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帝疆风云录 >

第48部分

帝疆风云录-第48部分

小说: 帝疆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什么?”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好,承蒙姑娘告诉我这些,我很感动,只请姑娘千万保重,否则我会歉疚……”

  “您放心,我会的,不过您错了,这种事没有谁对谁歉疚,谁也没跟谁怎么样,何来歉疚!”

  “姑娘……”

  “李爷,我说的还是实话。”

  “姑娘……”

  “真的,李爷,说开了就好了,要是您现在想走,现在也可以走。”

  “不急,我等孙大哥回来。”

  “不要等他,他在,您反而不好走。”

  会这样么?

  “不!”李诗毅然道:“不急在这一刻,这一刻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多聚了也是好的。”

  孙兰笑了,笑得很爽朗:“说得是,喝茶吧,茶凉了。”

  她端起了茶杯。

  主人让茶,做客人的怎么能不喝?李诗只好也端起了茶杯。

  孙和真行,说是上朋友家去一趟,这一去不是去一会儿,竟然去了好几个时辰,一直到快半夜了才回来。

  李诗跟孙兰也一直坐到了大半夜,话没说多少,茶可喝了不少。

  从外头进来,孙和有点不自在,冲李诗强笑点头:“李爷,让您久等了,别怪罪!”

  李诗没说什么。

  孙兰像个没事人儿:“干什么去了,一去这么半天,李爷都要走了,可却非等你回来不可。”

  孙和一怔,于即瞪大了眼:“走?上那儿去?”

  孙兰道:“当然是回京去,还能上那儿去。”

  孙和道:“妹子,你知道了。”

  “知道什么?”

  “李爷要走!”

  “这怎么会不知道,李爷终究是要回京里去的,李爷本就是从京里来的,当然要回京里去。”

  “我是说眼前。”

  “眼前又怎么了,事办完了,还能不回京覆命去。”

  孙和转望李诗:“李爷,您真要走?”

  李诗不得不微点头:“孙大哥,孙姑娘已经告诉你了。”

  孙和忙又转望孙兰:“妹子,你不会怎么样?”

  “我会怎么样,我凭什么怎么样!”

  “妹子……”

  孙兰微笑说:“放心吧,哥,我想通了,不会再犯死心眼儿了,李爷能来看我,我就很知足了。”

  孙和又瞪大了眼:“真的?”

  “当然是真的,总不能让我赌个咒吧!”外孙和突然哭了,一把拥住了孙兰:“好妹子,你不知道我为你担了多大的心,我恨不得跪下来求李爷,可是这种事我使不上劲儿,也不能勉强!”

  孙兰忍不住也哭了,拥住孙和。

  兄妹情深,真情流露,孙和这个做哥哥的,可真是疼他这个妹妹,可真是拿他这个妹妹当命。

  李诗感动得两眼发热,他把脸转向一旁。

  兄妹俩分开了,孙和向李诗:“李爷,您千万恕罪,刚才我……”

  李诗没让他说下去:“别提刚才了,坐下来喝杯茶吧!”

  “您不急着走。”

  “又没什么急事,干嘛非在这时候走不可,等天亮以后再说吧。”

  “对、对,说得是,说得是。”孙和点着头,连声说。

  三个人坐了下来,孙和茶杯让茶。

  李诗道:“孙大哥喝吧,我跟孙姑娘已经喝了不少了。”

  孙和没再客气,自己喝了,喝了共,他道:“明儿个一白天还要赶路,李爷躺会儿。”

  孙兰道:“我去换床铺盖……”

  李诗忙拦住:“不用,我不躺。”

  孙兰道:“怕您路上会……”

  “不碍事,我骑马,总不会从马背上栽下来吧!”

  李诗这一句话,听得兄妹俩都笑了。

  天亮了无近鸡啼响起。

  孙兰道:“我去做点东西,李爷带着路上吃。”

  她不等李诗说话,站起来走了。

  李诗要叫住孙兰,孙和拦住了:“让她去吧,一点儿心意。”

  也只能尽这么一点心意了。

  也可以说是最后一点心意。

  李诗放下了抬起的手,没吭声。

  孙和看了看李诗:“李爷,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孙大哥,什么都不必说了,贤兄妹永远是我的朋友,我永远不会忘了贤兄妹的。”

  “那是我们的荣宠,怎么也没想到,我们会认识您这么一位贵人……”

  “孙大哥,别提什么贵人,我不是做官的,跟你们一样,是百姓。”

  “这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见了。”

  “咱们是这么样认识的,这是缘份,既然是有缘,就一定会再相见的。”

  “但愿像您所说的。”

  “孙大哥,改个行吧,别再像现在这样了,不为别人,为孙姑娘!”

  “您放心,我想过了,我一定改,没别的本事,做个小买卖总行,要不,再这样下去,怎么配让您当成朋友。”

  “‘城防营’孙大哥有熟人,营官也知道你,万一有什么事,找他们去,他们一定会帮忙,再不托他们往京里送个信,我一定尽快赶到。”

  “谢谢您,李爷,不会有什么事了。”

  两个人说着话,天已大亮,孙兰进来了,她给烙了几张饼,捧着,还热腾腾的,她道:“没什么好的……”

  李诗着实感动,忙道:“姑娘,千万别这么说。”

  孙兰道:“我说的是实话……”

  “在我眼里,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这是真的,这代表着情意,珍贵的情意。

  孙兰没再说什么,把饼给包好了,放进了李诗的简单行囊里。

  终究是要走的,该走了,可是李诗就是说不出口。

  还是孙兰道:“李爷早点走吧,早点走路上凉快。”

  李诗投过感动,也感激的一瞥,点头道:“对,我走了。”

  他没等任何人说话,抓起他那简单行囊,飞身掠了出去,去势如电,一闪不见。

  这么做,省了很多事,很多难过,很多眼泪。

  孙和、孙兰都站着没动,动的意念都来不及动,就算追出去,也看不见人了。

  孙和怔在了那儿。

  孙兰一双美目里有泪光。

  良久,当孙兰回过身举袖拭泪时,她看见了一件事,忙叫:“哥!”

  孙和回过身,循孙兰所望桌上。

  桌上,放着一封银子。

  那不只是够孙和做个小买卖的,除了做个小买卖之外,还够他们兄妹俩吃上好几年的。

  追去还,更来不及了。

  这是李诗什么时候放的。

  一定是李诗抓起行囊,掠出去的那刹那间,兄妹俩都只顾往外看李诗了,没注意桌上。

  其实,就算那时候看到了,又能怎么样?

  孙和又哭了,兄妹俩又拥在了一起……

  qxhcixi扫描;Baru OCR 
 

 
 
 
 



第二十一章
 
  李诗飞骑出了城.驰出了一段路,他勒缰停马,回望“张家口”。

  对他来说,“张家口”并不算一个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却给了他太多的回忆,不管是苦是甜、是悲伤、是欢愉,每一个都让他心神震颤,久久无法平静。

  这就是“张家口”!

  别了,“张家口”!

  他瓣转马头,健骑长嘶,铁蹄翻飞,再次飞驰而去。

  李诗回到了京里,他直接进了宫。

  御书房里见到了皇上,他要行礼,皇上让万顺和拦住了:

  “征尘未卸,你一定直接进宫来了。”

  “是的。”

  “干嘛这么急,你应该歇歇。”

  “皇上的恩典,草民应该先进宫覆旨。”

  “好吧,那你就先说。”

  李诗说了,一点也没有隐瞒,包括他那位恩叔楚云秋在内。

  静静听毕,皇上道:“你做的很好,可是你也很苦。”

  “草民不敢居功,那帮人所以能迅速瓦解,全是因为草民的恩叔跟她们那位大公主。”

  “你以为我该怎么封赏他们。”

  “草民斗胆,以为不必。”

  “怎么?”

  “那位大公主,远在江湖,人海茫茫无处觅,至于草民那位恩叔,他一向以汉族世胄,前明遗民自居,皇上还是成全他吧。”

  “我懂了,听你的,那么你……”

  “草民更不求任何封赏,草民原就不敢居功。”

  “那怎么行?”

  “皇上刚说过,听草民的。”

  “那是对那两位。”

  “草民也不是官家人,祈请皇上也成全草民。”

  皇上微微点头:“李侠士你也不愿意沾。”

  看来,皇上也明白,李诗虽不愿意过于明显的认为他也是个汉族世胄,前明遗民,但是他也不愿意让人认为他是朝逆,或者是爱新觉罗氏皇家的人。

  这跟他的父亲一样,除了读书,做学问,其他的一概不沾不碰。

  其实,李诗还不如他父亲做得彻底,想当初,他的父亲是一代大儒,朝廷曾多次徵召,希望他出来做官,他的父亲屡次婉辞,就是不肯,只是,像那么样风骨的一代大儒,李自成破北京,一家大小还不是照样遭贼毒手,而李诗如今还已经替爱新觉罗氏皇一家,尽了不少力,做了不少事了呢。

  皇上明白,可是李诗也不愿意招惹皇上心里不痛快,因为那毕竟不是他的本意,他道:“皇上应该知道,草民说的是实情。”

  皇上道:“我知道,我知道。”

  “其实!”李诗道:“草民不必非是官家人,但人在京里,随时可以为皇上效力,不是很好么。”

  “我这么说吧,李侠土希望能保持个超然身份跟立场。”

  “皇上圣明,草民愿意为皇上效力,是因为草民跟先皇帝,皇上之间的私谊。”

  “就算是私谊,我也总可以谢谢你吧。”

  “为朋友两肋插刀,记私谊不必谢。”

  “你这句话,我听来倒是很受用,可是这么一来,以后有什么事,我还怎么麻烦你。”

  “皇上,记私谊也不必顾虑这些。”

  万顺和一旁道:“万岁爷,奴才斗胆,李侠士说得是。”

  皇上微笑:“行了,你有了帮腔的了……”

  顿了顿,道:“这皇宫内院就是我的家,论私谊,你征尘未卸,我让人侍候你洗个澡,然后准备点酒菜,让你喝两杯酒解解之总可以吧!”

  李诗正色道:“草民斗胆,皇上不可坏了历代禁宫的规矩。”

  还真是,真要能那样,太监人宫何必非得“净身”不可!

  皇上呆了一呆:“我没想到这一层,你这也不要,那也不行,那怎么办?”

  李诗道:“让草民回去,改天再来拜领皇上的恩赐。”

  皇上无奈的道:“只好这样了,听我告诉你一件事再走,‘张家口’事了了,可是我认为吴三桂绝不会就此罢休,一旦兵马动,我想让纪玉领军,你看怎么样?”

  李诗心头一震:“皇上打算让玉贝勒领军?”

  “嗯!”

  “军国大事,草民本不敢置啄,但是朝廷不乏能征惯战之将,皇上却派玉贝勒领军,只怕……”

  只怕什么,他没有说出口。

  可是皇上明白:“你认为不大好?”

  其实李诗到不是怕自己的手足兄弟去打仗,而是为皇上想,那么多能征惯战的王公大臣,怎么派也轮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