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亮剑 >

第3部分

亮剑-第3部分

小说: 亮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琢磨对他这些歪理与其争论不如一块儿喝算了,又不是什麽原则问题。一来二去,赵刚竟练出了些酒量。
  李云龙还是老毛病,心情不好总要找出个发泄的对象。团部的参谋、勤杂人员都知道他有这毛病,一见苗头不对就远远躲开了。惟有赵刚不识相,老在李云龙眼前晃悠。因此,每次都是团长首先发难,政委的嘴也不饶人,一来二去就吵了起来,吵上几句,又觉得影响不太好,於是两人一齐把身边不相干的人都轰出门去,门一关就开骂,相互骂个狗血淋头。骂完了气也出了,李云龙又拿出酒劝赵刚一起喝。两人酒至三巡竟忘了刚才都骂了些什麽,喝得动了感情,又面红耳赤,眼泪汪汪地称兄道弟、勾肩搭背,亲热得像一个娘生的。
  赵刚总恨恨地对李云龙说:本来我嘴巴挺干净,自从和你做了搭档,现在也学得满嘴脏话,一张口就骂娘,想想自己都不好意思,这叫他娘的什麽与工农相结合?好的一点儿没学著,骂人喝酒倒学会了。李云龙乐呵呵地说:这就对啦,不会骂人能当好兵吗?心里不痛快了,一股火总憋在那儿,怎麽办?一句话:去他娘的……气就出去啦,你们文化人怎麽说来著?赵刚说:回肠荡气。对,就这意思。你要有啥事下不了决心,磨蹭半天左右为难,怎麽办?一句:日他娘的,就这麽办吧。决心就下了。用你们文人酸溜溜的话能指挥部队吗?你命令一营把山头拿下来,说:一营长,请你组织部队进攻那个山头,攻不下来我要处分你的。这种软绵绵的话会影响部队战斗力的。你要这麽说:一营,把那个山头给老子拿下来,奶奶的,拿不下来我剁了你狗日的。听听,这多提气。部队一听这话,马上嗷嗷叫。老弟,老哥好歹比你多吃两年咸盐,听我的没错,想指挥部队,就得学会骂人。近来,赵刚心里有些犯愁,以前大部队行动,上面有师长、旅长管著,李云龙还不敢太出圈。现在好了,仅129师的部队就分兵多处,河北、山西、陕西到处都有部队,都打出了各自的地盘,处於独立状态,李云龙可是上面没有人管了,天高皇帝远,想怎麽干就怎麽干,谁也不尿了。赵刚想,这个桀骜不驯的家夥早晚要惹出点儿大事来。
  一连的二排长魏大勇是1938年入伍的老兵,河南登封人,在少林寺练得一身好武艺。性格好勇斗狠,因屡次在寺外大打出手而违犯寺规,被主持和尚撵出山门。他的一个哥哥在国民党军队伍里当连长,他实在无处去便打算找哥哥去当兵,好歹混个前程。结果碰上李云龙的独立团,1938年的八路军还都戴著青天白日帽徽。魏大勇认为这是正规国军便留下了。1939年独立团在冀北清风店伏击了日军尾田中队,双方拼开了刺刀。魏大勇被五个鬼子围在中间,他的战友们见他处境危险便拼命向他靠拢,魏大勇竞面不改色大吼道:谁也别帮我,和我抢功是怎麽的?战友们目睹了一场高水平的刺杀表演。高手拼刺真是精彩之极,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刀刀见血。一个鬼子向他的右肋突刺,他既不躲闪,也不格挡,身形稳如泰山,刺刀将要刺入右肋时,他的右肋部竞缩进一块,刺刀擦肉而过,而那个鬼子竞被他以逸待劳的刺刀捅了个对穿,他的下一个动作更绝,飞起一脚顺势拔出刺刀,被刺穿的鬼子飞出一丈开外,而身後一个鬼子竟被他的枪托把脑袋击得粉碎,拔刺刀和击碎对手的脑袋只用了一个动作。而两分锺之内,五个受过严格刺杀训练的鬼子便倒在他的刺刀下,战斗结束後,魏大勇被破格提升为排长,那年他刚满18岁。魏和尚的大名便誉满独立团。
  部队分兵後,李云龙对和尚说:别当你那个排长了,给老子当警卫员吧。一下子被连降三级的和尚居然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很痛快地说:中,团长看得起俺,给俺脸,俺不能不兜著。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夥凑在一起,很使赵刚心惊肉跳,不知他们会惹出什麽事来。
  十月的一天,处於晋北的河源县城中心大街的祥和茶馆二楼雅座里坐著两个客人,背靠窗户,面对楼梯的那位茶客正以很优雅的姿态用碗盖拨著盖碗里的茶沫儿,另一个年轻些的茶客眼睛似乎正漫不经心地看著街景。
  楼下大街上列队走过的日本宪兵们不会想到,茶楼上坐著的是国民党军第二战区晋绥部队358团上校团长楚云飞和他的警卫连长孙铭上尉。楚云飞上校毕业於黄埔军校五期,是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将军手下少数几个出身黄埔的晋军军官,深得阎长官的器重。此人胆略过人,枪法精道,是个典型的职业军人。楚云飞的部队在恒山地区占著一块不小的地盘,和李云龙的游击区相邻。时间一长,楚李二人在晋西北都混出些名气来。中国的老百姓自古来祟尚英雄侠客,於是一些民间口头文学便把他们俩说成是会飞檐走壁、双手使枪百步穿杨的侠客,使日本人悬赏这二人脑袋的价码涨到五万大洋。
  楚云飞和李云龙从前曾打过交道,忻口战役时,两人曾配合作战,但相交不深。楚云飞上校和蒋委员长的观点一样,对八路军有些成见,认为八路军不服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命令,擅自脱离正面战场,以挺进敌後进行游击战为名保存实力。关於李云龙的传说,他听过不少,总觉得有杜撰的色彩,一个没进过军校的泥腿子,就算身经百战,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耳,他不相信李云龙在战术上有什麽过人之处。
  前些日子,楚云飞给李云龙带信,说要见面聊聊。约会地点选择得极有挑战性,河源县离大同只有几十公里,是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在中心大街的茶馆里见面,这对双方的勇气都是极大的考验。
  听得楼梯脚步响,李云龙带和尚上楼了。两人穿得很讲究,一色的杭纺绸长衫,头戴礼帽,脚下是干层底、礼服呢面布鞋,雪白的线袜子,腰间鼓鼓囊囊,一点也不加掩饰,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20响驳壳枪。楚云飞暗想,此人确实胆识过人,敢打扮成日伪便衣队的模样,腰里明日张胆插著枪大摇大摆地闯进日本人的老窝里来赴约,胆小点的人想想都打哆咳。
  楚云飞双手抱拳:云龙兄,别来无恙乎?李云龙抱拳还礼:楚老板,恭喜发财呀!楚云飞说:以茶代酒,云龙兄先干了这杯……
  李云龙一笑:承蒙楚老板厚爱,兄弟我却不敢从命,这刚沏上的茶能把兄弟的喉咙烫熟了。楚云飞话里有话:忻口一战,鄙人与云龙兄合作得不错,但不知何故,战後云龙兄便销声匿迹,鄙人孤陋寡闻,云龙兄是否已调离第二战区的战斗序列?以云龙兄之胆识,总不会擅自脱离战场吧?李云龙打著哈哈:楚老板别拿兄弟开心啦,俗话说,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楚老板是委员长的学生,阎长官的高足。哪边的光都沾著。一个团5000多号人,损失多少补充多少,枪弹粮饱足足的。有人说中央军是大妈养的,晋绥军是小妈养的,八路军是後妈养的。楚老板是大妈小妈都宠著,兄弟我可比不了,起初後妈还给口饭吃,枪弹粮的虽说少点儿,好歹还有,後妈虽说不亲,也算有妈的名分,後来连後妈都不认咱了,咱成了没娘的孩子,也只好出门要饭啦。楚老板有面子,抽空跟咱妈说说,别管亲的後的,都是妈的孩子,你们吃肉咱不跟著喝点儿汤,委员长是在供给方面卡八路军的脖子。
  云龙兄,国难当头,你我都是军人,理当为国家效命疆场,楚某不愿介入党派之争,只愿民族之独立自由,只要云龙兄打鬼子,便是楚某的朋友。上面的事我管不了,但云龙兄如有困难,只管开口,枪弹粮饷由我解决。楚云飞真诚地说。
  李云龙也不打哈哈了,他双手抱拳说:楚兄美意,兄弟心领了,八路军不靠政府接济也能生存,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没有枪弹粮饷我从鬼子手里抢,鬼子有什麽我就有什麽。楚云飞竖起大麽指:大丈夫顶天立地,楚某佩服。云龙兄,听说“聚仙楼”厨子手艺不错,楚某略备水酒,老兄务必赏光。李云龙笑道:楚兄是借花献佛了,我听说今天是日本宪兵队长平田一郎过生日,把“聚仙楼”包了,莫非楚兄请客舍不得掏钱?日本人的饭不吃白不吃,云龙兄的情报很准嘛。彼此,彼此,恭敬不如从命,到嘴边的肉能不吃吗?李云龙站了起来。
  日本宪兵队长平田一郎是个比较好客的人,为了今天的生日,他提前两天包下了聚仙楼,城里有头有脸的名流、日本军官、皇协军军官都收到了请帖。
  饭馆的大门口放著一张桌子,宾客既然来祝寿就没有空手来的,礼品已堆满了一桌子,一个管事的把送礼人的姓名用毛笔写在一张红纸上。
  楚云飞和孙铭也买了些礼品,按规矩留下姓名,两人不显山不露水地找了个靠墙角的桌子坐下,同桌的伪军军官们之间也有不认识的,见他们坐下便都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李云龙本来也想买些礼品糊弄一下,可他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几张边区票外一分钱也没有。他和和尚一商量,两人都说,去他娘的,老子吃他的饭是给他狗日的脸呢,带什麽礼物?两人进了大门,管事的迎过来准备接礼品,见两人空著手就有些不高兴,心说这两个人怎麽这麽不要脸,白吃白喝来了,见他俩长衫礼帽,腰里揣著盒子炮,便认定他们是便衣队的,准备一会儿向平田一郎告状。
  桌子上摆满了冷荤类的下酒菜,热菜还没上来。平田一郎站起来要寒喧几句,他一点儿中文也不会说,只能通过翻译官译成中文,大致的意思是欢迎光临,中日亲善之类的客套话,大家都伸长脖子听著,等著他说完再吃饭。但平田一郎很快就不说话了,他的眼睛死死盯住坐在墙角那张桌子上的两个人,这两个人怎麽已经狼吞虎咽地吃上了?而且吃相极难看。嘴巴还发出咂咂的声音。一点儿教养也没有。
  李云龙平时就喜欢吃油炸花生米,他正用筷子夹起花生米飞快地一粒一粒送到嘴里,正巧和尚也喜欢吃这东西,也把筷子伸过来,李云龙非常自私地把盘子挪到自己跟前,以便吃得方便些。和尚一见花生米快没了,便有些不高兴,他一伸手又把盘子抢回来干脆端著盘子往嘴里倒,李云龙抢得慢了些,花生米全进了和尚的肚子。
  李云龙忍不住教训他几句:你看看你这吃相,这是宴会,大家都是体面人,你也不怕丢人?和尚心里不服气,还嘴道:你那吃相比俺也强不到哪儿去。说著又掰下一只烧鸡的大腿啃起来。李云龙生怕和尚再把那只大腿也吃了,忙站起身来把另外一条大腿掰下来,嘴里嘟囔著:操!你狗日的怎麽只管自己?和尚吃东西的速度极快,一只鸡腿扔进嘴里眨眼间就变成了骨头吐了出来。他嘴里一边飞快地咀嚼著,一边旁若无人地走到邻近的桌子前,一伸手扯下两只鸡大腿,又顺手端起一盘油炸花生米扭头要走,这时,屋子里变得静悄悄的,所有的日本军官和伪军,军官都感到莫名其妙,这麽嘴馋和缺教养的人还真挺少见的。
  一个年轻的日本少尉有些火了,他怒视著和尚,从牙缝里恶狠狠地挤出一句话:八嘎!和尚虽然不懂日语,可再不懂也知道这是句骂人的话,他本是个农村孩子,没受过什麽礼貌教育,从小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