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古代女军医by采苓 >

第7部分

古代女军医by采苓-第7部分

小说: 古代女军医by采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出所料,这个少年就是常得贵的三徒弟陈有亮,何素雪一听这名字就想抽,不禁要问:“是哪个亮?”
陈有亮被问得一愣,常得贵替他答了:“光亮的亮。”
何素雪哦了声,相互之间见礼,常得贵和赵本真都快速瞥她一眼,暗道这个礼行得有点敷衍,陈有亮是有哪一点不被她待见?
自此,常得贵加大对三徒弟的关注,果然发现他与旁人不一样的地方,这是后话不提。
陈有亮完全没有想到,不经意的一瞥,就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给暴露了,从此被打入不受欢迎行列。他笑着向师父报告,吃食热水准备好了,房间也准备好了,男娃住在左厢房原来的杂物间,昨晚砌好的大炕,睡十个小孩都没问题。
“打扰了,咱们只是暂住,过几日还得回村里去。”
邓小虎站出来表明了立场,常得贵点点头,“先住着吧,乡下还不太平,能走的时候我告诉你。”
几个乡下娃便都郑重地道谢,赵本真静静地看着没有出声,孩子们进房的时候,他也跟进去了,药铺房间紧张,他要和这些小伙伴住一间房睡一铺炕。


第十二章女扮男装
更新时间20131031 8:06:16  字数:2084

 为了避嫌,何素雪被安排在正房的二楼,常得贵抱歉地告诉她:“二楼没有砌炕,晚上睡觉用汤婆子暖被吧。”
有床有被有食物,跟昨天相比,已经是天堂般的生活了,何素雪哪里会有怨言,连道无碍,乖巧的样子把常得贵坚硬了十年的心都捂化了,亲自带她上楼去看房间。
“铺子里只得你一个女子,这楼上便只住你一人,大叔的房间就在你下边,旁边几间都是药库,晚上把楼道的门一栓,没人能上来。真要有事,你就使劲跺楼板,大叔保证能听见。”
“多谢大叔想得周到。”何素雪欢喜地跳来跳去,看了小床铺,又去开床头的大木箱子,里面是几套女孩子的衣物,面料不是很精细,但都是新的,短时间内找到这么多合身的衣服,想必常得贵费了许多心思。
何素雪拿起一条厚棉裙子在身上比了比,突然道,“这个我不能要。”
常得贵马上淡了脸色,“一时之间难以找到好的,你先将就穿着。”
何素雪连连摇头,“不是说这衣服不好,它们都很好,很不错,我只是不想做女孩子的打扮。”
“唔?”常得贵左胳膊撑起右手摸下巴,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仔细打量着何素雪,“也是,雪姐儿长得太亮眼,换上男装,再把脸抹黑一点,应该安全许多。”
何素雪扔下裙子蹦过来,攀着常得贵的胳膊摇晃,“是吧是吧?你也觉得换男儿打扮好吧?嘻嘻,我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哦?”
常得贵脸上也有了笑容,伸手点在何素雪的鼻尖上,“没想到雪姐儿还读过一点书嘛,知道英雄所见略同。”
“那是!”何素雪得意地扬下巴,“会读书不算什么,哪个官家小姐不读点书的?我还会背药方呢。”
“是吗?那背两个方子给大叔听听?”常得贵这会儿才算是有了点惊喜的样子,眼睛眯缝着,嘴角微勾。
真是个魅力十足的帅大叔呀,小眼神太闪亮了……
何素雪清了清嗓子,背着两手,找了找上小学时被老师喊起来背书的感觉,还找了找汤头歌中的比较简单的中药方子,摇头晃脑地背起来。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颈痛,伤寒服此汗淋漓。嗯,再来个神白散。神白散用白芷甘,姜葱淡豉与相参,肘后单煎葱白豉,两方均能散风寒……”
常得贵又摸起了下巴,思索着道:“这两个解表剂,用这么简单押韵的句子综合起来,倒是好记得很了。”
他扶住何素雪的肩膀,讨好地加深笑容,“雪姐儿,是谁教你这样背方子的?”
“汤头歌”三个字堪堪溜到何素雪嘴边,被她用力咽了回去。
她想起来了,《汤头歌诀》这部方剂学著作,是清朝的汪昂所撰,其中收录了300多个常用方剂,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非常适合初学习诵,这里是大明朝,还没汪昂这号人呢。
当初在军医大,教授逼着学员们把那大部头背下来,三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的,搞得怨声载道,她和战友们不知问候了多少次教授的祖宗。
现在,她真心感激教授的一番苦心,在缺医少药的古代,这些中医基础能给她一个新生。
常得贵看见何素雪为难的神色,心中升起了愧疚,“如果雪姐儿不方便说,那便不说吧,就当叔没问过。”
“不是不是,当初娘教我背的时候,只说不能告诉外人。”何素雪跺了跺脚,咬着嘴唇道,“大叔与我有救命之恩,还是我叔,不是外人。”
对着那双清澈明亮无一丝尘垢的眼睛,常得贵下意识地点头,同时心里滚烫滚烫的,真好啊,她没把我当外人。至于是哪个她,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大叔不是外人,当然可以说呀。”何素雪现编了个故事,说她所背的这个汤头歌,是她亲娘教的,而她亲娘,是从娘家得到的。
“娘没说这《汤头歌》的来历,我也没看到娘留有这么一本书,我想,应是李家口口相传的。”
何素雪的亲娘李氏出自太医世家,刚嫁到何家没多久,一场大火就把李家人全部烧没了,李家绝了后,所以无论何素雪往她外公头上安多少由子,那都是没法论证的,保险得很。
提及李家,常得贵脸上再次出现浓浓的哀伤,何素雪看得真真的,他眼睛里有可疑的水波,心想不会吧,难道这位中年美大叔跟我亲娘,还有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这也太狗血了!
常得贵没给何素雪YY狗血剧的机会,抹了把脸,快速整理好情绪,吩咐何素雪等着,他现在就去给她弄几套男装来。
“大叔,不要料子太好,跟伙计们差不多就行了,太抢眼了容易出事。”何素雪追着叮嘱,常得贵笑说知道。
楼下,男孩们嘻嘻哈哈抱着新棉衣,提着热水,进了净房,他们的明天是黑暗的,可是这一刻,他们的笑容象阳光一般灿烂耀眼。
何素雪伏在栏杆上,笑着朝最后一个进去的赵本真摆摆手,他冲她喊:“快进去,风大。”
何素雪咧着小嘴,抱着胳膊跑进房间。
当她再次出现在小子们面前,所有人都吓一跳。
微微发黄的肤色,高高扎起的发髻,因偏大而卷起袖子的石青色棉衣,绑腿棉裤,土布棉鞋,怎么看,她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伙计。
她摊开双手,原地转了个圈,得意地哈哈大笑,“怎么样,这个样子,认不出来了吧?从现在开始,你们要喊我小何,不准再喊雪姐儿,听见没。”
邓小虎啧啧摇头,“真象。”
戴安乐道:“这样好,王小九说,外面好乱的,天天都有女娃被拐的消息。”
这下没人有意见了。
陈有亮站在厨房门口招手:“都过来,饭好了。”
一群真假小子哄地跑去,发现厨房里头原来还有个大婶,衣着朴素,面容慈祥,陈有亮介绍说这是焦婶子。
“焦婶子好,我是小何,往后请多多关照了。”何素雪拱拱手,眨巴着眼睛,使劲卖萌。哎,生活所迫,出卖色相不得以呀。


第十三章她说行那就行
更新时间2013111 8:06:50  字数:2149

 焦婶已经得到常得贵的叮嘱,这个假小子小何要区别对待,她递给她盛得最满的一碗面,轻拍她的手背,“好孩子,去吃吧,不够再来添。”
“哎,谢谢婶子。”何素雪捧着碗,陶醉地吸气,“这手擀面真香啊,婶子手艺真好。”
除了盐,没有添加其他任何佐料配菜的一大碗素面,被何素雪吃了个精光,肚子都鼓起来了,不得不在院子里转圈消食。
陪着她一起转圈的是王石头,其他男孩都去给陈有亮帮忙了,右厢房五个房间都住满了伤兵,煎药喂药、喂水喂饭、端屎端尿,陈有亮和两个伙计压根忙不过来,他们非常高兴有人帮忙。
常得贵进来看了看,只是叮嘱陈有亮小心些,又回前头铺子坐堂,江南药铺战后第一天开诊,病人实在太多了,三个大夫和两个抓药的伙计忙得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焦婶端着茶壶茶杯从厨房出来,何素雪忙跑过去,“婶子,是给大叔和师兄们的吗?我去。”
焦婶惊讶地瞅一眼何素雪,将托盘放到她手间,“小心脚下。”看出来她的鞋子不合脚,偏大了。
“哎,知道。”何素雪端着托盘,轻巧地绕过王石头,小短腿迈得飞快,吓得焦婶连声叫慢点。
诊室里还是那么拥挤,三张条凳坐满了,外面还有很多站着的,林有文在把脉问诊,常得贵和关有树在给人正骨,一个固定病人一个牵拉骨头,病人的惨叫声一阵又一阵,一些胆小的都跑出去了,三个抹泪的应是病人家属。
“哇,大叔的手法好正点啊。”何素雪把托盘往林有文的桌上一放,便冲到常得贵身边,看得津津有味。
关有树觉得好稀奇,“小何也懂正骨?”
哟,常得贵已经交待过啦?人人都知道喊她小何。
“嘿嘿,谈不上懂,听说过一些。”何素雪看见常得贵在病人的骨折部位涂了点药水,用绷带缠了几圈就让家属抬走,忙问:“不上夹板吗?就这样子不是容易发生移位,骨头会长歪的吗?”
“夹板是什么?”关有树茫然地问何素雪,“咱们这里一向都是这么治的啊。”
常得贵想了想,冲何素雪点头,“说说看。”
何素雪在病人的伤处上下比划,“比如说,这位大叔是胫骨中段骨折,我见过别人用两块平整的长板子这样子夹住伤腿,用绷带固定住,这样骨头不容易长歪,即使跟原来的有差别,也差不了多少,行走做活是完全无碍的。”
常得贵和关有树盯着病人的腿看了一会,常得贵说,“有树,去找板子,咱们试试。”
何素雪蹦起来,“二师兄,我和你去,我知道板子要多宽多长。”
病人的家属来了婆娘和两个半大小子,那婆娘犹豫着问常得贵:“常大夫,那什么板子,能行不?”
常得贵道:“那孩子的外祖父,是京城里的名医,她说行,那就行。”
百姓对京城,天生有一种敬畏,家属不说话了。
常得贵开了方子,让一个小子先去抓药,王石头敬了杯茶,常得贵接过一饮而尽,“谢谢石头,再来一杯。”
真的是一点不怕烫啊,王石头各种敬佩,提着茶壶又给常得贵满上一杯,他连喝了三杯才罢休。林有文打发了病人,也没少喝,还让王石头给抓药的两个伙计送了两杯。
药铺前两天刚整修过,柴房里还堆放着零碎的木头和板子,甚至还有工具,何素雪指点关有树锯了两块夹板。
回到诊室,何素雪继续当场外指导,把病人处理好后,告诉他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约定了复诊时间。
病人就是镇上的居民,关有树很乐意领取上门复诊任务,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夹板处理的骨伤结果了。
送走骨折病人,王石头被打发去厨房帮忙焦婶子烧火做饭,何素雪就顺理成章留在诊室里观摩兼打杂,磨磨墨,倒倒茶,常得贵写方子她就在旁边看,后来又和关有树去锯了几块夹板。
骨折病人真的多,一个下午时间,就有五个需要正骨的,另外还有两个粉碎性骨折,创口外露已经感染很严重,骨折部位肿胀发黑流脓,病人持续高热不退,神志都不清楚了,明显是败血症,被常得贵宣布没治了,家属哭哭啼啼抬回家等死。
当大夫最难过的地方,就是病人躺在你面前奄奄一息,你却无能为力。
常得贵木着一张脸,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何素雪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