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灵毓幽狐 作者:寒江幽雪 >

第79部分

灵毓幽狐 作者:寒江幽雪-第79部分

小说: 灵毓幽狐 作者:寒江幽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臣安满面惶恐,却见柳夫人神色一冷,露出了当年一家主母的威严:“那妇人本不是甚么良家子,又不曾同你大哥拜堂,死后更不曾入柳家的祠堂,当不起你那句‘先头大嫂’!她横死是她命薄,同咱们柳家没有半分干系!”柳臣安垂头半晌,复又望着兄长,却见他的神色低沉,放佛亦想到了那段极难熬的日子。
柳臣康看着如今的幼弟,剑眉星目,虽在母亲面前啼如幼童,到底已然长大了。当年那暗门子在喜轿中惨死,当天夜里自己便听到了外院子墙沿有动静,还留下了个泥脚印。自己曾拿了鞋样子细细比过,正是阿弟的足寸。自己再蠢,也晓得此事同臣安脱不了干系。“新嫁娘惨死柳家轿”一事在青淮庄,乃至松泉镇上皆传得沸沸扬扬,亦结结实实将自己扯入了人命官司,吃了不少苦头。若不是因了这件事,自己不会娶金捕头之女为妻,只怕亦早早考取了功名,哪里会困在青淮庄中以坐馆为生?当年自己心中不是没有埋怨过幼弟,只是事已至此,他同幼弟自小情同手足,除了默默咽下苦果,侍奉母亲,自己还能如何?
柳臣安亦借着烛光望着大哥。如今的大哥比之先前,越发显得儒雅清癯,放佛一株笔挺修长的瘦竹。若非自己失足成恨,大哥如今怕也是金銮殿上的峨冠博带之人,哪里会似如今这般郁郁不得志?他想到在南都的水镜中瞧见大哥在一群毛孩子中坐着,一字一句地吟哦讲述,心中没来由地发酸。他方想开口,便听到门外香梅的声音道:“太太,奶奶吩咐灶上备了酒菜给二爷接风,摆在哪里还请太太和大爷示下。”

、第一百三十七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
柳夫人微微一愣,放佛不曾想儿媳会这般贴心,稍一思忖道:“就摆在我房里,教你奶奶自家多歇息,我这里的事儿莫要多操心。”
香梅听得柳夫人声音十分有力,心下大是诧异,暗想那句“人逢喜事精神爽”果然不差,二爷不过才归家,太太这就放佛重新活过来一般,哪里还有以前的半分槁木死灰?她忙一叠声地传人进来摆盘置饭。
柳臣安见桌上的菜色还是当年自己极爱吃的,一碟酱鸭子,一碟白蒸醋腌的鸡子儿,一盘子麻油拌牛肉,还有一碗清凌凌的榆叶蛋花汤。闻着那熟悉的香味,柳臣安轻声道:“灶上还是阿财叔当差罢?”
柳臣康面上露出了几分笑模样:“你这小子,鼻子倒比阿财叔养的黑子还要灵。”柳臣安在灵毓山里,同厉荷在一处时自是饥一顿饱一顿,糊鱼焦兔甚么都往下咽;后来在翠驼岭的小桃源里,跟着南都多数都是以桃花酥银梭鱼为食,哪里在吃过家中的口味?一双竹箸如同风卷残云一般,将一桌子饭菜扫个干干净净。柳夫人吩咐进来收拾的香梅道:“你且带人去将暖阁收拾出来,罩上碧纱橱,今夜就安排二爷歇在那里。”
柳臣安闻言,面色有些黯淡下来,迟疑着低声道:“娘……如今我若是在家中长住……可家里已有了大嫂……我还不敢教人晓得我回了庄。”最后几句已然低不可闻。
柳夫人同柳臣康面面相觑,柳夫人忽然苦笑一声道:“安哥儿,你心里还是同娘和大哥生分了,是也不是?娘都留不住你!”说罢潸然泪下:“我真恨自己当初为甚要去羞辱那个小娘子,若是不管不顾地顺了你的意,好说歹说教她嫁进来拴住你的心,你是不是便不会走了?”
柳臣安忆起自己的不孝,母亲的乌发中夹杂的银丝明晃晃地刺着自己的眼,伤心道:“娘,休要那般说!只是我犯了大错,又教大哥为我如此蹉跎,实在不敢再连累家里!”还有一句他始终不敢说出口。在南都的水镜中,他便知道这位唤作妥娘的大嫂对自己成见颇深,若是因了自己的缘故教家里鸡犬不宁,大哥两头疲累,还不如自己在外头生活。
柳臣安这一番话道完,便惴惴不安地等着母亲同兄长发话。柳臣康瞧他那模样,心中生出个怪异念头来——阿弟莫不是在外头同那胡九娘私定了终生,如今还将那小娘子安置在外头,自家先回来见过母亲?想到此,他愈发觉着有道理,便朝母亲道:“娘,阿弟如今不是甚么都不懂的孩儿了,你不若便听了他的意思罢?”
柳夫人自柳臣安离家后,镇日里只是吃斋茹素念佛,却不是就此痴傻了。听得大儿这般苦劝,心里也怕将小儿逼得狠了再走一回,只怕自己也受不住。半晌后柳夫人抬手擦了泪,道:“如今你主意大了,我自然听你们的。”打听得柳臣安如今住在松泉镇上的客栈里,柳臣安又再三地保证明日晚间还归家,柳夫人这才绞着帕子放他去了。金妥娘藏在西厢房后,眼望着柳臣安一路出了中堂,婆婆不再命人收拾暖阁,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柳臣安离了家,哪里去松泉镇投宿,不过一转身又回了青淮山顶。如今已然入夜,青淮庄中半数人家都熄了烛火,那些耕读传家门户的子弟们,自然仍挑灯苦读。柳臣安坐在九商当年编成的秋千架上,轻轻晃了一晃,不禁露出个笑容来。
九娘子当初定然在这秋千架上施了个不起眼的术法,柳臣安眉眼弯弯地想。若非如此,这秋千早就断成一截截了,哪里还能如今日这般承得自己的重量。他腹中如今满满的皆是暖意,虽然早春夜间的风还有些料峭,却难不倒常在翠驼岭寒碧潭底用功的柳臣安。半晌,他自秋千架上起身,抬首望一望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又想到了九娘子发间那根月华簪,便将另一面墨晶小水镜自心窝处取出来,轻轻一叹。就在此时,水镜上出现了第一回波动,那头,露出的是九娘子期期艾艾的脸。
九商听到此处,这才知道那日里她命明之因山外对柳臣安下“迷魂散”道歉时,柳臣安为何要住在青淮山上。她望着那头的柳臣安,心中说不出的滋味儿,原来那时柳小郎就在自己最爱的那架秋千旁。柳臣安见她半晌不出声,轻轻出一口气,挣扎了半晌,又轻轻道:“九娘子,我寻到我师……我父亲了。”
九商在水镜这头目瞪口呆。在她想法中,柳臣安只有母亲同兄长,哪里来的父亲?她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喃喃道:“这可真是……恭喜了。”
柳臣安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苦笑道:“莫说九娘子你了,当初连我自个儿都是打死不信的。且我父亲就是……就是教我‘昆仑聚顶’之人!”
九商被这一句话弄得彻底茫然了:“这……”她依稀记起来,当年是一个对柳臣安自称“木子老道”之人授了他“昆仑聚顶”之法,还怎地都不许柳臣安唤他师傅。她到底脑袋活络,细细一想,这前前后后果然有迹可循。试问柳臣安当年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书生,不过是凭着一时意气离了青淮庄四处乱闯,竟能一路平平安安到了北方,这里头若说不蹊跷,明眼人谁都不信。要晓得,红尘中世道虽大体太平,可小纷乱不断,定然是这位木子老道一路紧紧相随,暗中照料,才免了柳臣安吃太多苦头。后又授他法诀兼“昆仑聚顶”,也是舍不得小儿四处漂泊,毫无护身之法。
她这厢低了头细细思忖,柳臣安的声音又传来道:“我自小便知道父亲触了今上的霉头,被当朝流放。我是遗腹子,从不曾见过父亲。父亲在大哥脑中还有些模糊影儿,可在我脑中,父亲是娘常年放在枕边匣子里的一副画像。”
九商默然,她亦是自幼失怙,如今听柳臣安这般说来,竟是一阵恍惚,心头还微微带了些悲凉。柳小郎还见过父亲的画像,能听母亲和兄长对父亲的形容细细描摹,可自己却是从不知晓父亲是如何的模样,连芙蓉庄中亦是半点踪迹也寻不着。她亦不急着催问,只是听柳臣安静静地道来。
“我幼年间跟着母亲睡,常常夜里听到娘哭。”柳臣安惘然道。“娘对着画像里的人,哭得浑身都在抖,还拼命用帕子捂着嘴,不敢出声。我怕娘知晓我听到她哭,就死死闭着眼不敢翻身。”
“后来,时日久了,娘只怕也死心了,替父亲立了个生灵牌位,日日上三炷香,不过是作个寄托罢了。父亲名讳唤作‘柳子辰’,大哥同我名中的‘臣’字只怕亦从中化出来的。后来我也想明白了,连他老人家的冠号‘木子’,定然亦从这个名字中变出来的。”柳臣安的声音又低了下去。“娘这般念着他,几十年如一日,他老人家……”
“子不言父过。”九商望着水镜中的柳臣安,轻声道。柳臣安一愣,不禁失笑,喃喃道:“九娘子,你倒不像是灵毓山中出来的狐族女,反倒比江南小娘子还要重那些圣人言语。”
九商心道,若是你知道我曾在京城的楚腰阁中呆过,只怕惊得下颌都要脱落。她淡淡一笑,道:“不过是敬畏罢了,你晓得,妖族之人要敬守的条条道道,并不比红尘中人来得要少。且有些话,那是真有道理。”她只是不愿当年的柳小郎连自己的生父都要恨上。
柳臣安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又望了九商一眼,满心中说不出的千头万绪。他回想那一日在山顶。自己方听完了程云亭艰涩的道歉,收了水镜正枕臂望天,面前忽然一黑。他唬得一跳——若说他如今的身手,有了“昆仑聚顶”护身,且在翠驼岭时南都曾多有点拨,无论如何不该被人靠到近前都半点知觉也无。他方一个鹞子翻身半跪起来,却忽觉自身后一阵巨力自上贯下!
当下柳臣安在寒碧潭底的苦练便见了成效。他稳住下盘,默运法诀,将那股没顶之势又缓缓顶了回去。那力道忽然一撤,柳臣安不过一晃立马又稳住了身形。
“小子不错!”柳臣安耳边传来一把低沉的声音,他立马便辨了出来,这便是自己那位“师傅”!他忙回转了身子,想要拜倒在地,却被拦住了:“真不亏是我柳某人的骨血!”
饶是柳臣安反应迅敏,能抗住方才那压顶之势,如今对方一句话差些将他撩翻在地。若说当年九商已然是个成婚妇人的消息是个晴天霹雳,那如今这句话便是渡劫的焦雷。
木子老道……柳某人……骨血!柳臣安觉得自己便是个笑话,他的前一十五年过得平淡如水,若不是后来遇上了九商,只怕连他自己都以为会这么一直安安稳稳平平静静,娶妻生子,过着最平凡的日子。母亲重振柳家门楣的希翼都在大哥身上,对自己却是疼到了骨子里,生怕自己有半点活着不顺心意。可是后来……自己竟习得了术法,还练了一门上乘功夫,如今……当年传授法门之人竟说他是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

、第一百三十八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借着月光,柳臣安打量着面前的这位“柳某人”。他面上颇有风霜之色,却难掩洒脱傲然,身上的长袍在月色下并瞧不出甚么颜色来,脚旁还有半个破行囊。那一双略带凌厉的眉眼细细瞧起来,果然同大哥有五分相似。柳臣安只恨自己眼拙,当年怎地就半点端倪都不曾瞧不出来!一时间,柳臣安只觉得五味陈杂,口舌涩重。
柳子辰见小儿沉默不语,心下微微一叹,也不多话,不知从何处摸出两个酒葫芦来,不由分说塞了一个在柳臣安掌中。柳臣安愣了半晌,心一横,将那酒葫芦的塞拔出,仰头便倒。柳子辰陪着他一道坐下,清风明月,青淮山上,柳家父子二人各怀心事,似乎都有千言万语想要想问,可从何说起,却是一团乱麻。
不知过了多久,柳臣安将空了的酒葫芦随意甩在一边,仰身一倒头枕双臂,望着那轮明月出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