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三国以后有几国 >

第9部分

三国以后有几国-第9部分

小说: 三国以后有几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等到“三苏”出现,等到苏洵、苏轼、苏辙这爷三问世,地球上才勉强出现能够抗衡“三曹”的父子档组合,但也仅仅是名义上的抗衡罢了。真要一个对一个,就算苏轼能和曹植对等,苏洵能比得了曹操?苏辙能比得了曹丕?白给啊。

  要说老曹厉害啊,儿子多,老婆更多。到曹操这代,光他记录在案的儿子就25个,还不算那些闺女或因为种种原因不被承认的曹氏子孙。

  而且老曹非徒好色,更不择门第出身,无所不纳。

  比如何进的儿媳妇尹氏稍有姿色,结果老曹为求她真心服侍自己,甚至允许她带着托油瓶嫁过来(此托油瓶指何进的孙子何晏,这小子挺横,据说老曹让他改姓曹他都不改,后文会详细介绍),还有其杜夫人也是“买大送小”(原吕布部将秦宜禄妻,子秦朗)等等此类,不可枚举;曹操为此曾自豪的说“世界上还找的到像我这么喜欢养便宜儿子的吗?”(世有人爱假子如孤者乎)。其实归根究底,曹操不是喜欢养“便宜儿子”,而是喜欢养这些便宜儿子的老妈。不信的话找别人代劳替老曹生个“便宜儿子”,看曹操怎么让那家伙死。

  所以曹操的老婆数量一个尽的创新高,他没当皇帝,但有记录的老婆数(知道姓名的),也已经超过15人,还不算N多人没有记录下来。

  所以陈寿后来高度评价曹操是“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其实很可能赞扬他下半身能力的成分居多。

  而在这许多老婆中,卞夫人——也就是后来的魏武帝卞皇后,就是最耀眼的明星。

  我常怀疑是否曹腾这老曹的冠名爷爷从宫廷中拿来的什么优生秘方,而曹操在自己这正室夫人(丁氏被废)身上试验的结果。总之卞夫人所生的儿子不但量足,而且质优——曹丕、曹彰、曹植都属卞氏出品。

  谁觉得自己生的儿子牛?有种和曹丕比官职吗?人家是皇帝。

  谁觉得自己生的儿子牛?有种和曹植比诗文吗?人家号称诗圣。

  谁觉得自己生的儿子牛?有种和曹彰比武艺吗?人家能手裂狮虎。

  什么叫国母?这就叫国母——生的儿子能顶个国家的母亲。

  等后来老曹一闭眼,卞氏所生长子,也就是新接任的魏王——在东汉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出生时年34岁的曹丕,立刻按耐不住了。

  小曹心说话了“汉献帝刘协算个几啊?他能写出《典论》这种让两千年后大学还不停讨论的专著吗?他能写出《燕歌行》这么深幽婉转的诗文吗?他有我那么牛逼得老子兄弟吗?”总之一句话,爷们不伺候了。

  你说不伺候是要辞职不干了?哪啊,小样的穿上马甲造反了。

  要说曹丕也不愧是一代名士,“三曹”之一。他这一造反,还反出创意来了,普通手段还不行。硬是搞了个好几百年都没人再搞的形式——“禅让”。

  自打盘古开天地,那不知道什么时候的“三‘黄’”(尧、舜、禹)提出“禅让”这名词以来,在曹丕之前玩过这游戏的,也就只有新朝那王莽了。而那已经是初始元年(即公元8年),即传说中的耶稣8岁时的老皇历了。

  总之,最后的结局是汉献帝刘协‘禅’了。小曹丕也算继承老子遗志,完成“魏了王圣德添千岁;曹公宏图在万年”的志愿了,于是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封本姓祖先及异性功臣。连自己那冠名太爷曹腾,都追封了个高皇帝,想必这位“死太监”地下有知,也终于可以瞑目了。

  自打曹丕当上皇帝,那也算是励精图治,一边让陈群组织策划“九品中正制”这几乎贯穿魏晋南北朝始终的考员考核选拔制度,一边发展屯田试图恢复社会生产,还一边把自己写的大作《典论》寄给孙权,希望能感动这“半文盲”状态的碧眼小儿自动投降。

  遗憾的是,曹丕大约也是个人才。但中国领空这块贼老天却偏偏喜欢 “天妒英才”,小丕刚要一展雄才之际,他就被约去和老爸、刘备一起打三缺一的麻将了。黄初七年(公元226年),在位仅6年的大魏国伟大革命导师曹丕因病抢救无效于不幸逝世,享年40岁。庙号世祖,谥号文皇帝,史称魏文帝。

  在“革命尚未成功,儿子仍需努力”的封建帝王式革命口号引领下,曹家的第三代领导人接过了革命的火种,一个新的帝王诞生了,他就是——曹睿,曹丕之子,曹操的孙子。

  可能是遗传自老曹喜欢“*”的毛病(老曹穿越了|||),曹丕也很喜欢玩……娶别人的老婆,所谓“老婆是别人的好,儿子是自己的好”嘛。而这曹睿,就是曹丕让“别人老婆”生出来的“自己儿子”。要提起曹睿这孩子他妈,也就是甄夫人真可称得上女中翘楚。

  甄氏,出身在今河北境内的中山无极地区,生于汉灵帝光和五年(即公元182年,比公元187年出生的曹丕大了5岁~*型*,耶~),父亲蔡逸官居上蔡令(相当于上蔡县县委书记兼县长),据说还是西汉太保甄邯的后代(甄邯字子心,中山无极人,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孔光的女婿,曾任职于西汉和王莽的新朝,最高官至大将军)。传说中甄氏每次就寝,皮肤都能倒映月光,以至家人以为有人将玉被盖在她身上。而她也并非徒有国色,诗词歌赋同样精通,据说几可与汉末才女蔡琰一争短长,为此还曾被周遭的人半开玩笑的问她“你读这么多书,是不是想当女博士啊?”。

  所以当年袁绍次子袁熙到适婚年龄时,他那身为冀州牧,管辖河北地区的老爸便近水楼台先得月,替自己的二儿子找了这绝代*为妻。

  试想袁绍兴盛时,坐拥青、并、幽、冀四州之地,中华九州,独占其四;兼领大将军之位,威势之大,可谓一时无二。别说他要明媒正娶为儿子找个老婆,就是抢,恐怕也没有什么人敢反抗。史称袁绍“有姿貌威容”,按照概率学讲,他的儿子同样有无限接近50%的机率是个美男子。所以这甄氏,也就老老实实地嫁给了袁熙。

  据闻小两头日子过的还算恩爱,甚至听到过甄氏曾为袁熙生有过子女的野史。但毕竟好景不长,因为袁熙的大靠山,他老爹袁绍官渡大战失败后不久吐血死掉,曹操大军乘势掩杀而致。而袁熙则与兄弟袁尚一起亲娘老子都不顾的跑路去了,将包括甄氏家眷在内的家眷一股脑全丢在邺城。

  不久后邺城被困,那些残余的袁兵根本不堪一击,转瞬间曹兵蜂拥而入。由于多年的战乱,即使曹操下过禁令,但法不罚重,你又能管得多少?杀的几个?士兵们被压抑的欲望在进城后立刻就被释放出来——烧、杀、奸、掠。人瞬间完成了从兵到匪的角色转换,邺城化做人间炼狱。

  而此时,一对四处强掠奸淫的散兵,正准备把魔掌伸向宛若宫殿般富丽堂皇的府邸,伸向那装满无数金银珠宝及隐匿着甄氏这绝代佳丽的袁家大宅门中……

第9节 洛神?战神?
正在这群饱暖后思起“那啥”的散兵游勇,就要将魔掌伸向这往日威严无比的袁氏大宅门之际,奇迹发生了。

  就听得远处一声喝令,紧接着一对精骑踏破滚滚尘烟而致,将这些散兵与袁府团团围住。再看这些散兵游勇,一个个吓得魂上九天,魄归冥府,瘫倒了一地。

  原来不是别人,正是曹操公子曹丕率领自己的警卫部队到了。

  “滚!”

  曹丕一声怒喝,听在这些散兵游勇耳中却说不出的受用,甚至比曹丕赏赐他们点什么还要亢奋得多,顿时要多远,他们便真的就滚出了多远去。已然围住了袁府的曹丕,也不想在这些还没有得逞的小兵身上浪费气力。只见他翻身下马,径直冲入袁府,奔向内宅。

  而至于曹丕前来袁府的目的,传说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曹丕久闻甄氏美色,所以赶紧要在他那色老爸之前把这女人带走。另一种则是说曹丕旧时和袁氏子弟有争执怨恨,他这次来,是要亲手杀光袁府满门!

  此刻在袁府内宅坐镇的刘夫人,早已吓得魂飞天外,连站不都站住了,被一名满脸污垢,邋遢非常的女人搀扶在一旁——等死。

  然而,就在曹丕气势汹汹的冲进袁府内宅那一瞬间,不知道是他本身的观察力本就高人一等,抑或老曹家好色的本能指引,他竟被刘夫人身旁的邋遢女人吸引住了。

  曹丕手持利刃,缓步走向这邋遢女人。刚刚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曹丕,身上自然充斥着一股肃杀之气,不禁令刘夫人和邋遢女人感到惊恐。然而,此刻的曹丕却一反常态,温柔的叫刘氏让那邋遢女人抬起头来。惶恐无状的刘夫人哪敢不从?刚忙捧起女人的脸,不知是伤心,或者惊恐,一抹泪珠轻轻滑过女人肮脏的脸庞。虽着这滴眼泪,在这女人充满污泥的脸庞上,竟然开辟出一条如白玉雕砌成的小径。

  外刚内柔的曹丕,温柔用袍袖为女人拭去泪痕,也擦掉了脸上污垢。此刻,他完全惊呆了,这个女人的美貌根本不是语言所能描述的,天姿国色、天仙化人这些世俗的比喻,又怎堪修饰她的绝代姿容?

  而此时袁府刘夫人那颗一直悬到嗓子眼的心,才终算放了下来,如释重负地对那女人说:“看来我们还死不了”。

  这女人的满脸污垢,竟然全是掩饰。而这女人,也就是后来的曹魏明帝之母——甄氏夫人。

  据说在曹丕得到绝代佳人甄氏后,想要和他争夺的男人多的数不胜数,甚至于传说连他老爸曹操都差点为此和他大打出手,但多为野史传闻,不足采信。而这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故事,还要数写出那温婉悠长,传送千古《洛神赋》的一代诗圣——陈王曹植与甄氏、曹丕三人间斩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

  曹植与曹丕同父同母,在卞夫人所生的五兄弟中排行老三,出生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比曹丕还小着5岁。按说曹丕这脑袋瓜子就够聪明了,要是测测IQ,少说也能过150。但这曹植却更与众不同,聪明特异,十岁左右就能通晓《过秦论》这样艰深难懂的文章,背诵《九歌》、《离骚》等长篇且艰涩的诗文,而且出口为文,下笔成章,哪怕你让他写十几万字的长篇大论,他也能一挥而就。  据说当他老爹曹操第一次看见他的文章时,曾经很不高兴的训斥他说“你小子这是找抢手文章来糊弄我吧?”,而小曹植却一本正经的反驳道“我从小说出的话就是经典,下笔写成的就是好文章,如果你不信的话可以当面试试看,试问谁配做我的抢手?”。老曹听到这话后也有些生气,心说“怎么着,你连你老子都不服了?我那么高的文才都没说出这话来,就你这屁点大的孩子能做到?”正好当时曹操在邺城建的铜雀台刚刚竣工,于是曹操灵机翼转,就命令曹植为铜雀台做赋一首,其实就是要难为难为这猖狂的孩子。

  哪知道曹植年纪轻轻却文采盖世,一挥而就,潇洒无比。等曹操拿过来一看,本来还想乘机数落他几句,可读着读着,顿时就傻眼了,心说话“这哪是人啊,根本就是神仙!幸亏当老子不是凭文章好坏考核,不然他就该成我老子了!”。

  其实本来嘛,连后世那么猖狂的谢灵运都认为地球上若是有一升(十斗)文才,曹植就得占去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