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鬼马喜剧之王 >

第40部分

鬼马喜剧之王-第40部分

小说: 鬼马喜剧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先生,我想说的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拍摄人员的问题。”洪京宝皱着眉头说道,”我们之前拍戏都是找嘉禾借的人员,但现在我们两家已经分道扬镳,这剧组要拉拢起来就很难了。”

“其他独立电影公司能不能找到人?”许贯武问道,“邵氏那面工作人员很多,经常跑出来捞外快的人也不少。”

“许先生,我认为如果公司要做大做强,还是尽快建立自己的固定班底好点。另外冲印、字幕、配音、配乐等后期制作也要跟上。”洪京宝说道,“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而已,许先生你也可以不必理会。”

“不,你说的这都是金玉良言,我一定会接受这些意见的。”许贯武颇有些感慨的说道。

相比起洪京宝沉稳扎实,许贯武感觉自己就像只猴子,一直在那里上蹿下跳,静不下心来。

若不是仗着自己有前世的记忆,他早就被别人给玩死了。

就比如成立院线这件事,要不是他顾头不顾腚的瞎做,也不会搞的这么仓促,没有丝毫准备。眼看院线都成立了,却没有准备影片上映。

而与竹联帮私下里达成协议,导致与嘉禾分裂的如此之快,以致公司上上下下都没有做好准备,也完全要归咎于他。

“看来以后做事还是最好和别人商量一下。”见识到洪胖子的远见卓识,许贯武也不由得忏悔道。

第七十一章 第一影业机构

洪京宝、程龙从公司领到启动资金之后,马上就开始筹建班底,启动影片新作的拍摄。

但是从分散的独立电影公司请人,自然比不上从嘉禾直接拉人过来。筹建班底的工作琐碎又麻烦,幸好洪京宝也不是常人。

他在香港电影界打拼多年,积累了相当广博的人脉,因此三下五除二竟然很快将剧组筹备齐。

剧组中的摄影、灯光、化妆、剧务、道具等等,全部都是来自不同的电影公司。其中尤属邵氏公司的人员最多。

原因就是自从方艺华进制片部之后,严格控制拍片的成本,员工的薪酬福利也是一减再减,令的邵氏片场人人怨声载道。

所以当洪胖子挥舞着花花绿绿的钞票在影棚门口一喊,顿时就有一大批人投奔了过来。

原本邵氏对工作人员在外面捞外快是绝对禁止的,但奈何邵氏旗下员工实在太多,在外面捞外快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所谓法不责众。再加上一些当家红星都在外面接戏,上梁不正下梁歪,底下员工自然跑得更多。

邵氏屡次采取高压政策,都压制不住这股骚动,最后也只能放任自流。

洪胖子顺手将师弟程龙的剧组也帮着建起来了,两部影片一起宣布开机,成为当天娱乐版的头条新闻。

……

洪京宝与程龙新片开始拍摄的同时,许贯武则忙着搜寻合适的电影。

他现在非常后悔自己的盲目行动,在没有做丝毫准备的情况下,就宣布成立了自己的院线。

“唉,如果晚半年宣布就好了。那时候我凭借《洛奇》票房分账的几千万美元,完全可以在香港繁华闹市区自己建立影院,也可以利用这半年的时间拍摄几部卖座电影。到时候在多厅影院一齐上映,打响第一炮!可惜,可惜,我实在是太鲁莽了。”许贯武十分自责的想道。

他之前以为凭借自己超前的记忆,完全可以在这个世界横冲直撞,但现在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除了能比众人看得更远之外,论才能论智慧,他根本占不到任何优势。

“看来找个机会,我也要再好好学习一下。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每天都在进步。如果我还以为凭借这点超前记忆就可以呼风唤雨,那早晚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许贯武在心中暗下决心道。

之前只是一名文员的他,缺乏管理公司的经验和手段,因此虽然知道历史如何发展,但真正要去操纵许氏兄弟公司这艘船顺溜航行时,就难免有些眼高手低错漏百出。

好在现在失误还不算严重,尚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等公司再度壮大,成长为巨型航母的时候,他所做的每一个失误的决策,都将会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许贯武现在知道了自己的缺陷,也下定决心好好的弥补。

……

就在这时候,《发钱寒》与《蛇形刁手》相继落画,吴墩马上联系许贯武,打算将票房分成打过来。

正巧听说许贯武新院线成立,还没有片子上映。吴墩立刻一拍脑门,在电话那头大声笑道:“许先生,我们台湾这边新近上映了一部片子,卖的相当火,我看不如你就引进过去。”

“哦?!是哪部片子?”许贯武好奇的问道。

这些天,他们几兄弟都是忙着在香港本地寻访,还没来得及把目光投向彼岸。

“是由李行导演指导的,改编自琼瑶女士的小说《海鸥飞处》。在台湾这边已经连续两周的票房冠军了,人气居高不下。”吴墩笑道,“我听说琼瑶女士的电影在香港那边也有一定的市场,依我看你不如就赶快来台湾这边,把这部片子买回去放映。”

许贯武一听顿时颇为心动,与其在香港这边矬子里面拔大个,还不如去台湾那边碰碰运气。

七十年代早期的台湾,电影事业发展的还是红红火火的,出了不少的佳作。

同大哥许贯文,三弟许贯英,四弟许贯杰打了招呼之后,许贯武马上就搭乘飞机赶往台湾。

来到台湾,接机的正是吴墩。

他一见到许贯武就热情的拥抱了过来,好似看见财神一般。

这也难怪他如此激动,《发钱寒》和《蛇形刁手》让他赚了上千万新台币,而且还不用出生入死打打杀杀。

现在看到许贯武,和看到财神爷没什么两样。

“出品《海鸥飞处》的公司你替我查的怎么样?”许贯武见面之后,来不及寒暄,直接询问道。

不是他心急,而是院线马上就要装修完了,再不上映新片,那院线只好关门了。

一天损失就超过一万港币,以现在许氏兄弟公司的财力,根本亏不起。

“已经帮你查到了,这部电影是由马氏电影公司制作,第一影业机构负责发行。”吴墩笑道。

许贯武听了就是一愣,第一影业机构?!

“这下糟了!”许贯武喃喃道。

“怎么?这家公司很厉害么?要不要我带几个兄弟去把拷贝抢回来?”吴墩大大咧咧的说道。

许贯武听了不由的苦笑一下,“如果所有事情能那么简单的解决倒好了。”

第一影业机构可不是一般的皮包电影公司,它的创始人是黄卓汉,始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注册台湾拍片。

之所以说它不一般,就是因为这家公司堪称独立制片公司中的no。1!在五六十年代推出过不少佳作,捧红不少明星。如大明星林翠,“龙婆”罗兰等等。

并且在台北也拥有属于自己的院线,在港台地区实力仅次于邵氏、嘉禾与台湾中影,是港台地区第四大影业公司。更是独立电影公司的第一名。

名副其实!

第一影业机构在台湾投资拍摄电影,并且负责电影在香港方面的发行。

因为黄卓汉与邵爵士私交很好,两家公司又经常的合作,所以电影通常也都在邵氏院线上映。

许贯武如果想把《海鸥飞处》拿到辉煌院线上映,就必须同黄卓汉先生打交道。

第七十二章 “十项全能”黄卓汉

得知黄卓汉先生此刻就在台北,许贯武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赶去会面。

他只听说过黄卓汉这个人,但是对他丝毫都不了解。贸贸然前去,如果生意谈不拢,反而会伤害到彼此。

“大哥,《海鸥飞处》我已经看过了,拍的的确非常不错,带回去应该很卖座。不过这部电影是由第一影业机构负责发行。你和他们的老板熟不熟悉?能不能找人帮忙联系一下?”许贯武打电话回香港求助道。

听到二弟传回来的消息,许贯文也有些皱眉头。

第一影业机构的名头他也听过,但是却并没有打过交道。

因为许贯文自己进电影圈,也不过才三两年的时间而已,并且一直都为邵氏服务。同第一影业机构这些独立制片公司并没有交往。

“二弟,你先不要盲动,等我打听清楚再说。”许贯文放下电话之后,就马上尝试联系第一影业机构。

幸好香港电影圈本身不是很大,人情托人情,凭借着关系网,竟然真的让许贯文联系到了黄卓汉先生。

……

黄卓汉正在台湾发行这部《海鸥飞处》,收到许贯文的电话之后也是感到一阵惊奇。

对于刚刚冒出头来的许氏兄弟,黄卓汉也是万分的好奇。

在香港打造属于自己的院线,成为可以与邵氏、嘉禾平起平坐的大电影公司,这是黄卓汉做梦都想办到的事情。

虽然按实力论资历,他也有这个资格去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

但是这四兄弟却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做成了他这一辈子都没做到的事情。

当听许贯文提及想要《海鸥飞处》在许氏兄弟的院线上映时,黄卓汉并没有立刻就答应答。

因为他同邵艺夫爵士是近二十年的交情,彼此之间有过长久而又密切的合作。

以往第一影业机构拍摄的影片,全部都是在邵氏院线上映。而邵艺夫开出的条件也是相当优厚,他没有理由背弃老友而去选择许氏兄弟公司。

许贯文见黄卓汉迟疑不定,心里面就顿时一凉。

他知道凭现在许氏兄弟的底蕴,是很难同邵氏作比较的。因此第一影业机构选择邵氏,而不去选择许氏兄弟公司,也绝对是明智之举。

但想到院线装修之后没有影片上映,每天要亏损上万港币,许贯文就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向黄卓汉发出邀请。

条件自然开到最好,不仅不收包底费,而且首周票房分成还可以四六分。

以往在其他院线上映,首周票房分成,a级片一般都是五五分,b级片则是六四分成,c级片则要到七三。

许贯文一张口就让出了一成的利润。不要小看这一成的利润,如果影片大卖的话,这一成利润就是数十万港币。

要知道七十年代,拍一部戏也就数十万港币。那年月数十万港币,几乎相当于现在数千万港币。

黄卓汉听了许贯文开出的条件,不禁也是心中一动。

但他听说许贯武人已经到了台湾,还是有兴趣同他见上一面。

……

许贯武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同黄卓汉这位影坛奇才见面的。

说黄卓汉是影坛奇才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他拥有“十项全能”的美誉,制片、发行、编导、剪辑、摄影、宣传样样精通。

“黄先生您好!”许贯武把姿态放得很低,因为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前辈级的人物。人家开始创业的时候,许贯武还穿开裆裤呢。

黄卓汉本人很帅气,虽然现在已经五十多岁,但依然风度不凡。按现在的话来说,视为很有魅力的大叔。

“我充一下前辈,喊你一声小许可好?”黄汉卓笑着说道。

“当然可以,您是老前辈了。”许贯武也笑道。

黄卓汉很高兴,“虽然我出道早了一点,但现在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不留神就被你们这些年轻人超过去了。”

“哪里,哪里,我们初来乍到,还请前辈多多帮衬。”许贯武连忙摆手道。

“公司开了不到一年,就拉起了一条院线,你们的手笔很大。”黄卓汉道,“可惜作为老前辈,我想送你们一句话,也算是个提醒。你们发展的太快了,脚步迈得过大,一不留神就要摔跤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