来领取。因此富察明义就觉得,不管怎么说,贾氏宗族比石崇还好一些,可是他看到《红楼梦》的结局悲惨到什么地步呢?就连一个绿珠这样的人物都没出现,青娥红粉,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去做出绿珠式的反抗举动。所以他觉得如果石崇地下有知,作一个对比,会觉得,人家比我好,人家覆灭的时候,没有一个类似绿珠的人物表示反抗,我呢?不管怎么糟糕,但我还有一个绿珠,所以我很惭愧。这当然是诗人的想象。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事情,一个是小说里面的东西。古人诗里用典,有限的字,一句诗,可是解释起来就有很多的层次、很深的意义,明义这句诗,说明他看到的《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的结局,贾氏宗族彻底覆灭,比当年石崇还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看到的应该是曹雪芹原笔原意的《红楼梦》,他真有眼福。

全本《红楼梦》之谜(5)
说到这,有的红迷朋友就要跟我讨论了,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完了,有头有尾,富察明义就看见过,那怎么到后来只剩下大体八十回了呢?八十回以后都哪去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个红迷朋友,他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时,介绍了一个信息,他听到一个说法,就是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之所以没有了,是因为曹雪芹本人对他写作的内容不满意,自己把它销毁了,或者是为了逃避文字狱,害怕,胆小了,就把它销毁了。我说你哪儿听来的?有没有文献资料作根据呢?他说没有,道听途说。这种道听途说信不得。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证明,是曹雪芹自己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把自己写出来的《红楼梦》的八十回后的文稿销毁了。没有任何材料支撑这样的观点,这是不成立的。而且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在古本《红楼梦》里面有很多批语,有的没有署名,有的有署名,署名不只一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两个署名,一个叫做脂砚斋,一个叫做畸笏叟,那么这个脂砚斋和畸笏叟究竟是谁?是男是女?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有的说是夫妻,有的说是叔侄,有的说是兄弟,有的说是父子,在红学界存有争议。那么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一个人,一开头用脂砚斋做署名,后来又用畸笏叟做署名,一个人两个署名,还是根本就是两个人?都有争论。我告诉大家,不管这个脂砚斋和畸笏叟是男是女,究竟跟曹雪芹是什么样的辈分关系,或者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也不管脂砚斋和畸笏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但是争论各方都肯定一点,就是写批语的这个人,和曹雪芹关系十分密切。曹雪芹一边来著述,此人一边来编辑,一边来写批语,此人参与《红楼梦》全书的创作,所以脂砚斋的批语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研究《红楼梦》的重要资源。那么,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八十回后的人物命运、人物结局、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些线索。脂砚斋经常在评八十回前面的时候,不由得提到八十回以后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命运发展的轨迹,以及人物命运最终结局,甚至于会把八十回后的语句加以引用,“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就是一例。有时干脆就在批语里面,把八十回后的回目完整地告诉我们,八十回后有一回的回目是什么呢?叫做“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大家想一想,在现在我们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里面,前八十回有这一回吗?是没有的。在所有古本《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面也没有。在高鹗的续书的后四十回里面,有这个回目吗?也没有这个回目。但是脂砚斋告诉我们,曹雪芹那个完整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有一回就是这个回目。他还提到,书里有一个王孙公子叫卫若兰,这个人有一个行为叫做“射圃”。究竟什么叫“射圃”,现在不展开讨论。他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后面有卫若兰射圃这样的情节,在这个情节里面,卫若兰身上还带着一个金麒麟,这个金麒麟恰恰是前八十回写到的,史湘云和翠缕在大观园捡到的金麒麟。他还告诉你八十回后,可能不止一回,写到狱神庙里的故事。在八十回后,会写到王熙凤啊、贾宝玉啊,他们都被捕入狱了。他们在狱神庙里面见到谁了呢?见到了茜雪,见到了小红。脂砚斋提到这样一些内容时,丝毫没有表示曹雪芹本人,或者自己作为合作者,认为八十回后面这些内容写得不好,应该把它销毁,相反,对借阅出去的这些篇章的迷失,脂砚斋连连叹息,痛心疾首。所以曹雪芹大体写好的全本《红楼梦》,是很珍贵的,首先曹雪芹本人和合作者脂砚斋,就都很珍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全本《红楼梦》之谜(6)
于是就派生出一个问题:能不能把曹雪芹的全本《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找到呢?有一个办法,就是想尽办法去找现在还存在世界上的手抄本。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个人到目前为止没有彻底灰心,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虽然我们经过那么多社会动荡,很多书稿都被销毁了,但是保不定哪一天,在某一个地方就能够发现一部完整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手抄本。更何况,从1840年以后,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很多外国人劫走中国文物的时候,也劫走了很多中国的书籍,包括手抄本,包括印刷的。据我所知,在一些西方国家,一些图书馆里面,它有东方部,就存有这样一些书,因为那边懂中文的很少,只进行了简单的检索和编目,没有仔细地翻阅。那么在他们所保存的这些书稿里面,也有可能挖掘出来曹雪芹八十回后的《红楼梦》文稿。
  在曹雪芹八十回《红楼梦》后面的文稿没有浮出水面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完全没有事情可做呢?我们是不是只能是频频地哀叹呢?我想不是的,在红学里面,很早就有一个分支叫做探佚。把丢掉的东西找回来叫探佚。《红楼梦》探佚学,就是要把存在过的曹雪芹的完整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找回来。找回来我们是有资源的,起码拿我来说,做这项研究,我有四个资源。第一个资源就是前八十回。进行探佚,首先要熟读前八十回。因为曹雪芹的《红楼梦》文本特点就是设置很多的伏笔,有大伏笔有小伏笔,有总伏笔,有分伏笔。所以仔细钻研前八十回的话,你就可以梳理出来,八十回后他的思路是什么,他笔下人物的命运发展轨迹是什么,人物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包括情节发展总的运行的轨迹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新的高潮产生,情节会有什么样的交错,会有什么样的收束。这些在前八十回里面都是有伏笔的,有线索的。因此探佚本身也是精读《红楼梦》的过程,细读《红楼梦》的过程,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我所说的八十回,包括通行本里面的八十回,当然更包括各种古手抄本的前八十回的内容,那些文本都是我们探佚的重要资源。
  第二个资源就是刚才我提到的,脂砚斋、畸笏叟,他们在古抄本上的批语。这些批语量很大,牵扯到八十回后的内容也挺多,是很宝贵的资源。像刚才我提到的卫若兰射圃,八十回后会写到;狱神庙,会有茜雪和小红出现,等等。乃至于八十回后会有什么样的场面,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细节,人物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对话,作者描写这个环境的时候,会有哪些语言,“脂批”都有提示。“脂批”是一个很丰富的宝库,提供了很多线索。这也是我们对八十回后进行探佚的一个重要资源。
  还有一个资源就是跟曹雪芹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