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共最富争议人物的是是非非:张国焘的这一生 >

第20部分

中共最富争议人物的是是非非:张国焘的这一生-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潮水般从缺口拥来的敌军,张国焘不知所措,一个劲地念叨:“这是怎么搞的?这是怎么搞的?”
  徐向前拔出手枪,大声呼喊道:“同志们,坚决抵住!”总部虽然人数较少,均为警卫员、通信员和机关人员,但都是从基层挑选出来的骨干,临危不惧,操起长短枪,展开阻击,寸步不让。
  总部驻地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引起各军的注意。
  “发生什么事了?”有人打电话询问。
  “妈的,还犹豫什么?总部首长有危险了,大家跟我上。”红十一师师长倪志亮、政委李先念把上衣一脱,光着膀子,提着驳壳枪,亲率师部通信队前往救援。他们像一群猛虎,杀入敌阵,东冲西荡,挡者死,避者伤,将冲进缺口的敌人又堵了回去,解除了危险。
  这一天,敌我双方多次发生肉搏,伤亡惨重,红十师师长王宏坤受伤。黄昏时分,情况变得更加危险。敌范石生率五十一师从西南方向朝红军侧后发起攻击,胡宗南率第一师从襄(阳)花(园)公路朝红军压来,形成了合围之势。徐向前与张国焘、陈昌浩研究决定,从敌人防守较为薄弱的西北方向突围。
  22日上午,红军跳出新集合围圈,且战且退,进至襄阳西南10余公里的土桥铺地区,蒋介石早已在此布下了第二个包围圈,刘茂恩指挥第六十五师已经摆好阵势。红四方面军这时已连续作战4个昼夜,极度疲劳,有的部队作战前动员的时候,竟然发生指挥员和战士全都睡着的怪事。总部首长也撑不住了,张国焘走了一整夜,累得不能说话,打手势要徐向前全权指挥,然后倒地就睡。徐向前一路上既要组织部队行军,又要指挥打仗,早已精疲力尽,但是他还是拄着一根棍子,带领突击队先敌抢占制高点,随后一边阻击敌人,一边徒涉沙河,越过襄花公路,继续向西挺进。
  渡过沙河之后,总部遭到国民党彭启彪旅的伏击,殿后的两个团被敌截下。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一边组织部队反击,一边站在山头上通过望远镜观察战斗。山下敌人瞥见有一群拿望远镜的人,判断是红军首长,一梭子子弹扫来,子弹从张国焘和徐向前之间穿过,打在小警卫员马宝山脑门上,当场牺牲。
  枣阳新集和襄阳土桥铺之战,虽然共毙伤敌军3000余人,粉碎了国民党聚歼红军于鄂北的企图,但两次激战均未能击破敌军一路,徐向前原先所筹划的杀回鄂豫皖苏区的计划遂成泡影。 。 想看书来

西征入川(3)
10月下旬,张国焘执笔致电中央,报告西征战况:
  我军十九日与敌第十、八十三、四十四及独立旅在随西之唐河(应为新集——作者注)激战竟日,首先击破敌八十三师,次日,三十旅及十师全部阵地亦被突破,四十四师始终坚守阵地,敌据主要点迫近我军。四方面军二十二日突围至枣阳西之土桥铺,遇刘镇华部据险阻渡河点,后面敌人又迫近,但终将刘镇华部突破,夺路向新野、入淅川。现已到淅川南十五里之宋湾……我军虽因每日作战,长期行军,甚为疲劳,但士气仍是极旺,随时可与敌决死战。
  在电报里,张国焘抑制着,没有流露他的悲观思想。由于丢失苏区和迭遇强敌,加上进入鄂西北后沿途人烟稀少,田园荒芜,庐舍成墟,经常数十里渺无人迹,粮食兵源匮竭,他已经对西征的前途产生动摇,几次建议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11月初,红四方面军行至湖北与河南、陕西三省交界的南化塘。这里,北面是秦岭和伏牛山,南面是武当山和汉水,有山川河谷等险要地形,有较为广阔的回旋空间,居民较前稠密,物产比较丰富。方面军总部计划暂作停留,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
  在南化塘,张国焘将反“围剿”失败和沿途受挫的责任推卸到中央和各战略区没有予以配合上。在给中央的报告中,他怨气十足地写道:
  此次(鄂豫皖)战区未能冲破包围,客观原因系革命发展不平衡,战区四面受敌,为反动势力较雄厚之区域。在此次激烈斗争中,并未得到四面工农,特别是交通线、城市工人的最低赞助……各区的红军亦未有更有力的配合行动,中央未能供给战局最低必须之政治、军事、技术的无产阶级的干部,亦是原因之一。
  休整不到3天,国民党追击部队跟踪而至,从三面将红军逼入鄂陕边界的漫川关,覆没的乌云终于笼罩住了这支走进峡谷的军队。
  漫川关是鄂西北进入陕南的一个隘口。山峰险峻,坡壁陡峭,从山巅到峡谷垂直高度达数百米。自古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铁闸雄关。
  当红军进至漫川关时,正面有杨虎城部3个团扼守,东南之任岭、雷音寺、七里峡、古庙沟一线有胡宗南2个旅防守,东北之张家庄、马家湾一线有敌四十四师防守,敌六十五师、五十一师、四十二师截断红四方面军后路,将红军往峡谷里赶。
  红军被挤压在十余里的悬崖绝谷之中,峡谷四周的高山之上麇集着国民党5个师又3个团的兵力。
  怎么办?红四方面军三巨头在这关键时刻对解困之策发生了分歧。
  张国焘失去了保存部队的信心:“现在我军情况危急,生死悬于一线。向后转将遭遇5个师的敌军围攻,这是自寻死路。向前强攻漫川关,山高路窄,敌人一挺机枪就能将我们挡住,也是死路一条。我看现在只有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这样目标小,行动方便,也许还能存活几个人。”
  说完,张国焘盯住陈昌浩,催促他表态。陈昌浩没有吱声,表情阴郁。
  张国焘又问徐向前:“总指挥有何高见?”
  “你这人一到关键时候就拉稀!”徐向前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好比是一块整肉,敌人一口吞不下去;如果分散,切成小块,正好被别人一口一口吃掉。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分散打游击,要想尽一切办法突围。”
  “向前,你决定吧!”陈昌浩平时很听张国焘的话,这时也看不惯他那脓包相。

西征入川(4)
“能突围当然好啊,问题是能突围出去吗?”张国焘还是没有信心。
  徐向前说:“根据情报,北面敌人兵力较小,又是两股敌军的接合部,是个弱点,可以从那儿想办法。”
  漫川关北部有一垭口,是国民党四十四师与杨虎城部的接交部。垭口之上,数千支枪黑洞洞的枪口正对着隘口下仅容匹马单骑的山道。
  他决定兵行险招,沿羊肠山道仰攻北山垭口,从敌人的铁壁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这是凶险无比的一着。
  兵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当时全不在红军一边。但徐向前就看准了一条:“哀兵必胜”。
  处于绝境之中的红军战士除了以肉碎剑之外,别无生路。
  徐向前把夺关的任务交给了全军攻击力最强的两个团:十二师三十四团和七十三师二一九团。这两个团的团长分别是享誉三军的骁将许世友和韩亮臣。
  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红四方面军三巨头一起给部队作动员:“这次突围,关系全军的生死存亡,不胜即败!”
  “保证完成任务!”两个团3000名壮士一律赤膊上阵,腰缠手榴弹,背缚大刀,手提长枪。
  进攻前,徐向前又把许世友、韩亮臣叫到身边,脸色严峻地说:“拼命也要拿下垭口!”
  攻击在夜间发起。韩亮臣指挥二一九团作掩护,许世友亲率三十四团冲锋。垭口上喷射出数千条火龙,将冲锋的红军成排撂倒。一排倒下去又站起一排,就这样一步一步往前挪。
  垭口往下射击,将山谷中的大树、灌木、山藤悉数打断,青石路壁布满弹孔;谷底往垭口射击,将山上的树木、工事打得碎屑进飞。至于双方人员伤亡,更是触目惊心。
  战后,交仗的双方都不愿提及漫川关。这场战斗过于惨烈,它违背了所有战争的规则。不计伤亡,不避生死,阵亡战士的尸体填满峡谷,流淌的鲜血太粘、太稠,沥透了山道,不断有人在冲锋时滑倒。山上的敌人枪口打红了,打软了,不得不轮流停射冷却。就是利用这一间隙,红军艰难地往前趱。
  许世友后来这样讲述战斗的惨烈:“(战斗)从开始到结束,各级干部不知更替了多少茬。一营营长最后是由营部一名姓陈的号兵同志顶替的。全营五六百人,战斗结束时只剩下八十多人。”
  经过一夜反复拼杀,终于夺取北山垭口,全军通过了死亡峡谷。红军在这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韩亮臣同两千余名战士一起长眠在这条幽深陡峭的峡谷之中。许世友和幸存下来的冲锋队员大都挂彩。
  彷徨镇前计彷徨,游荡之军疑游荡。红军高级干部中反对张国焘的暗流涌动,十几个军师级将领酝酿着派人向中央告状。中央明令红四方面军停止向西流窜,否则将号召党员起来“斗争”。在双重压力之下,张国焘在小河口会议上痛哭流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让步。(略)
  有人说,张国焘不懂军事却喜欢瞎指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张国焘瞎指挥有一个特点,即在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他甘于做些后勤保障工作,将难题交给前方将领去解决,但是一旦形势好转,特别是在大捷即将到来的转折时期,他就会从后台走到前台,扮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角色。
  1932年冬,红四方面军攀鸟道,履冰雪,翻过人迹罕至的大巴山,直下通江县城,然后由张国焘率总部坐镇后方,将全军分三路展开,实施战略攻击,徐向前率红十一、十二师西进巴中,陈昌浩、王树声率七十三师北取南江,王宏坤率红十师东掠万源。在一个月内,红军如疾风扫落叶,所战皆捷,共歼敌3个团,击溃8个团,占据了通江、南江、巴中3座县城及其周围广大地区,初步奠定了川陕苏区的基础。

西征入川(5)
将疲兵寡的红四方面军之所以能在川北雄起,一个重要原因是四川贫苦百姓在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和鸦片烟毒的盘剥下已如待燃的干薪,只要一点星火,就会燎原燃烧。连国民党特务组织复兴社也坦陈是*的四川军阀帮助了红军:
  (四川)政治的*登峰造极,军官的蛮横也是世所罕见。一方面要扩充军队以购买装备,一方面要堆集财富,在此两种欲望之下,便只有极尽剥削人民的能事,设立种种的苛捐杂税,田赋一年征收十年、二十年,都是极平常的,于是人民生活力经营力低落了,农村开始崩溃,军人还是安然地剥索,于是农民逃荒,土地荒芜。这样一个背景,便正是共产党蔓延滋生的佳地。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也是红军能够从容立足的原因。一是四川军阀拒绝尾追红四方面军的胡宗南、刘茂恩等蒋介石嫡系部队入川助剿,害怕请神容易送神难。他们放过了红军,派兵卡住蒋军的去路。刘茂恩追击到万源后,被迫退了回去;胡宗南爬上了大巴山,却不能入川。二是四川军阀派别林立,刘湘、刘文辉、田颂尧、邓锡侯、杨森、李家钰、刘存厚、罗泽州各据一方,攻城掠地,混战正酣,无暇顾及红军。据统计,从1921年到1934年,川军内部争斗共达470次,平均每月混战两次。
  以田颂尧为例。他以川北为大本营,拥有40多个团的雄厚兵力。当红军进军通南巴的时候,他亲率30个团进军成都,帮助刘湘攻打刘文辉。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