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三国以后有几国 >

第17部分

三国以后有几国-第17部分

小说: 三国以后有几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都知道,孙坚是出了名的性如烈火,“江东猛虎”可不是气吹的,谁招惹上他,那真跟惹上阎王没什么不同。

  但这不开眼的王睿究竟怎么得罪了孙坚,令得孙坚非要杀他而后快呢?我们找遍《三国志》,也只能找到这样一句话“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   

  “遇坚无礼”?天啊,有没搞错?孙坚再大不过是个乌程侯、长沙太守,说到头是个市委书记兼人大代表。而王睿再小也是荆州刺史,统辖荆襄九郡,手下兵马以十万计,最次也是个省委书记兼荆州军区司令。他就是把孙坚贬去扫马路,都没有超过其职权范围,更不用提“无礼”二字。莫非三国时习惯上级要给下级“行礼”?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三国志》注引吴录则较为清楚,当中记载“叡先与坚共击零、桂贼,以坚武官,言颇轻之”,

  原来如此,是这王睿“轻看”过孙坚。可究竟是怎么轻看的呢?我想就当时孙坚背景而言,至多也不过因为孙坚父亲孙钟是位瓜农,所以王睿可能言语间轻蔑过他及孙坚出身,甚至于以此在言辞上侮辱过孙坚。

  想想确实气人,估计大家也很痛恨这种看不起人的人,“莫欺少年穷”嘛。但是,看不起你就要死吗?孙坚一个新人刚参加工作不久,凭什么要上级欣赏?他又有多少功绩让上级非赏识不可?而这王睿身为荆州刺史,难免有些官架子,言辞不周的地方,但他也不过就是说说,并没有真把孙坚怎么样。日后你孙坚飞黄腾达,也说回他便是,最多把他罢官免职,再狠点把他投监下狱,找囚犯*了他,也就算报复到头,至于要他命吗?

  不然问问在座诸位,你们中有多少人从没受过上级的不公正待遇,如果人人都要向孙坚这样报仇,你们的老板还有几个能活的?或者说,如果你们成为老板,而手下个个向孙坚这样一句话不对付就非杀你们不可,你们还有几个能活的?

  其实说到底,就算王睿千个不是万个不该,他毕竟也是荆州刺史和*董卓的同盟军,在*董卓前为几年前一句话而杀害自己盟友,无论如何都是孙坚不对。

  但也正因为王睿之死,才便宜了刘表入主荆州,造成孙坚惨死,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而孙坚杀了王睿还不算完,继续领兵北上,来到南阳城下。由于南阳太守张咨不光是*董卓的一份子,而且与孙坚同样依附于袁术势力,所以张咨即使知道孙坚把自己顶头上级王睿干掉,也并不紧张,而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一切照常。他却怎么知道,自己已然无端惹出杀身大祸。

  原来孙坚来到南阳后,就以缺少兵粮为名,向张咨请求援助。而张咨手下谋士纲纪却阻止他说“孙坚的统治区长沙就在附近,他每月还有二千石的高额薪俸,最近襄阳城又被他洗劫一空,他根本就不缺粮食,不应该再给他调发”,张咨想想也是这样,心说孙坚你自己那么多粮草,又把你上司王睿杀掉抢来不少,怎么还向我伸手?就真是铁公鸡,这时候你也该拔一毛吧?所以拒绝了孙坚请求。

  其实大家同为太守级别,给你粮食是人情,不给你粮食是本分,你没粮食,别人凭什么就非给你不可?

  若换成别人遇上这事,估计不是就此率军离开,也不过找到张咨与他吵上一架,再不济就是看见老大袁术后告这小子个刁状,让上级整治整治他。

  可这孙坚也真有邪乎的,面对自己战友还真讲“阶级感情”,不但表面毫不生气,反而大摆筵席的要请张咨来参加宴会;只闹得张咨自己都不好意思,甚至于准备明天就答应孙坚的部分请求,先拨几千石粮食给他。

  没料想“酒无好酒,宴无好宴”,等到张咨赴宴酒正喝到兴头上,孙坚手下的主薄(第一机要秘书)却突然闯了进来。

  孙坚主簿说道“我们部队到南阳以后,南阳政府既不修道路让大军通过,也不给我们准备军需物质,我想把南阳政府的主薄抓起来问问,看这缺德事究竟是谁干的”。

  这下可把张咨给惊了,心说话“谁干的?南阳这地界除了我谁有这些权力?怎么着,莫非孙坚这厮连我都要收拾?!”

  于是他赶紧起身和孙坚说有急事要走,可刚想起身,却看见明晃晃、冷飕飕一柄钢刀架在自己颈上,再看四周,密密麻麻全是孙坚手下,已然跑不了了。

  僵持中时光飞转,不久后孙坚的主簿再次进来,说道“南阳太守张咨阴谋滞留我们起义部队,使得部队无法战斗,让乱贼逍遥法外,应该视为董卓同党。我请求孙将军将张咨军法从事”。

  “杀!”孙坚眯缝着眼,醉态朦胧的说道。

  一句话,便将堂堂南阳太守张咨拖出去杀了。

  GOD!这哪里是太守出兵,不知道还以为是皇帝出巡,朝廷大员说杀就杀,即使放到今天,这孙坚都可称上“史上最牛市长”。

  见过好面子的,可谁见过孙坚这么好面子的?一句话得罪他就死,一件事办得不顺他心也得死,单凭这一点,他更可说是“小心眼之王”,所有小心眼的人速速跪倒在孙坚大王面前吧。

  短短数日之间,孙坚还没有见董卓一兵半卒,便先后杀了自己盟军一位省委书记,一位市委书记;这两位大汉朝高级干部,竟都让他小小一个长沙太守给办了,整个荆州顿时炸开了锅。

  从此后,再没有人敢得罪孙坚,甚至于个个都拿他当祖宗般供奉,此后举凡看见孙坚的地方官员,不用孙坚说话,便恨不得将自己大小老婆外带亲妈都一并给了他去,生怕一不留神薄了孙坚面子,惹来杀身大祸。

  于是孙坚的匪军……不,义军便一路走,一路拿,一路杀到了鲁阳去,奔向灭亡前的最后辉煌。 。。

第20节 强极必辱
孙坚方到鲁阳十里开发,却早见袁术率队迎接。

  要说袁术一族,四世三公,家门鼎盛,古往今来像袁家这样的望族简直凤毛麟角。

  左思《咏史》道“金张籍旧业;七世珥汉貂”,汉书中赞叹金日禅家族“七世内侍,何其盛也”,而金家也不过七代人都任侍中之职(皇帝私人顾问,唐朝时为正二品官)。可是袁术家却连续四代出过大司马、司徒、司空这样正一品官职,且“门多故吏”,当时汉朝有70%以上的官员都或多或少与袁家有所交往。加上袁术又是袁家嫡子,甚至连他那二奶生的大哥袁绍他都看不上眼,更不要说其他人,袁术可谓狂的没边。

  但这次袁术竟然主动出迎孙坚,真可说是件骇人听闻的奇事,如果谁评选个“大汉朝七大不可思议事件”,我想肯定也能名列前茅。

  其实追究内在原因,无外有二:

  1、孙坚这一路刺史、太守的可都杀了。袁术要不机灵点,他就能保证孙坚不动他?好嘛,上级同级全不吝,看不顺眼就杀,你还打不过他。别说袁术怕,就给您这么个手下,您说您怕不怕?

  2、那就是张咨的地盘南阳,袁术早就惦记上了。但碍于张咨依附自己,不好明抢手下地盘,这次孙坚杀了张咨,袁术却正好能名正言顺的主承仆业,占据南阳。因此他对孙坚可能也怀有某种下意识的感激之情。

  袁术见孙坚到来,立时眉飞色舞的迎了过来,不但不怪罪他杀了王睿、张咨,还对他问寒问暖,左一句吃了吗,右一句晚上的节目我帮你安排好了,甚至于告诉孙坚已表奏他为破虏将军、并领豫州刺史(此地盘是别人的)。让农民出身的孙坚将军这叫一个感动,当时就表态“要坚定不渝地团结在以袁术老大为核心的袁氏集团周围”。

  寒暄过后,孙坚开始在鲁阳整顿兵马,几天休养,大军继续北上。

  第一站是豫州的颍川,孙坚刚到便受到亲袁派太守李旻的积极响应,不但给兵给粮,李太守本人还亲自加盟了孙坚军。他们西进河南,轻易占领梁城(今临汝一带)。

  可惜好景不长,不久董卓大将徐荣、李蒙大军迎击而来,轻敌冒进的孙坚军大败,孙坚本人仅保全数十骑而还,李旻太守则被活捉烹死。

  初战虽败,但孙坚信心不减,由于有袁家作后台,孙坚获得了当地豪族的强烈支持,很快又组织起一批部队,在梁县与董卓军展开会战。

  就实力分析,这次董卓军的统帅是胡轸、副帅是吕布,军力显然比上次梁县会战要强,孙坚手里的不过是些败军和新兵,军力与上次比还要弱,按常理孙坚必败无疑。

  然而出乎孙坚预料,战场上胡、吕二人严重不和(吕布不服胡轸指挥),造成董卓军指挥系统混乱,孙坚乘此在第二次梁县会战大获全胜,更手刃董卓爱将叶雄(就是三国演义中的华雄)。

  也正在孙坚想要乘胜追击之时,却不知道是谁给袁术出了个馊主意,让一直负责孙坚粮草供给的大后方出了问题;原来袁术害怕孙坚功高震主,居然自己断了孙坚补给。“军马未动,粮草先行”,没粮食可怎么打仗,孙坚只得亲自回鲁阳向袁术讨粮。

  奇异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孙坚回去后只一句“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雠。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袁术便老老实实的恢复了正常粮食补给,食品源源不绝运往前线。

  袁术真是被孙坚感动了吗?后来据知情者回忆,当时孙坚是咬牙切齿握着古锭刀对袁术讲话。

  有了后勤保障,孙坚继续北上。

  这时,董卓也有点顶不住了,于是老董向孙坚求和,孙坚眼看大功将成,兼之自己与董卓不对付(孙坚第一次见董卓就打过他的小报告),当然不会同意。

  他马不停蹄,连破董卓数十道封锁线,一举攻克洛阳的“南大门”大谷关。这时,董卓亲自出马,和孙坚在洛阳郊外展开会战。结果孙坚神威莫敌,董卓军没有半个时辰己被击溃,万般无奈下董卓火烧洛阳而去。

  孙坚领兵再进,轻松击败洛阳守将吕布,率军进入洛阳城。

  进军洛阳城后,孙坚一边安抚百姓,一边以修复帝陵为名义广积财物,就在此时,传说中的传国玉玺也落进他的口袋。

  但江东猛虎还不算完,紧接着西出函谷关,准备向董卓的新据点长安进攻。

  吓得一贯狂妄自大的董卓,此刻也不得不对他的秘书长刘艾说,“关东诸将数败矣,无能为也。唯孙坚小戇,诸将宜慎之。”

  孙坚一路斩叶(华)雄、败吕布、破董卓、复洛阳(得玉玺),声威鼎盛,于是扬名九霄,威震华夏。

  正当孙坚踌躇满怀,准备兵进渑池,一举攻克长安建万世不拔之伟业时,新的危机却悄然而至。

  初平二年仲夏,袁术从鲁阳发来急信。

  原来,十八路诸侯盟主袁绍趁着孙坚远行,派会稽人周喁担任豫州刺史,准备将豫州也纳入袁绍势力范围。

  这下孙坚可不干了,心说话“袁绍你丫想死吧?我就是豫州刺史,你再派一个去,那老子我干什么?”

  气的孙坚这叫一个激动,甚至于流泪鼻涕的感慨:“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意思是“说好一块打董卓分地盘,可现在老子一人拼死拼活的在前面打仗,你们居然要在后面分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